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配饰玦和玉有什么区别?玦是一种形状的玉佩,玉是一种材质。另有珪,壁,瑗,环之类。玦,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珪,长条形,上端...
中国古代配饰玦和玉有什么区别?
玦是一种形状的玉佩,玉是一种材质。另有珪,壁,瑗,环之类。
玦,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珪,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壁,一种有孔的圆形形板状玉器,也有不是正圆形而呈扁圆形的。孔较小。
瑗,大孔的壁。
环,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孔的大小在壁于瑗之间。
《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玦,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珪,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壁,一种有孔的圆形形板状玉器,也有不是正圆形而呈扁圆形的。孔较小。
瑗,大孔的壁。
环,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孔的大小在壁于瑗之间。
《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玉是一种材料,它做成的东西里面有一种叫玦,也叫玉玦。
玦是玉的一种
一般玦是圆形
一般玦是圆形
《鸿门宴》中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中的玉玦佩戴在哪里?
玉的佩饰中玉玦多是光素无纹,外径在2-5厘米之间。一般是佩戴在腰间
玉玦:满者为环,缺者玦。玉玦多为王侯佩带。王侯佩带玉玦一是为显示其身份,也是警示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
腰上挂着
腰带上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翻译?
释义:范增几次用眼光示意项羽,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他所佩带的玉诀,多次暗示项羽决心杀刘邦,项羽却默默地不作表示。
释义:范增几次用眼光示意项羽,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鸿门宴》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译文: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鸿门宴》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译文: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范增几次以目示意项王,举起他佩戴的玉佩向项王示意数次,项王沉默着不回应。
军事联盟里司马懿那套红色的袍服在胸部两边的那两块环状玉饰的学名是啥?
玉玦,古时多为王侯显贵佩带。古人称:满者为环,缺者玦。
王侯显贵佩戴玉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
鸿门宴里,范曾催促项羽动手杀刘邦时就是把自己身上佩戴的玉玦拿在手里冲着项羽摇晃。玦和决同音。范曾的意思让项羽早下决心。
王侯显贵佩戴玉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
鸿门宴里,范曾催促项羽动手杀刘邦时就是把自己身上佩戴的玉玦拿在手里冲着项羽摇晃。玦和决同音。范曾的意思让项羽早下决心。
玉璜
玦 古时候如何佩戴
玉玦有多种用途,当“耳环”用是其一。捏住耳垂,将其贯入玦之缺口即可。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玦饰起源起纷争
兴隆洼人喜欢佩戴玉玦。这种风俗分布的地域超乎了学者的想象。从俄罗斯滨海地区至中南半岛的泰国湾、东印度,到日本、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都曾出土过玦饰。直到今天,东南亚及中国的海南岛仍能看到少数民族戴着玦饰。因此,玦饰起源一元说与多元论一直是考古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有学者主张,既然爱美是人类的共性,像玦这种造型简单的耳饰,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是有能力发明和制作的。因此,玦饰的起源是多元的。
主张玦饰起源一元论的学者,从累计发现的一千多座有玦饰随葬的古墓得到了启发。第一,玦饰起源于兴隆洼,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大致而言,距离兴隆洼越远的地方玦饰出现的年代就越晚;第二,作为一种物质载体,玦饰所承载的精神上的因素随着玦文化同步扩展。比如,对坚硬玉质的爱好,对绿色玉的偏爱,对温润而泽和半透明质感的执著;第三,在玦饰扩散过程中,玉器的加工工艺亦随之扩散,一些极为特殊的玉工艺技术,如线切割技术也随着玦文化一同流传。
它是新石器时代极为特殊的一种玉器,是古人信仰、激情与灵感的化身——玉玦:无论生前与死后,它都是先民们挚爱的珍宝。
