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阿根廷为什么要争夺马岛,马岛具有哪些优势呢?在危机和利益的刺激下,马岛引起了英国和阿根廷的注意。对英国来说,一旦当地的石油...
英国和阿根廷为什么要争夺马岛,马岛具有哪些优势呢?
在危机和利益的刺激下,马岛引起了英国和阿根廷的注意。对英国来说,一旦当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就可以确保英国在未来25年内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对阿根廷来说,马岛是它的“百年之痛”。地理位置是不言而喻的,它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外交战略和能源安全。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阿根廷就福克兰群岛问题进行了多次外交谈判。1981年,英国议会呼吁“冻结”有关马岛所有权的谈判。
马岛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马岛的全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前,马岛被称作是太平洋的钥匙,因为它是扼守麦哲伦海峡的咽喉要地,是连接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唯一通道,所以谁控制了马岛,谁就掌控了两洋间的航线。
整个岛由346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距阿根廷约500公里,距英国约13000公里。1833年,英国出兵占领马岛,驱逐岛上的阿根廷居民,导致马岛争端。纵观历史,马岛就像一枚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将英国和阿根廷拖入战争的深渊。
马岛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南大西洋,距离南美洲最南端麦哲伦海峡东端仅450海里。在巴拿马运河未开通之前,马岛是远洋船只通过麦哲伦海峡的唯一途径。
马岛仍然是南大西洋和南美大陆的军事前哨。在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依靠马岛的天然港口多次击败了挑衅的德国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南极探险活动蓬勃发展,各国船只齐聚马岛。它已成为通向南极的关键基地。
马岛成为全球石油运输路线中不可或缺的节点。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一旦巴拿马运河被暂停,马岛立即凸显了他的潜在价值。马岛虽然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资源却很不错:马岛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而且它本地邮票因为富有特色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收藏人士的青睐,所以也是价值不菲。还有就是它的旅游资源,因为环境优美且有很多特色景点,所以也是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也就是说,从马岛上得到的回报,也可以使得英国不会得不偿失,它有着英国为其出手的价值。
英阿马岛之战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英阿马岛之战为什么什么时候发生,为什么会发生,战况是怎样的,结果呢,又有什么意义呢,到底是哪国有理?发生地点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名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纬51度,西经57度地区,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2800平方公里,人口2000人,首府斯坦利港。这个群岛距阿根廷大陆南部海岸最近处510公里,距英国本土约13000公里。马岛在军事上是南大西洋的重要据点和南美大陆南部的海上前哨,也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海上通道,曾被称为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钥匙”。马岛距南极大陆较近,是到南级进行探险和科学考察的前进基地和理想的物资中转站,也是将来开发南极大陆的重要出发地。马岛所处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引起马岛战争的重要因素。
