障尽理明,缘起性空

发布时间: 2019-11-03 22:55: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2

障尽理明,缘起性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若见缘起如幻,即为见法,若见缘起性空,即为见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起心动念里面也具备这个圣人的状态,只是大家平时没有体会到。佛是什么状态?佛是“觉”者。觉,就是对事物的觉察,这个觉察的

障尽理明,缘起性空

  障尽理明,缘起性空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若见缘起如幻,即为见法,

  若见缘起性空,即为见佛。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起心动念里面也具备这个圣人的状态,只是大家平时没有体会到。佛是什么状态?佛是“觉”者。觉,就是对事物的觉察,这个觉察的性能,就是佛性。我们能够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是因为佛性的作用。所以有人问:“佛性在何处?”禅师回答说:“就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舌头能说话、手脚能动、脑子还能想东西,这个六个功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只是执着看到了什么,却忘记能看的是什么。所以大乘菩萨道都是以实相为主。

  《楞严经》云: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人总是通过“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1眼根、2耳根、3鼻根、4舌根、5身根、6意根。)去感知“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根尘相对产生“六识”,以此来确定事物的存在(有)。殊不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人们赋予“有”的概念是:当因缘具足时“六根”能够感受到“六尘”存在的时候,人们就认为这是“有”;相反的人们赋予“空”的概念是:当不因缘具足时“六根”不能够感受到“六尘”存在的时候,人们就认为这是“空”。其“立足点”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是真实的存在,人们从来不考虑这个“立足点”的实质是什么?以及这个“立足点”是否真实可靠?如果这个“立足点”本身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缘生缘灭的幻法,那么我们又怎么能确定什么是“有”什么是“空”呢?

  我们以梦境为例,来看看什么是“有”,什么是“空”,如果你在梦中“看见”一个“苹果”,同样也可以品尝得到这个“苹果”的味道,那么这个“苹果”就是真实的“有”吗? 梦境之中的“有”可以称之为“幻有”,《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关于“有”的真实法理,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告诉我们:“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正如你梦境中所吃的“苹果”,人们认为“现实”的生活,其实质只不过是阿赖耶识“唯心所现,为识所变”的“梦境”而已。只是这个“无明梦心”过于深沉,以至于沉眠(沉湎)于其中的人们很难自己“醒悟”(觉醒)。因为“阿赖耶识”可以“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物质世界)”。

  《楞严经》称此为“大幻术”,即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的“大幻术”。佛学并不否认这个“有”(有为法),而是要我们对此保持觉照之心,不要迷惑于幻相。也就是要有正确的觉察一切事物之实相的智慧。

  正智与“圣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论注曰:‘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大乘义章三曰:‘言正智者,了法缘起无有自性,离妄分别契如照真,名为正智。’如果我们没有“正智”,就会陷于迷惑颠倒之中。佛学中的“有”一般指的是“三有”“九有”“二十五有”。

  汉字的“有”字,即以“手”抓“月”之意。(或解为水中月亮的倒影)古德云:“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三有:包括欲有、色有、无色有。义同“三界”。(一) 欲有,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称为欲有。(二) 色有,色界四禅诸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称为色有。(三)无色有,无色界四空诸天,虽无色质为碍,亦随所作之因,受其果报,称为无色有。

  “猴子捞月”的故事形象的描述了人们对于一切事物的迷惑及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知即“无明”,正确的认知即“正见”(正智),学佛就是要努力减少“无明”增加“正见”。

  《证道歌》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只要是有水的地方,我们都能够见到“水里的月影”,可以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水里的月影就是“第二月”(俗谛),真实的月亮即“第一月”(真谛)。

  “第一月”比喻“真如自性”,“第二月”比喻众生的“妄身”“妄心”,《圆觉经》云:“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如果我们被“妄身”“妄心”的“妄见”所迷惑,那么我们就看不到“第一月”,故此如要“明心见性”必须首破“无明”,《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本文标题: 障尽理明,缘起性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998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婆媳关系好的家庭,男人大都有这三个特点人生是篇大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