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如果逃回江东,能否东山再起?我们经常说“无脸见江东父老”,其实是说项羽。项羽兵败真的无脸见江东父老吗?我以为不是,刘邦当时心...
项羽如果逃回江东,能否东山再起?
我们经常说“无脸见江东父老”,其实是说项羽。项羽兵败真的无脸见江东父老吗?我以为不是,刘邦当时心愿就是天下永罢刀兵,百姓才干安居乐业。即便项羽回到江东东山再起,只能将战火带到江东,拖累江东父老。这就是项羽不想看到的,所以自刎。让天下从此安定,东山再起关于项羽来说不大可能。
当时的项羽大势已去,过了江东也是无谓的挣扎,反而会把江东父老也带入战火中!且项羽是一个特别傲慢的人,心里也接受不了那么大的落差。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才是项羽的心性吧!
自古守江必守淮,鸿沟议和后,项籍的战略企图就是退守淮河南岸的寿春,但汉王发觉了项籍的战略企图,派刘贾先攻击寿春,不久寿春留守的西楚大司马周殷投诚,跟刘贾一同反攻项籍,至此项籍再无翻身的时机了。
项羽不过江东自刎乌江,是思索大势己去,再挣扎没有什么意义了,本人的意志彻底的催残了,也没有哪份自信心了,本人爱的人已死,从江东带出的子弟兵也都战死,所剩无己,既使过了江,父老乡亲还信任吗?还和以前支持吗?这都是未知数,既使拉起队伍也无法和刘邦再抗衡了,由于大势已成定局,项羽如逃回江东,刘邦肯定不回放过他,刘邦会横扫江东,受难还是百姓,只要一死,刘邦才甘心,更不提割剧一方了。
刘邦不是项羽绝对不会干这种放虎归山的蠢事,再者项羽回到江东其实无力回天,刘邦和其他诸侯联军肯定会汹涌澎湃杀向江东,仅靠江东一地要对立天下,无疑是以卵击石。项羽此时真的己经是日暮途穷了,手下大将谋士死的死降的降。曾经没有了继续对立刘邦的资本了,回到江东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人们总是惋惜项羽,可如果他逃往江东真的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很遗憾地说,哪怕项羽过了江东也无法改变自己失败的命运,因为在那时他已经失去了所有能够取胜的关键因素。
项羽的威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如雷贯耳,他不但是中国古代武力值巅峰的代表人物,更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曾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得秦国大军丢盔弃甲。
然而由于心慈手软,项羽在鸿门宴上错失杀死最大对手刘邦的良机,致使后者势力一步步壮大,最后逼得他在乌江自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著名诗人李清照在诗中抒发了对于项羽乌江自刎的惋惜之情,在她看来如果当时项羽能够放下倔强逃往江东,他仍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如果项羽这么做了,真的有机会翻盘吗?
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理由如此:
一、无兵可征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争频发,对于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来说这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大好时机,可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来讲,战争就是他们时刻想要摆脱的梦魇。
因为战争,无数人流离失所,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日子,对于这个迫害他们的罪魁祸首他们早就深恶痛绝,想要将其除之后快。
所以,项羽自杀的时候绝大多数百姓渴望战争早日结束,他们能够过上和平安稳的日子。
哪怕项羽逃到了江东,在厌战情绪之下他也很难大规模招募士兵组建军事力量,没有足够的兵力他想要东山再起简直痴人说梦。
二、无人可用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仅仅只有兵力还不够,更重要是有才能出众的文臣武将愿意臣服,然而项羽逃往江东后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项羽最巅峰的时候麾下拥有五大虎将,他们分别是龙且、虞子期、季布、钟离昧、英布,结果经过楚汉之争龙且和虞子期战死,其他三名大将也陆逊投靠刘邦,试问项羽从哪里能找到能力比得上这些人的将领?
在谋臣方面项羽同样被动不已。一直以来项羽都只有范增一人辅佐,结果他还把对方气得出走最后毒疮发作而死。没有范增出谋划策,项羽就像一个匹夫一样被刘邦谋士集团耍得团团转,最后失败也是注定的。
项羽即便逃到了江东,也无法再找到一个类似范增的谋士,反观刘邦,麾下有张良、陈平这样的顶尖谋士,可以说项羽没有一点胜算。
三、天下大局已定
项羽自杀时刘邦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下,项羽想要凭借江东一隅之地与之抗衡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从人口来看,刘邦治下人口要远远多于江东地区,所以他们能够招募并供养数十万的军队,而江东地区人烟稀少,能够供养几万兵力就已经是它们的极限了,试问几万人怎么打败几十万人?
