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哪一场战役是由于大风或是气象灾异使得其中一方获得胜利

发布时间: 2023-06-12 09:00: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结合具体作品,归纳《左传》中战争史观《左传》中的战争史观包含战争本质观、战争与国家治乱的关系、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的关系、战略思想...

《左传》中哪一场战役是由于大风或是气象灾异使得其中一方获得胜利

结合具体作品,归纳《左传》中战争史观

《左传》中的战争史观包含战争本质观、战争与国家治乱的关系、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的关系、战略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于战争的本质观,书中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代表了作者对战争在国家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在战争与治乱关系方面,作者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国家的政治状态,政通人和者胜;民的作用与民心的向背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因此特别强调安民抚民的重要;在军阵建设上,作者提出帅乘和、同心同德者胜以及以德取胜的思想;在战略思想方面,提出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主张。
一、战争本质观
春秋时期,战争成为国家最大的政治之一,作为争霸政治的主要手段在诸侯中是非常明确的。襄公二十七年,晋、楚等国经过多年争霸战争终于握手言和,召开了饵兵大会。但大国对于战争的看法并没有改变。子罕的一番话,很能代表这种观点:
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去之,不亦诬乎!以诬道蔽诸侯,罪莫大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子罕的这番话反映了《左传》作者对战争的历史作用的认识。事实正是如此。饵兵大会只是使晋、楚之间暂时停止了战争。但会后,齐、鲁之间,吴、楚之间仍硝烟不断。
战争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消灭战争,这是对战争本质观的另一种认识。楚庄王打败晋军奠定了盟主地位后反对筑“京观”以炫耀武功,并且说:“夫武,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敢矣;暴而不取,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左传·宣公元年)
楚庄王意思很清楚,战争并不是目的,武之七德中,禁暴、取兵,就是指消饵战争。只有实现了这个前提,才能达到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的目的。楚庄王对“武之七德”的论述,说明到了春秋中叶,人们对于战争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已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战争虽可夺取霸主宝座,但靠着穷兵赎武并不能巩固霸主地位。

