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战车是什么时候开始退出冷兵器战争的

发布时间: 2023-04-06 12:01: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冷兵器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热兵器进入实战的初期,火枪手的数量不多,队形也比较稀疏,需要长矛手保护,作战时...

从全球来看,战车是什么时候开始退出冷兵器战争的

冷兵器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热兵器进入实战的初期,火枪手的数量不多,队形也比较稀疏,需要长矛手保护,作战时一般采用火枪在前长矛在后的战术,敌人接近到一定程度之后火枪退入阵后,由长矛维持阵形,随着簧轮火枪、燧发枪和刺刀的发明,火枪手有了在近战中客串长矛的可能性,因此长矛的数量越来越少,最终出现了线列步兵这一经典的战术,彻底让长矛退出了实战,时间大约是17世纪前后
在冷兵器,在鸦片战争后1840,以后就慢慢,被淘汰。

简述冷兵器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一、原始社会,骨器,石器战争。
二、青铜器战争。(中国为夏朝至秦代)
三、铁器战争(中国为汉代至元代左右,西方为罗马时代之后至中世纪)。
四、冷热兵器混合状态(中国为明代至清末,西方为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大部分古代流传下来的冷兵器感觉都不太实用,想知道中国真正用来战争的近战冷兵器。

感觉武器上绑上绳子铃铛,都是打把势卖艺的人用的,实战必然影响战斗力。要不就是又大又长,普通人难以驾驭。像后来流传的剑,有点软又细的那种,感觉不如菜刀好用。我去了解过日本刀的构造和刀法,感觉都极其富有杀伤力和实用性。而中国兵器的武术多只是挥来挥去摆造型,连固定目标都没有。古代的武器和武术不都应该讲究普及和实用吗?
剑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剑和钢剑。
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即“勾践”,“乍”即“作”)铭文。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水平。

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29.5厘米,宽5.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矛刃锋利。其铸造工艺之精细为同类兵器所少见。
斧(钺)
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
商妇好大铜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戟 中国古代将矛和戈攻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以金属材料制作,戟柄为木、竹质。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铜戟,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刀 中国古代用于近距离砍和劈的单兵格斗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刀身狭长,刃薄脊厚。刀柄或长或短。其种类很多,有大刀、腰刀和环首刀等,是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早期为石刀,后来发展为青铜刀、铁刀和钢刀。
“登州戚氏”军刀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使用的一把军刀。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刀上部刻“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八字,说明这把军刀是万历十年(1582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铸造的。
匕首 一种短小似剑的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长20-30厘米,有单刃和双刃之分。匕首短小易藏,从古至今一直是军队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戈 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
弩 中国古代一种装有控制装置,可待机发射的远射兵器。由弩弓、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弩机由青铜或铁制成,包括牙、牛、悬刀三部分。汉代的弩在弩机外面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称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 另外,汉驽在用于瞄准的“望山”上增设刻度,相当于现代步枪的标尺,提高了命中率。
弓箭 中国古代以弓发射的具有锋刃的一种远射兵器。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为铜或铁制,杆为竹或木质,羽为雕或鹰的羽毛。是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战车 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彩绘铜车。前面的一号车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 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
盾 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手持防护兵器。形状有长方形、梯形或圆形。材料为皮革、木材、藤或金属等。大盾高约1米,宽约60-80厘米。小盾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
铠甲 中国古代军队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兵器。由3部分组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裙和甲袖可以上下伸缩,便于作战。最初以藤木和皮革等材料制造,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铠甲,可以用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
火铳 中国元代及明代前期金属管状射击火器。由前膛、药室和尾[上“巩”下“金”]组成。使用时点燃由药室引出的药线,引燃药室内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预装入前膛内的石弹或铁弹射出,杀伤敌人。火铳是中国元古代第一代金属管状射击火器,以铜和铁铸造,至迟出现于元代(约公元14世纪初),后普遍用于海战和陆战。战时使用的火铳有:单管手铳、多管三眼铳、五排铳、七星铳、十眼铳和大口径碗口铳(口径为100-120毫米)等。
佛朗机 中国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佛朗机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鸟铳 中国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人。鸟铳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年间由鲁密(今译鲁姆,位于今土耳其)传入中国,明廷遂仿制。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为近代步枪雏形。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重2-4 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
相当数量的古装题材影视作品和漫画里都会用到战争桥段,对冷兵器战争的描写很多。但这里边有很大一部分作者对古代冷兵器战争不得要领。在绝大多数作品中,冷兵器战争基本等同于打群架,只是规模放大到几千、几万人规模而已。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描写布阵,但布阵是为了什么,布阵以后应该如何行动,基本上都不甚了了。基本的套路是两阵对圆,双方将领吆喝一声,大家对着冲。像《赤壁》那样的电影,好像知道布阵这回事,但说句实在话,那个打法比直接对着冲还脑残。

