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现实中的儒学政治家——海瑞《大明王朝1566》最受推崇的一点是真实。不过剧中的事是假的:改稻为桑是假,内阁...
《大明王朝1566》:现实中的儒学政治家——海瑞
怎么算真?到了那一地步,做什么样的事,就是真。
张居正内阁会议上的反应是真,王用汲在部堂会议上是真,高拱、徐阶、严嵩个个真。
事情不是真的,但那些人要是遇到这些事,也一定会这么做。
在一部以真实为优点的电视剧中,该如何去评价海瑞?看懂了海瑞,也就明白了古典政治的追求。
海瑞·县令
中国的官,有些事说得做不得,有些事做得说不得,古今皆然。
海瑞这个县令也是如此。当他走上舞台,在省部级会议上顶撞何茂才、郑泌昌等,“为民做主”的时候,他口里说着《大明律》,借的却是太子举荐的势。
这时的海瑞还是个“勇往无前”的兵,尚未过河。他要“为民做主”,单单靠手上那绝对正确的《大明律》,显然镇不住底下的魑魅魍魉——太子的举荐和《大明律》,前者无人敢说却也无人敢抗,后者无人想做却也无人敢说。
海瑞对关系和规则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就说两个情节:
一、淳安县衙里海瑞初来乍到,包括田有禄在内的官员其实都收到了省里郑、何二人的指示。现实是田有禄等人只听上级的命令,海瑞就提出《大明律》是要他们对接下来的所做所为负责。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如果田等人一定要按着郑、何做,就要被海瑞拉着一起承担接下来的责任。在田等人看来,海瑞是太子举荐的人,真的按照《大明律》,他们肯定会担责任,到时海瑞有人保,他们没人保。
站在田有禄等小吏的立场看,海瑞的做法很毒。责任是大家一起承担,海瑞有人保,家中老幼早已得到受照顾的承诺,说不定到最后也就是罢官回乡,但田有禄等人就是死罪。
《大明律》很对,但实际操作中,确实是有关系的罪轻,没关系的罪重。
二、在杭州奉旨查案的情节里,海瑞要一查到底,但最重要的问题其实不是案件,而是案件所带来的利益。主案的赵贞吉要把这些利益转化为是军饷,但这不能明说。大明律可没说查案查出的钱直接做军饷的,要走国家财政的程序。
但在筹集军饷上海瑞没什么责任?没军饷了,依大明律海瑞有什么要责罚的么?赵贞吉呢?要是奉旨查看上他们都没有责任,但赵贞吉还担着都督,要找他负责。
所以海瑞光明正大,但有些事情要真的照光明正大的路子走,就得把做事的人都扔进大牢里。这也是为什么赵贞吉最后说海瑞“以直搏名”。
其实在现实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也大多是“师爷”和“捕头”,海瑞的“县令”已经是一方百姓的“天”。但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连郑何二人这样的省部级大官,也觉得不过是个小人物,却不知道他们已是一方大员。
当海瑞手持着《大明律》压制底下的小吏,顶撞头上的长官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正不阿的“青天”,却感受不到海瑞的出现令官场上下产生的刺骨寒意,也很难感受到《大明律》的“正确性”。
过河卒子
《大明王朝1566》最大的矛盾明面上是嘉靖庞大的开销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然而暗地里却是日益扩大的官僚对于税收的侵蚀。
前者一眼便看的到,后者则极难体会,但没有了解后者,就很难理解嘉靖对严嵩的倚赖。
国库空虚使上层推行“改稻为桑”,政策却在施行过程中受到了抵制。然而国库空虚的问题被解决了——严党收集了盐税填补了国库。“盐税”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提起?而后却能靠它立马解决了问题?甚至还能从中贪一大笔。这实际上也是嘉靖恼怒的原因之一,严党垮台的根本之一——税收说到底还是在官吏的手上。
但海瑞不知道这些。
他已是过河卒子,是一往无前,“批肝胆”之人。于是众人朝贺新殿之时,他上了一道疏,一道《天下第一疏》。
值得玩味的是海瑞在这之后的表现。
堂官会审时,他用《大明律》直斥皇帝的代言人赵贞吉;在天牢与天子交谈时,却再也没有提及《大明律》,反而是如何做官,如何做人。
《大明律》和儒家的政治家
《大明王朝1566》中只表现了两个政治家——嘉靖和海瑞。
当海瑞祭出《大明律》的时候,便站在了“正确”的高地上,不管是内阁还是地方官吏,都无法指摘他。但事事都按《大明律》来做的话,显然是做不了事情。一如在“杭州奉旨查案”中,海瑞查到底又如何?前线急需的军饷他拿不出, 也不用担责任,现实中何者为重呢?但海瑞有《大明律》,结果做的事情只能模糊了事。
到了天牢,君臣对话中,海瑞又何曾用正义正确的《大明律》来规劝过嘉靖?没有。
只因《大明律》管的了臣民,管不了“君父”。
海瑞最终还只是劝嘉靖“体恤民力”,要“君臣共治”。
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海瑞是个儒学培养出的政治家。他的所有政治纲领和提供的政治蓝图都是儒家经年提出的东西。这也是他能得到百官支持的原因。于是,面对百官时他举出《大明律》以彰显自己的正确性,面对“君父”时他举着苍生百姓以彰显自己的正义性。
人人都说海瑞是一把利剑,《大明律》又何尝不是他海瑞的一把利剑呢?