二、战争与国家治乱的关系
《左传》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国家的政治状况。正如晋、楚哪之战前晋国的士会所说:德、刑、政、李、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楚军讨郑,怒其二而哀其卑;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炎;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炙!昔岁入陈,今兹入郑,民不疲劳,君无怨瀚,政有经炎。荆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炙。苏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薄,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炙。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突。德立、刑行、政成、率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德、刑、政、事、典、礼六事,是对战争取胜所必需的国内政治清明的具体要求,包括政治、刑赏、典则、工商、经济、礼义等多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政通人和者胜,政治贤明的国家是不可敌御的。《左传》的这种战争史观体现在多次的大战描写之中。在晋楚城淮之战前,作者特意概述晋文公如何发愤图强、治国强兵情况,如何采纳子犯、先软的意见,以礼、义、信教民,使国内安定,上下团结,莫定了战胜楚国的基础。楚庄王自从克庸之后,经过十三年头的励精图治,付出了艰苦而长期的心血,才有那之战的胜利。同样的例子还有如(昭公三十年)楚子西对吴王阂庐的评价:“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吴国国内团结,君臣同仇敌汽,是以柏举之战,吴军长驱直人,直捣那都。相反地,卫璐公使鹤乘轩,玩物丧志,以至国人离心,结果在狄人人侵之时,无人愿意参战,终致亡国灭身。吴王夫差,与乃父大相径庭,只知享乐腐化:“次有台榭破池焉,宿有妃墙殡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所以楚国的子西预言:吴国“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果然不出子西所料,不过二十余年,吴为越国所灭。
三、民的作用与民心向背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
民本思想是《左传》重要倾向之一。民本思想在战争中的表现,则是民的作用与民心的向背,成为战争胜负、霸业兴替的决定力量。作者在大量的战争描写尤其是对战争胜负的背景叙述之中力图揭示这样的真理:得民而战者胜。
“曹判论战”便鲜明的反映了这一思想。长勺之战前,曹判见鲁庄公,鲁庄公所认为可以参战的三个条件,其中第一条“衣食所安,必以分人”,因其恩惠所加,只在贵族,未及于民,所以曹判反对。第二条对神诚信,只对天地神灵,仍未及民,亦不足以战。只有第三条,乃是为民办好事,曹判认为可以一战。这表现出他对战争胜负估计的远见卓识。曹判论战,不与鲁庄公讨论军队的数量、武器装备、战斗的具体部署,而是着眼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环境与民心的向背这样的战略机制,说明他目光的远大。长勺之战,鲁国能以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齐国,就在于取得了人民的支持这一先决条件。
要战胜敌人,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取得人民的支持,这在《左传》中有明确的反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曾劝告楚司马子反说:“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故《诗》曰:‘立我承民,莫匪而极。’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庞,和同以听;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胭:此战之所由克也。”民生富厚,民德一归于正。人民富足,办事则有节制;顺时而动,万事皆能成功。国家上下和睦,团结一致,将士都能知道白己应遵循的规矩。所以民生富足,百姓就能齐心一致,为国效死力。这就是战争能够取胜的原因。申叔时对战争胜负的分析,完全归结于一个“民”字上。所以,“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必须安抚好人民,得民方可得志。昭公十三年,吴国灭州来,楚令尹子期请楚平王伐昊,楚平王弗许,谓“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考虑的还是民未安定,不可滥用民力征战,否则,一败涂地连后悔都来不及。
先养民而后用兵,先守备而后攻伐,先安内而后攘外。这种史观在(左传》众多的战例中都有明确的体现。晋文公“始人而教其民”,“人务利民”以及示民以义、信、礼,说明他认识到安民得众对于取得战争胜利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城淮之战中下层人民主动献“舍龄墓”之计,诵“原田每每”之诗,军民上下,同仇敌汽,反映出作者得众者胜的思想。反之,申叔时认为“今楚内弃其民,而外绝其好;读斋盟而食话言;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民不知信,进退,罪也。人印所底,其谁致死”(成公十六年)。郡陵之战楚国失败,看似因子反醉酒误事所致,其实根本的原因,则在于申叔时所指出的。楚弃民疲民而战,必败。此外,吴王闺庐的“视民如子”与吴王夫差的“视民如仇”,这些反差强烈的例子,足以说明作者战争思想中对“民”的态度。
四、帅乘和、同心同德者胜
军阵和睦,将士上下同心同德,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在写战争时,这一思想也是非常鲜明的。所谓“帅乘和,师必有大功”(成公十三年),就是这个意思。桓公十一年,楚国的廉对屈瑕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强调的是一个“和”字。和者,团结一致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这就是最大的战斗力。当年商封王人多,周武王人少;商封王有亿兆夷人,但离心离德;周武王仅虎贵之士三千,但同心同德,却可灭商,可见“和”之重要。
《左传》在战争的叙写中非常重视揭示“帅乘和”可以取胜。城淡之战时,作者首先详写晋军将帅的配备:龄是乎克朴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那毅可。臣圣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教《诗》《书》……君其试之!乃使那毅将中军,那漆佐之。使狐握将上军,让淤狠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朴案杖、先较;使案枝将下军,先转佐之。荀林父御戎,魏掌为左。”(僖公二十七年)
单是狐惬、赵衰等人对职位的谦让,就给人一个“帅乘和”的感觉,再加上赵衰对部毅的称赞,更是营造了一个上下和睦团结气氛。开战之后,晋人围曹、解救宋围、拘楚宛春而复曹、卫,以及决战城淡,在每一个战术问题上,晋国君臣和将帅无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制定出可行的作战方案,不但如此,甚至连舆人即下层役卒也为战争出谋献策,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提示:晋国“帅乘和”。
很难设想,一支离心离德、四分五裂的军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定公五年楚国的斗辛曾说:“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将帅不谦让,军队不团结,更不可以远征攻伐。柏举之战,吴人人即,然吴军内部夫粱王等人争功,结果反胜为败。内不和,先自败。都陵之战前,晋那至谓楚人有“六间”: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不整,蛮军而不陈;陈而违晦,在陈而嚣。合而加嚣,吝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成公十六年)所谓“六间”,即六个致命弱点。这六个弱点之中,第一个就是将帅不和—二卿相恶,即楚令尹子重舆司马子反不和。最终,也真应了邵至的预言,子反以饮酒误事致使楚国大败。无独有偶,一向注重帅乘和的晋人,也犯了内部不团结的大忌。邮之战时,晋国的主帅荀林父新用事,“未能行令”,不能坚持正确的作战方针并抵制错误的主张,上、中、下三军主帅,专行而不获,各执一辞,因此晋军内部一开始就形成了主战与主和两派不同的意见。再加上中军佐先毅刚惶不仁孤军独进;将领魏崎、赵梅二人心怀私怨,各有贰心,所以晋军内部各行其是,离心离德。楚人伍参言之:“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毅,刚馒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后果然不幸而言中。晋之败,亦非败于楚,乃自败也。军阵和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克敌致胜,这一史观在《左传》中是非常鲜明的。
五、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战争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也是具体的战术和策略。春秋时期战争频繁,诸侯国之间互相偷袭之事时有发生。因此,居安思危,才能处于主动地位,防备不虞。襄公十一年,晋魏绛对晋悼公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即告诫晋悼公要有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思想。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陈伐营,围渠丘。渠丘城恶,众溃,奔营。……楚师围营,营城亦恶,庚申,营溃。楚遂人郸。营无备故也。”营城与渠丘从不设备,连城墙都败坏不堪,所以楚人轻而易举地占领两城。对此,《左传》作者评论道:“君子曰: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营恃其陋,而不倏城郭,侠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无?”平时有备,可防范于未然;战时有备,则可避免措手不及。宣公十二年邺之战,晋之魏绮赵族二人为泄私憾私自出师挑战,晋士季等人皆要求提前作好战备,士季曰:“备之善!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丧师无日矣!不如备之。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撤,警也。”所以,无论楚人是否怀有恶意,有备不败。事实果然如士季所言。楚军突然冲过来时,士季的上军因有备而不败。中军、下军则溃不成军。
《左传》中的战争史观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德取胜,有理则壮。即如嘻公二十八年子犯所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两军对阵,理直者斗志高昂,理曲者士气低落。有理则正,正则壮,壮则气盛,气盛则能胜敌。在多次的战役中,作者都不忘揭示这一真理。再如轻师必败的思想。嘻公三十三年,秦师过周北门,免宵而下,超乘而上,王孙满由是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取,无礼则脱。人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军队轻桃且无礼,说明其缺乏良好的训练,而又傲慢鲁莽没有严明的作风和纪律约束,又骄狂轻敌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哪陵之战,楚师“其行速,过险而不整。速则失志,不整丧列”,犯的也是同样的错误。

