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和胡雪岩有什么区别 对比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发布时间: 2023-07-31 06:59: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盛宣怀和胡雪岩谁厉害?盛宣怀为什么要斗垮胡雪岩?说到清朝的盛宣怀和胡雪岩这个两个人好像人们说他们的时候经常性的就是拿出他们两个来...

盛宣怀和胡雪岩有什么区别 对比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盛宣怀和胡雪岩谁厉害?盛宣怀为什么要斗垮胡雪岩?

说到清朝的盛宣怀和胡雪岩这个两个人好像人们说他们的时候经常性的就是拿出他们两个来做对比的,所以也有很多人想给他们比较一个高下了,那么他们到底谁比较的厉害呢?话说其实要算的话应该就是盛宣怀要厉害一点?而且他的终极目标是非要斗垮这个胡雪岩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单纯的就是只是为了争个高下?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说盛宣怀要搬倒胡雪岩的是台湾小说家高阳的长篇历史小说《红顶商人》,是小说家编的,好吗?

在这本小说编造的基础上,糅合了历史上的“左李之争”,就编造出了盛宣怀商战打垮胡雪岩的故事,比如上述回答中的一些业余作者,就照本宣科了。

事实上,在胡雪岩破产的前夕,左宗棠已经完成了西征入京,又回任两江总督,在胡雪岩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时,两人还曾见面两次,完全没有胡雪岩提及这是一场官场阴谋的记录,同样,左宗棠也从未有什么党同伐异的反击,而这可完全不符合左宗棠的“暴脾气”。

而盛宣怀的发迹,远在胡雪岩倒台之后,甚至因为胡雪岩的钱庄倒闭,他所主管的长江电报线项目相关的资金还有大规模的损失,而他自己之前在湖北开矿所剩余的钱,也存在了阜康钱庄中,吃利息以备还李鸿章的账。

因为这笔本钱是李鸿章挪用直隶练兵兵饷的公款给他开洋务企业的,在买卖开赔了之后,他是指望着胡雪岩的高息能给自己补窟窿的,结果胡雪岩钱庄破产,用他自己跟张之洞抱怨的话就是,自己出门当官家财倒赔殆尽。

换句话说,胡雪岩的破产,盛宣怀本人的损失也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就是盛宣怀在李鸿章门下,在湖北开煤矿是做的第一件大事儿,砸了,后来帮办华北的赈灾事宜,才挽回了一点信任,完全不算是李鸿章门下的宠儿,他真正抓住的机会是办理电报系统与洋商竞争。

而整个南北电报系统的假设完成,已经是胡雪岩破产之后了,在这之前,这个人就算是个小把戏,一个小把戏去操盘干倒一个有两江总督支持的数千万两白银资产的资本大鳄,他凭啥?

难道仅仅因为这个人在十几年之后的呼风唤雨?

三位晚清巨商胡雪岩、盛宣怀、张謇,其中谁更厉害?

中国古代统治者一直奉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形象一直被丑化,所谓“无奸不商”,人们都认为商人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人。晚清时期,商人的地位终于有所提高。从江浙富庶之地,走出了三位知名的大商人——胡雪岩、盛宣怀和张謇。那么这三人到底谁更胜一筹呢?

胡雪岩是这三人之中出身最为低微的,也是结局最为凄惨的。他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颇为传奇。1823年,因为父亲早亡,胡雪岩小小年纪就去了钱庄做学徒,在这里他认识了落魄的书生王有龄,出于江湖义气和赌徒心态,胡雪岩私自挪用了钱庄500两白银给了王有龄。王有龄成为浙江巡抚之后知恩图报,帮助胡雪岩开了钱庄,还给胡雪岩保荐了一个知县的头衔。王有龄死后胡雪岩又抓住时机向接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送上了十万石军粮,胡雪岩也因此得到了左宗棠的保举。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候,黄马褂加身,二品顶戴,风头无二。胡雪岩和左宗棠合作谋事将近二十年,依赖官场,是胡雪岩的不二选择。

胡雪岩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一边热衷于慈善,一边大肆挥霍,按照今天的话,胡雪岩就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胡雪岩乐善好施,捐款赈灾,人人都知道他这个首富,人人都称他为“大善人”。而这位大善人在很多人眼中也是一名冤大头,他和很多有钱人一样喜好古玩收藏,但他在文物鉴赏上几乎一窍不通,他认为只要挑贵的买就准没错。在李伯元《南亭笔记》之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胡雪岩曾经和一名富豪一起捧一个叫作周凤林的戏子,他为了博一个面子,给了这个戏子千两白银,差不多就是现在20多万元人民币。