正是因为对冷兵器战争完全没概念,影视作品中普遍不敢使用全景拍摄。除了战斗刚开始用全景拍一下怎么排队之外,最多再拍一个骑兵队撒丫子快跑。接下来就只能用近景,表现某“大将”如何英勇的打倒对手一群小兵,而且对方小兵还不会一群一群上,只知道一个一个送死。

拍战斗场面是砸钱的,开销很大,本来拍这种镜头是为了增加电影、电视剧的价值。拍出来应该有历史感,有临场感,有代入感,让观众感觉到这就是古代战争。但现在这么拍出来的“战争场面”,除了服装道具之外跟古惑仔抢地盘基本没区别。

结果就是钱砸了不少,观众基本不认账。对不懂的人来说,他们完全不知所以然,有这段儿没这段儿差别不大,还不如多来两段儿能打动人心的文戏或者单挑,拍起来省钱,作用说不定更好。对稍微懂一点儿的人来说,这种“战争场面”就是催吐剂,哪怕片子不错,到这种地方也得赶紧拉进度条跳过去,省的恶心着自己。

实际拍摄中,用现在这种思路拍战争场面,控制起来也很困难。多少群众演员混在一起,兵器乱舞,有一个人站错地方,动作太大都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骑兵场面拍起来更可怕,骑兵对步兵,一不留神就可能踩死人,骑兵对骑兵,撞一下说不定就出人命。

因此战争场景被很多影视剧视为畏途,宁愿站站队交代过去,然后赶紧跳到单挑那个环节。

实际上,真正让古装戏“带感”的,就是其中的战争场景,尤其是战争全景。只要对古代冷兵器战争有所了解,再借助一些电脑手段,战争场景并不难拍。

首先,古代战争的特点是结阵而战,这一点必须表现出来。当然,结阵而战不利于突出主角的形象,不能多用。但是,只要有一两个镜头体现出战阵的感觉来,观众就会买账。

比如说《斯巴达三百勇士》里,勇士们抡着短剑胡砍一直是重点,但影片中专门拍了防御阵形的盾阵,拍了波斯兵如何在斯巴达方阵面前伤亡惨重。有这两段做铺垫,整个战争就显得更有历史感,也更可信。

具体到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应该如何表现呢?

首先,还得从布阵开始。

中原人作战,以步兵为主,弓箭为先。布阵是围绕强弓硬弩的远程打击战术展开的。因此整个军阵的最前沿应该是防备对方骑兵冲突的拒马,其后依次是抵御弓箭的刀盾兵,起杀伤作用的长矛兵,中距离密集杀伤对手用的弓箭手,以及远距离精确打击的强弩兵。

中原骑兵比较珍贵,他们一方面是关键时刻的救火队,另一方面是击溃敌人大阵之后展开追击的主力。所以骑兵应该布置在步兵阵的后方或者侧后方。

为了给骑兵留出通道,步兵阵之间要有距离。距离不能太远,应该以两边小阵的长矛手矛尖可以相触为标准,目的是防止敌人骑兵从通道处破阵。当然,具体到影视作品中,为了拍摄安全,这个距离可以适当放宽。