《左传》的细节描写

孙妍

内容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备的编年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叙事详明,生动传神,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叙事方法。其中,大量运用的细节描写在对战争的铺展,人物的刻画和叙事的趣味性方面都极具文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细节也隐藏着作者的感情倾向。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通过《左传》中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可以更加快速地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对文中几个典型细节描写的解读可以使细节描写的文学作用得以呈现。

关键词:细节描写 《左传》 文学作用

《左传》是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之一,它是古文经学著作,文学成就极高:以《春秋》记事为纲,增加大量历史事实与传说;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发展了春秋笔法,不以个别字的褒贬体现思想倾向,擅长以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体现道德评价。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叙事方法记叙了大量的战争,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呈现出极具趣味性的语言。但不管是诸侯之间的征伐也好,人物本质特征的深化也罢,这都离不开文中典型的细节描写。

一.战争篇章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1.暗示胜败

“擅长描写战争,同中见异,各具面目”,这是《左传》的叙述艺术之一。具体来说,作者善于描写战争的起因、性质、双方力量对比和战略战术的运用;写重大战役同中见异,各具面貌。其中详细记述的重大战役有十三次:儒葛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鞍之战、韩之战、鄢陵之战、崤之战、平阴之战、河曲之战、柏举之战、艾陵之战。以长勺之战为例,读者就可以发现细节描写在战争篇章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众所周知,长勺之战是《左传》中一场以少敌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场战役是指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首先,作者花了极大的笔墨描绘战前统治者与曹刿的对话:

乃入见。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些看起来与战争画面的描写毫不相干,但正是这些看起来在战争描写中显得多余的对话,体现了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战争的胜利埋下伏笔。其次,在战争进行时,作者并不是着重刻画两军厮杀的场面,而是给出了这样的动作描写: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那么,读者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场战争中指挥官的严谨。如此一来,胜利就这样逐渐成为了必然。最后,作者又写了统治者与曹刿的一问一答: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样的细节不仅在内容上总结了战争胜利的原因,而且在结构上达到叙事完整的效果。

2.渲染气氛

再如晋楚鄢陵之战,作者在战争开始之前,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楚予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待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

