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家的两个小丫头,出其不意的造访了。这是《世说新语》文学篇里的一个小故事,《世说新语》里很多有趣事,说个纯女人的:赵家嫁女,临出行赵母叮嘱其女“慎勿为好”(一定别做好事),其女问“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好事
郑玄家的两个小丫头,出其不意的造访了。这是《世说新语》文学篇里的一个小故事,《世说新语》里很多有趣事,说个纯女人的:赵家嫁女,临出行赵母叮嘱其女“慎勿为好”(一定别做好事),其女问“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好事尚且不可做更何况坏事)”据说那个年代做好人遭人嫉妒,所以教女不可事事为善之名,诚然与风尚有关,如此教子也可谓别具一格。
别具一格的教子也有现代版。
华人作家刘墉教儿子:向零分冲刺。儿子刘轩中学崇尚舒马赫,因这位顶级赛车手上学时成绩有零分的记录,于是刘墉之子对抗父亲振振有词,刘墉回复你从来没考过零分,于是和儿子约定到考零分的那一天,儿子就获得自由,再也不干涉其子学业。条件是:既然考试必须遵守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交白卷,不能空题不做,不能考场逃脱。儿子很爽快的答应:没问题。儿子本以为考零分太容易了,按规定必须答题,会的题目有把握答错,不会的就怕自己蒙对,第一次为考零分走出考场的时候竟然忐忑不安,手心出汗了,这才意识到考零分也很难。面对向零分进发的失败,刘墉煞有其事的拜托儿子:为了获得自由,向零分的目标冲刺,儿子不由自主的开始努力学习,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一年以后,刘墉下厨为儿子做了一桌菜,祝贺儿子。他的祝酒词是“有把握考到A的孩子才能把握考零分。”后来儿子考上哈佛,攻读博士,说自从18岁以后好像再也不想做舒马赫第二了,完全可以做刘轩第一。
孩子不称意,知道错在哪儿了吧?原来是自己法力不够,或者说根本就无法力可言。小禾苗的叶子打了卷,你知道是浇水施肥,往根上使劲,家里的小“禾苗”长势不旺,怎么除了数落不争气而不知修理其根?根不壮,指望禾苗枝繁叶茂养眼入心?看似简单的道理走尽弯路,这番话是自我检讨,正心修身是正道,唾沫星子治理忒不及格。
再说郑玄家的丫头。郑玄家的奴婢皆读书,有一次郑玄使唤一婢女,不称心欲鞭之,丫头申诉,郑司农怒,让人把此女拖到泥水里,好玩吧?大学问家还这样整人,让爱美的女孩沾一身泥巴以惩处犯上,有趣的在后面,一会儿另一丫头走过来,看到此景问“胡为乎泥中?”(《诗经 邶风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此女答“薄言往诉,逢彼之怒”(《诗经 邶风 柏舟》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两人一问一答都采用诗经里的句子,奴婢都可以以诗解嘲,可见郑司农家风。(关于励志的文章阅读 )
郑玄,东汉时期我家乡的大经学家。即使没有遥远的时空阻隔,估计与我也不沾半点关系,我却由衷的自豪。他倾尽毕生精力注释儒学经典,对儒家文化流传后世功不可没,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真名士。
郑玄自幼聪颖,立志经学,少年时已是当地神童,因吏治腐败(呵呵,腐败也是源远流长)当地的官吏鄙陋无文,请郑玄代笔改写公文,郡守赏识其是少有的奇才,亲自为郑玄主持成年礼。《玄别传》记载,17岁的郑玄有天正在家里读书,忽然刮起大风,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术推断,某日某时某地发生火灾,于是报告了官府,那时果然发生火灾,幸亏官府早作准备,没有酿成大害。这件事不胜而走,郑玄被当地视为“异人”。青年时代他拜师第五元先(第五是复姓)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而立之年已成为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河北、山东)首屈一指的经学家。学富五车的他并未止步,他感到无人可请教通过友人卢植,拜扶风人(今陕西)马融为师。
郑玄入关中从师马融已是33岁。马融是当时有名的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学问渊博,也非常尊崇自己,虽然长随的门徒有400多人,他只亲授高徒五十人,再有高徒为其余的学生转授,郑玄入门三年不见马融其面,丝毫不懈怠,日夜诵习。
再后来有了《世说新语》文学篇里的第一则故事。马融和高徒演算浑天(古代一种天文学)都不能解,有人推荐郑玄,郑玄当场圆满解决,马融和弟子惊服不已,从此看重,郑玄把平时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一向马融请教,对篇籍寻微探幽,在马融门下求学七年,随着他的辞归,马融感叹: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有马融传播的儒家学术,随郑玄的离开转移到东方。
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是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势,郑玄受了牵连,从此绝了仕途之路。郑玄游学十几年,着述丰赡,弟子众多,朝廷屡次征召担任要职,郑玄以各种理由推脱。外戚大将军何进礼敬有加,郑玄羞于与外戚为伍,拒不穿朝服,住了一夜做了逃兵,汉献帝召郑玄为大司农(掌管国家税收和军费的财政),位列九卿的高官,给安车一乘,所过的郡县长吏送迎,郑玄在家拜受不久借口有病告老还乡,虽然未到任就职但已拜受此命,所以后世人尊称他郑司农。黄巾军起义,郑玄避难徐州五年,孔融为北海相,为他修葺故居整理庭院,再三请求回珺,在返回高密的途中遇黄巾军,黄巾军“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据记载高密一县未受黄巾军侵犯,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他以名士之风保护了乡人。……