胡雪岩这个曾经几度被搬上荧屏的历史人物,出身低,一生奇遇不断,结局凄惨,只要听过他故事的人都会记住。相比之下,盛宣怀似乎就成了那个导致胡雪岩悲愤而终的“反派人物”。其实导致胡雪岩失败的根源还是在于他自己的,和盛宣怀相比,他少的不仅仅是运气和心机,而是眼界。

盛宣怀1844年出生于常州的官宦世家,从小就被祖父和父亲精心教养,对他寄予厚望。盛宣怀少年屡试不中,但因为父亲的关系,他结识了不少各地官员,其中就包括了李鸿章。胡雪岩是在积累到一定财富的时候才遇到了左宗棠,而盛宣怀的成长,是李鸿章亲手扶持的。

胡雪岩一直当盛宣怀是李鸿章手下的小毛孩,根本没有和自己对抗的能力。他没有注意,盛宣怀几十年之内,已经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中国通商银行等等多个洋务产业掌握在手中。说起胡雪岩,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红顶商人”,但说白了,他依旧是个私营企业老板,而盛宣怀则是诸多官办企业的负责人。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电报、轮船、矿业还是银行,都是前途无量的前沿产业。胡雪岩的巅峰期为何短暂?其实很容理解,他是丝业巨擘,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但即便他手中有资本,他也没有尝试过投资新式的企业,他不接受新式的企业经营理念,一直以传统商人的管理方式经营。盛宣怀想要追上胡雪岩,即便不用手段,也是早晚的事情。而胡雪岩依旧在坚持着自己的老旧钱庄,从这点上来看,盛宣怀已经赢了。


和胡雪岩一样,盛宣怀也非常热衷于慈善活动,他本身不及胡雪岩奢侈,但他有个败家子儿子盛恩颐,没多少年就把他的千万家财给挥霍了。

张謇和盛宣怀、胡雪岩又不同了。他比胡雪岩晚生了30年,和胡雪岩一样出生在贫寒人家,他15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人们觉得这孩子聪明,而考了二十几年,他42岁的时候才考中状元,而且这个状元还是慈禧太后破格提拔的。张謇中了状元之后,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极为复杂的心情之下接受人们的庆贺,长年追逐名利和清王朝的腐败,让张謇心力憔悴。

胡雪岩和盛宣怀都想要借由商场进入官场,一辈子没有放下对功名的执念。而张謇呢,他有了状元之名,却愿意放下一切办厂救国。张謇兴办实业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刚开始他面对重重困难,翰林院三番五次催促他前去任职。张謇却说:“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张謇的第一家纱厂是在艰难的筹款之后才开办成功的。相比于坚持传统行业的胡雪岩,在李鸿章的指导之下接触了先进行业的盛宣怀,张謇的创业之路都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已经迈入中年的他,能够很快接受现代企业的理念,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他邀请了国外的技术人员前来自己的工厂之中做指导。

张謇和盛宣怀曾有过多次接触,盛宣怀表面上对张謇表达支持和敬佩,而在支持的同时,盛宣怀也在钳制张謇企业的成长。他们曾经一起提倡官商合办,却屡次出现矛盾,盛宣怀的掣肘让张謇发愤图强越挫越勇。张謇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放弃仕途实业救国的信仰,还有他有钱之后,在公共事业上做的努力。张骞开办学校,投身慈善事业,开办中国第一座博物馆,鼓舞女子就业……张謇的儿子张孝若和父亲一样十分简朴,他穿着带着布丁的衣服,一周只吃一次鸡汤。张謇的去世让张謇的产业一蹶不振,而张孝若也因为家业被杜月笙眼红被人暗杀在上海。

相比于胡雪岩,盛宣怀的商场经历更加丰富,眼光更加长远,而说到底两人追求的终究不过是名利二字;张謇的一生更加值得敬佩,他以商人的视角,以儒生的博爱和自觉推动着这个国家的进步,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让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一点。

清朝末年的商场何止是战场,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所以能成功,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但和张謇相比,他固执、好色,没有在生意场上看透人心。他在为自己的商业帝国选择管理班子之时,已经显露出他不够高明的经商水准。胡雪岩的成功是一部好的升职典范,而他的失败也是一条商业警戒线。

清朝两大红顶商人盛宣怀和胡雪岩:谁更厉害?