这是楚君与伯州犁之间的对话,字面意思是楚君在不停地提问。读到这里,读者不妨联想自己的生活体验。如果有一人在参赛的后台准备,她不停地向旁边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情况”,“到谁上场了”,“前面上台的人表现得怎么样”,“我这样穿可以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那么旁人从这样的表现中,能轻易地察觉到她的紧张。同理,读者从这君臣之间的对话中便能敏锐地觉察出当时的紧张气息。因而,作者这样一段看似不用写或者可以略写的文字其实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匠心,也正是这样一段从容的叙述完美地渲染了即将到来的,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二.人物刻画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左传》在各种各样的叙事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刻画中,作者不时地穿插了细节,使人物在细节中显得更加丰满和逼真。比如僖公三十三年秦晋肴之战中,先轸得知晋襄公因为一个女人的花言巧语就轻而易举地放走了战士们拼死拼活获得的俘虏,他“不顾而唾”(当面对着他吐口水)。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处理的,先不论是不是所有的臣对君都是毕恭毕敬的,但无礼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可先轸居然无所顾忌地朝着君主吐口水,可见他愤怒到了极点。所以,仅这一个细微的动作就把先轸耿直暴烈的性格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作者捕捉细微的情节来展现人物风貌,这样的细节往往还能揭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树立不少典型。

1.贪馋好怒的公子宋

宣公四年,关于公子宋有这样一段描写: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这段文字表达出公子宋的食指在预感要吃到新鲜美味的时候就会动起来。这是不是有点荒唐?但也许就是这种荒唐才更让人深信他平时是个爱吃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个吃货;然而郑灵公知道这件事后,就把公子宋叫来却偏不让他吃。在觉得自己受辱并且又尝不到美味后,他发怒了;而他又非常想吃,于是自己上前把手指头蘸在鼎里,尝了味道才出去,这样一个动作真是让人觉得可笑。可见,“怒而染指于鼎”这简单的六个字便抓住公子宋的瞬间动作,把他的贪吃好怒表现得淋漓极致,让人拍案叫绝。

2.马屁精太监柳

宋平公有一个宠信的太监叫柳,他狐假虎威,几乎是一手遮天。当时还是太子的宋元公佐还与他有过不愉快。没过几年,宋平公去世了,太子佐继位了。按理来说曾经饱受过窝囊气的他肯定是要快意恩仇,找太监柳算算旧账的。可事态的发展是在为平公治丧期间,身为丧主的宋元公就已经感受到柳的殷勤。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细节:及丧,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平公丧事期间天气寒冷,柳每次都会在元公来之前,将他的位置用炭烘热,元公到来之时再移开。这样是不是太“贴心”了?不可否认。很自然地,他就获得了宋元公的信任与宠爱,并且与宋平公相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那拍马屁的行为让旁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而这样一个细节,就把一个马屁精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3.好色鬼华父督

华督,宋戴公之孙,好父说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太宰,位及“六卿”之首。当然,除了煊赫的地位,他还有好色祖师爷的身份。桓公元年,有这样的记载: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那么什么叫“目逆而送之”呢?它是指盯着走过来,盯着走过去。相信读者读到此处,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样一个画面:华督直勾勾地盯着一个美女,看过来,看过去,看得眼睛直了,甚至脖子歪了。由此可见,这个细微的眼神描写有着巨大的魔力,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地目睹了这样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场景。

三.在细节描写中传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晋文公是由一个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的,由四处流亡到成为一代霸主的。在他性格成熟的曲折过程中,读者深知他是作者着力歌颂的人物。当时还是公子的重耳受到寺人披的刺杀,侥幸逃过一命的他回到国家后成为了国君。后来寺人披请求觐见,晋文公刚开始不见,可最终还是见了,并且没有杀他。作者故意写出这样的细节,体现了他对晋文公大度的敬佩。除此之外,晋楚城濮之战中也有一个细节是对晋文公的肯定,这场战役是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的。在朝野松懈时,晋文公并没有乐而忘忧,而是在听说楚将子玉自杀的消息后才面露喜色。从一句“晋侯闻之而后喜”,读者便知晓了作者对晋文公这种深谋远虑的性格持肯定的态度。

此外,《左传襄公十九年》中有一段是关于晋国大将荀偃之死的描写:

二月甲寅,卒,而视,不可含。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于齐故也乎?”乃复抚之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乃暝,受含。宣子出,曰:“吾浅之为丈夫也。”

