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里没有《夏史》《商史》,为什么要算在洛阳的建都史里面

发布时间: 2023-05-12 15:01: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常常看到电视剧上的二十四史,那么二十四史到底是何物?我来个全的吧,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最经典的四部史书,比较客观...

二十四史里没有《夏史》《商史》,为什么要算在洛阳的建都史里面

常常看到电视剧上的二十四史,那么二十四史到底是何物?

我来个全的吧,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最经典的四部史书,比较客观,文采好)后边是晋书、南史、北史、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南方朝代,与南史对应),魏书、齐书、周书(北方少数民族朝代,与北史对应),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以后的加入了官方的意志,不过还是很有可读性的),加上清史稿,二十五史,后来还有个新元史,合为二十六史。一般读读二十四史对自身的各方面修养都有提高,其实再加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实录、清实录的,楼主基本上就很牛了,回答完毕,楼主加分啊。

二十四史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最经典的四部史书,比较客观,文采好)。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的史书编纂体例。一般包括“本纪”,记帝王事;“世家”,记诸侯事;“列传”,记著名人物事;“书志”,记国家政经制度。

纪传体可以完整表现出历史人物的行为和他与其他历史人物往来的线索。由于此种以人为本的史书体例,它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很高。

自从此种体例的开创者《史记》以来,就一直被官修正史学家所采用。这类纪传体正史中,最有名的是“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前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扩展资料:

内容:

1、《史记》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

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2、《汉书》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3、《后汉书》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刘昭注,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4、《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

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四史

十四史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 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张廷玉等) 前四史一目了然了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范晔 的《后汉书》
[三国 蜀]陈寿 的《三国志》我来个全的吧,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最经典的四部史书,比较客观,文采好)后边是晋书、南史、北史、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南方朝代,与南史对应),魏书、齐书、周书(北方少数民族朝代,与北史对应),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以后的加入了官方的意志,不过还是很有可读性的),加上清史稿,二十五史,后来还有个新元史,合为二十六史。一般读读二十四史对自身的各方面修养都有提高,其实再加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实录、清实录的,楼主基本上就很牛了,回答完毕,楼主加分啊。啊哈!!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范晔 的《后汉书》
[三国 蜀]陈寿 的《三国志》 文章如下——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不杀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萧何于是就向汉王劝说。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了。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兵出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西进。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制为河东郡。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赵军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汉四年(前203),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打败了项羽。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于是就给韩信带上了刑具。到了洛阳,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为淮阴侯。

洛阳都有哪十三个王朝建都?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算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最兴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的名篇;大诗人杜甫 、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想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洛阳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53处,市县级650余处。河南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北部邙山有东周以来诸皇陵形成的我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出土了40余万件珍贵的文物,建成了目前全国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馆。
按道理,通常都说洛阳是“九朝古都”
夏: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太康时迁都洛阳。

商:公元前16世纪夏代国王帝桀荒淫暴虐,商汤率诸侯伐桀,定都西毫。位于洛阳市偃师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商汤之后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诸王均以此为都,前后共计200余年。偃师尸乡沟商都西毫遗址已于1983年春进行发掘。

东周:公元前771年,西周被一个叫犬戎的少数民族灭了,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就把都城迁到洛阳,建立东周

东汉:西汉灭亡后,刘秀把都城迁到洛阳,建立了东汉

曹魏:建安二十二年(220),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

西晋:晋武帝泰始元年(365),晋王司马炎废曹奂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都洛阳。

北魏:这个是我最喜欢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公元490年,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也就是北魏太和十八年(西西,太和十九年建立的少林寺),孝文帝改革,因为他本人是少数民族(鲜卑),所以他提倡他的子民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通婚。。。他自己也由拓拔宏改名元宏,著名的皇家石窟龙门石窟也是在孝文帝的时候开凿的!~

隋(炀帝):隋炀帝初继位,便决定迁都洛阳。大业元年(605),炀帝令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每月用工200万人。又造显仁宫,发江南奇材异石至洛阳,迁全国大商贾数万家,充实洛阳。又开凿通济渠和周围二百里的西苑。次年,东京修建完工。炀帝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廛河,洛水横贯其间,分外郭缄、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圆壁城和曜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此后作隋都15年、唐都40余年,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曾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废唐为周,立号为圣神皇帝,都洛阳。

后梁:唐末,大将朱温篡权,毁长安城,挟昭宗迁都洛阳。

后唐:公元923年,后唐灭后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称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迁都洛阳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算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
按道理,通常都说洛阳是“九朝古都”
夏: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太康时迁都洛阳。
商:公元前16世纪夏代国王帝桀荒淫暴虐,
东周:公元前77年,西周被一个叫犬戎的少数民族灭了,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就把都城迁到洛阳,建立东周
东汉:

武则天为什么要在洛阳建都,而不在西安呢?

