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篡位的董卓,为何还废掉蠢笨的少帝去立聪明的刘协为帝?董卓之所以废少帝立刘协,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刘协十分年幼,更便于他控制。刘协...
想篡位的董卓,为何还废掉蠢笨的少帝去立聪明的刘协为帝?
董卓之所以废少帝立刘协,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刘协十分年幼,更便于他控制。刘协虽聪慧却也敌不过手握重权的董卓,所以在位期间一直都只是个傀儡。汉灵帝在世期间一直十分纠结太子人选,他虽十分喜爱刘协却因他并非嫡长子而始终不能下定决定违背礼制将其立为太子。但是身为嫡长子的刘辩却毫无国君之资,所以太子之位一直空悬。后来汉灵帝还未纠结出太子人选便因病去世,于是身为嫡长子的刘辩便被拥立为新帝。
刘辩登基之后他的母妃何太后便仗着他年幼联合娘家兄长把控朝政。在这种情况下朝中局势越来越不稳,朝臣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其中何太后兄长被多位宦官联合杀害,而这些宦官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宫中士兵的追击。为逃命这些人挟持了刘辩与刘协,结果迎面碰上董卓所率领的铁骑军,最后这些宦官均被杀死。
此事告一段落之后,救驾有功的董卓便趁机把控皇宫以及朝堂。在将自己任命为司空之后,董卓便召集百官要求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新帝。众官员虽然对此颇有微词,但是迫于董卓的淫威最后只能对该决定表示同意。于是第二天刘协就被拥立为新一任君王,这时刘协就只有九岁。待他登基之后,董卓便进一步将自己任命为丞相并将自己封为太师。
刘协虽然比刘辩聪明,但是年仅九岁的他根本无法与手握朝权的董卓抗衡,所以他只能乖乖做他的傀儡君王。之后袁绍、孙坚等人曾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战败之后决定退守长安。再之后司马王允私下拉拢身为董卓义子的吕布,最后在他的教唆下吕布背叛董卓并将他杀害。董卓去世之后刘协依旧没有自由,野心满满的曹操再一次将他当作傀儡把控朝权。
三国时期董卓为何要废少帝刘辨而改立新君刘协呢?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灵帝的宠爱。当时主宰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对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没有告诉灵帝,而是偷偷地堕胎。但服堕胎药没有奏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地放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饮后当即身亡。灵帝闻讯,亲往后宫验视,见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凶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为。灵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将何皇后废黜。何皇后事先己用巨金买通受灵帝信任的宦官曹节等人,宦官们一齐跪下,为何皇后求情,灵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刘协这时尚未足月,灵帝怕将刘协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 灵帝晚年,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辨,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刘辨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刘辨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病重,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四月,灵帝去世,立刘辨为帝,是为少帝。何皇后也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从此,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先是何进捕杀蹇硕,接着是官官张计等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一下子又杀宦官两千人。张让、段圭等无力还击,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逃去。尚书卢植率军追到后,杀死张让、段圭,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内。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让刘协本身比刘辨有才能,于是从这时起,董卓就想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
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局势。于是董卓逼着少帝策免了司空刘弘,自己身居其位。接着,董卓又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开会,议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百官们大惊失色,但慑于董卓的淫威,谁也不敢表示反对。第二天,董卓宣布废除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董卓为何废刘辩立陈留王刘协
董卓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是相当野蛮的,他的做法是“废立”,就是废掉现任皇帝,另外再立一个皇帝。废掉当时的皇帝,在历史上叫做少帝的刘辩,立谁呢,立刘辩弟弟陈留王刘协。董卓一进京,就有这个打算,那么董卓为什么要换这个皇帝呢?他自己的说法是少帝刘辩懦弱愚昧,不配为人主,而陈留王刘协呢,机智聪明,有帝王之像,甚至有圣主之像。
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董卓还没有进京,宦官和士大夫就先互“怼”起来了,策划董卓进京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然后宦官们劫持了当时的皇帝和他的弟弟刘协逃出京城。路上这些宦官们不是袁绍的对手,死的死逃的逃,那么这个少帝和陈留王哥俩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流落民间,万苦千辛最后才回到了京城,这时候董卓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洛阳城边,于是就来接驾。当时少帝和陈留王已经被官员们找着了,一群队伍就往京城里面走,打头是崔烈,崔烈看到董卓的军队过来以后,崔烈就大吼了一声:董卓回避,圣驾在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连个国家都治理不好,有什么资格要我回避啊?然后走到皇上面前,说皇上,我是董卓。刘辩就哇哇的哭了,我要妈妈。董卓就想,这哪像个皇上啊?然后又走到陈留王刘协的跟前说,王爷,我是董卓,你骑我的马吧,董卓把刘协抱到自己的马上,然后问最近发什么些什么事。九岁的陈留王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董卓心想这个像皇帝,回去就把刘辩换了。
这个应该说不是董卓要换皇帝的真正原因,因为董卓的心里很清楚,他是要把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的,让皇帝做个傀儡。既然是做傀儡的,傻一点不是更好吗,不像皇帝更加好,干吗要换一个聪明一点的、像一点的呢?当然像董卓这种人,他凭着自己的一时喜好,老子就是要换,那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废立”真实的原因还是要树立个人威望,控制中央政权。因为董卓是西北来的一个军阀,非常野蛮,在京城里面根本就站不住脚。董卓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自己带来的这个军队是不足以成大事的,是要依靠当时王朝的那些名流、士大夫,所以董卓进京以后大量地起用这些名流、士大夫。但是那些名流、士大夫根本不愿意和他合作,从骨子里面瞧不起他。董卓只好耍野蛮,比方说他聘请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这是一个大名士,请蔡邕出来做官,蔡邕推辞说哎呀,老夫年事已高就不去了吧,董卓说你不去是吗?我这个人脾气不甚好,喜欢灭人九族。蔡邕只好去做官。你说这样一个人,他怎么和当时的士族阶级合作呢?
董卓是野蛮,但他也有狡猾的一面。董卓当时到洛阳只带三千人马,董卓明白,这三千人是镇不住的,他想出什么办法呢?他让这三千人每天晚上换成便装出城,第二天早上换上军装大张旗鼓地进城,一连四五天,天天如是,这样洛阳城就不知道董卓带来了多少人马了,因为每天都有董卓的军队进城。所以他也是很狡猾的,他这么一弄,居然发现忽悠成功了,也发现洛阳城的那些士大夫没他以前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也是可以忽悠的,那我这回就忽悠个大的,换皇帝。董卓想你们不是都不听我的吗?我不是没有威望吗?你们不是都崇拜皇帝吗?你们不都是听皇帝的吗?要是我连皇帝都能换,看你们听谁的!但是董卓没有想到,这个皇帝是不可以随便换的, 董卓靠着废立皇帝做起了他的皇帝梦,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被王允施美人计点了天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