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终于,他爬不动了,在生命停摆时,他还保持着爬行的姿态。山高路远,记得回家文|亦然一那是一条乡间小土路,土路的尽头是通往城里的公路。那些年,我在乡中学上班,去学校要经过这条小土路。我常常在这条小路上遇见王老师。他总是骑着那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慢吞吞地骑到公路
NO.5
终于,他爬不动了,在生命停摆时,他还保持着爬行的姿态。
山高路远,记得回家
文 | 亦然
一
那是一条乡间小土路,土路的尽头是通往城里的公路。
那些年,我在乡中学上班,去学校要经过这条小土路。我常常在这条小路上遇见王老师。
他总是骑着那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慢吞吞地骑到公路边上,然后就停下来,朝着城里的方向张望。后来,听相熟的人说,他是在等他的儿子,从离开学校后就一直这样,每天来回四趟,风雪无阻。
(村口的土路)
王老师中年丧妻,独自带大了儿子。各种艰辛自不必说,还好儿子没有辜负他,那孩子简直就是我们附近村庄的神话,我们都是听着他的故事上完小学初中的,可以说他是我们那些年通用的励志教材。
据传他儿子方方面面都很优秀,文章写得极其漂亮,每一篇作文都被当做范文在班上传阅;而数学课上,当老师被一道难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就站起来,举重若轻地说:我来试试!然后就一边读题一边列式刷刷刷解出来了,步骤清晰而简洁;有时候同学们故意找一些又偏又难的怪题问他,他总是笑笑,说一句:“很简单哦”,然后问题迎刃而解。
这个聪明又努力的孩子毫无悬念地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再后来公费出国,定居美国。这在我上初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真的是凤毛麟角了。
儿子出国后,一开始每年都回家看看,可后来再也没回来过。
二
因为王老师教书教得好,他退休后,又被我们村小学返聘。
所以,当他真正离开学校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
离开学校,王老师迅速衰老了。精神一天不如一天,曾经在课堂上谈笑风生的他,后来几乎整天整天地不说一句话。不久竟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状,行动迟缓、目光呆滞,身边的人,谁也不认识了,他甚至不知道他自己是谁。
但只有一件事不会忘,那就是每天吃过早饭,就骑车去公路边上,望着城里的方向,等待每一辆停在身边的公交车,确认每一个下车的人。
中午回家做饭、吃饭,下午再重复同样的程序,仿佛安装了固定程序的机器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每一次在路上遇见他,都会跟他打招呼:“王老师好!”他每次都是一副受到惊吓的表情,嗫嚅半天,说出“嗯、啊” 两个字就再也不吭声了,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概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望不到尽头的远方和满载希望的公交车。
当一辆公交车从城里方向驶来时,他就一直盯着,等那辆公交车在他身边停下时,他开始两眼放光,该下车的人都下来了,却总没有他等的人。他眼睛里的光开始熄灭,等下一辆车驶来,他就再经历一次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的心路历程。
他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骑行了好几年,他见过这条小路的春夏秋冬。
炎热的夏天,他被晒晕过几次;暴风雨中他扛着自行车蹒跚而行,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他在路边站成了“雪人”。
最后他摔倒在这条路上,再没站起来。
三
那天也是下着小雪,他依然摇摇晃晃地骑着那辆大轮自行车出门了。
遇上村里的人,大家都劝他:不要去了,等不下雪了,路好走了再去。
他不说话,只是摇摇头,眼角有浑浊的泪流出。大家不忍心,只好劝他小心一点,就由着他去了。
风雪无情。
王老师摔倒在这条路上,被同村的人发现后送到医院。
骨折,保守治疗,开了药,回家静卧。大队里安排了专人照顾他。
他不甘心在床上躺着,一次次尝试下床,一次次摔倒在床边。
照顾他的人,不忍心看着他折腾自己,好言相劝:王老师,我不在身边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尝试下床了!您的身子骨经不起折腾!
他一个字不说,只是,一直无声地流泪,一直流。
大队给他儿子写了信,说了王老师的情况,希望他儿子尽快回家一趟。人没回,汇来了几百美元,让大队帮忙照顾父亲。
王老师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食量也越来越小,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但有一件事一直念念不忘,那就是去公路上接儿子,他全部的精神都用来筹划这件事。
四
那天,照顾他的人有事要出去,所以一再叮嘱他:不要下床,不要乱动。
他表现得出奇地听话,还频频点头,甚至脸上还有了笑模样。
那天,他一点也不像老年痴呆的人,也一改往常的萎靡不振,他不动声色地看着人家出了屋门,又侧耳听着人家出了大门,脚步声消失。
他兴奋起来了,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小得意。原来他的听话是在“演戏”,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久了,他小心翼翼地尝试下床,但还是摔倒了。
摔倒了,他并不沮丧,索性不再想着站起来,而是往门口的方向爬。
一米……两米……三米……五米……
到门口了,得翻过门槛。门槛并不高,可对他来说,不亚于翻一座高山。失败了无数次,当最后翻过的时候,他几乎笑出了声。
继续往大门口爬,他是用生命在爬,每爬一米,他就感觉离儿子又近了一米。
终于,他爬不动了,在生命停摆时,他还保持着爬行的姿态。
五
最终他儿子回来了,然而王老师再也看不见了!
美国真的很远,是生与死的距离。
邻居告诉他儿子:这些年,你爹骑行的路加起来,都能到美国了!你觉得回家一次不容易,那还能比一个双腿骨折的老人爬行更不容易吗?
儿子无言以对,嚎啕大哭!
六
然而连上面的结局,都只是我的想象。
因为我觉得他儿子即使能赶来奔丧,对王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真实情况是:王老师的儿子根本没有回来,只是往大队里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又寄来了几百美元,让大队帮忙料理他父亲的丧事。
你一定会忍不住问:王老师的儿子为什么不回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觉得想回家总能找到理由吧,不想回家也是。
欢迎投稿
好的故事在一瞬间就能抓住人们的心,
雾满拦江团队
会不定期的将好故事分享给大家。
听说有小伙伴拿到了6000多元一篇的稿酬哦。
你身边有什么样的好故事可以分享呢?
欢迎给我们投稿!
投稿须知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投稿须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