当我们穿越80个世纪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都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1994年10月,考古队员头顶上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烤人了,前些天还扯着嗓子嘶叫的秋蝉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轮回,重新投身于大地,土丘的四周也恢复了宁静。说不清楚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擦着地面卷起了一个个黄色的立柱。立柱打着转儿,沿着漫漫长坡落到沟底,不见了。
土丘顶上的考古工地叫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的房舍基址错落有序,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发掘中不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而最振奋人心的一幕就出现在这10月的一个下午:突然,基址边墓穴中一具8000年前的少女遗骸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拨去泥土,遗骸头骨的左边露出了一枚淡绿色的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考古现场负责人刘国祥隐隐感到今天会有重大的发现。
少女8000岁有谜难解
当专家们确定这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是一件玉器时,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在这一刻被重新改写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称呼这类半环形的古玉呢?清末学者吴大澄将这种“如环而缺”的玉器叫做玦,随后,考古学界便沿用了这种叫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通过对比全国各地出土的早期玉制品,古玉学者发现不论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时代早晚不同的遗址中,均有玉玦出土。玉玦是中国玉器中出土最早、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泛的玉器。使古玉学者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南北方乃至各地会同时出现玉玦,而且形状几乎完全一样。按理说,在原始时期,先民们的活动受地理环境影响往往较大,不同地域的人限于山河湖泽的阻隔,在文化面貌上常常表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而唯独玉玦除外,这的确是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
不仅如此,1917年至1918年考古人员在日本国府遗址也发掘出土了6000年前绳文时代的玉玦,玉玦成对地展现在遗骸头颅的两侧。考古人员推测,玉玦应该是戴在耳朵上的饰物。1950年以后,东亚地区多有玉玦出土,而且都是无一例外地出土于头颅两侧。就此,学术界认定玉玦就是耳环。
在兴隆洼遗址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最早的耳环是出土于日本的6000年前的玉玦。后来,伊拉克出土了距今7000年、属于古巴比伦时期的金属耳环,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耳环。如今,在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经过测定,确认是8000年前的遗物——人类佩戴耳环的历史又被提前了1000年。兴隆洼的玉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耳环。
然而,为什么少女头边仅有一只玉玦,而不像以往成双成对地出土呢?或许,是因为田鼠打洞破坏了原有的布局?但是,在少女的身边,考古队员没有发现田鼠打洞的痕迹;也许,墓穴曾被盗掘,然而,盗墓贼不可能只拿走一只玉玦而留下另外一只;第三种可能,女孩是戴着一只玉玦下的葬。
西边的天幕泛着血红,炊烟笼住了远处的村庄。该收工了,考古队员将女孩的头颅装进木箱,带回了驻地。
晚饭过后,一名考古队员坐在屋子正中的工作台边埋头清理头骨眼眶里的泥土,其他人有的在写工作日志,有的为明天的发掘做着预案。
屋里很静。
突然间,清理头骨的考古队员惊叫了起来,啪的一声,刷子掉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刘国祥问道。
清理头骨泥土的考古队员脸憋得通红。
屋里的人向工作台围拢了过来。
刘国祥捡起刷子,抱起头骨,刷起了头骨的左眼。什么都没有!刘国祥将目光转移到了右眼眶。一刻钟后,一个发现令所有在场的人惊呆了——头骨右边的眼眶里闪现出淡淡的幽光。已经死去8000年的少女,眼眶里为什么会露出幽光?
刘国祥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刷起了附着在幽光上的泥土。十多分钟后,绿色的幽光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是一只玉玦!
但是,玉玦本应戴在耳朵上,却为何深深地镶在少女的眼眶里呢?
