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词语的意思是巩固国家政权,实现民族团结。定国安邦[,dìng,guó,ān,bāng,]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dìng,...
什么词语的意思是巩固国家政权,实现民族团结。
定国安邦 [ dìng guó ān bā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ìng guó ān bāng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 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欢迎讨论指正
这句话 死国可乎, 大部分都解释为 为国家之事而死可以吗?rn我觉得不妥, 我有2种解释,请大家帮忙参详一下:rn1 如今逃跑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 ,不如让这政权灭亡了吧?rn这边 解释的是 死 动词, 让国家死。rn2 如今逃跑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 ,死于谋国怎么样?rn这边 死 是 死于,或者 因某某而死。rn至于官方解释说 为国家之事而死,我觉得甚为不恰当。rnrn100分意思下,大家不必太在意,有想法就来讨论下不过教科书的也可以啊,毕竟为了和谐~
这里的“国”比较接近楼主的第二种解释,
但也并非完全如楼主说~~
从古文对“死”的解释看,确实如教科书版
是:为……而死~~但同教科书的说法,国的解
释是大不当的。因为参考全文和陈胜前面所说,
是“举大计”,举大计是干什么?是“张大楚
国”(通俗的说是使这帮劳役的“大楚国”重
新“张”),也就是如后来的刘、项“反抗暴
秦,匡复大楚”一样~~而这帮人的出发点确定
了,动机是什么呢?当然是还可能不死而得到
富贵的投机心理啊,所以是殊死一搏而不是抱
着必死的决心,因为这个死与前面陈胜用来劝
诱一起起事的必死是大有区别的!!
所以合理的翻译应该是:
为(匡复我大楚)国殊死(一搏,大家觉得)
怎么样?
为什么这里又同意是楼主的怎么样呢?很
显然,史记中已经作了铺垫了,就是前段时间
的买鱼得书和狐叫,陈胜身份已经改变——不
是普通的苦役,而是做王的“王”者了~~这里
陈胜同他们讲话是必须略带着领导者的意味,
才会让起事变得顺利成章——因为文中说过,
众皆瞩目陈胜——而凡举大事,领导者有决断
才够服众,才能事成!所以不是跟他们商量的
“可以吗”或“可不可以”,而是略有居高临
下的但并未真正承认的驱策意味:到底干不干,
不干就XX的。后面陈胜与吴广针对“尉”的行
动明显是进一步强化了他们“首”“次”但吴
广又明显高于一般的领袖地位。所以用“怎么
样”的试探性而又暗含杀机的官腔是最合适不
过的,究竟如何,欢迎楼主继续邀人探讨~~~
明明是煮鱼得书后又有狐狸叫了,才定计次日
“忿恚尉,令辱之”才激起民变~~
的确官方翻译我也不太认可,为国家之事。从起义(谋and反)角度出发,本身就不是为了国家之事,而是为了私事,因为历史大都对陈胜起义持肯定态度,所以要升华这个人物,将他描写为英雄或者怎么的
可乎,这个没有好讨论的,可以吗?的意思
楼主第一,将死 作为动词,我十分认可,为什么,起义本来就是一个动作,动作的目的是使得国死。(不如)灭亡这个国家,可以吗,我觉得这样翻译比较好
可乎不翻译,也无所谓,因为书面文字和口语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现场说话来看, 如今逃跑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 ,不如灭了这个国家。这样的话更有气势。
至于楼主的第二种说法,死于谋国,这个翻译有些欠妥,因为于这个介词原文并没有,而且这个死于谋国,可以跟陈胜起义失败有联系,很容易让人看出是后来人的翻译,司马迁的史记,目的就是展现真实的历史,所以我们翻译也要原汁原味,呵呵
总的来说,我赞同第一种翻译方法。
在古汉语中,动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用法:
1、直接作动词
2、使动用法 即使什么什么怎么样
3、意动用法 即感到怎么样
4、为动用法 为什么什么怎么样
其中前三种最常见,但这里恰恰是不太常用的第四种用法,不知道你们学没学过郑伯克段于鄢,古文观止第一篇很多教材初中都出现过,里面有一句“夫人将启之”,意思是夫人将为他们开门。从字面意思上似乎直接翻译成打开没什么错,但仔细推敲语境就能知道是为动。同样的,你所说的死国可乎也应该是这种为动用法。你所说的第一种解释,你可能是认为成使动,即使国死,你的观点是死翻译成灭亡,国翻译成政权,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你忽略了古汉语中用字极为精准苛刻,“死”就是死的意思,灭亡在古汉语中就是“亡”,这里你上高一会学到《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一句“郑既知亡矣”(郑国已经知道将要亡国),这个亡才是你的意思,另外国字在古汉语中指国家,国都,偶尔引申作封地讲,第一它不存在政权的意思,第二陈胜这个人一介草民出身不可能有过多的文化,它是不懂太多大道理的,我个人认为它所说的国甚至有点暗指自己起义一旦成功后所建立的政权。
至于你所说的第二种,死于谋国,你认为是个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这是可以的,但是那样的话你的国就做了动词使,国这个字极少用作动词用(才疏学浅我还没见过),而是一般同动词搭配构成动宾短语,比如亡国等等,另外,古汉语中动词活用可以完成的解释是极少采用让名词变词性的。
祝学业有成~!
