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是朱元璋长子,为何三十七岁英年早逝?这里并没有什么阴谋论,朱标确实是病死的,也有人说是因为马皇后病逝后朱标太过于抑郁,所以抑...
朱标是朱元璋长子,为何三十七岁英年早逝?
这里并没有什么阴谋论,朱标确实是病死的,也有人说是因为马皇后病逝后朱标太过于抑郁,所以抑郁成疾。总之这个大明朝最好的太子就这么英年早逝了,而朱元璋培养了这么多年的继承人,也就这么去了,所以不得已他不得不立自己的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朱允炆这个皇帝仅仅当了四年,朱棣就造反成功了,结果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标其实深受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满朝文武的喜爱。从他一出生,朱元璋就异常兴奋,那会朱元璋还在外打仗,听说马皇后为自己生下了长子,真的是欣喜若狂。都说慈母多败儿,其实慈父也多败儿,但是朱标却并没有因为朱元璋对自己的喜爱而有任何骄纵的行为,反而是长成了一个极其谦恭,有才学,团结兄弟的好青年。
大明王朝有学识的臣子都是太子之师,他们传授朱标做人的道理,为君的道理。即便是朱元璋那么多疑的一个人,但是他却从来没怀疑过朱标和任何大臣有所勾结。朱元璋很早就放下手中的权利,让太子监国,朱标也确实特别让朱元璋放心,他能够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丝毫不让朱元璋费心。
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而是继承了皇位的话,那么他的任何一个兄弟也不敢有所造次。可惜历史并没有如果,事实上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但是也仅仅是当了四年的皇帝就被朱棣篡位了。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斗不过那些藩王叔叔们,所以就这么被退下了皇位,自己也不知所踪。
朱元璋一生儿子将近三十个,为何却无人敢杀戮争夺皇位?
之所以没人争夺太子之位,并不是皇子们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而是因为朱标强权在手,还有强大的身后势力,让他们不敢有歪心思。
一、朱标强硬的后台。朱标的后台非常强硬,本身是马皇后马氏的儿子,马皇后本来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夫妻。当时的朱元璋还是一个落魄的穷小子,所以朱元璋一直对马皇后非常尊重和感激。朱元璋登基后也是立马册封了马氏为皇后,马皇后对待自己,这个大儿子朱标更是疼爱有加。
二、强大的太子后援团时刻保障着朱标的安全。太子后援团更是可以时刻保证太子朱标的安全,李善长是朱标的老师,而徐达则是太子的少傅 。这一个阵容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朱元璋才是站在朱标身后最大的保障。朱元璋不但给太子朱标打造了一个黄金后援团,自身也放了很多实权给太子朱标,为的就是让太子朱标早日接替自己的位置。所以有哪个不长眼的皇子会嫌命长?敢和朱标争地位,明显是找死的行为。
三、朱标自身能力出色。朱标小时候就表现出出色的决策力。在他13岁那年,朱元璋让他去祭祀先人之墓。他途经陈迪一家,特地让人赏赐陈迪一家白金50两。对于皇太子朱标来说,白金50两当然不算什么。但是他赏赐的却恰到好处,深德用人之道,白金50两就成功的收买了人心。在朱标20岁左右,朱元璋就开始放权给朱标,每日让朱标打理朝政。要知道在历史上很少有皇帝敢在自己在位时放权给太子,因为太子一旦获得实权,对自己的权利必定是削弱的。强行改朝换代也不是不无可能,但是朱元璋认为朱标的能力出色,想让朱标展现出真正的实力,所以才放权给他。
朱元璋儿子中最长寿的活了多久?经历了明朝6位帝王,一生尊荣
在朱元璋二十六位皇子当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后来缔造"永乐盛世"的明成祖朱棣和一开始就被朱元璋作为接班人培养的长子朱标。相比于大哥朱标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朱棣活到了六十四岁,算是比较长寿的一位。不过,朱元璋诸子当中最长寿的还得是其第十七个儿子朱权,他一辈子先后经历六位帝王,最后还寿终正寝,可谓十分难得。
朱权生于洪武十年(1378)五月,按照《明史》的描述,他是朱元璋与杨妃所生的唯一一个儿子,在众兄弟中排行第十七。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分封诸子到地方上,而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了宁王,其藩地位于"大宁",也就是如今内蒙古多伦县一带。史书形容大宁时写道:"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可见,大宁的地理条件优越而关键,在当时拥有比较重要的战略地位。
接受封号的两年后,朱权来到大宁就藩,并接管了驻守于此的八万甲兵、六千战车。当时,北方的北元还蛰伏于草原,而朱权在边关枕戈待旦的气氛熏陶下,对于军事和国防事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朱权还主动联合被封在边塞的其他藩王出塞作战,并展露出了优秀的军事素养和出众的谋略水平。
除了领兵出巡,朱权也十分注重对自己封地的治理。和其他藩王相比,朱权的领地是最辽阔的,但这其实主要是因为他的封地上人口稀少、土地大多都未经开发。为促进发展,朱权派自己麾下的士兵们参与开荒,大大推动了明朝边疆地带经济的发展。