荀偃是晋悼公复霸时的得力干将,屡建战功。在平阴之役中,败敌无数。但是他生恶疮,头上长了个疮,眼睛都鼓出来了,不久就去世了;但他眼睛睁着,口紧闭无法放入珠玉(压舌习俗:古人入殓时嘴巴里珠玉等)。当栾怀子栾盈一语道中他的夙愿时: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他才闭上眼睛,接受珠玉,因为未能亲自完成伐齐之事使他觉得遗憾。从这种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悲壮色彩和坚贞精神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荀偃充满了崇敬之情。

而楚灵王则是《左传》中被否定的国君形象。他在即位前的争强好胜,野心勃勃,弑王自立,以及即位后的残暴、骄奢狂妄等,都显示出他确实是个昏君。《左传》中其实很少关于人物服饰的细节描写。但关于楚灵王的装束还确实有这样简单的几笔:王披冠,秦复陶,翠被,豹舃,执鞭以出,仆析父从。作者以极富绚丽的笔触描写了楚灵王从头到脚的华贵服饰,并且将他踌躇满志的神态表露无遗。所以读者不难看出作者对楚灵王华丽服饰的描写带有讽刺意味,是对他的骄奢狂妄的谴责。

于细微处落墨,从细枝末节中着手,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不然。在人物刻画上,捕捉瞬间的、真实的、具体的以及富有特征性的细节使得人物情态跃然纸上,如在眼前;在故事情节的开展中,不下定义,不做评论,不去刻意地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而是通过那些完全可以不写或者略写的内容让读者欣喜地感觉到什么,又揣测到些什么:典型的琐事细节在叙事生动和人物刻画方面展现出极大的文学魅力。

参考文献

【1】郭丹译.左传[M].中华书局,2004.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21.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两个主要人物?此战役的地位和作用?

涉及的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赤壁之战。诗中涉及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周瑜和曹操。赤壁之战是我国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曹操就会在铜雀台收揽了东吴的二乔。

这里的二乔是一对姐妹,便是江东的大小乔,据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就是为了抢夺这二位美女,占为己有。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均是东吴俊杰。

小乔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小乔与周郎实为三国里第一佳配。而大乔的婚姻没有那么圆满,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曹操取得荆州后,就想要攻打东吴,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孙权,说自己要率领八十万大兵想要平定东吴,威胁孙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二月,周瑜率领大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

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尚没有很好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虽然不得不把水军退回到江北的乌林,与他的步骑兵会合,但他的势力仍然要比周瑜强大得多。

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选取蒙冲战船数十艘,装上柴草,中间浇满油脂,然后让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诈称投降。

借着强烈的东南风,点火之船象箭一样飞向曹操水军,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部队紧随在后,向曹军发起猛烈的进攻。曹军大败,只好从陆上撤退。又遇上道路泥泞,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大军伤亡过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壁

