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封王封侯,却只封个诚意伯?朱元璋在世时,文官地位大大低于武将,左右都督的武将官职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的...
刘伯温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封王封侯,却只封个诚意伯?
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还是重用的,很多大事都问计于他。开国皇帝登基后,首先要安抚的是武将,历代均如此。所以封赏时武将的爵位普遍高于文官,毕竟还是主要靠武将打的天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刘伯温是一位被民间神话了的人物,历史上的他并没有这么神乎其神,看看明史丽的《刘基传》就知道了。
1,如楼上所言,朱元璋瞧不起文人。
2,刘伯温不是淮右人,不是嫡系。
3,刘伯温不是从起兵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是朱元璋打下南京后胡大海推举的。资历浅些。比如我军,才能再高,没参加过红军,就没资格评元帅大将。
六个人当中,只有李善长是个文化人,朱元璋看来很瞧不起文人.
为何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最后才封个诚意伯?
同样都是谋士出身,都以精通百家、智谋出众闻名,又都受到主公的赞赏,因而刘伯温和诸葛亮常被后人相提并论,被视为“智囊”的象征。
但两人在主公那里得到的待遇却完全不同。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执掌朝中大权,真正的国之重臣。
刘伯温却只有个诚意伯的爵位,大明刚建立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时的实职是弘文馆学士,身份是有,可要说实权就没有多少了。
别说与诸葛亮相比,就是与同一时期的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人比起来,刘伯温的地位也寒酸得很。
明朝给功勋大臣的正式封爵只有公、侯、伯三等,伯在最后。
为什么朱元璋对刘伯温会这么吝啬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刘伯温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一统江山刘伯温”是种夸张的说法;二是因为刘伯温是浙江人,不是朱元璋的老乡;三是因为刘伯温早已看出朱元璋的性情,有意避祸,多次推拒朱元璋的封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的确很厉害,但他投奔朱元璋的时间太晚了,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距离朱元璋加入义军已经过了8年,朱元璋已成气候,班子都组建好了,并且已经打下南京,建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成为一方霸主。
换言之,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两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虽然后来刘伯温出谋划策,为朱元璋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参与北伐中原、灭元兴明等军事大计,但始终是差着那么点意思。
何况,那时朱元璋文有李善长、胡惟庸等,武有徐达、常遇春等,人才济济,许多策略也不是刘伯温一人定下来的,而是经过整个集团的商讨,刘伯温在其中并不是那么明显。
尽管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其实这不过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客套话。张良(字子房)遇上刘邦时,刘邦只是刚起义的小首领,大汉基业是他们一起创建的。刘伯温半路才加入,在朱元璋心里只能算第二梯队的元老。
所以,并不是刘伯温没有本事,纯粹是他来得太晚了,没有赶上黄金期。
诸葛亮与一穷二白的刘备相遇,这时候他有机会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定下蜀汉发展的路线,而朱元璋基业的框架都打好了,刘伯温只能在这个框架之内发展,作为执行者,他的表现有限。
并且他还不是朱元璋的老乡。
朱元璋手下有两大集团: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
淮西集团是他的老乡,为他的事业打下最初的基础,推着他走上更高的位置,“淮西二十四将”更是立下战功无数,徐达、汤和、常遇春都是其中之一。
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投桃报李,对出身淮西的臣子们十分优待,可以说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心腹。他对李善长、胡惟庸如此信任,和他们都是淮西老乡有很大关系。
刘伯温则出身浙东,是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个集团里大部分人是中、后期才投来的,两者当然不可能是一样的待遇。
朱元璋对浙东集团始终报有警惕,可他没想到,最终给他带来麻烦的不是他有意疏远的外乡人,而是他的淮西集团。
这真是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并没有太过忽视,李善长告老还乡后,朱元璋曾对刘伯温提过想让他当丞相,刘伯温以自己过于嫉恶如仇、不耐烦处理杂事为由婉拒了,朱元璋也没有坚持。
由此可见,他虽然认可刘伯温的才能,却有所顾忌,不愿真的重用刘伯温。
刘伯温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才会推拒丞相之位,后来还用辞官向朱元璋证明自己没有异心。
为了更保险,他以修道为名远离朝堂,在民间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慢慢地,人们就将他神化了,还有了“烧饼歌”的传闻,说他有预知的能力。
尽管刘伯温如此谨慎小心,但外界依然猜测他遭到了朱元璋的清算,而且是很高明的借刀杀人,装糊涂由着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只是不知真假。
总之,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刘伯温的贡献并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大,二是刘伯温并非出身淮西,三是刘伯温本人有意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刘伯温的功劳有多大,朱元璋为什么只封伯呢?