从资源来看,刘邦占据的中原地区也远远比江东地区富庶,无论是粮食还是战马数量都不是后者能够媲美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到时候项羽的胜算就更小了。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穷兵黩武屡次北伐就是因为这种原因,然而曹魏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最终还是活活将其耗死。
同理项羽打败刘邦就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办法,可很显然他没有能力做到,所以想要重现西楚往日的荣光也是不可能的。
四、失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最后会输给刘邦最主要的是他失了民心。
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走投无路之下秦国将领章邯率二十万士卒投降,对于这些降卒项羽一点也没有心慈手软而是全部坑杀,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不仅如此,项羽几乎每攻打下秦国一座城池就会进行一次屠城行动,攻入咸阳后他还任由自己手下将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在很多百姓心目中项羽就是恶魔的化身。
反观刘邦,率先进入咸阳城后他严格管制住自己的部队,与民约法三章维持当地秩序的稳定。这种做法赢得很多百姓的好感,相对于项羽人民更愿意接受刘邦的统治。
垓下之围时,项羽在想农夫问路的时候却遭到对面欺骗最后陷入绝境,可见项羽他多么不得人心。
所以,就算项羽逃回江东图谋东山再起也无法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到时候他做任何事情都将举步维艰,更别提打败刘邦了。
综上所述,因为无兵可征、无人可用、天下大局已定、失了民心这四方面的原因,项羽哪怕逃回江东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只能让自己的生命多延续一些时日,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项羽去了江东,能不能东山再起呢?
项羽去了江东,究竟有没有再重新崛起的时候?这一点,我们要根据当时的形势来进行具体分析。当时的形势是什么?是刘邦已经基本夺得天下,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种统一还和项羽当年的统一不一样,刘邦的统一,是他拥有所有的土地。
(刘邦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显然是不太可能允许项羽存在的。如果项羽侥幸过了江东,那么刘邦一定会派军队前往搜寻,刘邦对这件事是极为重视的,他一定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决不允许项羽逍遥法外。这一点,从刘邦对获得项羽遗体的“功臣”们的封赏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项羽自杀以后,刘邦的部下迅速对项羽的遗体进行了肢解。有的得到了头,有的得到了四肢,有的得到了躯干。当这些人把项羽的尸块拿回去见刘邦的时候,刘邦对所有的士兵,都做了“封侯”的处理。由此可见,刘邦对项羽的遗体有多么的重视?
如果刘邦在乌江边没有找到项羽的遗体,他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他除了会派士兵地毯式搜索以外,一定还会进行悬赏捉拿。乃至于发出通令,谁要是获得项羽,封个万户侯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渡过了乌江,回去以后一定会遭到天下人的全民搜索。谁都知道?一旦获得项羽,就可能一夜之间暴富,谁还不会这么干呢?所以,项羽就算过了乌江,躲藏起来,不被发现的可能也是非常小的。
(项羽剧照)
那么项羽过了乌江以后,能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聚集一帮人员,起兵造反呢?这一种情况,实际上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项羽在垓下的时候,本来还有十万人吗?但是一夜之间这十万人马都散了,可见他们都不愿意跟随项羽了。再说了,正如项羽担心的,他回老家,老家的父老乡亲问他,我们交给你的八千子弟,你都带来哪里去了?项羽怎么回答?所以说,跟随项羽再次造反的可能性,真的很小。
不但江东子弟不可能再跟着项羽,甚至包括项羽家人在内,也都不愿意跟随项羽了。为什么说包括项家在内的人,也都不愿意跟随项羽了呢?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刘邦在杀掉项羽以后,对项家人予以了宽大处理,把所有的项家人都改姓了刘,这就是一种怀柔。如果项羽家的人死心塌地追随项羽,刘邦敢这么干吗?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不过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假设,假设项羽真的逃脱了,隐姓埋名藏了起来,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项羽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曹参剧照)
这样的机会其实也是有的。因为刘邦建国以后,他实际上又进行了一次诛杀异姓诸侯王的行动。而刘邦这样做,因此引起了异姓诸侯王们的极大不满。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出山,号召江东的百姓支持自己,拉起部队跟刘邦干,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且对于项羽来说,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项羽这个时候重新出山,又拉起了部队,他能不能够取得成功呢?
