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那些花儿的故事,你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 2023-03-04 23:01: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阳春三月,桃李吐艳,粉嫩的桃花实在太抢眼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桃花的传说及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桃...

《诗经》中的那些花儿的故事,你都知道吗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阳春三月,桃李吐艳,粉嫩的桃花实在太抢眼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桃花的传说及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篇1

阳春三月,桃花吐妍,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年年如此,今年更盛。尤其是双休日,因为去森林公园观赏桃花的游客实在太多,公交车几乎应付不了!

桃花并未列入中国十大名花之列,有句成语叫做“凡桃俗李”,用桃花和李花来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桃花确实很平凡,很普通,但它的可贵之处不就在它的平凡和普通吗?这使我联想起另一句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又何必说话来招引客人呢?只要它有花、有果实,人们照样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的人多了,就能走出一条小路来!

说桃花平凡,它又不平凡。人间百果,只有桃子可称为仙桃;世上百树,唯桃木可称为仙木。传说黄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圣诞,这一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宴请诸路神仙。王母娘娘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是天宫中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既然桃子是仙家的果实,桃树自然被中国人看作是福寿吉祥的象征。老年人过生日时,做儿女的常送寿桃给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长寿、幸福。

虽然桃子并不能真的让人长生不老,寿与天齐。但桃子养人却有一定科学依据。自古以来桃子一直是宫廷美容秘方中不可缺少的食材,经常食用能够使皮肤细腻洁白,脸颊红润。有句谚语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人们用这句谚语,其本意是比喻自己情操的不俗与追求事物的完美。尤其是男女在选择配偶时,表明自己要么要个好的,要么就一个不要,绝对不将就的意思!但以鲜桃对应烂杏,足见世人对桃子的偏爱。其实,再贵重的水果,烂了都不能吃,为什么独贬杏子呢?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杏伤人,桃养人,李子行里抬死人。”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查了中医养生理论才知道,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合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相反,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杏肉味酸、性热,有小毒。过食会伤及筋骨、勾发老病,孩子过食还极易长疮生疖……

桃树全身是宝,桃花果实为桃;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道家还认为桃树是仙树,桃木有“避邪”的功能。宋代改革家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里所说的“桃符”就是画有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将桃符挂在门上,据说可以“避邪”。此习俗流传至今,只是时代不同了,在年轻人中间,知道桃符的恐怕已经不多了。

桃木细密坚硬,可作木剑或雕刻。人们用桃木剑辟邪镇宅。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因患有头疼之病,找遍了天下名医,怎么看都没全愈,后来据自己的一位军师说,用桃木剑挂家里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就派人在中原定做了一把上好的桃木剑挂在室内,果然头疼病不治而愈,而后南征北战,一直带着那把桃木剑,帮助他建立了霸业。《封神演义》中的云中子用来帮助纣王消灭宫中妖气的也应该是桃木剑,小小的一柄剑,差点让得道千年的九尾妖狐妲己显形,可见此剑威力之猛!今天,辟邪桃木剑在许多地方仍有销售,价格不菲。

聊了桃树,回过头来再聊桃花,说桃花普通,它又不普通。被孔子誉为“思无邪”的《诗经》中,就有赞美桃花的诗篇。如:《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从两诗中引伸出一个成语“夭桃襛李”,用以赞颂新人的年少俊美。以后历朝历代,歌颂桃花的诗篇不计其数,举不胜举。不仅如此,桃树、桃花、桃林、桃园,凡是含有“桃”字的单词成语,常具有正面的意义。人们将世外乐土称之为“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世外桃源”,一个理想的美好世界;人们还将生徒众多的师门叫做“桃李门墙”,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教师,比喻他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而“人面桃花”既用来形容女子美若天仙,又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说的是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感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本来故事到此就结束了,留给大家无限的想象空间,多好!可是中国人有成人之美的习惯,总是希望有情人总成眷属,于是就编了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崔护终于如愿以赏,与那位美人结成了幸福的一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作为《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的故事情节,更是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诗仙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后世人就用“桃花潭水”来比喻友情深厚……

在众多的有关桃花的诗篇中,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比较特别: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在这首诗里,唐寅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尖土,将“酒盏花枝”的“贫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花间独坐,半醉半醒,自有风流。在桃花诗中独居一格,为后人赞赏!但他装疯买傻也好,放荡不羁也罢,其实都是为了避祸,是对权贵当政的不满和无奈!