公元1368年,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战,朱元璋终于扫除了各方割据势力,在应天府(现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称帝之后,于洪武三年大封有功之臣,总共封了六个公,二十八个侯,两个伯,徐达位于公爵之首,俸禄高达五千石,然而为大明江山做出卓越贡献的刘伯温却只得到了伯的封号,俸禄只有区区两百四十石,在所有被封赏的功臣中排名末尾。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刘伯温这样一位对大明王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为什么得不到高规格的封赏的深层次原因。
刘伯温,现浙江温州人氏,天资聪明,从小饱读诗书,12岁时就考得秀才,被父老乡亲们称之为“神童”。
成年后的刘伯温开始步入仕途,入朝为官,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体恤民情,因此备受老百姓赞誉。但是元朝末期政治腐败,刚正不阿的刘伯温在朝堂上处处树敌,一怒之下,愤而辞官。
辞官之后的刘伯温回到了家乡,因为元朝末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刘伯温就在家乡组织民兵自保。
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之时,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请下,决定出山,和他的好友宋濂,叶琛等人一起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得到这批浙东名儒非常高兴,特地建造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朱元璋为宋濂,叶琛等人都安排了官职,唯独没有给刘伯温一官半职,而是把刘伯温留在身边,让他做自己的军师。
朱元璋画像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身边之时,在朱元璋的东面有盘踞在苏州的张士诚,在西面则是陈友谅的陈汉政权,刘伯温分析当前形势,为朱元璋制定了避免两线作战,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刘伯温认为张士诚贪图享乐,性格保守,是个“自守虏”,而陈友谅则是一个野性极大之人,对朱元璋的威胁最大。
刘伯温建议想要一统天下,则要先除掉陈友谅,如果先攻打陈友谅,张士诚不一定敢轻举妄动,但是如果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来犯。刘伯温的判断完全正确,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两场大战,龙江战役和鄱阳湖战役之中,张士诚都未敢动分毫。
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朱元璋,轻松拿下太平之后,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应天进发。面对来势汹汹的陈友谅大军,有人提议逃跑,有人提议投降。
刘伯温认为建议投降或逃跑的人该杀,面对陈友谅,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设伏龙江,击溃陈友谅。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让陈友谅的旧识康茂才写诈降书给陈友谅,陈友谅果然中计,在龙江大败,刘伯温在此战中功不可没。
同为开国军师,为何诸葛亮是丞相,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之一,在明朝初期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这个职位并不低,但比不上宰相。
他们两人的际遇不同,诸葛亮受刘备托孤,将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他;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时,得罪过很多重臣,为了自己得到善终,并认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大愿”,早早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因此,没有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
跟朱元璋手下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等的。而军师参谋级别是相对很底的。
才能堪比诸葛亮的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诚意伯?
刘基,一个被野史小说严重夸大了的历史人物。不可否认,他的确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远没有到“一人定乾坤”的地步。而且,明太祖朱元璋也不可能容忍有这样的人存在!说白了,刘基仅仅是朱元璋手下的谋士而已,仅限于“谋”,他根本没有诸葛亮那样独当一面的行政才能,这方面刘基甚至连同在朱元璋麾下效力的李善长都不如。这也是为什么明王朝开元建国之后,朱元璋把李善长安排到了中书左丞相的位置上、却把刘基打发去了御史台(都察院)的原因所在。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元璋只给刘基一个诚意伯了,他只值这个“价钱”!
明太祖大封功臣的目的
提起开国皇帝大封功臣,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相比都是“论功行赏”。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又有多少是真正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的?如果真的如此,韩信、彭越、黥布这些人也就不会不得善终了……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大封功臣,“论功行赏”只是一个幌子,安抚人心才是目的。明王朝建立了,朱元璋成了皇帝,他对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刀头舔血的老部下总得有个交代,不是吗?加之与北元政权的战争还在继续,朱元璋还必须依靠这些人为自己开疆拓土。“都是一起造反的老战友,凭什么你老朱高高在上成了皇帝,我们却什么也没捞着!”试问,还有谁会为朱元璋卖命?那些手握重兵的淮西悍将还不反了天?他们可没有什么理想、抱负,说白了就是快饿死了,所以才造的反,他们玩的就是富贵险中求。没有富贵,这帮人恐怕也不会在乎再冒一次险!
