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会被认为是一种罪恶?科举制度的主要优点在于:一、官员全由考试选拔,比较公平;二、促进了社会上下层的流动,农...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会被认为是一种罪恶?
主要缺点在于:一、八股文考试不一定能选拔真正人才(事实上,所有标准化考试都面临这个问题,因此这并非科举制度特有的缺陷);二、由于不鼓励个人价值的多种实现形式,使得社会人才的出路主要只有参加科举考试一种,使得适合从事商业、自然科学的人才没有晋身之阶;三、由于很多人终身从事举业考试,消耗社会资源;四、座师、同年等情况的存在,容易形成政治利益集团。
这个问题很大,何怀宏有本名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就把中国古代社会描述为选举社会,主要理由就是中国很早就建立了系统的文官选拔机制。
科举制度从隋代建立以来经历了很多变迁,今天人们熟悉的科举制度主要是指明、清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八股取仕,在晚近以来的描述中,八股文被渲染成为需要为近代中国衰落负重要责任的禁锢思想的方法,这的确有一定道理。不过忽略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其实不完全是按照八股文的方法来处理事务,亦即,所谓的国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一种信仰。
有人说科举制度是封建糟粕,你怎么看?
科举制度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古代的一种很重要的取士方式,说起科举制度,不同的人对它的观点并不一致,那么应当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呢?
如何评价科举取士制度?纵观古代的几种主要的取士方式,科举制度应该算是其中优越的一种。
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有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取士等几种,我们分别来看下这几种取士的制度。
官员世袭制主要是先秦奴隶社会时期采用的选任官员的方式,这种制度顾名思义,官员可以将职位传承给后代,封建时期也有爵位世袭罔替的情况,不过那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的选任官员的方式,另当别论。
很显然官员世袭制这种制度是比较不可取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诞生的官员往往是不理想的,而且这种选任官员的方式也不具有公平性。
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取士的方式,察举制简单说就是地方长官通过考察本地区的优秀人才,然后举荐给朝廷任用。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比起世袭制自然是更进一步的,毕竟所选人员是经过地方长官考察过的。不过察举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负责举荐人才的官员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对举荐过程产生影响。
魏晋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其实是对察举制的进一步完善,本质上也还是类似察举制,只是说九品中正制针对察举制存在的局限性做了进一步完善,使得举荐的过程相对来说更客观公正一些。
科举取士制度则是诞生于隋朝时期,比起世袭制、察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更有优越性。
一方面,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取士,天下的学子以自己的实力竞争,这种方式比起之前的取士方式要来的公平公正许多。
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参考门槛比起察举制等要低许多。察举制或者九品中正制虽说是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但实际上选拔的过程往往会被人为把控,许多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机会被举荐。而科举考试几乎是天下所有的学子都能参考的,就这点而言,科举制度也更公平。
当然科举制度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学子们为了在科考中取得好成绩,平日里就是按着考试的要求学习,学堂也是按科考的风格施教,这样就导致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无疑是会束缚学风的,对学子们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在评价科举制度的时候还是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否则很容易出现偏差。对比中国古代几种主要的取士制度,科举制度在公平公正等方面都是较为优越的,即便是当今的选人制度都有借鉴科考的地方,所以科举制度不能算是封建糟粕。