我认为,就算是这样,项羽成功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因为实际上这样一来,更给了刘邦一个夺取异姓诸侯王兵权的借口。他可以说,我要去打项羽,所以把那些异姓诸侯王的兵,都收到他的手里,收到那些比较听他话的将领,比如曹参、周勃、灌婴等人的手里。这样一来,他更容易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说,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不是打不赢项羽吗?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曹参、周勃、灌婴等人打不赢。但是等到项羽想东山再起的时候,刘邦集全国之力和项羽打,要打项羽,那就非常容易了。将领行不行,都可以打了。所以说,项羽就算是过了江东,根据当时的形势来看,他无论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不再占有优势了,因此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如果项羽能够重新回到江东,他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如果项羽听从了乌江亭长的话,只身渡江而去,即便顺利返回江东,也大概率没法东山再起了。
首先,项羽垓下自刎时,核心力量已被消耗殆尽。
项羽的兵败,并不是一瞬间的,而是长达三年的楚汉对峙的必然结果。三年时间,项羽由“政由羽出”的天下共主沦落到诸侯皆叛的境地;三年时间,刘邦和诸侯实现了对项羽西楚的全面包围,而项羽从头到尾都没能把自己的武装力量深入到刘邦的根据地;三年时间,项羽用尽浑身解数,却没能伤到刘邦一分一毫,反倒是自己,到了兵少粮尽的局面。
三年时间,项羽的所有优势都没了,若非项羽有刘邦的家人作为人质,加之项羽主动低头求和,刘邦大抵不会跟项羽议和的,耗呗,刘邦兵多粮广,早晚都能把项羽给耗死,更何况,刘邦已实现对项羽的包围,项羽首尾不能兼顾,西面和刘邦硬抗,东面就会被齐王韩信给蚕食,东面抵御韩信,西面就会被刘邦推进。
项羽选择议和,是因为项羽知道,楚汉相争中,西楚已经处于绝对劣势;项羽选择自刎身亡,是因为项羽知道,霸王已到了山穷水尽之际。纵使项羽听从了乌江亭长的话,回到江东,江东百姓可怜他,仍旧尊他为王,他又能拉起多少人马来?十万精兵都撂在了垓下,就算再招募十万新兵蛋子,还能抵挡住刘邦所统帅的诸侯联军不成?失去核心力量的项羽,就算回到江东,也只能苟延残喘罢了。
其次,项羽人格魅力不够,就算能回到江东,也不见得有什么好结局。
楚汉相争中,还有一个人也很耀眼,这个人便是田横。
田横的两位兄长分别是田儋、田荣,田儋在陈胜起义后率先在齐地响应陈胜,并自立为王,而后在反秦战争中牺牲;田荣又立了田儋的儿子为齐王,田儋之子不听叔叔田荣的话,惧怕项羽,被叔叔田荣击杀,田荣自立为齐王;项羽伐齐,田荣不敌,逃跑途中为齐人所杀,田横又立田荣之子为齐王,田荣之子在韩信破齐后被俘,田横便自立为齐王,而后看着田氏在齐地大势已去,田横跟彭越搞到了一起,垓下一战,项羽大败,彭越彻底接受汉王刘邦的分封,田横率领五百名忠心耿耿的勇士,聚在一海岛上。
刘邦担心田横日后再起,便拿出最优厚的条件来着降田横,大者王,小者侯。田横数次推辞,刘邦已五百壮士性命相威逼,田横无奈,只好动身,待到距离刘邦三十里的地方,田横沐浴更衣,横刀自刭,田横遗言,刘邦不过是想看看我的长相,此地距刘邦不过三十里,一天时间,我的头颅便可到达刘邦面前,到达时,我的头颅还新鲜着呢。
刘邦厚葬了田横,两个随田横来见刘邦的侍从也在田横入土为安后自尽,岛上五百勇士听闻田横已死,也都自杀了。刘邦不住地感慨,“田氏能得士”。
与田横比起来,项羽就要糟糕得多,率八百勇士连夜突围,损伤本应不大,但田光时,竟然只剩下一百余名追随的,这很可能是因为,有些勇士故意落后,然后逃掉了。至乌江岸边,仍追随项羽的勇士,只剩下二十余名,项羽自刎,那二十余名勇士不知去处,大抵没有像田横的勇士那样主动殉葬,这些事实都说明了,项羽没有田横那样的人格魅力,没法让人死心追随,故而,项羽会说,他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淮,如今没一人活着。
项羽人格魅力不够,纵使回到江东,又能有什么好结局吗?大概跟陈涉一样,被哪个亲近的人杀掉,头颅被拿到刘邦面前请赏吧?
总之,项羽核心力量已被消灭,大势已去,加上他本人的人格魅力不够,就算成功回到江东,也大概率没什么好结局,东山再起是绝对不可能东山再起的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