为了安抚这帮淮西悍将,洪武初年朱元璋开启了大封功臣的进程,一气儿封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细心的人想必都会发现,三十四位公侯中,除了李善长之外,几乎一水儿都是武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跟着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另立门户的所谓“淮西二十四将”。当然,也包括常茂、耿炳文等“接老爹班”的所谓“勋二代”。由此也可见,朱元璋大封功臣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安抚麾下那些手握重兵的淮西悍将,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之所以捎上李善长,首先因为他是“文臣之首”,朱元璋总归要给文臣们一个交代,不是吗?其次,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实际上也是在昭示天下,新朝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未来还是要以文安天下。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推崇一个李善长足矣,朱元璋没有必要为了一群翻不起浪花的文臣浪费更多地公侯爵位……
武臣显爵、文臣重权的传统
自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重文抑武”成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显然也没有打算打破这样的传统。在“重文抑武”的大框架下,文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文官集团做大,也为了安抚武臣,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来了个“各打五十大板”。给文臣权力却不给他们世袭的爵位、或者给得很少,如此一来文臣永远是“流官”,人走茶凉、很难形成气候。给武臣显爵却不给重权,如此一来武臣嘴里有了甜头,即便手里的权力少了也不会闹腾得太厉害……一举两得,而皇帝正好可以利用二者的相互牵制“稳坐钓鱼台”。
有了这个大前提,别说是给刘基一个诚意伯爵位,就算不给他任何爵位,刘基也挑不出什么刺儿来。毕竟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文臣拥有爵位的本来就非常少,朱元璋不给文臣显爵合理合法、顺理成章。更何况,刘基之上还有李善长压着,李善长已经是公爵了,朱元璋的目的也已经达到,总不能再给刘基一个公爵吧?刘基是在元王朝的官场上混过的,这些“潜规则”他心知肚明。如果再闹腾,那就是他自己不识时务了……
资历浅、底子不干净
刘基与所谓“淮西二十四将”和李善长不同,他并不是朱元璋的旧班底。当年朱元璋带着“淮西二十四将”另立门户之时,刘基还在元王朝的官员花名册里!虽赋闲,但编制还在。直到朱元璋攻下金陵之后,刘基才投入了朱元璋的怀抱。这差距可就大了!所谓“淮西二十四将”和李善长就好比是“朱记集团”创业时的原始股东,而刘基只是后来加盟的职业经理人,能比吗?没法比!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只要给足薪酬就够了,他没有理所当然“要股份、要分红”的权利,朱元璋可以给、但他不能要;而原始股东则不同,他们本就是“朱记集团”的老股东,参与分红理所当然。朱元璋不给,他们必然会闹!因此,朱元璋为了安抚这班人,大封功臣是必须的,但刘基不在此列,朱元璋给刘基点儿诚意伯的“股份”已经算相当厚道了。
再就是刘基及其所属的浙东士子集团底子不干净。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元王朝的官员、进士,而且来自朱元璋的敌对方张士诚的属地。朱元璋从骨子里对这些人就是不放心的,甚至还有些“仇视”。毕竟朱元璋的父母、兄长就是让元王朝的暴政给逼死的,而这些人中有很多恰恰就是元王朝的曾经的官员!在打天下时,朱元璋急需用人、急需收买人心,不得不重用这些在江南文人圈子里影响力颇深的人物。可天下平定了、朱元璋成了皇帝,他还能给这帮人多少“好脸色”,可想而知……因此,朱元璋能给刘基一个诚意伯已经算是相当厚道了。
贡献无法量化
刘基是谋士,不是李善长那样独当一面的行政人才,更加不是徐达、常遇春、汤和那样征战沙场的将领!将领可以以攻城掠地、杀戮敌军的数量来量化贡献,李善长那样的行政首脑可以以行政指标来量化贡献。但刘基不行,他提出了建议、设想,选择采纳的是朱元璋、执行的是其他人。这个功劳到底算谁的?本来就有待商榷,根本无法量化。朱元璋说他的决策是刘基的功劳,那他就是功比天高;朱元璋说刘基只是提供了参考,那他就什么功劳也没有……一切都是朱元璋说了算。可“论功行赏”靠的就是看得见的贡献,这一点刘基其实是非常吃亏的。再者,刘基只是谋,采纳不采纳主要还是看朱元璋。因此,他的功劳、贡献的确也十分有限,并没有野史小说里说得那么夸张。朱元璋给他一个诚意伯,虽说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毕竟像胡惟庸那样出身淮西的文臣,不也连个爵位都没有捞着嘛!
现实作用降低
在创业阶段,谋士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候谋士的一个计策甚至可抵十万雄兵。但谋士的谋说到底还是“阴谋诡计”的成分居多,在天下鼎定、君临海内之后,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要行的是帝王之道、是“阳谋”,对于这些“阴谋诡计”已经没有那么需要了。换言之,明王朝建立之后,刘基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了!因此,朱元璋索性将刘基打发去了御史台,让他搞监察。一来是发挥余热,二来刘基不属于淮西集团,用他来监察那帮淮西悍将,朱元璋也更加放心,至少他不可能像李善长那样与淮西勋贵“称兄道弟”、拉帮结派!
再者,鼎定天下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开科取士,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朝堂、投入朱元璋的怀抱。朱元璋已经不需要再倚重刘基这些谢浙东士子了,因为他拥有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储备”!刘基的作用实际上已经非常有限了,朱元璋又何必给他那么高的封赏呢?一个诚意伯足以向方方面面交代了。
综上所述,真实历史上的刘基(字伯温)不是野史小说里的那位“神机妙算刘伯温”,他与近乎架空皇帝的诸葛亮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还不如同时期的“文臣之首”李善长!说白了,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个谋士而已,远没有到“一人定乾坤”的地步。朱元璋给他一个诚意伯,说实话不算高,但也不低了,他只值这个“价钱”!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