观点:毫无疑问盛宣怀比胡雪岩更加厉害

理由如下:

在政治方面,盛与胡的行为轨迹极为相似,都是依附于官僚的富裕商人,毕竟行军打仗,各类近代革新运动都需要金钱的支持,仅仅依靠中央拨款,简直就是白日说梦,也由此产生了特殊的官商形式;盛属于李鸿章派系,胡属于左宗棠派系,实际上这也决定了盛的政治前途远大于胡(大树后面好乘凉)。胡雪岩最后官居三品,可以带二品的帽子,而盛被授以太子少保,官居正二品。当然不仅仅如此,最后的结局也是非常让人唏嘘,胡雪岩最后被抄家,贫恨而亡,而盛宣怀死后被风光大葬,后期也受到了民主党派的追捧。

在商业能力上,可以说基本不分伯仲,但是胡雪岩是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商业运作,一步一步的爬上了清朝首富的位置上,创办了多家企业,至少这一能力是世间绝无仅有的。而盛宣怀的经商行为大多是依靠于出色的政治能力而言的,创办的企业我们可以称之为“央企”,因为二人在形式上大有不同,所以较难去比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去确定的,那就是二人商业能力极强。总的来说胡雪岩略胜一筹。

在对后世影响来看,因为盛宣怀创办了了大量的实业企业,类如:”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通商银行等等“近代民族企业,也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以及中国商父”。可以说这类实业正是当时国富民强求变革时代所需要的,对我国事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反观胡雪岩,他经商所得大多直接投入于军队需求,投入于钱庄运作,这也导致他反而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商人,并没有在政治上有所前进。




盛宣怀。

胡雪岩和盛宣怀是清末的两个商人代表,胡雪岩所代表队的是中国封建的商人,盛宣怀则是中国近代商人的先驱。两人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胡雪岩是1823年出生,盛宣怀是1844年出生,两人 的年龄差距20多岁,隔着一代人,而他们的崛起与衰落,正好印证了“一代人就干一代人的事”这句话。

胡雪岩和盛宣怀的起点不一样

胡雪岩是一个穷苦家的孩子出生,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放牛娃的拾金不昧,到人生开启学徒生涯,最后接触钱庄生意,并在这个时候做了他人生的第一笔大投资,资金支持王有龄,也取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

盛宣怀的出生是江浙的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想通过科举入仕,最后拯救国家,但是未能如愿。后来以秀才的身份参入到了官员的幕府,开启兴办实业,而最为关键的是他依靠李鸿章,在李鸿章的帮助下为洋务运动立下汗马功能。



盛宣怀更厉害。他创造了多项中国第1个人的资产非常的多,产业遍布了上海,苏州,常州。财产总额已经达到了上千万两。
我个人认为胡雪岩更加厉害,因为他被称为商人的楷模,到现在来说都是各种影视剧中的主角,非常的有实力,有手段,而且相当有权力。
我觉得盛宣怀更厉害,毕竟他的背后是李鸿章,而且有李鸿章的支持,可以让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可以和国家的产业进行合作。

胡雪岩VS盛宣怀

希望大家能全方位的来对比此二人咯!rn谢谢!!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一个人的信誉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尊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称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倾家荡产,仅仅62岁就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

胡雪岩失败的若干启示:

一个人,如果想做大事,就千万要记住,你是没有资格犯错的。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确,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错却是犯不得的。要想做成别人做不成的事,就要加倍谨慎小心,否则一点差错都可能会变成把柄,一旦被对手抓住,就会被置于死地。也就是一念之差,就断送了胡雪岩一生前程。胡雪岩在替左宗棠办理外国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一念之差多报了几分的利差,后来胡雪岩想到这件事情很麻烦,但是他怎么讲?他说我问心无愧,因为阜康钱庄要发展自己的业务,我也不能老是垫钱,所以当初才会动这个脑筋。话虽没错,但是很难有人会接受。赚私人的钱,可以!在商言商,该赚就赚好了。赚政府的钱,小心!任何人动歪脑筋,赚政府的钱,迟早会出问题。这一点,无论是在大清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一样的。胡雪岩一路谨慎,一生的遗憾就在这一件事情上。这种事情后悔有用吗?他说赔,谁要他赔?这本来就不是你的,你拿什么赔。把柄注定是甩不掉的。我们想想看,如果胡雪岩不在利息上灌水,不从中谋私利,后面别人再怎么打击他也都无所谓。人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被别人打击。可是有了污点,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胡雪岩尽心尽力为政府做事,最后自己却栽了个大跟头,这样的结果固然值得同情,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完全没有可恶之处的人,不会把自己搞得那么可怜。所以,胡雪岩即便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别人不接受,他依然是百口莫辩,只能是自作自受。

