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岳飞和诸葛亮角色互换会有怎样不同的历史走向

发布时间: 2023-03-20 10:01: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如何看待岳飞和诸葛亮如何看待岳飞和诸葛亮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据说高宗曾经...

如果把岳飞和诸葛亮角色互换会有怎样不同的历史走向

如何看待岳飞和诸葛亮

如何看待岳飞和诸葛亮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据说高宗曾经写下过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个人的事迹赠予岳飞,而岳飞却只敬拜后两名,且当场骂曹操是奸贼而且对其十分不屑,秦桧听说后非常忌恶岳飞。

我们单看这个记载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曹操在历史上虽然有争议,但总体上我们都会承认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王、将帅,岳飞把曹操痛骂一顿意义究竟何在?更不可思议的是秦桧居然为这件事而对岳飞有了极为不良的印象。

所以说历史记载往往要从双向角度看,我们首先看看岳飞欣赏的诸葛亮和岳飞鄙视的曹操在历史上究竟做过什么样的事,或许能分析出岳飞当时心境的一二分来。

曹操在汉人历史上有过一项极为突出的贡献,那就是消灭了三郡乌桓,而从此乌桓这个民族陷入没落,鲜卑则在魏晋时期迅速崛起,成为比汉初匈奴还强大的异族王国。

三郡乌桓看似地域范围不大,但实际上这却是乌桓数百年历史来的头一次集合作战,乌桓在历史上一向是散居边境,而且生性凶猛,杀父杀兄弟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他们分群落而居,形不成一个国家。他们还给汉朝做雇佣兵,汉朝为此还专门设置有关统领乌桓军队的职务。乌桓长期作为异族士兵在异国他乡为“宗主国”汉朝作战,难免受汉人歧视、排斥,而且汉朝曾经在出击匈奴时顺手牵羊的屠杀了已经顺从汉朝的乌桓人,终于在东汉末年全国大乱时,乌桓开始造反,并从中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首领,名字叫做蹋顿。

蹋顿深有武略,被当时其它的边塞长老称之为汉初匈奴单于冒顿再世,蹋顿很快统一了辽西郡、辽东属国、上谷郡、右北平郡的所有乌桓部落,总共乌桓士民大约有数万甚至到十万之多。这在乌桓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后汉书》将蹋顿和鲜卑单于檀石槐相并列,檀石槐是历史上首次统一并霸占匈奴全部土地的鲜卑首领,足见蹋顿能力之强,影响力之大。

终于在建安十二年,河北军阀袁绍之子袁熙、袁尚逃往乌桓,企图借助蹋顿之力重整河山,而袁绍曾经有恩于蹋顿,蹋顿也乐得借袁氏之手入主河北蚕食中原,于是帮助二袁起兵开始入侵塞内。曹操听说后即亲自率军讨伐,期间深入不毛,杀马为食,多次遇险,终于在白狼山与蹋顿、袁熙、袁尚三人的数万乌桓骑军相遇,曹操与诸将齐心合力大破乌桓军,当场斩杀乌桓王蹋顿,并屠柳城,又收降汉、胡二十余万口。

公平的说,曹操凭此事迹足以称之为保卫过国家边疆的大英雄,曹操纵然也有过不少的屠城事迹,但功过不相抵,我们还是要承认曹操的正面贡献的。而岳飞对外作战贡献还远不如曹操,又有什么资格鄙视曹操呢?

再看岳飞崇拜的诸葛亮。诸葛亮在历史上绝对是个“大好人”,具体好的方面,主要是后世喜欢赞誉诸葛亮为主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诸葛亮的忠诚其实并不想人们想的那么好,因为历史上诸葛亮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做出过一系列专制行为来,当然还是那句话,功过不相抵,我们说了曹操的正面贡献,对于诸葛亮,我们也要一视同仁,我们来找找诸葛亮对外作战的正面贡献。

当时蜀国最大的敌人就是魏国,因为蜀国的口号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国自称是汉朝的延续,自然不会和篡汉的曹魏平起平坐了。于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开战了五次北伐行动,但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蜀国实力不够或人才不足,而是诸葛亮北伐方略本身就有问题,方向是错的,自然达不到目标。诸葛亮的战略是先取陇右,再以陇右蚕食长安,遂后在向中原发展。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是十分错误的,曹魏统帅司马懿就认为诸葛亮应该直接向长安进发,而诸葛亮始终避实就虚,不敢与魏军主力作战,只敢欺负魏国边境的当地兵,这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一直在空喊口号,却始终没有光复汉室的决心,诸葛亮只想着巩固自己在四川这个弹丸之地的无上权力,却无心真正为国家发展做出考虑。不仅如此,诸葛亮的一些行为也近似如今的汉奸,比如说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时就曾经招鲜卑首领轲比能入寇魏国,所幸的是诸葛亮军事上平庸兼轲比能十分狡猾,并不尽力帮助蜀国,最后蜀军四伐也是无功而返。