这句话根本不是陈涉说的,陈涉左迁的途中也不会有人在旁边等着给他写语录。这是司马迁说的。这样一下不就得了。司马迁作为士大夫贵族觉悟肯定是不一样的。
陈涉当时的话应该是这样的:“操,还不让人活了?干他小舅子的。”
史记是什么玩意?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这种时候,用语肯定激昂豪迈。陈涉作为只有短暂辉煌的一个草头王,能拥有和战国诸侯一个级别的世家传。可见司马迁对他何等推崇。有些美化也是正常的。
所以呢,考虑语气环境境界立足点就是错误的。
无语,这样就是读死书了,寻章摘句正是国学朽烂的原因。你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哪四种写法吗?
“死国”死是修饰国字,当国做国事讲,死可以说成“为……而死”。如果国要作为“谋国”,“死国可乎”就应该是个省略句,
楼主翻译成死于谋国是直译,我觉得意译应该是“为了争夺天下而死” 死仍然作“为……而死”,国字前面补齐省略“谋”,谋国成译夺天下。
根据背景,陈涉乃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他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说是为了劳苦大众去推翻暴秦统治,就算他有,他手下的人也不会为了这个理想去为他犯诛九族的大罪。他以前说过“苟富贵勿相忘”谋国而富有四海为最大的富贵,所以把这作为口号,才能号召大家起义,据马克思描述资本家尚可为了百倍的利润舍去性命,以一贱命去博封侯拜相,封妻荫子,而且还是在必死之境地,应该绝大部分人都会做出这个选择。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的焦点问题应该是在国字的理解,人教翻译成国事,国事就是国家的事,一个平民死于国家的事,那就是服役,但是他已经说是要逃走,去举大事,那就是要取而代之,开国也是国事,而且开国是国家大事中的大事。他现在劝人跟自己起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拉队伍,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此亦是国事。是为了自家国事,而不是秦国,或中国,而是以后的张楚政权。其余之众叫“从国事”。这可把他们在封建时代认为是最大罪行的谋反升华成为新的王朝尽忠。其中大有深意。有意者方能解之。
如果楼主弄清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再纠结于死国何解,其实殊途同归。只是第二种解法更有利于理解,但缺乏玩味之意,实负太史公练字之精。
关于中国的基础知识
我是一个爱祖国的人,但有些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的知识却无法准确并熟练地掌握,但又不想被别人耻笑。rn 希望各位老师帮我找找这些知识,并做个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知识的总结。相信大家都是个爱国家的人。rn 更呼吁大家能对自己祖国的知识多多掌握rn 加油,中国!一、“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二、中国一词的含义
2.1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2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三、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什么叫“披发左衽”? “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满清入关,大儒学家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学者黄宗羲所言,“明亡于闯贼,乃亡国也,亡于满清,则亡天下”。“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发左衽矣”。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这里的“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可见,明朝的民众,已经把满清入关与以前的改朝换代严格区分开来。以前的改朝换代,只是中国内部的政权更换,满清入关,则被视为外侵。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J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政权概念上的“中国”是由华夏族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缔造者为汉族。承认汉族在中国的主体性与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并不一样,因为汉族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前身华夏民族建立了中国,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一、“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二、中国一词的含义
(1)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三、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什么叫“披发左衽”? “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满清入关,大儒学家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学者黄宗羲所言,“明亡于闯贼,乃亡国也,亡于满清,则亡天下”。“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发左衽矣”。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这里的“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可见,明朝的民众,已经把满清入关与以前的改朝换代严格区分开来。以前的改朝换代,只是中国内部的政权更换,满清入关,则被视为外侵。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