《资治通鉴》记载:武后数见王、萧为崇,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资治通鉴》说武则天迫害王皇后、萧淑妃惨死,两女化为鬼祟,常来骚扰武则天,武则天害怕,所以迁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以躲避两人鬼魂。

这种说法显然深受封建迷信影响,同时也是为了塑造武则天阴险毒辣的形象。

实际上,国都乃一国根本,定都大事,关系国本。

武则天之前,秦,西汉、隋、唐定都长安,东汉、西晋定都洛阳。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武则天一改惯例,定都洛阳,绝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1、经济因素:经济重心的变化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经济繁荣,全国的经济重心位于关中,定都长安是将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重合,最大程度发挥国都坐制天下的战略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北方是五胡乱华,十六国或同时并存,或先后迭代,北方形势极其混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与此同时,南方相对稳定,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区域繁荣,人口也不断增加。

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东南财赋已为关中倚重。东南路途遥远,财赋转运极度依赖水运,因而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大力整治漕运,方能将东南财赋转输北方,供应关中地区需要。

然而漕运成本很高,江南的粮食先经大运河运输到河南的洛水、汴河,再逆黄河西上,经潼关附近再逆渭水而上,殊为不易,耗费大量人财物力,导致民力凋敝。

《新唐书》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

洛阳位于河南,乃黄河、洛河、伊水、济水交汇之处,水运极其便利,可直接接入大运河,得漕运之便,东南粮食财赋可以很方便供馈洛阳,武则天将都城迁往洛阳,可以最大限度接近经济重心,利用东南财赋,更有利于发挥国都坐制天下的战略意义。

2、政治考量:摆脱关陇集团的影响

关陇集团是以关中、陇山地区为代表的门阀士族势力,从北朝开始便成为国家最大的政治集团,实质控制着政权,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从血缘而言都出自关陇集团。

隋唐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杨坚、杨广、李世民等都曾致力于打击关陇集团,关陇集团势力衰落,大不如往,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关陇集团在唐朝中期以前仍有不小影响,武则天虽出身官宦之家,却并非门阀士族,一人难以与关陇集团对抗。

关陇集团的根基在关中,武则天迁都洛阳,一定程度就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影响,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且武则天以周代唐,改朝换代,自然不能以大唐国都为都,选择洛阳为都城,正是昭示天下,大唐的时代已经结束,洛阳是大周的神都。

3、战略需要:应对国防形势的变化

隋唐之前,中原政权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西北和正北方向,秦汉的匈奴,西晋时的五胡,隋唐的突厥等,都是中原政权的巨大威胁,定都长安有利于控扼西北,应对异族入侵。

经过李世民对突厥的持续打击,突厥分裂,势力一蹶不振,西北地区的国防压力减小,而东北方向的少数民族开始陆续崛起,特别是契丹不断侵扰唐朝,其进军方向大多自河北而来,河北一带的国防压力陡然增大,军事重心不得不东移。

洛阳位于中原地区,地理上有“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说法。

它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北有邙山为屏,南有伊阙之险,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伊、洛平原,适合制内御外,无论对西北还是对河北,都可以比较方便监控边境,从容出师,应对国防形势的变化。

综上所述,武则天选择以洛阳为都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地理和国防形势作出的明智之举,既适应了政治上改朝换代和摆脱关陇集团势力的需要,又顺应了经济重心东移和国防形势变化的历史趋势。

因为当时的洛阳是黄河、洛水等交汇处,水利交通非常便利。还有是因为当时关中的关陇集团的影响非常大,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影响而建都洛阳是非常高明的一步。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大本营在那里,还有就是洛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所导致的结果。
因为当时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势也是特别的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武则天称帝后将帝都定在洛阳而不是长安,是因为武则天在称帝后一直试图在政治上与李唐王室撇清关系;并且洛阳与西安距离不远,对于武则天来说长安是李唐王室的大本营,如果自己将都城定在长安,会有各种不确切的风险,而在洛阳不仅相应的安全,可以培植自己的势力,又不至于太远,方便自己掌控与监视李唐王室的动向。

在中国历史上,洛阳曾经做过多少朝代的都城?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唐末、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的都城。 学术界也证明十五朝夏、商、西周、东周、西汉(高祖都洛,两个月)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唐末、后梁、后唐、后晋 。。 九朝古都,“九”代表多数的意思 司马光层有诗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建都史1500余年
洛阳
  九朝古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六七千年前,洛阳已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著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发现于洛阳西北的仰韶村。东周、东汉、曹魏、武周、西晋、北魏、后梁、后唐、后晋先后曾定都于洛阳。九朝以洛阳为都近千年。
  “九朝”是概数意指朝代之多,据考证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朝代。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二十二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西周、战国韩、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政权,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陪都政权,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准确的说洛阳是十五朝古都,曾经是二十二个政权的所在地。
  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曾用名:斟鄩、洛邑、成周、雒阳、东都、东京、中京、神都、京洛、洛京、西京。
  著名的文化古迹有:龙门石窟、仰韶遗址、白马寺、汉魏洛阳城遗址、光武帝陵等。
本文标题: 二十四史里没有《夏史》《商史》,为什么要算在洛阳的建都史里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83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是哪个朝代发明的为什么至今,没有挖出来一件,古希腊时期的著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