去森林公园看桃花,偶有所感,东拉西扯,又写长了!桃花花期很短,所谓:“三月桃花一时红,风吹雨打一场空”。然“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篇2

《诗经》上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到春天,轻盈的花朵染上妩媚的粉色,使大地充满了盎然春意。与桃花有关的还有很多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

三千年前的中国,在北方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几户人家。山顶生活着一位勇敢,勤劳的男青年,他叫洮子,因为热心助人深得村民的喜爱。在山腰住着位叫小美的姑娘,她聪慧美丽而又能歌善舞。洮子一直将小美当作自己的妹妹,时常去找她聊天唱歌。他们俩人在一起时总充满了欢声笑语,渐渐的他俩相爱了。他们俩的爱情悄然而至,滋润着两人的心田。可是小美知道自己是玉帝的花仙子,不久就会飞升化仙。她深深的爱着洮子,怕自己的离去会打乱洮子的生活,刺伤洮子的心。于是一天,她冷冰冰的告诉洮子:”其实我爱的是非常坚强的男人,你控制不住情感就证明你不够坚强!什么时侯你坚强起来了,能将对我的情感压抑住了,才会被我所爱”。此后,小美就不再与洮子相见了。

小美说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洮子的心间,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爱小美,小美会不喜欢自己。忍住不爱小美,也会失去小美。他的心时而沸腾时而冰冷,他的脸失去了血色,他的心开始变的僵硬。在一次与小美的偶遇中,洮子述说了自己的痛苦。他告诉小美”我的心已经变冷,变硬,我爱你有多深,心便有多硬!妹妹,哥哥不相信你不喜欢我,我只想看看你的心是否象我一样因爱而冷!”

生命对于这对年青人已经不再有意义了,他们取出各自冰冷的心脏,互相求证,而相依而死。于是,”爱比恋更冷”成为人们一时相泣而谈的话题。村民们感慨于他俩的深情,将他俩合葬在一起。当晚雷声大作,阵雨下了一夜,村民们能在家听雨打在小路上的声音,谁也不敢出去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天明,雨停了,村民看到他俩的墓地上长出了一棵小树,树上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原来,洮子的遗体化作了树干,村民为了记念他把这棵树叫作桃树。小美化作了桃花,灵魂升到了天上。由于她贪恋人间真情,到天庭时花仙的座次已排好,王母娘娘念其真情可贵,封其为桃花娘娘,专事人间爱情和求嗣。

当年夏天,人们惊奇的发现桃树上结满了鲜果,它象是两颗心紧紧的重叠在一起。知道这个故事的人,怕桃树伤心,总是等果子变红变软后才摘下食用。

即便是这样,桃子的里面仍有一个壳护着一个变硬的心。从那年以后,人们总是用桃花向征爱情,用坚硬的桃木做桃符避邪!

桃花盛开在春日里,她粲如锦绣,艳如红霞,传说唐明皇和杨贵妃都喜爱桃花,禁苑中种桃花千姝,每到桃花盛开,他们会于桃园,每次皇帝都要摘桃花插于宠妃头上,说"此花最能助娇态",桃花如此娇美,因此古时有人用桃花洗面,认为这样可使容貌更加美丽。

传说中的桃花花神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二十年,屡破契丹军。可能是他抵御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一说为唐朝诗人崔护,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