最后我们对比一下曹操和诸葛亮,一个是可以说消灭了一个民族的强盛的优秀君王,另一个则是勾结异族流寇荼毒中原的昏庸统帅。我问岳飞:贬曹美亮,尔竟欲何为?
岳飞背后是岳家军,成也岳家军,败也岳家军。
成是指岳家军战功赫赫,大有扫平黄龙府气势。败是指在封建王朝家天下,岳家军必然被皇家所不容。所谓功高震主,岳飞缺乏决断能力,不敢顺应历史潮流,最终造成千古悲剧。
诸葛亮就是一书生,有智谋没有战略眼光,把持朝政缺乏基层历练。刘备白帝城托孤,实在是不得已为之。刘备死后,诸葛亮不就是太上皇吗?诸葛亮识人用人方面有严重缺陷,不能聚集能人为我所用。所以诸葛一死,蜀国马上灭亡。
岳飞和诸葛亮,都是民族历史人物。

岳飞为民族英雄,引领精忠报国的典型。有些人认为,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即行政、经济文化一体化在元朝才开始,因此,岳飞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实际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向前发展、向后包容的一个族群,因此一个不断前进、优秀的中华民族,当然需要岳飞所代表的英雄精神。

而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但对诸葛亮存在历史评价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传统史观评价标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结果导向。如果是大一统的开国君王,及麾下的文臣武将,地位和评价就比较高,反之,则评价受限。不过,乾隆还是评价”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岳飞为南宋抗金,惨死秦侩小人和国君昏庸之手,对国家忠诚可嘉,。。。诸葛亮出蜀伐魏,鞠躬尽瘁,为蜀精忠,但小人当道和国君无能,,,,两人都是为国而亡,可惜君王无能,百姓爱戴他们也无用!望采纳建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矣,可谓人臣之楷模,将相之典范,文能提笔,武能安邦,然却蜀中人才凋零,国力薄弱。岳飞虽有强大的后盾支撑,却没有一个像刘禅那般信任他的君主,抱有诸葛亮一样匡扶社稷的理想,却走上了殊途同归的失败命运。无以成败论英雄,都是忠君爱国,理想远大的英雄人物

岳飞与诸葛亮有无可比性?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四句诗是诸葛亮的大粉丝杜甫纪念诸葛亮所写。
精忠报国一身亡,为振纲常有烈光。青史百年公论在,牟山羡水并流芳。这四句诗是张鹏翮赞美岳飞所写。
这俩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大不相同,一个是智勇双全的军师,一个是精忠报国的武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和岳飞……?

设使时空移位,诸葛亮和岳飞见面,把酒论天谈地,他二人会说些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和岳飞,都被极大的神化了。现在先说诸葛亮。

  1、出身不同。三国中说诸葛亮未出山时就名气很大,才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历史上当时诸葛亮并无名气,只是一有才气的士。跟从刘备时也不是刘备主动请的,是诸葛亮主动投奔的。当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已在孙权处做了很大的官,相当于丞相,诸葛亮没有跟哥哥沾光,自己寻找事业,说明诸葛亮是很有志气的。

  2、仕途坎坷。三国中说诸葛亮一出山就被刘备拜为军师,相当于蜀权力中心的二把手。历史上这葛亮最早的职务极低,是个督办粮草的地方小吏,这个职务做了有十年才有升迁。不过诸葛亮是有能力的,完全靠个人实力最后成为蜀汉的最高行政官。刘备临终前托孤在历史上是有的,刘备对诸葛亮说必要时可以取代王位,这一点和三国一致。刘备很明白,当时主政完全靠实力,而诸葛亮没有取代王位,可能是其忠君思想起作用,也可能有其他原因,由于资料很少,不可推测。

  3、家族势力很大。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东吴的主政官,诸葛亮主政十年后,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延在魏国也做到了主政官,这样其三兄弟分别在三国做了主政官,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三国间基本没有战事,和其家族势力不能说没有关系。在诸葛亮去世后,三国间战事又起,最终统一。三国战乱时对百姓造成的苦难是不可想象的,三国鼎立后相对缓和,对百姓来说是一大幸事,这是诸葛亮对历史和百姓的最大贡献。