阿根廷和英国就马岛的归属问题整整争议了一个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进行了持久的谈判,但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阿根廷认为,马岛原属西班牙王室,阿根廷独立后,其主权应属于阿根延。自1832年被英国占领后,阿根廷一直为恢复它的主权而斗争。而英国认为,马岛是它的殖民地,只接受把它作为一个非殖民化问题来处理,不承认阿方拥有主权。1960年以来,联合国大会曾4次作出决议,要求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不结盟国家会议曾作出决议,支持阿根廷人民为恢复马岛主权而进行斗争。20多年中,两国谈判时断时续,但主权归属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1982年2月,双方在纽约谈判破裂后,英阿双方关系日趋恶化,阿根廷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彻底消除长期存在的殖民主义这一“毒瘤”,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来结束英国殖民主义者对马岛的武力统治。 1982年3月19日,一支由60来人组成的阿根廷小分队在马尔维斯群岛中的南乔治亚岛登陆,在那里安营并动手拆毁一个旧渔船码头,还在岛上升起了阿根廷国旗。英国外交部指责这一行为是“入侵”,接着两国都立即向出事地点派出军舰,准备兵戎相见,从而使局势激化。这事件也就成为英阿马岛战争的导火线。阿方把这一天看作是战争的开始日。 在这次战争中,阿方海军的主力基本出动,参战舰艇和辅助船只33艘,飞机250余架,以及陆军部队等,总兵力达65000人。英国出动了海军实力的二分之一,参战舰船118艘,飞机200余架,以及步兵,伞兵,陆战部队,总兵力达35000人。这次战争历时74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阿军占领马岛和南乔治岛,英国调集三军,组成特混舰队开赴马岛水域,展开兵力,夺取前进基地,完成封锁部署。第二阶段主要是双方出动飞机和舰艇,进行海空战斗,封锁和反封锁的斗争激烈,战场形势急剧变化,阿逐步丧失战争的主动权。第三段主要是登陆和抗登陆作战,阿守岛兵力虽较多,但由于部署不到指挥失误,战术笨拙,只消极据守孤立据点,不实施有力反击和机动作战,最后失败,被英国重占马岛。在74天(实战时间仅一个半月)的战争中,据资料统计,阿军死1000余人,伤 1300左右,被俘11800余人,损失舰船11艘(沉5伤6),飞机100余架,耗费10亿美元以上。 马岛之战,英阿双方在作战中都投入了许多现代化先进的武器装备,有些是首次用于实战,战果十分突出。
马岛的主权之争.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以南的南大西洋。扼南大西洋通往南太平洋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1833年英国政府以英国人首先发现该岛为由,派兵强行占据该岛,建立殖民地政府,但阿根廷历届政府都不予承认。阿根廷不承认这一事实也有自己的理由,马岛与阿根廷海岸线仅相距510公里,与英国则相隔万里之遥。从1965年开始,英、阿双方就马岛归属问题进行谈判,但双方各执一词,致使淡判一直没有结果。
结果:
由于双方投人大量兵力,特别是使用了现代化的先进武器,战争十分激烈。从4月23日战争爆发,至6月15日结束,历时74天。英军死亡255人,受伤777人,损失战舰艘、商船一艘、损失战斗机和直升机20架。阿军死亡600余人,被俘9000余人,损失战舰2艘、渔船和运输船各一艘,战斗机数十架。
英国夺回马岛的直接战争消耗是7亿英镑,阿根廷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美元。英国为了今后长期占领马岛,英国每年将不得不支付6.84亿英镑费用,以保证马岛上1800位英国居民的“安全”。阿根廷在英、阿马岛之战后受到欧共体与美国的联合经济制裁,又蒙受数十亿美元的间接经济损失。
马岛战争留给人们的思索远不只战争本身和英、阿双方主权之争。马岛战争是二战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除核武器、中远程导弹之外,双方使用了最先进的常规武器,显示人类手中掌握的现代化武器的威力是巨大而可怕的。
这场战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欧共体和英联邦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一致要求联合国支持英国、制裁阿根廷,而以拉美国家为主的广大南方国家则支持阿根廷,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立。给20世纪80年代南北关系蒙上阴影。一场局部战争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世界性的,它带给人们关于国际政府局势和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更多思考。
英国丢掉很多殖民地都没动手,为何会为马岛大打出手?