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到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而桃则寓意长寿,给老年人祝寿,送上一盘寿桃,以表示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桃花,味甘、辛,性微温,入心、肺、大肠经,具有活血行瘀 ,润燥滑肠,祛病美容的功能。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桃花味苦、性平、无毒。入药可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泄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以茶饮之可使人面色润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桃花含有山萘酚、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优质蛋白质、挥发油、脂肪、纤维素、钾、铁、磷、锌等。而山萘酚是一种较好的美容肤品。用新鲜桃花泡酒,每天喝一点,可以使面色红润。但不宜多服,久服易导致泄泻。桃花研末,再用冬瓜仁研成末,蜂蜜调匀,敷面能去雀斑、黑痣、黑斑。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篇3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所有桃花开出来都是白色的,后来才变成了红色,据说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对夫妻,他们郎才女貌,很是恩爱,人们都很羡慕他们的感情。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直到有一天,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一年的春天,这一对小夫妻在给一棵桃树浇水施肥,这棵桃树是在他们相爱的时候种下的,算起来,到那天已经好几年了。

他们在树下歌唱着,卿卿我我。过了一会,有一群仙人追向了他们,小夫妻看见了,连忙逃窜,可是却被仙人们用法力障碍住了。

“你们还想往哪里走?偷食仙桃,私自下凡,结为夫妻。你们罪大恶极,快点给我上天庭接受惩罚。”仙人们纷纷指向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求求你们了,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小夫妻苦苦哀求着仙人们,这时候,路过的人才知道这一对夫妻是仙体,纷纷议论着。

“不行,除非你们让这白色的桃花变红,哈哈哈”一位仙人望着他们大笑起来。

此时的小夫妻互相看了一眼,男人摸了摸女人的头说道“照顾好自己吧,我走了,如若有缘,我们来世再见。”

男的说完,便拿出衣兜里面的刀,刺向了自己的心脏,仙血滋养了树根,桃花渐渐变红了。

女人伤心地将男人埋到了桃树下,从那以后,桃花就变成了红色,而且只是在春天开,也据说,这象征着男女的爱情像桃花一样热情,火热。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篇4

当初,孙悟空还在天宫当弼马温的时候,有一天来到御桃园。他看到一个个仙桃又红又大,乐得悟空抓耳挠腮,“嗖”地纵上桃树,大吃起来。吃着吃着,悟空心想:“仙桃虽好,可这园子里的风光哪能比得上俺老孙的花果山,还不如回去!”说走就走,一个跟头,悟空就想跳下天宫,回到花果山去。

但是当他刚来到南天门,一个人跟了出来,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看管桃园的桃花仙子。大圣发觉有人追赶,连忙一闪身不见了。

桃花仙子按住云头,向下打量,只见一片青山,几湾绿水,一簇簇花丛,桃花仙子越看越喜欢,竟把追赶悟空的事给忘了。

她心想:索性游它一游,也不枉来人间一趟。想罢,便顺着山间小道一直往前走,不觉就离开了她自己所在的望海楼,进入三无宫,穿过自在天,转过风口岭,下了十八盘,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去处。

仙子觉得有点口渴了,四处打量,想找点水喝。忽见远处一片小小桃林,又听到一阵悦耳的山歌声从林内传了出来。桃花仙子大喜,急忙迎着歌声寻去。她绕过一棵棵桃树,发现唱歌的是一个年轻后生,正在收摘毛桃。仙子有点害羞,半转过脸去,细声问道:“这位小哥哥,我是行路之人,口渴难忍,能不能给碗水喝?”后生见有人问他,停住了歌声,忽然发现面前站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不禁脸红了起来,连忙答道:“姐姐,请吃几个桃子解渴吧。”说罢,从树上摘下几个桃子,双手捧了过来。

桃花仙子谢了谢,也不推托,顺手拿了一个,咬了一口,不禁皱起眉头,失声喊道:“哎呀,怎么这么难吃呀!”后生忙说:“姐姐,这棵树上的桃子,还是我们云台山里最好的哩!”仙子惊奇地说:“怎么你们这里最好的桃子竟是又苦又涩的?”后生答道:“听老辈人讲,我们这山里原来也有上好的桃子,个个又红又大,又甜又脆。后来因为天上的王母娘娘要开什么蟠桃大会,看中了我们这里的桃子,便派天兵天将下来,把我们的桃树全都移到天上去了。”