科举制度有什么弊端
第二,败坏学术。明代的所谓学术,主要是指经史之学。明朝灭亡后,遗民们回顾本朝学术,深感荒疏粗鄙,缺乏原创性。他们推原究始,认为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举的推行。张贲孙曾分析说:“明兴以来,独以制义取士,取明经而已。昔人曰:经术所以经世务也。国家有大典礼,则援经以证之;有大疑狱,则引经以断之。……士应科举之文,诚能释孔孟之心传、阐程朱之理解,则所进皆端人正士,岂不甚盛?而习俗相沿,遂成贴括,则八股之陋也。最弊者无过《易象》、《春秋》。以章句浮词解《易》,而羲、文之蕴不传焉。《春秋》则主文定而弃三《传》,复以传合配题,参差割裂,全本训诂。始也以胡《传》掩麟史,继也以训诂掩胡《传》,而全经几晦。是明经所以废经也。”在许多人看来,朝廷将程朱理学尊奉为官方意识形态,据以考较士人,严重桎梏了读书人的思想观念,是造成经学衰微的根本原因。顾景星指出:“高皇帝既定海内,恐士不醇一,悉置诸家传注,以程、朱之《易》、《诗》,蔡、沈之《书》,陈澔之《礼》,胡安国之《春秋》立学宫,非是则不名正学。取途既狭,末流相沿,而《五经》之学荒矣。”黄宗羲也批评说,“自科举之学兴,以一先生之言为标准,毫秒摘抉,于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而大经大法,反置之而不道”,世之庸妄者,“执其成说,以裁量古今之学术,有一语不与之相合者,愕眙而视曰:‘此离经也,此背训也。’于是六经之传注,历代之治乱,人物之臧否,莫不各有一定之说”。还有的学者将矛头直接指向作为科举考试法定依据的《四书五经大全》,认为该书是明代学术趋于荒陋的体现,它颁行天下,被士人奉为圭臬,严重毒化了学术空气,败坏了学术规范。如顾炎武就对此书极为鄙夷,他评论说:“当日儒臣奉旨修《四书五经大全》,颁餐钱,给笔札,书成之日,赐金迁秩,所费于国家者不知凡几。将谓此书既成,可以章一代教学之功,启百世儒林之绪。而仅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唐、宋之时有是事乎?岂非骨鲠之臣已空于建文之代,而制义初行,一时人士尽弃宋、元以来所传之实学,上下相蒙,以饕禄利,而莫之问也。呜呼!经学之废,实自此始。后之君子,欲扫而更之,亦难乎其为力矣!”又谓:“自宋之末造以至有明之初年,经术人材于斯为盛。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十族诛而臣节变。洪武、永乐之间,亦世道升降之一会矣。”
第三,败坏士习。明代不少士大夫认为,在科举的驱策下,士人驰驱于功名富贵之途,以致世风日下,人心日坏。嘉靖时,桂萼指出:“诸生业举子,志在仕进。经书初解章句,便拟题目,作文字,竞为浮华放诞之言,以便有司之口。遂至破裂经传,不特买椟还珠而已。若此之类,虽名曰士人,其设心与垄断之徒何异?故近代作为科举活套,亦自称‘绝江网’,是其甘与市井小人自居,恬不以为耻也。放心至此,尚何望其读书穷理,以求见圣贤之心法哉?”徐阶则以江南地区为例,认为科举取士与士习卑下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今天下士称科目之盛、词章之工者,莫如吴,而其习俗之下,亦莫盛于吴。虽然,吴之习俗其亦非一日之积矣。周之衰也,子游没而道术湮;晋之东也,王谢用而风流贵。至于近世,笼之以科目,啖之以禄利,则词章胜而浑朴漓。士之生其乡者,相矜以文,相高以达,靡然不知道术为何物,而浮竞淫侈之事作。然以其见闻之稔,渐染之深,亦胥溺而莫知其非也。”孙应鳌也批评说:“以经义造士,欲人知正学,意良厚善。其流弊,使业兹术者挟持说,因以逃去本质。未用则如承蜩,已售则如弁髦,乌在所谓知正学也!古者,师所为教与士所为学,无不毕志道德,曰俊曰秀,各不自枉其才。……此意既失,上之人不知素养,士之知以古自待益寡,多急于自用,眩目薰心皆富贵之途。于是掇拾经义之学,若语意,若规格,择已售者之糟粕,敝精神以求相肖,冀以侥幸。洎一得志于时,上焉者犹稍稍顾畏名检、自全徼誉,以古之孳孳者,为文字绪余所及。返是者,睇昔所诵读且不啻冰炭,遂甘心贵富而陆沉之,至丧败天下国家不之恤。”隆庆时,李学一亦言:“我朝建学崇儒,以经义取士,盖以经传之训,古先帝王道德政事,与圣贤之谠论格言,皆于是乎在。士童而习之,可为进德广业之资,非徒取文词之博,而论议之靡也。顾相沿既久,士习日漓,经生学士,往往掇拾无用之浮言,以为媒利进身之计,而实无益于身心。其高者谈性命,语元机,以庶几于所谓圣贤之学,而要之无裨于实践,而况假之以干誉乎!嗟乎!学校以养士,而士之所习顾若此,则人材何其不古若哉!”明亡后流亡日本的思想家朱舜水更是沉痛地指出:“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呫哔,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穷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掇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不知读书,则奔竞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又说:“以八股为文章,非文章也。志在得禄,不过藉此干进。彼尚知仁义礼智为何物?”