  现在,本人再举一些事例,褪掉诸葛身上的光环。

  诸葛亮弄权,排除异己等好多人都揭露过了,多少带有各人的主观成分。 这里说一个不用主观,一看能看出来的诸葛亮人格问题。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刘备平定益州,诸葛亮被赏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吕蒙也的得过很多赏赐,却当时就要退掉,死后全部上缴,而诸葛亮呢,那么多财物全部收纳,一边标榜自己“收赐百亿,位极人臣”(诸葛亮自语)一边又和人说“妾无副服”,拿了锦千匹的人,还做不起小妾的替换衣服,不是人格低下到处说谎,就是为生儿子,讨了很多的小妾,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在当时收了好多赏赐自己享用没有错,为生儿子或者贪恋美色,招了许多小妾也没有错。但同时收了那么多财富自己不退出一分钱,却在到处说谎自己连小妾衣服都做不起,一方面标榜自己“收赐百亿”,一方面又说自己只有几亩地,没多少东西。这样的人是多么虚伪,到处说谎是多么的卑劣,这就是历史细节显示的真实的诸葛亮,一个所谓“清廉”的诸葛亮。

  而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于伪书《后出师表》,早就被考证是后人伪作,陈寿三国志和《诸葛亮集》中根本没有这句。
  1 北伐就是表面文章,其实质为了自己集权,http://culture.163.com/editor/luantan/041217/041217_105436.html
  2 拿了那么多钱还在哭穷的虚伪
  http://post.baidu.com/f?kz=87548646
  3 打了败战说自贬职但却统管如前。
  4 表面推辞加九锡,却说成功了“虽十锡可受”

  诸葛亮就是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大权臣,所以会受到后世一样的统治者的崇拜神话。

  再说一下岳飞。

  民间流传不少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许多是后世虚构的。但就岳飞而论,在《说岳全传》和一些戏文中,虽然虚构事迹颇多,但对他的高风亮节其实反映得并不充分。

  岳飞有一句流传近千年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社会,官场中充溢着崇文抑武的习气,武将被指为粗人。武将能讲出如此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的名言,已属极为不易,更何况是身体力行。他担任高官之后,收入自然颇高,却一直维持着相当简朴的生活。后妻李娃有一次穿丝织品,岳飞就一定要她更换为低档的麻衣。他的私财收入是十分丰厚的,却经常化私为公,以私财补贴军用。有一次,以宅库中的物品变卖,造成弓二千张。他遇害后抄家,家中根本没有金玉珠宝,贵重物只有三千余匹麻布和丝绢,五千余斛米麦,显然还是准备贴补军用的。

  宋代的统治阶层纳妾是很平常的事。如抗金名将吴玠服用金石,酒色过度,咯血而死。韩世忠不仅纳妾多人,还喜欢侮辱部将妻女,竟迫使猛将呼延通自杀。岳飞的前妻刘氏是在战乱情况下,自动离家改嫁的。他与后妻李娃厮守一生。有一次,吴玠属官出差到岳飞军营,对于岳家军中别无姬妾、歌童、舞女等劝酒作陪,颇感惊讶。回去报告吴玠后,吴玠特别为岳飞送来一个四川名姝,并置办许多金玉珠宝做妆奁,然却被岳飞打发回去。

  岳飞根本不是恋栈的官迷,他几次上奏,都表白了准备功成身退的心迹。“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名句,正是表达他贱视官爵的心态。南宋的百姓对此有广泛崇高的评价,说他“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只寻幽”。

  岳飞有五个儿子,他死时仅三十九岁,却已是抱儿弄孙的祖父了,长孙岳甫比幼子岳霭大一岁。因年龄关系,真正能随他出入战阵的就只有长子岳云,他对岳云的要求可说是超乎寻常严格,这应是与力图矫正宋军中的各种裙带风式的腐败有关。当岳云还是一名小军士时,在训练时不慎跌下马来,就被岳飞严责一百军棍。岳云年龄稍大,就成为一名十分骁勇的战将。他的兵器不是像演义或戏曲中所说的,是一对铁锤而是一对铁锥枪,军中称他为“赢官人”,意为这个“官人”(官员的尊称)总能打赢。他参加过多次重要的战役,特别在著名的颍昌大战中,打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全身创伤一百多处,对扭转战局起了重大作用。但岳飞在一般情况下,只报将士们的战功,却对岳云的战功扣押不报,并且多次拒绝上级或皇帝为岳云加官。岳飞平时不准儿子们近酒,在学习的间隙,还让他们参加农事,理由是“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

  岳飞强调“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他能很自然地说到做到,是令人佩服的。

  综上可见,作为文臣和武将的精神偶像,历史和我们认识里的形象差距很大。那么,两个人见面,岳飞会指责诸葛亮的这些缺点吧。

  觉得好,给加点分吧。急求分!
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同样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如果让岳飞做诸葛亮手下的大将,他能消灭曹魏吗?

