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之缘

发布时间: 2019-10-07 10:55: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今日,见有朋友发图写诗记芦苇,遂一时兴起杜撰诗文如下:一苇之缘能否借我一茎芦苇让我凭风渡江或再弄一支苇笛奏一曲禅韵佛光一能否撑一支长篙驶出这片芦苇荡染一抹暮色苍苍听我唱在水一方那一年,达摩祖师到达长江,望江水苍茫

一苇之缘

  今日,见有朋友发图写诗记芦苇,遂一时兴起杜撰诗文如下:

  一苇之缘

  能否借我一茎芦苇

  让我凭风渡江

  或再弄一支苇笛

  奏一曲禅韵佛光 一

  能否撑一支长篙

  驶出这片芦苇荡

  染一抹暮色苍苍

  听我唱在水一方

  那一年,达摩祖师到达长江,望江水苍茫,无舟可楫,于是信手折一支芦苇,掷于江中,祖师踏苇以航,乘江风而逝。折苇之际,祖师心中恻隐澜,叹曰:“怜汝亦是众生,今借苇而航,赠汝一段心经,了我折苇宿念!”舜时,苇根茎之间,佛光缭绕,一段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跃然,透入不见。

  且说那芦苇本有宿慧,春秋时圣人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即扶此苇而为,此时,又得此造化,日夜成诵,日吸日精,夜饮月华,渐成气候。寒暑不侵,四季无替,纵众蒹葭苍苍,此独青青,隐于茫茫苇荡,倒也少人关注。

  江畔无岁月,逝者如斯夫,倏忽不知几千年。这苇终于蜕去苇妆,辗转六道轮回,这一世终于投胎到江畔渔家,化作一翩翩少年,取名苇航。且看他眉清目秀,星眸俊郎,倒也没有渔人粗糙。渔人自幼宠溺,一心供读,望其金榜题名,光耀门楣。这孩倒也争气,四岁能诵《三字经》《千字文》,六岁能诵李杜,未及弱冠,四书五经熟稔,同乡人论道,每有惊人言论。且有一奇处,咿呀学语即出口成章,细辨之,不是那“观自在菩萨”又是何语?有游方僧人见之,以手膜顶,称慧!

  及至年长,乡试、会试、殿试,一帆风顺,高中第二十一名进士,候金陵缺。正赴任际,渔人卒,请假丁忧三年。于江边苇下,结庐而读。每日抄《心经》焚诵,以超度亡父之灵。

  三年期满,正值七夕。倚江边,奏苇笛,化鹊桥仙于其中。时,有葡萄架下,乞巧之女,闻之,以歌和之:“纤云弄巧兮,飞星传恨。银河迢迢兮,暗渡销魂。金风玉露兮,相逢不语。人间无数兮,无数光阴。”此女素衣长裙,广袖漫舞,清音盈盈。顿时,江水静,星月凝,苇风息。苇航长揖遥向,叩问芳名。女子唱曰:“我所居兮蒹葭苍苍,我所依兮晓月晨光。轻罗小扇兮醉舞霓裳,谁与我同兮归彼大荒。”遂,翩然而去,唯余清音婉转,苇风带香。

  这苇航一时痴绝,循苇风而去,见露痕凝,苇痕轻,竞不知所踪。一时心槁如木,那仕途红尘,在心中变的飘飘渺渺。整日沿江踏歌而觅,不知经年。这一日,于望江楼上,得见一女子于烟柳之间一没,下楼追寻,直至甘露寺未果。恰寺中经声佛号,钟鼓齐鸣,顿觉混沌。入寺听因果,于方丈室内见祖师一苇渡江绘,遂迷。乃见前世今生,于青苇根际,腐草化萤,正是今日苦寻之女。方证,今日之所遇,前世之所因。

  遂,落发,号释航。后于寺中面壁十年,终证菩提!

本文标题: 一苇之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898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过四十,何以为文赶走亲爹后,16岁女儿为我当“媒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