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西方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长期统一稳定,就是科举制度发挥的作用,因为它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间有了互动,社会就比较稳定!
当然科举到后来出现的诸如八股,腐败之类的,约束禁锢了人的思想,也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但这是统治者没有利用好这一制度,并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孔乙己的悲剧就在于他已经成了废人,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废人,是牺牲品,反而还自命清高,经常迂腐不堪地向别人炫耀他那些知识垃圾!
科举制度的前世今生,是如何诞生产生影响并灭亡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终于清朝。历经数十个王朝,一千多年的时间却几乎从未中断。科举制度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当好的延续性和包容性。而它的发展也是一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所以,今天我们就走进科举制度,走进中国教育的历史。
科举兴起,教育时代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是隋文帝所创建。尽管在当时还不够完善,但创造出科举制度就已经是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了。开始科举只是简单的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也比较有限,在科目设置上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当年隋文帝第一次进行分科考试时,参考人数寥寥无几,这几乎让他决定放弃实行科举制度,但在大臣的劝说下终于还是保留了下来,否则,就不会出现科举制度了 。 中国古代还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从先秦代就存在诸如私塾等一系列教育机构的存在。直到隋朝考试制度也逐渐诞生,它将学院制度与官位制度相连接,更是奠定中国古代乃至近代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底色。也为科举制度后世的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繁荣兴盛,鼎盛一时
在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上,唐朝无疑是最令人感到骄傲的时代,唐玄宗时代的科举状况正如史家所记载那样,唐玄宗在观看盛大的秋围及第景象时发出了“天下英才尽入我糓中”这样的豪言壮语,可见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盛行与发展。唐朝更是将考试科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充,唐太宗设立了进士科,增添了明经等科目,武则天则政启开元将殿试和武举正式纳入了考试的范围之内。 这也彻底将科举制度推上了历史的顶峰,一个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也随之到来。据唐朝的史书统计唐朝的考试人数和规模都是历史之最。带动了民间文化诸如诗歌的兴起。像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及第以后将内心喜悦展现的淋漓尽致的诗句。
唐朝是中国科举制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而且很长时间之内影响着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发展。诸如日本就向唐朝学习,建立了诸如大学等一系列的教育机构。日本在派出遣唐使学习归来后,设立了一系列的大学,其中以东京大学最为出名。后来东京大学更是蒸蒸日上,成为了亚洲极具竞争力的一所大学。形成了亚洲的中华文化圈,甚至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发展。可见科举制度的发展引领了世界教育的潮流与趋势。
走向衰落,统治工具
经过了唐朝的盛世空前以后,科举制度走向了歧途,尤其是在明清之际,科举制度沦为了统治者的工具,其公平公正的内涵几乎消失殆尽。对于人才的选拔也走向了停滞的状态。正如《明史》第十二卷所说的那样“科举至此,可谓衰矣”。就体现出了科举制度由盛转衰的历史事实。这其中官员的徇私舞弊现象极为严重,像明朝的严家三兄弟,在为官过程中肆意敛财,成为了明朝著名的贪官,也彻底违背了科举制度最初设立的目的。当然有的时候一个事物的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科举制度的衰落也是整个中国社会走向深渊的开始。思想的局限性和视角的盲目性,也彻底将科举制度打进了冷宫。
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科举制度畸形的体现。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中国教育的落后与停滞也带来了整个中国全方位的走向落后,最终在18,19世纪已经彻底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西方的大学制度飞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为西方的快速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西方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曾经的东方古国已经开始衰退。社会的层次分化也逐渐拉大,导致了中国近代的战争不断,和平荡然无存的局面。
文化传播,世界典范
当然,总体来说中国的科举制度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也带来了很多令人骄傲的成就。首先就是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伴随科举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中华文化传播至日本和西方国家,大大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世界认知,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其次,科举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出了突出的历史成就。曾国藩曾说过人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而大部分的科举人都做到了这一点,同时这三立也的确是每个读书人最初的梦想。他们通过科举制度得以为官从而造福一方百姓,留下传世佳言。虽然只是一小部分的人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这也的确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发展。这也为古代中国造就了大量的文化官吏,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官员为官为人的影响力。施仁政,为人民服务也流传至今,成为当代官员所奉行的不二法则。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科举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但在现在的各种考试也不得不说是科举制度的一种演变。所以来说,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同样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的这一优点也是被世代中国人所接受与认可的。科举制度不仅仅是升官进爵的途径,很多的时候也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所以科举制度代表了中国教育的选拔方式,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最好水准。
后世传承,发扬光大。
尽管科举制度在清朝最终被废除,但是考试的制度与方式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在社会的任何形式之下,在人才选拔的方式选择上,考试无疑是理想选项之一。可见科举制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依然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合理的选拔体系也随之保留下来,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尽管在当代出现了一些改变与松动,但是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却依然是众多中国人所秉持的坚定信念。随着时代的进步,科举的余波仍然会影响更多华夏子孙的命运与前途。
科举制度随历史的风流而来,随历史的长河而去。曾经是天空中的明星,曾经一度失去作用。但科举精神永远留在了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心中。读书为了祖国的家国情怀也留在了每一个读书人内心最深处。科举制度一个国家的风采,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
被誉为古代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因何会被贬低?
