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元惠宗

发布时间: 2023-05-14 20:01: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元顺帝见过元璋吗?他对元璋的评价如何?元顺帝的在位时间是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朱元璋的在位时间是1368年...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元惠宗

元顺帝见过元璋吗?

他对元璋的评价如何?

元顺帝的在位时间是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

朱元璋的在位时间是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他们两个相遇过。

早在吴元年即将北伐之时,朱元璋向诸将询问北伐事宜,“今欲命诸公北伐,计将安出?”而常遇春的意见是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多粮足,可以以百战之师直捣大都,等收复大都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拿下其它地区。常遇春这是从军事角度考虑,因为元廷内部的形势是支强干弱,精兵都掌握在山陕地区的军头手里,大都空虚,所以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很大概率可以成功。但这仅仅是从军事角度。朱元璋作为一个政治家考虑的则更加全面,或者说是保守。


朱元璋在令大将军徐达北伐时,指示徐达不必对元顺帝赶尽杀绝吧?事实上元顺帝是“主动”放弃大都,撤往开平的!也可以说是被徐达给逼走的。在明朝刚刚建国时,如果北元朝廷的元顺帝仍在,则北元朝廷尚可维系。蒙古各部便也有所制约。倘若元廷即刻覆亡了,那么整个漠北统治秩序都将崩溃和混乱。这反而不利于明朝对“残元”势力,进行可预测性的战略规划。

元顺帝昏庸无能只顾贪图享乐加上百姓受灾害,使得元朝天怒人怨。朱元璋顺应民心带领人们一直攻打到了元朝的首都。然而最后元顺帝却逃脱往北方去了。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猜测。 徐达接连两次放走元顺帝,使常遇春极为不满,愤怒的常遇春上书朱元璋报告了此事。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责怪徐达。 其实对于放走元帝这等大事,徐达也是不敢自作主张的,后世有人考证,徐达放走元帝应该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 因为如果元帝被捉,如何处置将是个大问题。蒙古人统治中国近百年,元帝毕竟是合法皇帝,在君臣观念极重的古代,造反被视为大逆不道。

《元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元顺帝本纪”中就交代了:朱元璋鉴于元顺帝弃城而去的合作态度,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勉强算是实现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鉴于此,这才封其为“顺帝”。而在元朝那边,元顺帝则被称为“元惠宗”。

应该是没有的,朱元璋称帝后是派遣大将北伐的,而他则就在应天府统筹兼顾,然后北伐的明军一路势如破竹,元顺帝就跑到北方了,不可能见面的哦,他的儿子到有可能见过。
没有,徐达、常遇春攻打大都前,元顺帝就跑了。
元顺帝的在位时间是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

朱元璋的在位时间是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他们两个相遇过。

早在吴元年即将北伐之时,朱元璋向诸将询问北伐事宜,“今欲命诸公北伐,计将安出?”而常遇春的意见是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多粮足,可以以百战之师直捣大都,等收复大都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拿下其它地区。常遇春这是从军事角度考虑,因为元廷内部的形势是支强干弱,精兵都掌握在山陕地区的军头手里,大都空虚,所以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很大概率可以成功。但这仅仅是从军事角度。朱元璋作为一个政治家考虑的则更加全面,或者说是保守。

朱元璋在令大将军徐达北伐时,指示徐达不必对元顺帝赶尽杀绝吧?事实上元顺帝是“主动”放弃大都,撤往开平的!也可以说是被徐达给逼走的。在明朝刚刚建国时,如果北元朝廷的元顺帝仍在,则北元朝廷尚可维系。蒙古各部便也有所制约。倘若元廷即刻覆亡了,那么整个漠北统治秩序都将崩溃和混乱。这反而不利于明朝对“残元”势力,进行可预测性的战略规划。

元顺帝昏庸无能只顾贪图享乐加上百姓受灾害,使得元朝天怒人怨。朱元璋顺应民心带领人们一直攻打到了元朝的首都。然而最后元顺帝却逃脱往北方去了。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猜测。 徐达接连两次放走元顺帝,使常遇春极为不满,愤怒的常遇春上书朱元璋报告了此事。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责怪徐达。 其实对于放走元帝这等大事,徐达也是不敢自作主张的,后世有人考证,徐达放走元帝应该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 因为如果元帝被捉,如何处置将是个大问题。蒙古人统治中国近百年,元帝毕竟是合法皇帝,在君臣观念极重的古代,造反被视为大逆不道。

《元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元顺帝本纪”中就交代了:朱元璋鉴于元顺帝弃城而去的合作态度,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勉强算是实现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鉴于此,这才封其为“顺帝”。而在元朝那边,元顺帝则被称为“元惠宗”。

唐太宗、金太宗、元惠宗、清世宗,哪个历史功绩最大?

  必须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继位前随父南征北战,功绩最大,后篡位为皇(此为一生污点,与中华民族传统有些不符)。功绩:帮助统一中国,六次大战,亲自参加四次,皆获大胜,宣武门杀兄夺权,逼父退位,可见政治手段极强,贞观之治,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一片繁荣,为中华五千年最强盛的封建王国,四海来朝。华人也为唐人。其为人处世,纳谏出谋,均为历代皇帝的典范,唯一遗憾,没有一个配得上他的接班人。总的来说,还是他的功绩最大,在历史上仅有清圣祖康熙可与其对比。
  金太宗: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 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开始进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其后,太宗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死于1135年,时年61岁。也算有些功绩。
  元惠宗:元代末代皇帝,名名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汗号是乌哈噶图,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6月至1368年在位三十五年。元惠宗晚年因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有时也各行其是,不听中央政府统一指挥。这一切给南方农民起义壮大的机会,成吉思汗创建的大元朝从他而亡;
  清世宗:即雍正,社会上传其篡改圣旨夺皇位,但史学家认为,圣旨还有满蒙文本,不可篡改。为人很有政治手段,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比较勤政爱民,发展农业,加强各民族的交流团结,算是不错的皇帝。
  一己之见,有不到之处,请各位指导。
唐太宗,因为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且其文治武功都是受后人景仰的,还有他与魏征的纳谏的故事,是虚心接受意见的榜样。
唐太宗,因为他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最强盛的帝国,他在位期间四海来潮,欧洲人都对他俯首称臣,值得我们骄傲,他在位时期,国泰民安,文臣武将大多忠心耿耿,他看创了一个横跨整个亚洲的强大帝国
唐太宗,他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虽说有玄武门之变,但不可否认他的功绩