尽管贵为藩王,但朱权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放弃对自身的提高,他闲暇时光常常阅读和写作,其一生著作多达七十余种,只不过留存至今的还不足一半。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而这个年轻君主刚一继位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削藩,因为不愿从命,燕王朱棣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
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朱棣想到了手握精兵的朱权,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于是,他直奔大宁,将朱权半哄骗半强迫地拉上了自己的贼船。加入朱棣阵营后,朱权多次为其草拟檄文,而为了稳定住这个小自己十八岁的弟弟,朱棣曾做出"事成后平分天下"的许诺,但这当然只是张空头支票。
成功夺取政权后,朱棣风风光光当上了皇帝,而失去兵权的朱权自然不可能真的获得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甚至,当朱权提出想要改自己的封地为苏州时,都因为距离南京太近而遭到了朱棣的无情拒绝。万般无奈之下,朱权只得挑选了一个较为偏僻,不会威胁到朱棣统治的南昌作为新封地。
为了避免遭到加害,朱权到达南昌后便开始了韬光养晦的生活,他寄情琴书,终日 娱乐 ,因此才得以安全度过了朱棣统治的时期。朱棣去世后,继位的朱高炽以性情温和仁慈著称,不想继续待在南昌的朱权上书表示南昌并非自己的封地,但朱高炽回复叔叔道:"南昌,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余年,非封国而何?"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便去世,继承其位的是宣宗朱瞻基,宣宗在位期间,朱权因主张不应在宗室中确定品级而遭到皇帝的责备,好在他及时谢罪,这才逃过一劫。随着年纪渐老和政治观点的不被接纳,朱权开始整日只与文人交往,不参与朝廷的政治斗争,他自号"月瞿仙",其渴望超脱尘世之意显而易见。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朱权去世于自己的王府当中,享年七十一岁,朝廷为其赐谥为"献"。作为朱元璋诸子当中最长寿的一个,朱权一生经历了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位皇帝,而尽管没有掌握过多少实权,也没能建立多少功绩,但仅仅是凭借当了近六十年王爷,享受无数荣华富贵,且最后安详离去这一点,他就已经很值得羡慕了。
朱元璋为何会有百万子孙?
明朝和清朝国祚同为二百七十六年,清末爱新觉罗家族有三千多人,而明朝末年朱元璋子孙则达百万人。这主要是朱元璋给子孙的福利政策造成的,朱元璋出身布衣,当过牧童,做过和尚,要过饭,在乱世之中崛起,当上大明开国皇帝,他不希望自已的子孙再次受苦。
朱元璋把自已儿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确保朱家天下千秋万代。《皇祖明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后来,燕王朱棣果然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夺得皇帝宝座。朱棣当上皇帝后修补这个漏洞,削夺藩王的兵权,各藩王只能呆在王府中。
朱元璋规定他的子孙不用科举,做官,经商,种地。皇子出生时到宗人府报批,十岁时国家发放俸禄,成人后封给土地。婚丧嫁娶等都由国家花钱,不用自已掏腰包。朱元璋对官员比较刻薄,凡贪污六十两银子的全部处死,官员薪水也是历代王朝中最低的。
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疼爱有加,慷慨大方。亲王年薪一万石,年王年薪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而同一时期朝中二品大员的六部尚书年薪才七百三十二石。明朝初年"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宗室年薪对政府财政影响不算严重,可是一百多年后,朱元璋子孙呈爆炸式增长,财政出现危机。
各地藩王按规定只能呆在王府中,没有许可不能出城,但各项福利侍遇一样都不少。老婆随便娶,生儿孑上报宗人府后发俸禄,成人后封给土地,生儿孑,解婚各项费用国家兜着。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取媳妇,发财最佳途敬是生儿子。开枝散叶一百多年后,生出庞大的子孙。
山西庆成王朱钟缢和西汉中山靖王到胜有一拼,儿女达百人。每年聚会儿子都认不全,到他曾孙辈有五百一十人,加上妻妾仆人,王府上千人,如何管理庞大的王府是门艺术。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宗室人口288400多人,年需禄米860多万石,占当时财政总收入的28%,政府出现严重财政危机。
到了明朝末期,很多地方官未给宗室子弟发俸禄,分土地犯愁,因为财政已出现枯竭。河南一个省四个亲王占据最肥沃的土地达到全省土地的30%。潞王在湖广一次性分得土地四万顷。朱元璋子孙占据大量土地不用交税,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全国人均土地下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加剧。
有学者统计,明皇室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人口的十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子孙超过百万人。皇室子孙和清朝八旗子弟一样都是社会寄生虫,加重了政府负担,吃垮了国家。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大潮中灰飞烟灭,朱元璋为子孙谋的福利,给他的子孙带来灾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