后生说到这里,看到仙子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便又解释到:“这片桃林,还是我太祖爷爷偷偷藏起的一个桃核,后来培植起来的。”仙子这才恍然大悟。她心想:自己多年为王母娘娘精心管理从地上偷去的桃树园,不是太对不起人间吗?桃花仙子再看看这又酸又涩的毛桃,又看看面前这个淳朴忠厚的后生,不禁低头沉思起来。

这时,后生却憨乎乎地说:“姐姐,你为何不吃桃子。”

桃花仙子又望了望他,心里一热,两颊飞红,心想:我何不仿效织女姐姐,嫁给这个勤劳忠厚的后生,长期居住人间,与他共同培植桃树,不就可以实现我的愿望了吗?

于是她转身对后生说道:“小哥哥,这个桃子实

在难吃,你把我带到家中烧碗茶喝吧。”后生开始面露难色,但一想人家既已开口,又怎好推托?于是挑起担子,带着姑娘向家里走去。

转过几道山,眼前一间茅屋,冷冷清清,靠在山前。后生打开屋门,请姑娘进去歇息。自己便抱了一捆干柴,跑去烧水。桃花仙子进入屋内,四处打量,发现这间茅屋虽然简陋,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竹几上还摆着几个木刻的桃子,各色各样,有水蜜桃、白玉桃、蟠桃……刻得十分神似。仙姑暗自称叹不已,她对后生的爱慕之情不觉增添了几分。正打量间,后生端水进来,捧给仙子。仙子接过来,喝了一口,微微一笑,指着竹几上的几个木刻桃子问道:“这是你刻的吧?”后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仙子又问:“你见过这样的桃子吗?”

“我只听老人说过。不过我很想让我们这里的山再结出这样的桃子来。”

仙子听到这话,不禁露出钦佩的神色,含情脉脉地打量着后生,那后生也情不自禁地偷偷打量着仙子。桃花仙子思考了一下,然后抬起羞红的脸,鼓足勇气向后生说道:“小哥哥,巧妇虽巧,难为无米之炊。我倒有一个想法,不知哥哥是否愿意。我父母双亡,如今孤单一人,家中原有几棵祖传的良种桃树,可以移来,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篇5

相传在南北朝时,有个叫潘子良的人,在今桃江县城西南二十八公里处的一个山崖下炼丹修道,成仙后,他炼丹用过的水格外明净。

有一天,桃花仙子驾云漫游到此,被其吸引。便情不自禁地降落云头嬉戏于井旁,并将发髻上的一朵桃花丢在井水里,谁知桃花落在沾满仙气的井水里翻滚,一变十、十变百。随溢出的井水顺流而下,使整个溪流长年浮满桃花。

另外,王母娘娘一侍女看上溪边一石匠,便私自下界与其结为夫妻。临产时被王母娘娘发现,生产后不得不被迫返回天庭,分别时,侍女送丈夫一对玉簪,嘱其插到溪流两岸。玉簪便变成了桃树万棵,这条溪流也就成了桃花江。侍女生下一男一女也像其母亲一样面似桃花,美若天仙。两岸女子经溪水洗浴,亦百般娇美。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名扬天下。的确,桃花江是一个山美水美人亦美的地方,这里山水如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湖南省十大旅游区之一。从此,桃花江有人间仙境之美称。

美丽如画桃花江 桃花江发源于宁乡县的龙塘,进入桃江县境内的子良岩后,才称桃花江,长27.8公里,有83道弯,穿山走谷,在桃江县城桃花江港处,坎坎流入资江。

桃花江上游奇峰怪石,急涧瀑布相连,每当春季桃花盛开之时,中下流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大有“烂漫芳菲,其色甚媚”的万千气象,令人留连忘返。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文_翻译及赏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先秦·佚名《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古诗三百首 , 诗经 , 桃花民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唯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佳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桃夭》篇,对它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恐怕就更好理解了。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还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丽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美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艳如桃花”,还要“宜其室家”,也就是美与善之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这种观念呢?先秦人为什么把家庭和婚姻看得那么重要呢?