玦饰竟千古
如果玉玦是生前镶进女孩眼眶的,8000年前的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考古的真谛是通过遗物与历史对话,在谜底揭开之前,看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玉玦的一些文化背景。现在我们知道,玉玦是耳环,古文献中有许多佩戴耳饰的记载,有儋耳之说。儋字本作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道:“瞻,垂耳也。”而正德《琼台志》引《异物志》对佩戴耳饰有这样的解释:“儋耳之日,镂其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从北到南都有儋耳的习俗,《吕氏春秋》有“北怀儋耳”的记载,《说文解字》则说“南方有儋耳之国”,可见古代佩戴大号耳饰将耳垂拉长的习俗在中国的分布是很广的。文献显示,北方民族儋耳的习俗消失于战国晚期,而南方儋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曾寻访海南省乐东县的一位黎族老太太,名叫王色开,她的耳垂因佩戴的耳饰过重曾三次断裂。因为长时间佩戴耳饰,她的耳垂有被拉长到了十多厘米。王色开老太太佩带耳饰的样子,可谓是《异物志》所载“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的贴切写照。
兴隆洼出土的被称为玦王的玉玦重达33.8克,其他超过20克的玉玦占出土总数的28.6%。佩戴这么重的耳饰肯定会将耳朵拉扯得变了形的。8000年前兴隆洼人应该也是如海南这位黎族老太太一样双耳垂肩的。
但是,为什么原本应该戴在耳朵上的玉玦却被镶进了女孩的眼眶?
要知道,8000年前的兴隆洼玉器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使用的,因为在兴隆洼人看来玉是神器。刘国祥推测,女孩或许是一个巫师,就是远古时期有本事与神沟通的人。并且,女孩在部落里应该是很有些地位的,因此她才有资格用玉。至于说玉玦为什么会被镶进她的眼眶,刘国祥认为,因为玉在远古人类看来具有明目作用,将玉玦镶进眼眶是为了使女孩的眼睛更加明亮。不过,玉玦是在女孩生前还是死后被镶进眼眶的呢?如果是生前镶进眼眶,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比较复杂。那我们不妨开阔视野,去看看出土于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的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1~5个或圆或方的透穿孔洞,最多的一个头骨上竟有7个穿孔。穿孔孔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孔壁上留有尖锐的刃器凿刻的痕迹。经考古专家及生物学家鉴定,头骨的穿孔处有骨组织愈合以及新骨萌生现象,说明是生前穿的孔。既然同是史前时期,新疆吐鲁番洋海人有本事在活人的脑袋上打洞,那么兴隆洼人为什么不能将玉玦镶进女孩的眼眶呢?
当然,推测归推测,真正的谜底仍待考古学者进一步去破解。
天工开物:以绳割玉
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任何原始治玉工具。但当时人们琢治玉器时废弃的边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可以使我们循序复原出近似的当时治玉的工艺过程。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如今我们也不仅仅满足于赏玉、爱玉、玩玉,更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新启示。当我们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不免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我们知道,玉石的硬度很高,其摩氏硬度一般在6度以上(指甲的硬度约为2.0~2.5,黄铜硬度约为3.0,钢刀硬度约为5.0~5.5,玻璃硬度约为6.0),如今的玉器厂多用人工合成的碳化硅(硬度9)、碳化硼和钻石粉(硬度10)等作为治玉辅料,这不足为奇。但是,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兴隆洼人是怎样将玉料加工成精美的玉器的?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语使我们明白,“错”和“石”指磨玉的砺石,实际上是指一种含有石英砂或更硬的矿砂的岩石——解玉砂。以石头打制玉料那是不可能制出玉玦的。
兴隆洼人治玉用的就是天然产出的解玉砂。接下来的问题是,治玉用的材料是找到了,但加工方法是怎样的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滴水穿石,800年前的兴隆洼人在制作玉玦时,有可能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办法——以绳割玉。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线切割技术对玉器开料和修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的确,细细察看兴隆洼玉玦,隐约可见绳线切割的痕迹。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考古队员用兽皮搓制了一些绳子,蘸上被水浸透的解玉砂打磨起来,果然,坚硬的玉料被割开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或许,老子这番极富哲理的说教是在看到了玉器加工后得出的感悟。
