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吴军等大佬们让我明白:家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仪式感

发布时间: 2019-08-18 14:29: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7

◆◆◆文|P学长1ac吴军老师的新书《态度》中收录了他写给两个女儿的40封家书。这些家书,是他对两个女儿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所给出的建议和解答,大到人生哲学、洞察世界,小到兴趣爱好、学习方法。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如惊涛骇浪般振聋发聩,每封信读起来都是那么

柳传志、吴军等大佬们让我明白:家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仪式感

   ◆ ◆

  文 | P 学长

  1

ac

  吴军老师的新书《态度》中收录了他写给两个女儿的40封家书。

  这些家书,是他对两个女儿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所给出的建议和解答,大到人生哲学、洞察世界,小到兴趣爱好、学习方法。

  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如惊涛骇浪般振聋发聩,每封信读起来都是那么朴素无华,平静的文字娓娓道来,宛如山间潺潺清泉,一点点地流进每个人最柔软的内心。

  在别人眼中,他是硅谷投资人,前谷歌、腾讯的副总裁,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商业成就和地位。

  然而,在他眼中,自己也不过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父亲。

  在两个女儿的成长道路上,他选择了用写信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默默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他说:“这种方式会比面对面交流更有效,因为这避免了因不同意见而产生的争执。另外,写出来的东西更容易做到心平气和,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每一封书信,都是他用心书写的。更重要的是,他一直把孩子当朋友去交流,给予了她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当大女儿来信提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大一学分要求,并决定在大二主修计算机科学时,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他给出了这样的回复和建议:

  “虽然我从事这个领域和研究已经超过20年,但也并不打算给你太多选课的建议,因为我相信你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好这件事,并且你的指导教授会给予你帮助。”

  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不以自己的经验来规划孩子的人生。

  这种人生智慧,在一封封家书的传递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两个女儿的成长,大女儿考上MIT之后选择继续深造,小女儿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有所成就。

  有时候,家书传递的不只是一种爱与交流,更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大。

  2

ac

  家书,是一种传承。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大家也都给自己的亲人和孩子写过家书。

  曾国藩的家书,上至父母,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充满着大智若愚的人生哲学。

  胡适的家书,写满了对祖望的期许,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傅雷的家书,从做人的道理,到民族的气节和荣辱,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个严父的爱子情深。

  相比于男性的严厉,而作家龙应台与儿子的家书则多了几许母性的温情,母子用了3年的时间互相通信,一封封家书消除了与儿子之间的芥蒂与隔阂,终于走进了彼此的内心。

  其实,家书不一定要多么长篇大论,哪怕是最点滴的小事,也足以温暖人心。

  几年前,一封27字的家书在网上火了。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

  这是一位半文盲的奶奶写给孙女的回信。

  读大学的孙女一时情绪不佳,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寄回家,没想到奶奶居然一字一字地看完了。

  老人家已经半个世纪没有碰过笔了,但因为挂念心情不好的孙女,决定要给她回信,戴着一副老花镜,请教了左邻右舍,凭着几十年前的记忆,才写出来这封简短而又真挚的家书。

  孙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难以想象这样的画面,近七旬的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颤巍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却是满面的笑容,一遍又一遍模仿着那些汉字,然后又一笔一画地写到信纸上,这似乎是只有电视剧中才有的场景。”

  隔代亲深,让多少被奶奶带大的孩子为之动容,一封家书让我们重温了多少难以言表的感动。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就是最好的传承吗?

  3

ac

  家书,也是一种陪伴。

  这两年,央视有一档《朗读者》节目火了,节目邀请了很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演绎经典的美文,而家书成了很多嘉宾分享的内容。

  第一季第三期,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致信儿子》。

  面对儿子的叛逆,曾经也叛逆的他选择了理解和宽容,默默地选择做一个麦田守望者,那么柔软,那么小心翼翼地耕耘和守护着,像极了多数父亲的样子。

  这封信写出了父爱的深沉与广博,被称为当年的最美家书,也让很多人开始通过家书表达感情和寄托。

  更让我为之感动的,是第二季节目里的袁泉。

  不到十一岁,袁泉被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选中到北京学习京剧。

  小小的年纪,就要在北京独自生活。

  进入戏校的前两年,是袁泉回忆中最痛苦的两年。因为从小腿就比较长,压腿、踢腿这些基本功成了她的噩梦,哪怕膝盖已经变形,依然无法做到一个标准的动作。

  无人诉说的煎熬,她只能用写信的方式告诉父母:

  “基本功还是那样,没有丝毫的进步。老师说我还不够刻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我觉得已经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而父母的回信更是令人动容,充满了爱与理解。

  “作为父母我们理解你,我们绝不会在你竭尽全力仍暂时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还要你去拼命。你要向老师讲清楚,说明右腿伤至今未好转。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袁泉说:“每天下了课后,吃晚饭之前,就要到传达室去一次,收到父母信的时候,就像过节一样。”

  每一封信,都被她小心翼翼的珍藏了起来。

  七年的光阴,290多封家书成了她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也成了她一生最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家书,也是一种陪伴,也能承载父母与子女之间最深的感情。

  4

ac

  古时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纷争的年代,最盼望的就是从战场上收到报平安的家书,日思夜想,苦苦等待。

  家书,是一份思念的寄托,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期盼。

  而在这个时代,电子通讯让我们与至亲之人的物理距离拉近了,心的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了。

  看似每天都在沟通,实际上却只能停留在日复一日的碎片化的交流与问候。

  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再也没有深度的交流与沟通,谁也不愿再敞开心扉,彼此变得越来越陌生。

  正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所说: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看见了。”

  我们已经习惯了凡事都开始追求仪式感,殊不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家书便是最好的仪式感。

  通过家书,我们可以将那些无法当面说出口的事情诉诸,可以沟通琐碎的家长里短,也可以交流和探究对于人生的思考。

  最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的往来中,我们能让心与心的距离慢慢靠近。

  偶尔停下匆忙赶路的步伐吧!给亲人写一封家书,哪怕很多年后写信的纸张已经悄然泛黄,而那些被承载的光阴和回忆,那些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 end ——

  -作者-

  学长,剽悍读书营老铁,微博职场博主,专注个人认知成长、职场干货写作,用最真诚的文字,说最动听的故事,努力做一个最暖心的学长。 

  剽悍一只猫和他的朋友们

  在一起就是剽悍江湖  

本文标题: 柳传志、吴军等大佬们让我明白:家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仪式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715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无名之辈》:只要死不了,就要好好活!“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