把婚姻和家庭看得十分重要,还不仅仅反映在《桃夭》篇中,可以说在整部《诗经》中都有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如果我们再把《桃夭》篇之前的五篇内容摆一摆,就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婚姻和家庭问题,在《诗经》中确实是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

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

第六篇,即《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

以上是三百篇的头几篇(除掉第四篇),它们写了恋爱,结婚,夫妻离别的思念,渴望多子,回娘家探亲等等,可以说把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谈到了。

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开卷头几篇几乎全部是写婚姻家庭问题的,岂不令人深思?不论是谁编辑的“诗三百篇”,不论孔子是删诗了、还是整理诗了,抑或是为“诗三百篇”作了些正乐的工作,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他们是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问题的。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论这个问题呢?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每个人都仰仗着家庭迎接困难,战胜天灾,争取幸福生活,当然希望家庭和睦、团结。娶亲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前途,所以,对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这很容易理解。

从统治者方面来说,就要复杂多了。《礼记·大学》引到《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可真是一语道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巩固与否与社会的巩固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到了汉代,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之说。不论“三纲”,还是“五常”,它们都以夫妇关系为根本,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其它的四种关系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诗集传》卷七)从这段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的魏文侯有一段名言,说得很为透僻。他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宜家”是为了“宜国”,在他们眼里,“宜家”与“宜国”原本是一回事,当然便被看得十分重要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论自古以来多少解经者就《桃夭》作过多少文章,但象小桃树那样年轻,象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人们衷心祝愿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

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

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像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著艳丽的桃花,婀娜著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著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画中的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目光躲闪,却又忍不住兴奋的顾盼,在夭夭桃实、灼灼花枝的衬托下,人若桃花,两相辉映,怡人的快乐迅即涌上心头,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心声:“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今天我要嫁给你啦......”

之子与归,是说这个美丽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归,妇人谓嫁曰归。在夸了即将出嫁的新娘的美貌之后,诗意开始延伸,人们随之将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那是怎样的呢?诗里唱到“宜其室家”、“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

宜,和顺美满的意思,室谓夫妻所居,家为一门之内。如果说对新娘容比桃花是毫不掩饰的赞美的话,这里就是含蓄的将女子的“善”,掩藏在宜家宜室宜人中了。试想,新人过门后,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仅有美丽的脸蛋是不够的,必得有颗善良的心,才能让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三百”开篇,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 宜室”、“ 宜人”上的“宜国”。

雅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著,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的心事,像春天藏着太多太多的花朵,你不说,不说也羞呵。

小姐妹出嫁前,你陪着流了一晚的泪,你想过,自己也将有这样大哭一场的日子,离开家,离开父母,头顶一块红布,骑上高高的骏马,在吹吹打打的热闹声中,不知为何,也不问为何,就要向陌生的新郎全身心地交付自我。小姐妹归宁之时,像沾露的梨花,不胜娇羞,你问她们“结婚好吗”,她们回答“真好”,再问,却云山雾罩,笑言,“急什么,你迟早要知道的。”你有一点点羡慕她们,暗自猜测:我做新娘,会不会很快乐?