除中国外,还有两个地方以治玉工艺闻名,即中美洲和新西兰。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善于琢治玉器,其琢玉史自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16世纪,长达3600余年。印第安的古文化有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化等,分布在今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西部。奥尔梅克文化(公元前1000~公元前300年)的主要玉制品有玉斧、装饰品和玉人面等。玛雅文化是中美洲最主要的古代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形成,直到15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毁灭。玛雅文化琢玉工艺比较发达,精品多数出于墓葬中,有覆盖死者头部、用碧玉碎块嵌成的玉质面具以及佩于头、耳、项、胸、腕与踝等部位的玉饰。
新西兰玉器是指毛利族人用绿色彩石雕刻的制品。毛利人原来居住于波利尼西亚群岛,10世纪迁居到新西兰岛,直到19世纪前半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雕刻制品有神像、首饰和斧等,所使用的深绿色彩石硬度仅有摩氏3度左右,因此雕刻技艺十分简单。
这两处所产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上,还是在延续时间和使用数量上,都远逊于中国古代玉器。所以,中国制玉工艺在世界琢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玦饰起源起纷争
兴隆洼人喜欢佩戴玉玦。这种风俗分布的地域超乎了学者的想象。从俄罗斯滨海地区至中南半岛的泰国湾、东印度,到日本、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都曾出土过玦饰。直到今天,东南亚及中国的海南岛仍能看到少数民族戴着玦饰。因此,玦饰起源一元说与多元论一直是考古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有学者主张,既然爱美是人类的共性,像玦这种造型简单的耳饰,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是有能力发明和制作的。因此,玦饰的起源是多元的。
主张玦饰起源一元论的学者,从累计发现的一千多座有玦饰随葬的古墓得到了启发。第一,玦饰起源于兴隆洼,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大致而言,距离兴隆洼越远的地方玦饰出现的年代就越晚;第二,作为一种物质载体,玦饰所承载的精神上的因素随着玦文化同步扩展。比如,对坚硬玉质的爱好,对绿色玉的偏爱,对温润而泽和半透明质感的执著;第三,在玦饰扩散过程中,玉器的加工工艺亦随之扩散,一些极为特殊的玉工艺技术,如线切割技术也随着玦文化一同流传。
它是新石器时代极为特殊的一种玉器,是古人信仰、激情与灵感的化身——玉玦:无论生前与死后,它都是先民们挚爱的珍宝。
当我们穿越80个世纪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都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1994年10月,考古队员头顶上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烤人了,前些天还扯着嗓子嘶叫的秋蝉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轮回,重新投身于大地,土丘的四周也恢复了宁静。说不清楚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擦着地面卷起了一个个黄色的立柱。立柱打着转儿,沿着漫漫长坡落到沟底,不见了。
土丘顶上的考古工地叫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的房舍基址错落有序,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发掘中不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而最振奋人心的一幕就出现在这10月的一个下午:突然,基址边墓穴中一具8000年前的少女遗骸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拨去泥土,遗骸头骨的左边露出了一枚淡绿色的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考古现场负责人刘国祥隐隐感到今天会有重大的发现。
少女8000岁有谜难解