赤壁之战
“赤壁大战”可谓是《三国演义》中花费笔墨最多,描写得最为详细的战争,因此,它的虚构成分也是最多的。从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开始,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止,整整十六个章节,把曹操南取荆州,并图扬州,但在孙刘联军的抵抗下,最终铩羽而归的整个过程,描述得巨细靡遗,使读者无不血脉贲张,拍案叫绝。那么,首先让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小说中这一大战的整个过程吧。
首先,屯扎在樊城的曹军将领吕旷、吕翔点军五千,进攻刘备防守的新野城,结果被单福设计,双双杀死。樊城大将曹仁大怒,不顾李典的劝阻,统军两万五千,二攻新野。单福不但斗阵赢了曹仁,复袭取樊城。曹仁逃归许昌。
曹操计赚单福也就是徐庶,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孔明出山相助。中间插叙江东故事:攻黄祖凌操战死,杀妫、戴徐氏报仇,锦帆贼甘宁投吴,战江夏黄祖殒命。然后刘琦问计,出守江夏。
曹操派夏侯敦等领兵十万来攻新野,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曹操遂点起五十万兵马,南取荆州,临出兵杀了谏阻的孔融。刘表惊死,蔡张弄权,拥立刘琮继位,并派宋忠往曹营投降。诸葛亮火烧新野,战败了曹军先锋曹仁、曹洪。
徐庶受命劝降刘备失败。刘备在襄阳被阻,走投江陵。曹操进入樊城,蔡张来献上“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荆州军。然后就是著名的长阪坡赵云救阿斗,当阳桥张飞喝曹军。刘琦从江夏赶来接应,刘备军暂时稳定下来。
鲁肃引孔明过江,舌战群儒;孙权决意抗曹,从柴桑召回周瑜。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使诸葛瑾劝诸葛亮归吴遭到拒绝。周瑜欲使孔明劫曹军粮草,借刀杀人,被识破,再想杀死刘备,幸有关羽保驾,也落了空。大战迫在眉睫,盟友先自内斗,写得精彩无比。
甘兴霸奋威三江口,蔡瑁、张允造水寨。蒋干过江说周瑜,反中计使曹操杀了蔡、张。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派二蔡用间,黄盖献苦肉计,阚泽送诈降书。蒋干二过江东,庞统献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唱《短歌行》,酒醉误杀刘馥。两军二度接触,焦触、张南战死。
诸葛亮请借东风,周瑜南屏山筑七星坛。一场大战,到此才揭开序幕,但是作者不紧写战争,又岔开去——丁奉、徐盛往七星坛捉孔明,孔明得赵云接应离去,周瑜杀二蔡祭旗起兵,孔明在华容道层层设伏。越是紧要情节,越是不慌不忙地缓缓展开,真大手笔!
大战终于开始了,“三江口周瑜纵火”和“关云长义释曹操”,不过花了一章多点的篇幅。果然真正的大战,在战前就已经确定了胜负,两军对垒,不过一套热闹武戏,已经不需要费太多笔墨了。
这就是小说中的“赤壁大战”,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小说,描写的战争,以《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为其魁首。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是相当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魏书•武帝记》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非常简略,只说:“(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不奇怪,所谓“为尊者讳”,对于曹操一生中罕有的败仗,大而小之,详而略之,轻轻巧巧一笔带过,也是旧史家惯用的手法。但关键问题是,这段记载有点故意混淆视听,似乎曹操根本没有打败,只是因为军中瘟疫流行,所以主动撤兵的,又似乎在赤壁与曹操对战的是刘备军,而没有孙权多少事儿。
《蜀书•先主传》中,则站在刘备的立场,描写稍微详细一点,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也和《吴书•吴主传》的记载基本相同。《吴书》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相较之下,这还是比较可信的。
还是让咱们从头说起吧。首先,杀吕氏兄弟、烧新野,这都是小说家的虚构,烧博望却可能实有其事。刘备在建安八年(203年),也即曹操致力于解决袁氏兄弟的时候,奉刘表的命令,向北进攻许昌西南的叶县,曹操派夏侯敦、于禁迎战,刘备诈败,夏侯敦不听偏将李典的劝阻,追击中伏,幸被李典解救。另一种说法是夏侯敦奉命来击刘备,被刘备诈败破之于博望(没说是不是遭了火攻)——如果真有火烧博望坡,设计的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从此直到曹操亲统大军南取荆州前,两势力基本上再没有什么接触。
刘表去世以后,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迅速膨胀,当曹军南下之时,刘备已经占据了樊城。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是弃樊城南逃的,而非新野。“先主(刘备)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刘)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就这样,刘备带着大量老百姓逃跑,“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而曹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阪。”
刘备从樊城逃跑前,徐庶并没有投降曹操,所谓程昱伪书赚徐庶,徐母自尽等等情节,都是虚构的。在诸葛亮出隆中以后,徐庶和他两个,还一起辅佐了刘备一段时间,直到从樊城逃走以后,才因为一桩偶然事故而主动分手。刘备逃亡,“(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关于长阪坡之战,《蜀书•先主传》中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关于赵云单骑救主的事情,史书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确实很英勇啦,可是小说中夸张得太过了。演义说:“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前几句还靠谱,可是“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且不说曹操追击刘备,只有精锐骑兵五千人,合着平均每百人配一员名将……就说演义被赵云在这战中干掉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以前根本面都没有露过,算哪门子名将?
