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驴甲。一到年关,很多在外漂泊的人都即将被打回原形,不得不接受来自父老乡亲的洗礼。刚才正在办公室刷热搜呢,突然看到这一条:为了相亲,(有人)把月薪两万改成一万二。这句话是山西太原的一位“男红娘”说的(是的热搜小图就是红娘本人),大意就是讲在他们那里的相亲市场上,月薪四五千的
大家好,我是驴甲。
一到年关,很多在外漂泊的人都即将被打回原形,不得不接受来自父老乡亲的洗礼。
刚才正在办公室刷热搜呢,突然看到这一条:为了相亲,(有人)把月薪两万改成一万二。
这句话是山西太原的一位“男红娘”说的(是的热搜小图就是红娘本人),大意就是讲在他们那里的相亲市场上,月薪四五千的人更容易找到对象,最受欢迎的工资区间是“4000到6000”。
我之前一直以为现在社会很浮躁,大家都在求暴富,结果新闻告诉我,我们国家还是有世外桃源的,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追求高工资,也不鼓励另一半追求高工资,一心只求温饱。
实在太感人了。
这位男红娘还讲了其他一些废话,比如他说,“相貌好的比较好找(对象)”。
嗯?那不然呢?
他还自以为是地总结了,“总之就是你自身条件高要求低,这样成功率很高”。
废话,白雪公主想找只癞蛤蟆,能不容易么。
最精彩的还要数这一句,红娘用一位女孩父亲的话来进行了举例论证,“姑娘上学上坏了,最后低学历的不敢要,高学历的不好找”。
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这个父亲的眼里,见过世面的女孩,是“坏了”的,而评价一个女孩是好还是坏的标准,就是把她放到相亲市场上供人挑选,看她有没有竞争力。
这到底是嫁女儿还是卖猪仔啊,看到这里我特别想说,大清真的已经亡了啊!
当北上广的白领们都在用收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程度的时候,一些城市却还在用能不能找到对象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
结婚,成了目的和结果。其他的,赚多少、生活质量高不高,这些都不重要。
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如果只是老一辈人这么说也就算了,关键是年轻人们自己对此也认同。
这才有了最终把这条新闻送上热搜的“为了相亲,把月薪两万改成一万二”。
我真的有点想不通:都已经月薪两万了,怎么还在干这么委屈的事儿呢。我如果是老板,做出这样事儿的员工是会被我开除的。
太不先进太不时髦了。
高工资不好找对象——那就把工资说低点——这样就能找到对象了。
这个做法到底是在维护谁的自尊啊?
再说了,就算最后真的靠着这个谎言找到了对象,顺利结了婚,那婚后的生活质量是按照两万来还是一万二来?被发现了要怎么解释呢。
靠这样得来的婚姻和婚后生活,想想就恐怖。
又想到前不久出过的另外一个新闻,说是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月薪是8431元,北京和上海两地更是达到了12992元/月和12070元/月。
把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结论就是:北京上海的毕业生要是一不小心到了太原,很大概率是要孤独终老的,全国的大学生到了这里,也很有可能会长时间都无人问津。
反正,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地方是没人要的。
不是我搞地域歧视,其实这样的现象不止在太原,任何一个国内的小城市都有这样的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有人求安逸求平淡,有人求大富大贵起起伏伏,这都很正常,但怕就怕在,有人在自己的阵营呆着不老实,非要跳出来到对方阵营去拉同伴。
这就过分了。
我还记得以前的社会新闻,明明讲的都是相亲市场上对另一半的要求很高,女方要求男方有房有车,男方要求女方受过良好教育,顺便肤白貌美大长腿。
怎么现如今,不但消费在降级,连带着择偶也在降级了呢。
再这样倒退下去,是不是真要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我找对象没要求,只要性别对就行”?
还是想跟长辈们强调一句:我们努力读书用心打拼,真的不是为了找个对象,现在的世界很精彩,我们还有好多好多其他的事情想去做。
我也不想号召取消这样的相亲市场,反而我觉得这样的市场存在还挺好的,它更像一个大过滤器,能把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两队人分离开来,从而更高效地在自己的阵营里找对的人。
那个把月薪两万说成月薪一万二的人,也不用感到沮丧,能因为你赚太多而觉得彼此不合适的人,也真的就不是合适的人。
再说了,天涯何处无芳草。实在不行,不如来北上广找一找。
今日作者
昨天刚被催婚的 驴甲
合作联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