阵中应该有用大车和木料搭起来的瞭望台,作用是观察敌人部队的运动。主将的指挥位置应该就在瞭望台下,指挥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旗号。当然,观众不可能了解旗号的意义,影片里要体现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还得靠传令兵。但只要在开战前有一两个下级将领看旗号移动部队的桥段,就能体现出战阵的感觉来。

秘密部队可以用门旗围起来,突出神秘感。

作战时先用弓弩互相射击,由于有电脑后期制作技术,箭如飞蝗的场面可以后期制作,因此场面尽可以激烈,不会有什么危险。逼近之后用长矛、大刀按照战鼓的节奏打击对手。这种打击是列队进行的,完全在控制之中,也可以确保安全。

为了增加战争场面的激烈程度,或者表现主角的战斗力,可以用“跳荡”去突破对方的阵线。就是让敢死队在器械的帮助下跳到对方盾牌兵的身后,长矛手中间去。真实战争中,负责跳荡的敢死队多数会被对方长矛戳死在半空中,少数能安全落地的也基本活不过几秒钟。但在拍摄中,只要在道具上做点手脚,这个场景只会显得激烈,不会有人身伤害危险。

草原民族作战,基本以骑兵为单一兵种。布阵更简单,一种是契丹人的分波次攻击,另一种是蒙古骑兵的小群多路。

契丹人对自己作战方式的描述是:五百为一队,十队当一道,十道当一面。换句话说就是拉长队列站单横排,一排一排冲向对手,接近到骑弓射程内以后射箭并快速调头撤离。这样一波一波的反复打击,什么时候发现对手阵形崩溃,什么时候从行进中直接发起冲锋。

这个方法的难点在于两波骑兵之间有相向运动,控制不好还可能出危险。蒙古骑兵的冲击战术就更为安全。

成吉思汗的“进如山桃皮丛”,意思就是小群多路前进。目的同样是逼近到骑弓射程内,用弓箭削弱对手,为最终的“凿穿而攻”创造条件。这个方式的优点有几个:

进攻的骑兵队形不再是拉长一线,减少了被弹面,使中原训练弓箭手射长垛的战术失效。

骑兵运动路线不再交叉,减少了训练难度,也减少了事故率。

发起突击时,冲向对手的骑兵是呈密集队形的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个疏散的平面。

当然,在影视作品中契丹人的阵形更好看,但蒙古的阵形肯定更安全,不仅是反复接近敌阵射击的时候不至于发生冲撞事故,表现冲阵场面的时候,为一小群骑兵清出安全路线也更容易。

一定要记住一点,中国人到隋朝以后就不会让骑兵直接冲击预有防备的敌军步兵了。战争不是打群架,冷兵器战争的主要杀伤发生于一方阵形崩溃之后。要表现冷兵器战争,就要着重表现逐步削弱对手,瓦解对方阵形的过程。

因为骑弓的威力比步弓小,步骑交战时,骑兵一定会迅速接近到自己的弓箭射程内射击,然后尽快脱离,尽可能“甩开”对方的还击火力。而步兵则会尽量用盾牌抵御对手攻击,并希望弓箭手的一次还击能覆盖对方机动中的骑兵队形。

这种斗鸡式的战法在真实战争中会反复上演,古代战争中所谓的“激战竟日”,时间差不多都是消耗在这个过程中。影视作品拍摄可以尽量简化,但只要体现出这个场景,战争的气氛就出来了。观众就会接受导演接下来的场景安排,无论是群架还是单挑,大家都会理解为发生在阵形击破之后。

还有就是攻城战。

进攻方不会只拿着长梯子冒着箭雨爬城墙,至少有两个手法可以很简单的实现。

一是修筑鱼梁道,也就是用土袋在对方城下堆出一个直达城上的大土堆,让士兵可以直接冲上城头。修筑的过程应该是士兵推着顶上带有防盾的独轮车(这东西叫木驴)运送土袋,不是背着土袋往前跑去挨箭射。

二是建造跟对手城墙高度相同的楼车,推到城墙边,直接上城。这个做法可能要多花道具费用,但楼车可以反复使用。

除非用计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不然中国古代战争中,攻击方很少把精力浪费在城门上。因为城门里边有瓮城,突入城门的部队没地方展开,基本是被包饺子的命运。即便使用撞城车,主要也是用来撞击城墙。