提起中国古代的辉煌,许多人都会想到“四大发明”,不过事实上外国人对于中国古代的成就最钦佩的不是“四大发明”,而是科举制,因为在他们看来,科举制是一种划时代的人才遴选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而且是能够为西方世界带来全新动力的制度。
比如清朝时期著名的居留中国学者格尔斯针对科举制度曾经感慨道:“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即使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眼中的弱国,仍然有许多西方学者对科举制度非常赞誉,在1870年时,著名汉学家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就在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科举制度是腐朽而落后的,西方学者的赞誉不过是迷惑中国人的手段,不过事实上西方学者对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肯定早在明朝就已经大量出现。在如今的汉文化学者和专家当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败不在于科举制,而在于科举制背后的体制。
当然,科举制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在西方对中国科举制度大肆鼓吹的明代,中国人却对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自然就是《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中举》。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当中创造出许多饱含隐喻色彩的人物,但没有哪一位能够像范进这样,简直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可笑展现的淋漓尽致。
范进生活在八股取士最盛行的明代,此时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一个顶峰,但同时也走向了僵化。在当时所有读书人都以通过科举为目标,范进也不例外。可是范进是悲哀的,他将数十年青春全部押在科举考试上,却几十年屡试不第,直到五十多岁时他还是一位童生,同时他不愿意从事任何劳动,只能靠自己的老母亲养活。同乡的人都把他当做笑柄,他的岳父也对他不屑一顾。可是当范进一朝及第之后,所有人都开始与他攀关系,对他阿谀奉承。在那个时代,人的价值仿佛完全体现在考试当中,科举制度成为绑在人们身上的枷锁,束缚思想的牢笼。在后世,经常有人拿《范进中举》来讽刺科举制度,并认为科举制度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
《范进中举》对于明朝时期八股取士的讽刺和抨击当然是有根据也是有理由的,但我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认知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作为中国数千年制度延续的根基之一,科举制度的意义远大于弊端。从汉代的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国人才遴选制度一直在发展。而且这个制度,为政府选拔出许多人才。
后人总说书生误国,但姑且不论书生救国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古代单论武将没读过书的都在少数,许多名臣都堪称文武双全。比如西晋名将刘琨和祖逖,刻苦学习,听到鸡叫的声音就起来练武读书,这个故事出自于《晋书·祖逖传》,原文:“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再比如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年轻时家庭贫困,在善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读书,却被他人冤为小偷,文天祥据理力争才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此事他更加刻苦的读书,最终金榜题名,并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贤士当然不止上面两位,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贤士,大多都有功名在身。不过由于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日益僵化,加之清朝的衰弱,科举制度也成为众人讨伐的对象。在民主和科学面前,老迈的科举制度仿佛已经腐朽不堪,但是,这种一味否定前人制度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对此钱穆先生非常痛心的说道:“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不可说不是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考试制度之废弃,仅其一例。”钱穆先生的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从一位文人的身份,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这又比西方学者的观点更加深邃。
当然,科举制度并不是完美的,此文也并非是要鼓吹科举制度,但是我想我们看待历史应当客观公正,切不可一叶障目。比如通过一篇《范进中举》就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人才遴选制度,这样做未免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嫌疑。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