我觉得这二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更何况是能否消灭曹魏的问题,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他们二人的能力如何,而是诸葛亮与岳飞两个人本身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诸葛亮谋略过人,而且主张攻击曹魏,而岳飞兵法和武艺都十分高超,按照这样来看似乎是两个人合作天衣无缝,其实两个人都是主动的一方,在军营中的位置就不好把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两个主帅如何统筹为队。

诸葛亮是活跃在三国时期的人物,并且记载的笔墨十分浓重,在蜀汉也算是几位佼佼人物之一。诸葛亮出山之前就颇有美名,再加上后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给人一种神秘感,最后更是兢兢业业效力于刘备,之后刘后主,诸葛亮诠释了真正的忠诚。诸葛亮的谋略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三国的战绩历历在目都呈现了眼前。

而岳飞属于南宋中人,看着大宋如此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一个人翻云覆雨,最终拥有了自己的队伍,有了保家卫国的资本。岳飞包括自己的岳家军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一度成为金军的噩梦,所以论兵法、论战斗力,岳飞不输其他人。更加重要的是岳飞的忠心,忠于国家,忠于军营。

但是看似来这样相似的两个人却不见得是最合拍的搭档。正是因为两个人没有放在同一历史平面上,所以才会有诸葛亮与岳飞一同消灭曹魏的联想。但是诸葛亮在军营当中完全是主导地位,他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坚信自己的见解,而岳飞也是抗金的主力军,他也是主帅,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安排。这样的两个人如果合作,那么注定是要一方妥协,否则两个在军营中主动的人难免碰撞出矛盾。所以我觉得消灭曹魏基本上是没有根据的,毕竟消灭曹魏也不是蜀汉更换一名大将的原因,这其中有更多的综合因素。

不能,即使岳飞做蜀国的大将凭借他的一己之力也无法彻底扭转局势,因为蜀国的整体军事实力和魏国相差较大
不能,蜀国缺的不是人才,蜀国缺的是兵马钱粮,蜀国需要这些资本去和魏国抗衡。
我认为还是不行,因为相对来说,当时蜀国的经济还是蛮落后的,即使有岳飞这样的大象,在粮草和资金方面也是不充足的。

如果给诸葛亮一个岳飞,他能否统一天下呢?

不能,就算给诸葛亮一千个岳飞也不能统一天下,虽然岳飞是个好将军,但却没有治国之才,诸葛亮缺的是上能安邦定国,下能杀伐征战,并且口才好能游说的大才。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又能治国、口才又好,还能打仗,而且还总胜。岳飞只占了一样而已,其他那几样都不占,所以就算给诸葛亮一千个岳飞,也只是在打仗方面有些优势而已,并不能扭转战局。除了岳飞,还应该再给诸葛亮汉武帝、范蠡和张仪才能真正扭转局势。

正所谓治标先治本,我们要知道诸葛亮缺什么,才能真正帮助他。在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比那两国主要弱在人才缺乏和经济缺乏。

范蠡是一代商祖,素有陶朱公美名,他是历史上最富有的大富豪。汉武帝有魄力、有能力,知人善用、大兴农田水利,发展生产,增长了汉朝经济实力,具有治国安邦之才能。张仪口才好,当年游说各方诸侯国破解合纵,大大削弱了诸侯国实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这两个人物要是也能给诸葛亮,那没准能统一天下。

让范蠡去发展经济,蜀国是后成立的国家,各方面的实力比曹魏和东吴差远了,虽然诸葛亮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但整体还是比另外两个差很多。所以,如果能让范蠡搞活经济,就可以给予诸葛亮财务支持,自然能增强蜀国的军事实力。

让张仪去游说,曹操生性多疑,可以从曹操先开始。就说孙刘两家要合起来打曹魏,为了破坏孙刘的联合抗曹,不如反被动为主动,让曹操先发制人灭掉孙权。别人说曹操可能不信,但张仪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动曹操。等曹操攻打孙权之时,诸葛亮借机渔翁得利。

之后让汉武帝守护胜利成果,犯我蜀国者,虽远必诛。

不能,诸葛亮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他虽然兵力强盛,军事才能过人,但是他没有得到上天的支持,所以没有取得胜利。
如果给诸葛亮一个岳飞的话,他当然可以统一天下了,毕竟岳飞的军事能力不是司马懿可以比的。
他也不能统一天下,因为诸葛亮不缺武将,诸葛亮一直辅佐的是刘禅,谁来了也没用。
本文标题: 如果把岳飞和诸葛亮角色互换会有怎样不同的历史走向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45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世界历史上最失败的迁都是哪一次五施学馆 | 唱歌能团结同事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