张飞悍拒长阪桥,喝退曹兵,听着象是虚构,其实倒真有此事。史书的描写得非常简略,但勃勃英气,逼面而来,且看——“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关于赤壁之战的曹操方兵力,演义上说“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当然是虚构啦。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后人统计考证,其实曹军兵力,当在二十三万左右,除去曹操本队,还包括自汉水出征的北路军,即由护军都督赵俨、奋威将军程昱统率的于禁、张辽、张郃、朱灵、乐进、路招、冯楷、文聘七路,以及夏侯渊的运粮部队。所以在赤壁和孙刘联军对峙的,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拉回来再说东吴,鲁肃在江东听说刘表死了,要求前往吊丧——多少年的仇敌,吊的哪门子丧啊,其实他别有用心。他对孙权建议说去查看一下情况,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两个儿子可以联合一心,就暂时放下冤仇,联刘抗曹,否则,准备趁乱取利。没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就听说刘琮投降了,于是到处打听,终于见到了刘备。刘备其实也想联合孙权,却假惺惺地说要去投靠吴巨(演义中误作“吴臣”)。吴巨是割据今天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军阀,刘备说要千里迢迢去投靠他,摆明了准备退出中原逐鹿的舞台。鲁肃急忙劝说,刘备正中下怀,于是派诸葛亮过江去游说孙权。
“舌战群儒”的情节,是演义虚构的,但是虚构得非常精彩,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和东吴诸臣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江表传》记载,曹操给孙权送去一封书信,上写:“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吓了个半死,幸亏鲁肃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劝说他:“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你在想什么啊,我们投降了照样做官拿俸禄,你投降了想曹操把你往哪儿搁?
于是孙权往召周瑜,周瑜也主张与曹操一战:“瑜请得精兵三万人(另有记载,说他要求五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至于诸葛亮智激周瑜,当然也是虚构啦,“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两句,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故意曲解,“二乔”当作“二桥”,不过是指两座飞桥而已。可这样解释就更含糊了,因为事实上,“乔国老”其实是“桥国老”,“二桥”指桥还是指人,谁知道呢?
哈哈,其实查查时间就一切明戏了,赤壁之战是在建安十三年,而曹操筑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也即赤壁之战两年后。除非诸葛亮真能未卜先知……
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也多出于文学需要的虚构,但奇怪的是,连小说中都明显指出,周瑜是怕诸葛亮“后必为我国之祸”,而非出自私心,不知道为什么传来传去,大家都认为周瑜小心眼儿。很精彩的“草船借箭”也是子虚乌有的,不过史书上倒有孙权草船借箭的记载。时为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的五年以后,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来迎,《魏略》上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据说就是在此战后,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拉回来再说赤壁,关于三江口的接触战,史载:“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于是扎水寨,连战船,准备长期对峙。这里没有庞统什么事儿,连环计估计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好了,下面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了……
最近突然想起前些天看到一篇报导,说某处几名小学生,看到语文课本上的《赤壁大战》一文,心生疑窦:“火烧战船明明是周瑜和诸葛亮定下的,怎么变成黄盖出的主意?而且,整场战役,怎么诸葛亮都没有出场?”诸葛亮确实没有出场,那篇课文是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述改写的,是历史而非演义。小学生没有看过正史,产生这种疑问很可以理解,但可笑的是,他们去问老师,老师除了夸奖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外,也是一头雾水——起码应该懂得回去翻翻书吧,这什么老师啊!
好,该阚泽献诈降书了,这段描写得尤其精彩,阚泽此人,虽然出场重头戏仅此一段,但其胆略智谋,跃然纸上。历史上的诈降书是谁献的,完全没有记载,也说不定根本没有这样一位信使,是两军阵前捆在箭上射入曹营的。阚泽字德润,是江东有名的大儒,精通礼仪,在东吴做到中书令,也是一等一的大官。他学问是很好的,是否象演义中所写那么有胆识,可就谁都不清楚了。
蒋干二过江东,请来了庞统献上连环计。这里就编得有点可笑,连周瑜都装模作样,又不去接他,又给他脸色看,完了还把他送去西山庵中软禁,可是曹操倒一听他说:“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就立刻“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曹操年纪大了,健忘吧,把这小花脸前两天做的“好事”都已经忘到爪哇国去了?还是京剧中编得靠谱,曹操本待不理,是蒋干一心立功,苦苦哀求,曹操才勉强应允。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大战的序幕,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这里凸现出罗贯中的杀人手法,翻看史书,此人无用,此人结果不详,既然情节需要,就干脆一刀干掉。演义上说曹操横槊赋诗,刺死了扬州刺史刘馥。其实刘馥是病死的,可惜他死的时候不对,正好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那一年……罗贯中不拿他祭刀才奇怪哪。接着,两军再次接触战,袁绍降将焦触、张南又被作者随手砍掉。