看郑玄,再也不敢用“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寡陋来塘塞自己了,孟婆汤是一抹清,抹去前世所有的记忆。人家自小聪颖从不懈怠,三年不见其师丝毫不失其志,做到吗你?别说三年,三周老师不待见恐怕就挥手告辞了。
人落如灰飞烟灭,无迹可寻不是说所有人,留痕,得有资本,比如我这位遥远的同乡。
别具一格的教子也有现代版。
华人作家刘墉教儿子:向零分冲刺。儿子刘轩中学崇尚舒马赫,因这位顶级赛车手上学时成绩有零分的记录,于是刘墉之子对抗父亲振振有词,刘墉回复你从来没考过零分,于是和儿子约定到考零分的那一天,儿子就获得自由,再也不干涉其子学业。条件是:既然考试必须遵守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交白卷,不能空题不做,不能考场逃脱。儿子很爽快的答应:没问题。儿子本以为考零分太容易了,按规定必须答题,会的题目有把握答错,不会的就怕自己蒙对,第一次为考零分走出考场的时候竟然忐忑不安,手心出汗了,这才意识到考零分也很难。面对向零分进发的失败,刘墉煞有其事的拜托儿子:为了获得自由,向零分的目标冲刺,儿子不由自主的开始努力学习,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一年以后,刘墉下厨为儿子做了一桌菜,祝贺儿子。他的祝酒词是“有把握考到A的孩子才能把握考零分。”后来儿子考上哈佛,攻读博士,说自从18岁以后好像再也不想做舒马赫第二了,完全可以做刘轩第一。
孩子不称意,知道错在哪儿了吧?原来是自己法力不够,或者说根本就无法力可言。小禾苗的叶子打了卷,你知道是浇水施肥,往根上使劲,家里的小“禾苗”长势不旺,怎么除了数落不争气而不知修理其根?根不壮,指望禾苗枝繁叶茂养眼入心?看似简单的道理走尽弯路,这番话是自我检讨,正心修身是正道,唾沫星子治理忒不及格。
再说郑玄家的丫头。郑玄家的奴婢皆读书,有一次郑玄使唤一婢女,不称心欲鞭之,丫头申诉,郑司农怒,让人把此女拖到泥水里,好玩吧?大学问家还这样整人,让爱美的女孩沾一身泥巴以惩处犯上,有趣的在后面,一会儿另一丫头走过来,看到此景问“胡为乎泥中?”(《诗经 邶风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此女答“薄言往诉,逢彼之怒”(《诗经 邶风 柏舟》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两人一问一答都采用诗经里的句子,奴婢都可以以诗解嘲,可见郑司农家风。(关于励志的文章阅读 )
郑玄,东汉时期我家乡的大经学家。即使没有遥远的时空阻隔,估计与我也不沾半点关系,我却由衷的自豪。他倾尽毕生精力注释儒学经典,对儒家文化流传后世功不可没,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真名士。
郑玄自幼聪颖,立志经学,少年时已是当地神童,因吏治腐败(呵呵,腐败也是源远流长)当地的官吏鄙陋无文,请郑玄代笔改写公文,郡守赏识其是少有的奇才,亲自为郑玄主持成年礼。《玄别传》记载,17岁的郑玄有天正在家里读书,忽然刮起大风,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术推断,某日某时某地发生火灾,于是报告了官府,那时果然发生火灾,幸亏官府早作准备,没有酿成大害。这件事不胜而走,郑玄被当地视为“异人”。青年时代他拜师第五元先(第五是复姓)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而立之年已成为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河北、山东)首屈一指的经学家。学富五车的他并未止步,他感到无人可请教通过友人卢植,拜扶风人(今陕西)马融为师。
郑玄入关中从师马融已是33岁。马融是当时有名的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学问渊博,也非常尊崇自己,虽然长随的门徒有400多人,他只亲授高徒五十人,再有高徒为其余的学生转授,郑玄入门三年不见马融其面,丝毫不懈怠,日夜诵习。
再后来有了《世说新语》文学篇里的第一则故事。马融和高徒演算浑天(古代一种天文学)都不能解,有人推荐郑玄,郑玄当场圆满解决,马融和弟子惊服不已,从此看重,郑玄把平时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一向马融请教,对篇籍寻微探幽,在马融门下求学七年,随着他的辞归,马融感叹: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有马融传播的儒家学术,随郑玄的离开转移到东方。
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是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势,郑玄受了牵连,从此绝了仕途之路。郑玄游学十几年,着述丰赡,弟子众多,朝廷屡次征召担任要职,郑玄以各种理由推脱。外戚大将军何进礼敬有加,郑玄羞于与外戚为伍,拒不穿朝服,住了一夜做了逃兵,汉献帝召郑玄为大司农(掌管国家税收和军费的财政),位列九卿的高官,给安车一乘,所过的郡县长吏送迎,郑玄在家拜受不久借口有病告老还乡,虽然未到任就职但已拜受此命,所以后世人尊称他郑司农。黄巾军起义,郑玄避难徐州五年,孔融为北海相,为他修葺故居整理庭院,再三请求回珺,在返回高密的途中遇黄巾军,黄巾军“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据记载高密一县未受黄巾军侵犯,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他以名士之风保护了乡人。……
看郑玄,再也不敢用“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寡陋来塘塞自己了,孟婆汤是一抹清,抹去前世所有的记忆。人家自小聪颖从不懈怠,三年不见其师丝毫不失其志,做到吗你?别说三年,三周老师不待见恐怕就挥手告辞了。
人落如灰飞烟灭,无迹可寻不是说所有人,留痕,得有资本,比如我这位遥远的同乡。
本文标题: 留痕,得有资本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647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