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足立健”的广告节目里传来,张凯丽为其做广告的声音。不错,那声音极据诱惑力,平和、不急不缓,并不煽情,但是富有感染力,令人心动。可惜的是,她把暖和读成“暖和(he)”,而后面的男声两次读的都是暖和(huo)。这让我很不舒服,也很纳闷&
中央电视台“足立健”的广告节目里传来,张凯丽为其做广告的声音。不错,那声音极据诱惑力,平和、不急不缓,并不煽情,但是富有感染力,令人心动。
可惜的是,她把暖和读成“暖和(he)”,而后面的男声两次读的都是暖和(huo)。这让我很不舒服,也很纳闷——还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呢,这得有多大的影响力啊。难道这广告无需检查审核?如果需要审核,难道审核的人发现不了这种错误?为什么这样有明显错误的广告也能播放?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前不久,浙江卫视的节目《我就是演员》,在其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的节目中,来自台湾的明星,李立群,在行使他的抱灯权时,本应该说“纠结了半天”,他却说“纠缠了半天”,令人简直不敢相信。
今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活动中,湖南卫视有一个节目是诗歌朗诵——《为有牺牲多壮志》。其中,女生的朗诵,把“浸透”的“浸”,读成侵。
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前不久的世界名校争霸赛,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世界名校精英们,无疑知识面非常广,有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题目,他们也能准确回答,令人叹服。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却错在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上。
比如,“水之阳,是指水的南面,还是北面?”,“中国树木的年轮,是南宽北窄,还是北宽南窄?”,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初中知识的范围,这些世界名校的精英们会不知道?
前面提到张凯丽把“暖和”读成“暖和(he)”,李立群把“纠结”说成“纠缠”,朗诵者把“浸”读成“侵”,等等。这几年,名人明星们的类似错误到处可见,印刷品和网络文章中的这种错误更是俯拾皆是。
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好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它们实际上是态度和品质问题,有着极坏的影响。
以前曾经听到有人说过,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开始的头几年,差异并不太大,甚至,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还表现很出色。但是,后来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同;重点大学更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时间越长,研究越深入,基础扎实的功力,越能显现。
近几年高考录取成绩越来越低,中国艺人很多,却鲜有艺术家,学术腐败缕有发生••••••
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就是有些老师不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教授、训练,整天就知道给学生一大堆习题做,而且不注意学生真正的纠错;另一个是,有些人不觉得这样的错误是问题,不算什么,你要揪着不放,也是小题大做。
其实,任何一个老师,不管他其它水平如何,也不会教错学生这样的知识。老师教得再好,也要看学生学不学。主观原因才是一个人犯错误的最主要原因。
破解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中国人向来是很讲实际的,只要中高考严控就可以做到。
苏步青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苏步青的这个方法,我们今天是大可以参考的。比如,中高考的成绩除了总分要达到录取分数线外,语文单科成绩也必须达标方可。以百分制为例,中考语文成绩必须达到80分以上,高考语文成绩本科必须达到70分以上,专科语文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总之,语文不及格就不能升学。
这样,人们就会重视语文学习,重视基础知识,一定大有成效,比其它措施都管用,犯低级错误的就越来越少了。
2019/11/25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