因为不对马岛出手自己会影响英国。
第一点是马岛的位置,马岛位于阿根廷人的家门口,距英国大陆10,000多公里。岛上只有一千人,只有一百名士兵,而且根本没有宝贵的资源。对于英国的无数海外领土而言,马岛确实不那么引人注目。加尔蒂里(Galtieri)认为,英国似乎没有理由横渡地球一半,与自己争夺一个小荒岛。用英语自己的话来说,马岛比英超联赛球员打的球更重要。第二点是阿根廷的外交环境阿根廷一直被称为拉丁美洲反共桥头堡,与美国非常接近。阿根廷一直认为自己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不这么认为)。加尔铁里认为,战后,美国很有可能向英国施加压力,让英国容忍这种口气。
另一方面,尽管与苏联的关系很差,但按照朋友的逻辑,敌人可能会支持苏联。同样,本着反殖民主义的精神,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将站在他们一边。第三点是英国,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海军已成为隶属于美国的北大西洋反潜舰队。几乎所有的英国船只都提供过反潜服务。反潜能力非常受重视,而防空能力却很差。尽管阿根廷军队无法做到海军,但空军有两把刷子。当时,阿根廷空军装备了先进的飞鱼反舰导弹,对英国舰队构成了极大威胁。
因此,阿根廷认为可以打赌。结果,在阿根廷实际派遣部队登陆马拉维岛后,很明显,它所想象的几个条件是完全错误的。第一个条件是,英国会遇到阿根廷击败阿根廷吗?结论是,在阿根廷占领马尔代夫岛后的24小时内,撒切尔夫人发布了总动员令,英国海军几乎飞抵。除海军以外,英国还改装了数十艘民用船作为运输船。事实证明,他的推论是完全错误的。
英国失去了很多殖民地,为何会因为区区一个马岛和阿根廷大打出手?
实际上,马岛的全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前,马岛被称作是太平洋的钥匙,这是因为它是扼守麦哲伦海峡的咽喉要地,也是连接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唯一通道,所以可以说谁控制了马岛,谁就掌控了两洋间的航线。
其实英国人之所以不愿意放弃马岛,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马岛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位于大西洋的海域,更是扼守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可以说马岛天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在马岛之上,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英国人只要能控制住这里,一来就占据了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二来还可以从这里获取大量的相关资源。出于这些原因所以对于马岛英国才会格外重要。因此不要光看马岛面积不大,但是英国人对这里看的却非常重,放弃哪里这里也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其次,在英国的战略布局之中,马岛也很重要。其实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人之所以放弃了大量的殖民地,其实这也是他们一种战略收缩的手段而已。但是马岛就不一样了,由于这里地处海洋交通的枢纽地带,而现代的英国又是一个海洋性的国家,他们的海军其实才是支撑起对外扩张的根本。所以英国人只要能继续控制着马岛,就可以继续维持他们在大西洋的军事存在,因此马岛在英国的战略布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人自然是不愿轻易的放弃这里。
但事实上,除了马岛之外,英国人还占据着很多海外据点,而这些据点基本上和马岛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往往都扼守着各大海洋交通的要道。所以这样来看英国人之所以如此看重马岛,就是等待有朝一日他们能重新崛起的时候,这些地区将会为他们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英国当年为什么会为殖民地马岛大打出手?
殖民地马岛对英国有何重要之处?我觉得主要因为地理的战略因素与历史上的原因,才会导致应该对这个地方很重视。从战略上来看,马岛北靠阿根廷,南邻南极洲,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岛屿总面积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而岛上因为气候主要以寒湿为主,而岛上的职位低矮浓密,也大大延缓了草木得腐烂,因此在岛上又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而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让岛上充满着各种稀少的动物物种,而在岛上原住民也大多数都是畜牧业和渔业,所以天然的物资很丰富。·而且岛上的矿石资源,例如铅、煤、银、铁等资源极为丰富,因为两面环海附近的石油和天然气也极为丰富,所以对于这种宝地英国当然不会轻易的放手让给他人。
而在当时的战略因素来看,马岛身处于战略极其险要的位置,可以扩大英国当时的军事影响范围,也能成为海上战略要地。而对于历史上来讲,根据历史资料,早在1592年英国的航海家戴维斯首次发现了这个岛屿,而在1764年的时候英国开始在这个岛上建立了居民点,一年之后也开始设置为移民点。
而没到五年英国就被西班牙人赶了出来,这时候西班牙人占据了这个岛屿。于是在1771年英国派出大量舰队攻打马岛,最后这个岛屿的西部给了英国,而东部还是在西班牙人手里,而在此之后对于马岛的争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但是从实事看来开这个岛屿还是属于阿根廷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