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华文明的龙山时代?新石器时代诸多文明因素的持续积累,终于在龙山时代出现质的飞跃,诞生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公元前3000-前...
什么是中华文明的龙山时代?
新石器时代诸多文明因素的持续积累,终于在龙山时代出现质的飞跃,诞生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龙山时代,黄河流域的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诸类型、大汶口文化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中晚期等等,中华大地的多种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考古研究的成果证明,龙山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
从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看,龙山时代的社会分工和分化日趋激烈,原始氏族平等一致的原则遭到摈弃,社会成员分裂为贵族和平民,贵族中又分成地位高低不等的级别,少数贵族统治着占人口80%以上的平民,从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多层社会结构。与之相应,在龙山时代,作为贵族等级制度观念形态集中表现的礼制也已形成,并成为规范贵族行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与再分配的法则。这种礼制,在葬制方面反映最为典型。龙山时代的墓葬类型,呈现明显的分化,除了大、中、小墓的多层次等列外,还出现超大型墓。大型墓,多使用体现墓主生前权力与地位的木椁以及由玉石器、漆木器、特殊陶器构成的前铜礼器群;不同等级的中型墓,也使用与墓主地位一致的礼器,并逐渐形成以大墓为主体的上层富有家庭墓区。此外,宫室、宗庙等礼制也相当突出。
龙山时代还具备了文明的又一要素:都市及大型聚落。在考古发掘中,有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发现了多处龙山时代的城址。经过确认,至少有20多座,面积从1万至100万平方米不等,以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者居多。
在龙山时代,我国已有铜制品和铸造工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从此,中华文明以独特的路径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根据考古学理论, 史前远古时代的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汉字产生分为几个阶段 各属于考古学的什么时期,时间界限是什么
一是创制期。
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 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当考古学的前仰韶时代和仰韶时代前期
时间界限为距今 10000 年至 5500 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 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二是形成期。
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 说中的五帝时期,时当考古学的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文化时代,
时间界限为距今 5500 年至 4000 年前后。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它主要是用刀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由于龟甲兽骨坚硬,所以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因为用尖刀雕甲骨文刻,所以线条细而均匀。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具有早期汉字的特点: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
2.金文
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因为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 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3.篆书
“篆”字《说文解字》训为“引书”,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可见“篆”字、含有“写字”之意。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又称籀文,有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鼓文及周宣王时使用的识字课本《史籀篇》一类。形体特点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特点。广义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古文小篆则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后,在秦代颁行的统一字体,由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后改定的字体。因为它是正式颁行的统一字体,经过整理、简化,所以异体字大量减少,且字形呈长方,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小篆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符号性增强了,图画意味大大消失了。因为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4.隶书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在秦代,隶书与小篆并行,是书隶日常抄录公文的便捷字体。小篆难写,不能适应秦代公文往来的需要,多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为了便于快捷地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此时的隶书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因此,“隶变”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小篆以前的汉字为古汉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象形性强,定型性差,字由线条构成,没有形成构字的元素——笔画。隶书以后的汉字为今汉字。今汉字的特点是符号性强,定型性强,字由种类有限的笔画构成。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正式的书写体,也称为“汉隶”(也称今隶)。
时间界限为距今 10000 年至 5500 年前后,即传 说中的五帝时期。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 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创制期, 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 间界限为距今 5500 年至 4000 年前后,时当考古学的前仰韶时代和仰韶时代前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时当考古学的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文化时代。二是形成期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草书和行书是辅助性字体
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 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当考古学的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文化时代,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 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时当考古学的前仰韶时代和仰韶时代前期, 时间界限为距今 10000 年至 5500 年前后。二是形成期:一是创制期,即传 说中的五帝时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时 间界限为距今 5500 年至 4000 年前后
没有满意的话,再在别的地方搜搜吧
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
一、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布局特点
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它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
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也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
二、龙山文化时期的建筑布局特点
龙山文化的房屋建筑和仰韶文化的相居室相比,有很大改进和变化。氏族村落的布局同过去基本一样,住房和窑穴交错地分布在一起,公共基地设在居住区附近,但是过去居住区中心那种大型房屋没有了。这时多数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大约是同父系氏族公社出现一夫一妻制有关。
有的遗址出现双室相连的房屋,有一个双室房屋,内室的中部有椭圆形凹入地下的小灶,外室北墙有一个较大的壁炉,壁炉附近还有几个小姓和窑穴,两室之间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门开在外室的南边。
这一时期的落葬也充分显示了父系氏族公社制下的各种社会关系,成年男女合葬墓已相当普遍。如甘肃临夏秦魏家一处墓地,有合葬基24座,其中成人合葬墓16座,都是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方侧身屈肢,妇女的社会地位下降,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形成。
扩展资料:
仰韶文化穴居特点: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
房屋是泥草混合形式,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龙山文化穴居特点:平面圆形,半地下式屋,屋内地面用火烧烤后涂抹一层白灰面。在陕西周原地区发现的半穴居,平面正圆形,直径4.4米,屋内有火灶,向下挖入,上部开口以备上下的出入。屋高1.8米,与仰韶时期比较体量很小,这和小家庭的需要是一致的。
同类型的房屋发现共计十几个,从南到北顺序排列。其中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上部开口处距离地面1米左右。此次发现主要是在龙山文化房子中心区,在修建铁路开辟道槽时露出来的,切开剖面十分整齐清晰。将那些穴居的房屋从中暴露出来成为明显的横剖面,这样,看到的穴居房屋特别清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仰韶文化
百度百科-龙山文化
从总体上说,城防设施的普及,不但是聚落建筑技术的进步,更是对外防御紧迫、对内冲突加剧的客观结果。从城址的外部形态上看,方城已经成为主要的形态,这是龙山时代城的自身形态成熟、摆脱早期环壕聚落痕迹的体现。从内在结构上看,龙山城址是原始社会晚期各大部落集团画地自保、创立方国的聚落形态反映,其中的大城已经初具方国的政治中心——都邑的地位。龙山城址相对集中地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六大古文化区系中,分别相当于我国传说时代至历史早期华夏、东夷、巴蜀、荆楚、吴越等民族集团及其先民的活动区,而不同区系中相继出现的以大型聚落为中心的“等级群落”结构就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实体的考古遗迹.在大型城址和等级聚落中心的重要建筑内普遍发现了人、畜牺牲祭祀的奠基遗迹。在丧葬上,贵族墓地或公共墓地内的贵族墓区的人、畜牺牲祭祀遗迹也相当普遍。中心聚落往往还建筑有大型、复杂的专用祭礼场所。可见,龙山时代是宗教祭祀和礼制文化愈趋成熟的阶段,成为国家文明大厦即将落成的重要表征。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发现和研究 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遗存。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了该遗址。后来又在黄河中、上游调查发现了若干类似的文化遗址。由于这些遗存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彩陶,曾被统称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国学者先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万泉(今万荣)荆村、河南安阳后冈、浚县大赉店等遗址。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从而明确了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自仰韶文化发现至40年代,学术界还初步探讨了该文化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比较大规模地发掘了一批重要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华阴横阵,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又通过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