防御方的武器,除了弓箭之外很多人都知道滚木、擂石。但滚木不是直接往城下扔木头,擂石也不是搬了石头扔出去就成。真那么干的话,围城三天城里就得拆房,围城一个月,守军能自己把城墙拆了。

滚木擂石是古代的守城器械。擂石相对简单一点,是栓了绳子的石头,砸下去以后可以拽着绳子把石头拉回来。滚木要复杂得多,木头上要有长钉,两边绕好绳子,扔下城头的时候在绳索的控制下木头会高速转动,可以把敌方士兵碾成肉饼,即便只是碰一下,长钉也能扎出几个血窟窿来。扔完以后可以用辘轳拉回城头。

这些器械制造起来可能确实有点麻烦,但跟真正的战争不同,不会有人努力去破坏它们,造几台可以长期使用。

其实古代战争的学问很多,绝不是扯着嗓子喊,轮圆胳膊耍片儿刀那么简单。今天只想到这么多,以后有时间再跟大家聊。
中国古代相当国外和平时间长,很多所谓的武术其实都是搞笑的,不要说贴近实战了,他连实战的环境都没有。

举个例子来说,国外比较有名的步兵,像罗马军团、西班牙征服者都是要拿盾牌的,他们这种职业士兵经年累月训练剑盾格斗,到战场上攻防兼备,小伙伴还能互相掩护。那种看上去很武勇的蛮族,拿的武器再长再大再重,在人家面前就和裸体无异,因为你动作硬直大,而且没有盾牌保护。以上这些道理,我即使不懂武术也能很轻易地明白,因为他符合逻辑。

具体内容我推荐你到冷兵器吧看看。
日本刀是古代唐刀的改良版,是唐朝传过去的。
其实中国的近战武器有很多年的发展,十八般武器就是说的这个,但绝对不止18样。古代兵器,青铜器上有血槽,而且其中的利器到现在还能用,越王(那东西忘记叫啥名字了)出土的时候,真正做到了吹毛可断。中国兵器发展史肯定久远过日本,各种各样的兵器多而繁,双手剑,峨眉刺,流星锤,等等都是见证武器发展的历史啊
剑乃刺
刀乃砍
锤乃砸
一句话细的兵器是用来刺透的,粗重的兵器是用来看砸的。

冷兵器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到什么时期结束?如题 谢谢了

9世纪以前是纯冷兵器时期,9~17世纪是冷热兵器混用时期,真正的冷兵器结束时期是20世纪中期大多数国家取消骑兵制度
冷兵器时代,从远古时兵器由生产工具分化出来,也就是兵器发明开始,到火药发明并应用于战争时结束。大致时间段在距今5000年到距今1000年 左右。

英国火器与冷兵器交替的时代是什么时候,这个时代又有什么战争???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英军就已经装备了利用火药发射石弹的射石炮。
1455-1483年,红白玫瑰战争,内战双方开始装备火门枪和火炮。
1588年,英西战争,英国海军利用长射程的加农炮彻底打垮西班牙无敌舰队。
1642-1648年,英国内战,议会军和王军大量装备火绳枪。

1652-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双方均装备大量燧发枪和大炮,英国通过三次战争,彻底打垮荷兰海军。
1756-1763年,七年战争,英军打败法国,控制了整个印度和加拿大,日不落帝国由此开始。此时火器已经成为各方的绝对主力装备,冷兵器除骑兵外基本退出战场。
火器最早是在中国的宋朝出现的。后被蒙古人逐渐掌握,在蒙古西征的时候,相关技术被传入西亚直到地中海地区。阿拉伯人掌握火器后,又传给了十字军,之后传入西班牙。这个时间大约在中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期间。到了管状火器在西欧出现,时间应不晚于1330年。之后的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火器被英国军队逐渐普及。
本文标题: 从全球来看,战车是什么时候开始退出冷兵器战争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95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西汉戚夫人有武则天的谋略和勇气,那她能斗过吕雉的胜算有多大多肉植物能好养活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