成也靠山败也靠山。胡雪岩人生的最高峰,都是他的大靠山左宗棠带给他的;胡雪岩从最高峰的跌落,也是从左宗棠的败落开始的。左宗棠不垮,胡雪岩不会那么快出问题;左宗棠一跨,靠山没有了,胡雪岩孤立无助,问题就出现了。左宗棠为什么会垮?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左宗棠把新疆收回以后,对于清廷功劳是很大的,被封为侯,侯再往上去就是王,清朝规定汉人是不能封王的,所以身为汉人的左宗棠已经被封到顶了。左宗棠调回北京后,当上了军机大臣。东太后突然驾崩,李莲英去给每位要员分发丧礼要穿的麻衣。当送到左宗棠这里时,左宗棠问怎么回事。李莲英告诉他,东太后驾崩了。左宗棠怎么说?他说不应该啊,怎么会这样呢?然后他千不该万不该又说了一句:我昨天看到太后还是好好的!就是这句话,被李鸿章见缝插针地传给了西太后。左宗棠身为军机大臣,又在皇宫里面,讲这种话实在是太不合适了。东太后死了,你说不可能,这什么意思?西太后心里自然会想:你左宗棠认为是我把东太后害死了?于是,慈禧太后一怒之下,找了个理由就把左宗棠调离了北京。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害死自己,自古以来,这样的教训实在不少。言多语失,无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祸端。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李鸿章一直都想把左宗棠打垮,他的第一目标就是先打垮胡雪岩。

没有在商言商。胡雪岩涉足很多行业,几乎什么行业都赚钱,钱庄很赚钱,茶也赚钱,这些以商业方式运转的行业盈利状况都很好。我们称胡雪岩为商圣也即因此——胡雪岩所有以商业方式运转的项目都盈利。但唯独蚕丝行业,是胡雪岩投入本钱最多,却没有按照商业规律操作的一项业务。用现在的话讲叫:没有在商言商。

自古以来,外国人就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丝绸。鸦片战争以前,各国都是以相对公平的方式在中国进行蚕丝贸易,至今仍有丝绸之路的遗址在见证着那段光辉的历史;1840年以后,各个以文明著称的国度,用枪炮打开清朝的大门,把鸦片送进来之后,就开始为所欲为,大肆掠夺,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一开始是清朝的银子,后来就发现拿蚕丝回去更好,因为除了鸦片的黑心利润外,蚕丝运回欧洲的贸易利润也相当可观。按说这两头赚钱的生意已是无可挑剔,但是他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一旦失去了制约,就会肆无忌惮。所以,外国的商人想到要垄断中国的蚕丝贸易,赚取更多的利润。在这种状况下,胡雪岩挺身而出说:这样不行!你们外国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于是,他联合蚕农,收购蚕丝。外国人四两银子买,胡雪岩出五两,号召大家不要把蚕丝卖给外国人。初期,外国人还可以忍受,因为胡雪岩的收购规模尚小,但随着他投入资金的增多,外国人甚至都买不到足够的丝,供他们国内的工厂开工。收不到蚕丝,外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居然有清朝的官员来告诉洋人,能帮助过英国政府解决蚕丝问题,迟早会让胡雪岩把丝便宜卖给英国商人。居然有这样的官员,可见清廷是多么腐败!

胡雪岩的遗憾:

一个人有了功劳以后就要知道,所有人都在盯着你,并且想办法找出你的软肋来攻击你。此时,似乎只有向后退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往往上台容易下台难,人在有上台之前,都知道提醒自己要有风度,该下台就要下台,但是一旦上到台上,就把什么都忘记了,连台阶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怎么下得去呢?何况,大部分的人根本就不想下去。就像胡雪岩一样,不知道什么叫功成身退。

胡雪岩没有听明白的三句话:

胡雪岩的母亲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儿子啊,你不要老想着赚钱,你要想一想,赚这么多钱干什么?凭良心讲,这种话只有他母亲才能讲得出来,别人不可能讲得出来。可是,胡雪岩却总是说:妈妈你放心,不会怎么样的。因为他自信地认为,只要自己不背信弃义,不伤天害理,多赚些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道理似乎是没有错,胡雪岩那时所坚守的信义和天理,现在的某些商人也还比不上他。但是胡雪岩还是败在了这句他听了几十年都没有听懂的话上。钱是什么?钱是老天来考验我们的第一关,叫做钱关。很多人一辈子连钱关都过不去,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因为赚钱绝对不是目的,钱只是人做事的工具。一个人只要把钱当目的,则迟早会死在钱上。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一味地赚钱,不会为富不仁,他会想自己赚钱是为了什么,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进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不会过不了钱关,栽在钱上面。