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大战终于正式爆发了。诸葛亮借东风,大家都明白那是小说家言,历史上不可能有那么一回事,也就不用多说了。战争的过程,除去曹操未必败得有那么惨,其它虚构的情节不多,还算蛮写实的。这里咱们添一个有趣的插曲——
这章结尾说黄盖被张辽射翻落水,生死不知,留个悬念。下章开头乃叙述:“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当曰:‘此黄公覆也!’急教救起。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了,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这段故事来源于裴疏引的一段《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注意,这个“厕”是“侧”意,并不是说把黄盖放在尿池里……
就是这一章——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虚构可大发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演义作者的文学创作,而和历史挨不上边。曹操是怎样从败仗中逃得性命的,史书上只引用了《山阳公载记》中一段不大靠谱的记载——因为这本书认为曹军战船是被刘备烧掉的,而不是周瑜——书上说:“公(指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刘)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就算按这本书上说的,也没有诸葛亮设计多路埋伏,想要捉拿曹操的故事。确实是个故事,仔细想想看,就会发觉它很不合情理。既然可以三段埋伏,干嘛不把关、张、赵都埋伏在一起,或者干脆堵住前面的道路(不是说路途很险要吗?),那样曹操不就死定啦?明明知道关羽会放了曹操,又干嘛要派他设最后一路埋伏?演义中给出的答案非常可笑——“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刘备还高兴哪,说:“‘先生神算,世所罕及。’”我要是刘备,就一脚踹过去:“汝这妖人,莫非是曹贼的纤细?!”
有些朋友热爱诸葛亮,要给他圆谎。其实大可不必,这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作者就那种玄之又玄的理由,你偏要使其合理化,有什么意义?这些朋友认为,曹操若亡,则北方必大乱,孙权就可趁胜追击,尽吞胜利果实,刘备就没有发展机会了,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把曹操放跑。
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东吴水军厉害,但是缺乏战马,北上平原作战的能力极差,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孙权数次亲征合肥,再往后陆逊和诸葛瑾也屡次北伐,却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安全退回的主要原因。并且东吴诸将也缺乏平原作战的经验,比起半辈子纵横河北、淮东的刘备来,肯定要差得远了。当时周瑜有三万或五万人,估计全吴可调动的兵马也就这个数,而刘备合了刘琦,也有两三万,实力差距不大。一起争夺中原,正未知鹿死谁手呢。
何况,曹操若是死了,荆州降曹的诸郡,铁定跟刘备,而不是孙权——那是世仇啊。北边呢?中原基本统一,而且曹操多以宗族为大将,什么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其他外姓将领可能离心,他们是不会反叛的,一定联合起来,南下报仇。就算诸子争夺继承权(也就曹丕、曹植、曹彰三个有这种能力),但想想看,袁绍死了以后,他几个儿子乱斗,连曹操都要费几年功夫才能全部平定河北,何况诺大一个中原。孙权、刘备抢着北上,谁能最后获得胜利,变数很大,这个险有什么不敢冒的?
刘备一辈子和曹操斗,就怕曹操,别人他哪里放在眼里?若说刘备同意这种假说,为怕孙权坐大而放了曹操,更是没有可能。罗贯中为了描写关羽的义气,才虚构了这一段情节出来,何必去圆谎呢?根据这一段情节,倒是诞生了著名的益智游戏“华容道”,恐怕连作者也始料不及吧。
赤壁之战史书记载不详,并且疑点很多,但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没有错的。周瑜的雅量高致,善于用兵,遂一时威震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都有点害怕。史载,某次孙权送刘备回荆州,分手的时候欢宴痛饮,等到张昭、鲁肃等陪客都离开了,只胜这哥儿俩一对枭雄,谈起周瑜,刘备突然叹气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竟然进谗言说周瑜功高震主,恐怕要造反。幸亏周瑜死得早,孙权自己还没来得及起疑心,否则公瑾的下场还不定怎样呢!
对于赤壁之战,曹操看起来是很窝火的,他一辈子胜仗无数,败仗也有一些,从来就不隐晦,光明磊落大丈夫气概,只有对这场仗,总羞得说不出口。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谈到这一仗,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轻轻地想把败仗一笔带过。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周瑜这一仗打得有多漂亮了!
赤壁之战

周瑜,曹操

阻止曹操的北方势力南下,延缓统一的进度
赤壁之战
周瑜、曹操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1·东风不与周郎便——诸葛亮,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
2赤壁之战
本文标题: 《左传》中哪一场战役是由于大风或是气象灾异使得其中一方获得胜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50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高血糖者需要注意哪些食品日本人的气量小提现在哪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