元顺帝在位期间对历史有什么贡献呢?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后史称元顺帝。他出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早年被流放到高丽的大青岛和广西。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他被太后迎回。

元顺帝剧照

1333年6月8号即位于上都,即位时只有13岁,面对复杂的朝局,他不得不妥协。他答应已尊为太皇太后的卜答失里,以后传位给她的儿子。接受明宗旧臣的进言,重用伯颜。

元王朝进入伯颜专权时代,而元顺帝本人只好,久居深宫,韬光养晦。伯颜掌权后,排斥异己,压迫汉民,聚敛财富,穷奢极欲,甚至出入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宫中,与其私通。

元顺帝剧照

伯颜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汉的民族压迫政策,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色目文字,限制汉人做官的界限。伯颜的倒行逆施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多地爆发了农民起义。这一切元顺帝都看在眼里。元顺帝等待时机,与伯颜之侄脱脱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罢黜了伯颜。

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他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

元顺帝剧照

另外恢复科举制度,整治官场,采取儒时的文化政策,编修了辽,宋,金三史,实行儒治,设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平反昭雪一批冤狱,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

脱脱上台后,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此前民间禁止养马,脱脱上台废除了这一禁令。在元顺帝与脱脱的励精图治下,元朝曾经一度回光返照,令许多汉人儒生为之振奋。

脱脱剧照

不久后,黄河决口,脱脱不顾众臣反对,起用贾鲁治河,使黄河恢复故道。顺帝乃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下诏治河,由贾鲁指挥15万民夫和2万戍军展开浩大工程。这次治河用了半年多时间,大功告成,贾鲁献《河平图》。但就在治河期间,韩山童、刘福通等白莲教势力制造独眼石人、发动元末农民起义。至此元朝陷入农民起义的困境中,在也无法自拔。。。

纵观元顺帝一生,虽然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的政策,但由于元朝积弊太深加上天灾人祸,以及施政不当。使力图挽救元朝,再创中兴的理想破灭。对于亡国,元顺帝的确难辞其咎。但他在元朝发展中的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是不容抹煞的。

元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社会得到一定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世称为“至正新政 ”,并且积极引用大量的人才,使得朝政兴旺,元朝即将迎来鼎盛时期!
元顺帝虽然执政期间昏庸无能,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放任外戚与宦官干政,导致朝堂混乱,但他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支持科学作品的创作,他还主张“科技兴农”、“教民播种”,这些先进的思想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一,他恢复了科举制。第二,他下令治理了黄河,造福沿岸人民。第三,他修缮史书,保证我国史书的连贯和完整。
他基本没有对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他是一个非常昏庸的皇帝,不懂政治!

中国古代历史上元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简介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资料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05.25-1370.05.23),蒙古帝国可汗,汗号“乌哈噶图可汗”。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北元第一位皇帝,庙号惠宗,谥号宣仁普孝皇帝。

  人物简介

  生于1320年农历四月十七日,1370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去世。1333年农历六月八日-1370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在位。公历1333年7月19日-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皇帝,1368年9月14日从大都退回漠北草原,1368年9月14日-1370年5月23日为北元皇帝。在位37年,享年51岁。

  在位期间共使用四个年号,分别是:

  至顺1333年农历六月-1333年农历十月

  元统1333年农历十月-1335年农历十一月

  至元1335年农历十一月-1340年(元世祖时期有过至元年号,元惠宗时期再次使用此年号)

  至正1341年-1370年

  元惠宗是大元王朝统治全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

  元顺帝被后人称为“鲁班天子”。

  注:元惠宗之所以又叫元顺帝,是因为明太祖攻打大都时,元惠宗不进行抵抗,仅带部分家眷逃往上都,后又逃至应昌,因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抵抗,明朝史官认为他顺应天意,故在明朝史书中都以元顺帝称呼元惠宗。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是元顺帝,在明军大举紧逼的最后关头,他主动放弃了最后挣扎的偏执,退出大都,逃回了蒙古帝国起家的地方,结束了元朝对中国百年的统治,但同时也保留了大元的最后一点元气和实力,使得朱元璋没有能够彻底解决蒙古,也让他自己得以寿终正寝。

元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元顺帝,正常的庙号名称应该是元惠宗,明太祖朱元璋却因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不断地退却,疲于应战,所以又给其加号为顺帝。这个“顺”其实是有着一层贬义的含义所在,实则是明朝建国者朱元璋对元朝最后一位统治者的羞辱,毕竟在元顺帝的统治之下,当时的中原王朝,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元朝的人的等级制度,使得大量的汉人心存不满,再加上元顺帝个人的一些无道行为,最终爆发了一场漫及全国的农民大起义。
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元顺帝孛儿只斤脱欢帖木儿,他是元朝的第11位皇帝,蒙古国的第15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的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
是元顺帝,自从他离开大都以后,元朝已经宣告了灭亡,彻底成为了偏居一隅的政权。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元惠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87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巫蛊之祸害死太子,悔悟的汉武帝怎样报仇雪恨的悦刻五代为什么连抽几口会震动一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