胡雪岩也没有听明白父亲临终对他讲的话。虽然父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死了,但他父亲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将来能够帮我们家把家运振兴起来的大概只有你了。胡雪岩从中听出了父亲的期盼,但却没有明白更深一层的含义。什么含义?就是说你要安分守己,不要太过分。胡雪岩没有听出这层深意,他冲得太厉害了。在事业初创阶段,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胡雪岩和结拜兄弟王有龄创下了让世人瞩目的局面,王有龄当时就很实在地跟他讲:我的心里头实在有一些恐惧,有一些害怕,因为我们太顺利了。然后王有龄讲了一句话,福兮祸之所依。其实也是在提醒胡雪岩,在最顺利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和小心。胡雪岩当时没有听进去,他反而觉得王有龄不够沉着。其实王有龄的担心不无道理,当事情进展太顺利的时候,大家更要格外小心。现在看来,胡雪岩似乎最终也没有真正听明白王有龄的这句话。他只顾着向前冲,却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一路走来有什么不妥。这是处在顺境中的人经常犯的错误。

左宗棠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胡雪岩:就算不为功名,也要多读点书。遗憾的是,胡雪岩没有听进去。左宗棠对胡雪岩很依赖,很赏识,也非常感谢。基于以上这三种心理,左宗棠像长辈教育晚辈一样教导胡雪岩。这种教导,贯穿于他们交往的整个过程。左宗棠知道,中国人读书和西方人读书不一样,西方人读书是为了求知识,中国人却不是。中国人认为,与知识相比,道理更重要。所以,中国人认为,读书最重要是为了明白道理。但是也许会有朋友问,那个时代的出版业又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读来读去都是那有限的几本书,又有什么好读的呢?其实我们的祖先非常高明,他们把所有的人生哲学都浓缩进了几本经典之中,只要时时去读,一定会有自己想要的答案。虽然书不会变的,可是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变化,所以,每次读同一本书也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左宗棠很清楚读书明理的道理,所以他多次提醒胡雪岩。但胡雪岩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以至后来有些道理他根本想不通。人不是天才,不是天生什么都懂。我们每经一事就要长一智,要从过程当中去体会道理。

胡雪岩的三大缺失:

第一个,胡雪岩缺乏比较远大的期望。胡雪岩都是当朝一品了,还对自己缺乏远大期望?胡雪岩都是大清首富了,还对自己缺乏远大期望?事实的确如此,胡雪岩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会赚钱的商人,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做这么大的事情,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国家的体系中会有那么重的地位。如果他想到过这些,就一定会处处小心谨慎,绝不会败到这种地步。

第二个,胡雪岩不明白政界比商界危险。他曾经跟王有龄讲过一句话:商界跟政界是一样的。不可否认,这两者在某些地方是一样的。但是胡雪岩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告诉他可以从商而不能从政。政治是高度危险的东西,除非你有足够的条件,否则最好不要参与。一个没有受过完整训练的人,一个没有很好背景的人,如果参与了政治,迟早会被斗垮。我们看到了,连左宗棠都很难斗得过李鸿章,更何况胡雪岩呢?胡雪岩凭什么跟李鸿章斗?才两三下,胡雪岩就被斗跨了。

第三个,胡雪岩没有把家里安排好。我们中国人讲,做什么事情都要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什么叫后顾之忧?就是家里面的事情你不必操心。但是胡雪岩家里总是吵吵闹闹,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的,静下心来思考,也就没有办法稳稳当当地走完人生路。我们用一句很不客气的话讲,这个他不能埋怨任何人,完全是自作自受。一般人听到自作自受就认为是坏字眼,其实它可以算是一个中性词,成功是自作自受,失败也是自作自受;活得很久是自作自受,很快就死掉也不过是自作自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它当作是带有贬义的词汇。每一个人都要了解,天底下只有一条规律——自作自受,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例外
大家各为其主,胡雪岩为左宗堂,盛宣怀为李鸿章,虽然盛宣怀搞倒了胡雪岩,但不能说他就是坏人,搞了中国的很多第一,百度那里有很多,胡雪岩是个很好的商人,谋略上却差了很多.
结果以胡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胡作为一名红顶商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胡的后台是左宗棠,而盛宣怀的后台是李鸿章。
我只对胡雪岩了解,他是一代商圣做人‘以德行天下’。我佩服。
$(word)
本文标题: 盛宣怀和胡雪岩有什么区别 对比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35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肝脏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赢渠梁死商鞅死,秦惠文王死张仪离开朝堂,为什么新君总容不下不用先王重臣功臣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