灼灼其华桃花是火啊,是春天的火,是内心的火,燃起你莫名的相思,那少年曾在垅间走过许多回,既俊雅,又健硕,相遇时,他微微一笑,就捉住了你的灵魂。“他会不会娶我?”你这样温柔地等待,夏蝉唱完了,秋雁飞过了,终于在某个雪后的黄昏有了讯息,他在火塘边与父兄们说着要紧的话,每一言你都隔窗听见了,心儿如一活蹦乱跳的小鹿,你有些担心,它会脱腔而走。

一桩美满的婚姻终于在那个雪夜瓜落蒂熟。又是桃花灼灼而开,明艳的少女就要出嫁。祝福吧,她带着著美好的祝福开始新的生活。从此以后,她将成为贤妻,成为慈母。

艺术特色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著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实际上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为家。今以现代语释为家庭,更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洞门高阁霭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

今天花花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下诗经里的植物!

1、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荇菜,也称莕菜,是一种水生植物,生在浅水区域,能匍匐生长,叶片漂浮在水面,像迷你版的睡莲叶。

荇菜的茎非常细长柔软,开黄色小花,挺立在水面,显得很是小巧别致,是庭院中经常用来布置水景、点缀水池的植物。

2、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诗经中的木瓜跟我们现在吃的木瓜可不一样,我们吃的木瓜是从美洲热带地区传过来的,是一种热带水果。

而两千多年前的木瓜则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开花很像皱叶海棠,果实外表椭圆光滑,形如青黄色的鹅蛋,口感酸涩,味道像木屑,并不好吃,更多的是入药用。

3、梨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召南·甘棠》

甘棠也叫甘棠梨,是一种野梨子,山林里有很多,果实比普通的梨要小,外皮青绿,口感酸涩,并不多好吃,现在多用于果木嫁接。

4、绿竹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

5、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蒹葭者,芦苇也。随风而荡,却止于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初生的芦苇叫“蒹”,开花前则称“葭”,花后结果实为“苇”。

苍苍是老青色的意思,未成熟的芦苇无花之时,正是其色苍苍。

6、薇、蕨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召南·草虫》

这里的蕨和薇都是一种草本植物,初生的薇草和蕨草,都非常柔软纤细,嫩茎常常被古人采摘下来充饥食用,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野菜。
1.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
2.莼菜之手
3.飞蓬的性情
4.粗粝与温柔——萎蒿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6.风羽之物——白茅
7.悲感的熔池——黍
8.有女同车——木槿
9.爱的使者——萱草
10.艾蒿
11.色彩的精灵——蓝
12.野马葛藤
13.勾连之物——卷耳
14.泯嘴一笑——桃
15.以乐心,度俗世——车前子
16.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17.入口嚼碎明琉璃——蕨菜
18.梨的琐忆
19.梅之女
20.树好大,风有时,人无涯——柏树
21.写给母亲——酸枣树
22.被戏说的——匏瓜
23.悲喜合鸣的自然暗哑——苦菜和荠菜
24.挂怀一个平淡如水的朋友——茯苓
25.暗夜一激灵——蒺藜
26.解读一点吸附和寄生的艺术——菟丝子
27.麦性
28.竹林
29.桐音
30.家园里的桑
31.芄兰
32.木瓜
33.千年韧如丝的——蒲草
34.救治妇仁——益母草
35.遍布山野的野葡萄——葛藟
36.不言之果——李子
37.浸入神秘色泽里的——檀木
38.莲子心,芙蓉色,水芸香里的——荷花
39.千古黄叶
40.情爱的果子,美味的果子——栗子
41.远古红色的母亲——茜草
42.风吹佩兰——兰草
43.美的芍药
4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5.被戏弄的荒凉——狗尾草
46.酸滑的野菠菜——酸模
47.故乡的托词——榆树
48.多子多福——花椒
49.稻梁谋
50.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51.芦苇之伤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53.在北风中摇曳的杨树
54.犹如紫云英般的爱恋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56.落鸟承林——榛树
57.降神术士的道具——蓍草
58.血色红滴滴——枸杞子
59.淬火的菩提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61.像紫蝶一样纷飞的野豌豆
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一赋一比,一比一兴中穿插了诸多香草花卉。一起看看它们都蕴含着什么含义吧。

1、 荇菜,水环境的标识物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如果用“高洁”二字形容,它作为普通万物里的一种,高倒未必,但长在秀水边上的荇菜,洁却是当得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书中说可以在嫩芽初上、新叶正酣的时候,采摘了来食。在古人眼里,正握在窈窕淑女手心里的,想来是既好看又好吃的自然田园里的美味吧!

