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留着16岁时的一个笔记本。里面有我写的小诗,还有二哥的字、诗、画。至今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诗,只是想把文字变成分行,以满足自己内心情绪的长长短短,起起落落的需要。那时写的是一颗少女的心,很矫情,现在依然是。几十年没有太大变化。其实,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很坚定的人,耳根软,很多事拿不定主意,但是在
至今还留着16岁时的一个笔记本。里面有我写的小诗,还有二哥的字、诗、画。至今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诗,只是想把文字变成分行,以满足自己内心情绪的长长短短,起起落落的需要。那时写的是一颗少女的心,很矫情,现在依然是。几十年没有太大变化。其实,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很坚定的人,耳根软,很多事拿不定主意,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没怎么改变过。为什么,我也不知。
有些东西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也有很多人属于后知后觉。我应该属于这种人。以前写文字一定要起一个好看的题目,好比头上漂亮的花冠。一定要诗情画意,一定要赏心悦目。翻看十年前的文字,很多题目是这样的~《幸福不是毛毛雨》《熬出生活的美味》《给生命一个微笑》《哦,那是我的爸爸》《谁的忧伤马不停蹄》《镌刻在记忆中的早晨》等等。现在则是越简练越少越好。比如《静》《夜》《逃》《绣》《渡》《岸》……通常是两个字或一个字。也经常在想为什么不再喜欢长题目,为什么不想再在题目上下功夫,为什么喜欢删繁就简。是什么让我觉得题目的好坏已经不那么不重要了?是什么让我觉得随意记录,自在表达,不受约束,没有压力更重要?不知从何时起,也不再那么喜欢被赞美,会觉得有负担。只是写自己,不想也无需迎合。
或许,这是心境上的一种变化。就像少女爱美一样。一定要穿漂亮的衣服,一定要薄施粉黛,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天。长大以后,经历了一些事情,你会发觉,是不是很美,已经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舒适,是否遵从内心的需要。前几日在沫沫的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80%的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20%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概意思如此吧。那么曾经的我是属于80%里的。所以内心缺少清醒的认识,甚至做什么都要考虑别人的看法。现在也不是不在意,只是没那么在意了。我更在意这一天自己是否开心,这一天过得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这算不算质的变化?
一篇文章题目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心境的变迁。仿佛在千山万水之间,从低矮的山坡到陡峭的山峰,再到辽阔的平原,都是自然之物,之景,但所及视野已完全不同。心境也从以前的花红柳绿到达素净恬然之处。这种抵达不能强求,它们是因果关系,有着千丝万缕必然的联系。
我喜欢春天的蠢蠢欲动,喜欢春雨到来时万物的莺莺燕燕,喜欢春天藏着羞怯和爱情的味道。不管何时,我的心中都不能少了爱情,它是滋养我情感的温床,是凛冽北风中的一丝温暖,是小桥流水人家。但终有一天我抵达了静美的秋天和肃杀的冬。它们别有大美,韵味万千,只有亲身经历了春天的润物无声,才更加珍爱秋冬正蛰伏的草木。仿佛芽儿,是开始,也是结束。因为文字,我的内心开始变得坚定和勇敢。那些微商花花绿绿的变美变年轻的说辞已经不再能轻易打动我,文字才是最好的化妆品。我因它而涌泉,面容开始苍老,心境却越来越温暖和年轻。我也逐渐懂得了"笃定"的真正含义。
一个题目的前世今生不也是自己半生的写照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