当专家们确定这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是一件玉器时,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在这一刻被重新改写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称呼这类半环形的古玉呢?清末学者吴大澄将这种“如环而缺”的玉器叫做玦,随后,考古学界便沿用了这种叫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通过对比全国各地出土的早期玉制品,古玉学者发现不论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时代早晚不同的遗址中,均有玉玦出土。玉玦是中国玉器中出土最早、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泛的玉器。使古玉学者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南北方乃至各地会同时出现玉玦,而且形状几乎完全一样。按理说,在原始时期,先民们的活动受地理环境影响往往较大,不同地域的人限于山河湖泽的阻隔,在文化面貌上常常表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而唯独玉玦除外,这的确是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
不仅如此,1917年至1918年考古人员在日本国府遗址也发掘出土了6000年前绳文时代的玉玦,玉玦成对地展现在遗骸头颅的两侧。考古人员推测,玉玦应该是戴在耳朵上的饰物。1950年以后,东亚地区多有玉玦出土,而且都是无一例外地出土于头颅两侧。就此,学术界认定玉玦就是耳环。
在兴隆洼遗址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最早的耳环是出土于日本的6000年前的玉玦。后来,伊拉克出土了距今7000年、属于古巴比伦时期的金属耳环,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耳环。如今,在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经过测定,确认是8000年前的遗物——人类佩戴耳环的历史又被提前了1000年。兴隆洼的玉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耳环。
然而,为什么少女头边仅有一只玉玦,而不像以往成双成对地出土呢?或许,是因为田鼠打洞破坏了原有的布局?但是,在少女的身边,考古队员没有发现田鼠打洞的痕迹;也许,墓穴曾被盗掘,然而,盗墓贼不可能只拿走一只玉玦而留下另外一只;第三种可能,女孩是戴着一只玉玦下的葬。
西边的天幕泛着血红,炊烟笼住了远处的村庄。该收工了,考古队员将女孩的头颅装进木箱,带回了驻地。
晚饭过后,一名考古队员坐在屋子正中的工作台边埋头清理头骨眼眶里的泥土,其他人有的在写工作日志,有的为明天的发掘做着预案。
屋里很静。
突然间,清理头骨的考古队员惊叫了起来,啪的一声,刷子掉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刘国祥问道。
清理头骨泥土的考古队员脸憋得通红。
屋里的人向工作台围拢了过来。
刘国祥捡起刷子,抱起头骨,刷起了头骨的左眼。什么都没有!刘国祥将目光转移到了右眼眶。一刻钟后,一个发现令所有在场的人惊呆了——头骨右边的眼眶里闪现出淡淡的幽光。已经死去8000年的少女,眼眶里为什么会露出幽光?
刘国祥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刷起了附着在幽光上的泥土。十多分钟后,绿色的幽光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是一只玉玦!
但是,玉玦本应戴在耳朵上,却为何深深地镶在少女的眼眶里呢?
玦饰竟千古
如果玉玦是生前镶进女孩眼眶的,8000年前的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考古的真谛是通过遗物与历史对话,在谜底揭开之前,看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玉玦的一些文化背景。现在我们知道,玉玦是耳环,古文献中有许多佩戴耳饰的记载,有儋耳之说。儋字本作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道:“瞻,垂耳也。”而正德《琼台志》引《异物志》对佩戴耳饰有这样的解释:“儋耳之日,镂其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从北到南都有儋耳的习俗,《吕氏春秋》有“北怀儋耳”的记载,《说文解字》则说“南方有儋耳之国”,可见古代佩戴大号耳饰将耳垂拉长的习俗在中国的分布是很广的。文献显示,北方民族儋耳的习俗消失于战国晚期,而南方儋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曾寻访海南省乐东县的一位黎族老太太,名叫王色开,她的耳垂因佩戴的耳饰过重曾三次断裂。因为长时间佩戴耳饰,她的耳垂有被拉长到了十多厘米。王色开老太太佩带耳饰的样子,可谓是《异物志》所载“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的贴切写照。
兴隆洼出土的被称为玦王的玉玦重达33.8克,其他超过20克的玉玦占出土总数的28.6%。佩戴这么重的耳饰肯定会将耳朵拉扯得变了形的。8000年前兴隆洼人应该也是如海南这位黎族老太太一样双耳垂肩的。
但是,为什么原本应该戴在耳朵上的玉玦却被镶进了女孩的眼眶?