2、狼尾蒿,飞蓬的性情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国风卫风伯兮》



蓬草,分枝以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枝往往在近根处折断,遇风被卷飞旋所以叫“飞蓬”。飞蓬,又名狼尾蒿,飞蓬的名字,取的是被风吹折的茎叶飘在风里的姿势。飞蓬一样的发丝之下,是一个失去了坚实、稳固、温暖气息的空荡荡世界。但飞蓬乱丝如飞,生命力却是极强的,它长遍大江南北,可以随处生随处长,骨子里是另一副固执和坚韧的心性。

3、木槿: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舜:植物名,即芙蓉花又名木槿。

华、英:花。



木槿花,像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暮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暮不是一瞬,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的一瞬间,记忆里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木槿,在植物里是大美女,在《诗经》里也一样是大美女。

4、艾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国风·王风·采葛》



先秦时的“萧”,指的是长遍大江南北的艾蒿。艾蒿没有妖娆的形体和芳菲的花,但在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且暗绿得越长久,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就会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宗庙的供桌上。可见神也是不喜绚烂妩媚的浮华,想要在朴拙清雅里醒神静坐的。

北方乡下,艾蒿常被称做蒿蒿草,从初春长到末秋时用晒干的浅灰色的细枝拧成草绳,老人们用来做抽旱烟的火镰子,多出的草绳,存放到来年蚊虫纷飞的季节,点着了,挂在门楣上,—点淡轻烟雾里的焚香,既驱蚊,又避邪,又止痒。儿时身上起小疙瘩时,家人用晒干的艾蒿熬的水,擦到病痛处,病痛的地方就如神手拂过,一觉醒来,病痛全消。比起现在的化学药品,是不是更经济环保!

5、蓼蓝:色彩精灵一蓝色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

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出于“格物致知”的精神,“《诗经》中提到的草木鸟兽虫鱼长什么样”一直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经》中的动植物进行注释,比如,战国时期的毛亨,在其著作《毛诗故训传》中就对《诗经》提到的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进行了注解;三国时期吴人陆玑,其代表作就是一本专门注解《诗经》中的动植物的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宋代的蔡卞,著有《毛诗名物解》;等等。稍显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大多只有文字描述,若作物种辨识之用,难免显得不够直观,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无图无真相。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图”的诗经名物注解书出现了:画家徐鼎有感于前人著作导致的“不见物胡知是名”的困境,创作了《毛诗名物图说》。而在同时代的日本,也陆续出现了一批影响甚广的诗经名物图鉴,如渊在宽的《陆氏草木鸟兽虫鱼疏图解》、冈元凤的《毛诗品物图考》以及细井徇的《诗经名物图解》等。
然而是不是有了图,大家就能够很轻

《诗经》中描写“花”的诗有哪些?

1、《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

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2、《诗经·国风·召南·采苹》

先秦:佚名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

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这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

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

3、《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先秦:佚名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译文:

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此诗背景,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

从诗中叙陈女只言其色,叙齐女则兼言其德,木槿花又花期不长几点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

4、《诗经·国风·周南·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5、《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快开口莫再迟疑。

根据《周礼媒式》记载,先秦时代,在召南地区,每逢仲春之时,当地的媒官便让未结婚的大龄青年去幽会。

本诗应当是青年女子在类似三月三这样的男女自由相会的集体狂欢中吟唱的歌曲,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以寻觅幽会的伴侣。

1、《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采苹》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3、《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4、《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5、《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本文标题: 《诗经》中的那些花儿的故事,你都知道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899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古代皇帝要是给奸臣、权臣阉了会怎么样 会乖乖做傀儡不 会是个啥心情如何评价长孙无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