要知道,8000年前的兴隆洼玉器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使用的,因为在兴隆洼人看来玉是神器。刘国祥推测,女孩或许是一个巫师,就是远古时期有本事与神沟通的人。并且,女孩在部落里应该是很有些地位的,因此她才有资格用玉。至于说玉玦为什么会被镶进她的眼眶,刘国祥认为,因为玉在远古人类看来具有明目作用,将玉玦镶进眼眶是为了使女孩的眼睛更加明亮。不过,玉玦是在女孩生前还是死后被镶进眼眶的呢?如果是生前镶进眼眶,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比较复杂。那我们不妨开阔视野,去看看出土于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的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1~5个或圆或方的透穿孔洞,最多的一个头骨上竟有7个穿孔。穿孔孔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孔壁上留有尖锐的刃器凿刻的痕迹。经考古专家及生物学家鉴定,头骨的穿孔处有骨组织愈合以及新骨萌生现象,说明是生前穿的孔。既然同是史前时期,新疆吐鲁番洋海人有本事在活人的脑袋上打洞,那么兴隆洼人为什么不能将玉玦镶进女孩的眼眶呢?
当然,推测归推测,真正的谜底仍待考古学者进一步去破解。
天工开物:以绳割玉
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任何原始治玉工具。但当时人们琢治玉器时废弃的边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可以使我们循序复原出近似的当时治玉的工艺过程。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如今我们也不仅仅满足于赏玉、爱玉、玩玉,更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新启示。当我们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不免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我们知道,玉石的硬度很高,其摩氏硬度一般在6度以上(指甲的硬度约为2.0~2.5,黄铜硬度约为3.0,钢刀硬度约为5.0~5.5,玻璃硬度约为6.0),如今的玉器厂多用人工合成的碳化硅(硬度9)、碳化硼和钻石粉(硬度10)等作为治玉辅料,这不足为奇。但是,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兴隆洼人是怎样将玉料加工成精美的玉器的?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语使我们明白,“错”和“石”指磨玉的砺石,实际上是指一种含有石英砂或更硬的矿砂的岩石——解玉砂。以石头打制玉料那是不可能制出玉玦的。
兴隆洼人治玉用的就是天然产出的解玉砂。接下来的问题是,治玉用的材料是找到了,但加工方法是怎样的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滴水穿石,800年前的兴隆洼人在制作玉玦时,有可能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办法——以绳割玉。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线切割技术对玉器开料和修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的确,细细察看兴隆洼玉玦,隐约可见绳线切割的痕迹。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考古队员用兽皮搓制了一些绳子,蘸上被水浸透的解玉砂打磨起来,果然,坚硬的玉料被割开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或许,老子这番极富哲理的说教是在看到了玉器加工后得出的感悟。
除中国外,还有两个地方以治玉工艺闻名,即中美洲和新西兰。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善于琢治玉器,其琢玉史自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16世纪,长达3600余年。印第安的古文化有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化等,分布在今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西部。奥尔梅克文化(公元前1000~公元前300年)的主要玉制品有玉斧、装饰品和玉人面等。玛雅文化是中美洲最主要的古代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形成,直到15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毁灭。玛雅文化琢玉工艺比较发达,精品多数出于墓葬中,有覆盖死者头部、用碧玉碎块嵌成的玉质面具以及佩于头、耳、项、胸、腕与踝等部位的玉饰。
新西兰玉器是指毛利族人用绿色彩石雕刻的制品。毛利人原来居住于波利尼西亚群岛,10世纪迁居到新西兰岛,直到19世纪前半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雕刻制品有神像、首饰和斧等,所使用的深绿色彩石硬度仅有摩氏3度左右,因此雕刻技艺十分简单。
这两处所产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上,还是在延续时间和使用数量上,都远逊于中国古代玉器。所以,中国制玉工艺在世界琢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带到右手拇指~射箭时防止磨手~有点类似于扳指~~
不过送玦,则代表决绝!!
不过送玦,则代表决绝!!
玦应该是镶在衣服上的吧
带到耳朵上 缺口很小,2-3毫米宽窄,
本文标题: 关于玉玦的问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40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