主张和实际操作——人物的真实
海瑞的政治主张其实是错的,即便电视剧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彰显这个主张的正确性。
嘉靖为什么到死都不放海瑞出来?
封建社会晚期,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和加深,是海瑞感受不到的。
经历过大议礼的嘉靖却已经深刻意识到文官集团的影响力至深,“君臣共治”已经无法成为平衡双方的政治蓝图——君权不重,则被文臣架空。
而百官的道德能否支撑运作也受到了质疑,毕竟皇城之下看着百姓倒毙大雪之中的不是皇帝,而是官吏。
从底层上来的海瑞何尝不知官吏的昏庸?但他受到的教育就只能提出“君皇为天下表率”。
嘉靖则不是,他何尝不知道底下的官吏如何?但他的表率能起什么作用?
这就是人物的真实性——人物的局限在于自身的经历和教育,在《大明王朝1566》中,没有人是完全自私和愚蠢的,却又在为毁灭自己添砖加瓦。
无所谓仁政,也无所谓贪君,欲能为其所为,这才是政治。
大明王朝里赵贞吉是江苏巡抚,实际上赵贞吉当没当过巡抚呢?
史书中记载的赵贞吉是没有当过巡抚的。
嘉靖十四年(1535年),赵贞吉二十八岁,其父强令其赴礼闱参加会试、殿试,中乙未科进士。
嘉靖十五年(1536年),授翰林院编修。
嘉靖十七年(1538年),赵贞吉因感朱厚熜初即位时锐意改革,去除积弊,而近年沉迷方术,朝政荒疏,于是上《乞求真儒疏》,但惹恼了执政者,因于是年秋请假归乡治学。
嘉靖二十年(1541年),西北边地不宁,以副使身份随隆平侯张伟出使兰州,行持节册封事。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赵贞吉出教司礼监,并同修《会典》,充会试同考官。又升为右春坊右司允,管国子司业事。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被量移为徽州通判。后累迁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光禄寺少卿、右通政、南京光禄寺卿等职。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赵贞吉的父亲赵勣谢世,他闻讣后归乡。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因已闻讣归,遂未到职。
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任户部右侍郎,
隆庆元年(1567年),新即位的明穆宗朱载垕起复赵贞吉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务。
隆庆三年(1569年)八月,赵贞吉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同诸阁臣入辅大政,协管詹事府事。
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赐蟒袍鸾带。二月,由首辅李春芳举荐,兼掌都察院事。
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
出处:《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
扩展资料
赵贞吉(1508年12月16日—1576年4月13日),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桐梓坝人(今四川内江市内)“庚戌之变”时,俺答包围京师,赵贞吉力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应督促诸将力战。
明世宗擢其为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后两次遭权臣严嵩中伤,被夺职。明穆宗时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参与促成“俺答封贡”。
因与高拱不合,于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万历四年(1576年),赵贞吉逝世,年六十九。获赠少保,谥号“文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贞吉
历史上赵贞吉并没有当过巡抚。
赵贞吉(1508年-1576年),字孟静,号大洲,内江桐梓坝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翰林编修。擢左论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会严嵩以事中之,廷杖谪官。
隆庆元年(1567),复起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与高拱不协,乞休归。卒于神宗万历四年,年六十九岁。获赠少保,谥号“文肃”。
赵贞吉工诗文,文章雄快。与杨慎、任翰、熊过并称“蜀中四大家”,遗著有《赵文肃公文集》、《赵太史诗抄》等。
扩展资料:
赵贞吉,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他能在青史上留名,首先在于敢言,这既是性格的作用,也是责任感所使然。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蒙古一部从古北口南下,抢掠通州后进逼北京城,京师宣布戒严,因这一年的干支是庚戌,故史称此事为“庚戌之变”。
在城下,蒙古致书明朝廷,要求进行通贡贸易。明世宗令礼部尚书大学士徐阶召集百官商讨对策,当时赵贞吉官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参加了这次商讨。
赵贞吉终于耐不住性子,出班高声说:“城下之盟,孔子作《春秋》时以之为耻,况且如果此次允许通贡,蒙古就会入城索要不已,万一出现内外夹攻的情况,如何防御?”明确提出了主战的观点。
徐阶听罢,问道:“足下一定有奇谋了?”赵贞吉说:“为今之计,请皇上出御正殿,下诏检讨自己过错,激励将帅,广开言路。少下损害士气的命令,加大赏功的力度;动员文武百官,共同守城;派官告谕诸将并监督力战。除此以外,别的都没用。”
从赵贞吉在“庚戌之变”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倔强刚毅的个性,和为国家奋不顾身的无畏精神。因此他虽遭贬责,但赢得了海内人士的一片赞誉,人们赞扬他“主张国是,大义凛然,令边衅不开,国势日尊”。
还赞扬他“立朝正色,侃侃然排大议攘大患”,有功于国家。与赵贞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百官的庸懦自私,奸臣的卑劣阴毒。他们无视国家民族利益,苟且目前,因私害国,为己害人,他们受到后世的谴责是应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贞吉
《明史·赵贞吉传》挺短的,主要记录了赵贞吉政治生涯的几件事:立主抗战、对抗严嵩、单骑入军中宣谕将士, 在隆庆朝担任皇帝侍讲、入阁执掌都察院、与霍冀不和、与高拱对抗直至被罢官。
草率地翻译了一下,文笔拙劣,勿怪。
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人。
嘉靖十四年,赵贞吉中进士,且入选庶吉士,在翰林院担任编修。当时嘉靖帝刚开始招进道教方士,求长生之法,赵贞吉上《乞求真儒疏》请求要任用贤人,因此得罪了当权者,迁任中允,掌司业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北方俺答大军入犯大同,兵临城下,要挟明朝纳贡讲和。嘉靖召集百官廷议,严嵩、徐阶等重臣都倾向于讲和。赵贞吉奋袖而起,慷慨而言:“敌人已兵临城下,这时候讲和是被迫签订条约,这种屈辱的‘城下之盟’为《春秋》所不齿。而且允诺给俺答献贡,他们入城之后如果索要无度,又当如何?”徐阶反问:“那么你一定有好计策咯。”赵贞吉说:“请皇上立刻下引咎自责的诏书,肯定周尚文的功绩以激励将帅,把沈束从监狱中放出来以开放百官进谏的言路。军队有所损失不可重罚,而立了功则要重赏。派官员去向将士宣告这些旨意,并监督抗战,若能以此鼓舞士气,退敌不难。”
廷议之后,赵贞吉带着怒气气势汹汹地去找严嵩,严嵩闭门不见,贞吉把门房怒骂一通,又把严嵩“义子”赵文华骂了一通,严嵩大恨。嘉靖让严嵩任命赵贞吉为监察御史,让他去军营宣告旨意,并且给白金五万两让他犒赏将士。但严嵩不给他督战的权力,且不派一兵一卒随行保护。于是在敌兵围绕之下,赵贞吉冒着生命危险单骑进入兵营,宣谕将士。随后嘉靖又大怒,定了个“漫无区画”之罪,将赵贞吉廷杖、下诏狱,贬为荔波典史。
嘉靖四十年,升到户部右侍郎。严嵩想用赵贞吉,推举他到蓟州督饷练兵,但赵贞吉认为朝廷不应再多添管制,拒绝,又一次得罪了严嵩。很快,他就被人弹劾,再次丢了官职。
嘉靖驾崩后,隆庆皇帝让赵贞吉在宫中担任侍讲,其议论侃直深得穆宗的欣赏。隆庆三年,赵贞吉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又在首辅李春芳的支持下,掌管了都察院,进入内阁,这才迎来了政治生涯的高峰。
赵贞吉在军队的营制问题上主张恢复祖制,改革三营制为五营,各自统领互相牵制,但兵部尚书霍冀认为“强兵在择将,不在变法”,反对改革。再加上之前,给事中杨镕弹劾霍冀贪污,霍冀误以为是赵贞吉指使,二人发生冲突。为此赵贞吉两次上疏辞官,均被皇帝挽留。
当时高拱在内阁掌管吏部,在考察科道一事上赵贞吉的都察院阵营和高拱的小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政治斗争。高拱借考察科道党同伐异,排挤贬黜赵贞吉所亲厚的官员,且令门生弹劾贞吉。赵贞吉再次上疏辞官,斥责高拱“久专大权,广树众党”。但这一次皇帝准许了他的辞官,高拱仍旧掌握吏部大权。
史书对赵贞吉的评价是“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他好争执,脾气大,有时对同僚直呼其名。这种刚直的个性,招到同朝为官者的怨恨,因此他在仕途上虽有走到巅峰但并不顺遂,高拱、张居正论排辈都在赵贞吉之后,但都比他先受到重用。万历十年去世,谥号文肃。
还原真实的赵贞吉:被高分剧《大明王朝》误解的四川学者
明朝赵贞吉原本也是个清官,为何后面就变成职场老司机了?
赵贞吉(1508年12月16日—1576年4月13日),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桐梓坝人(今四川内江市内)。明代名臣、学者,南宋右丞相赵雄之后。
嘉靖十四年(1535年),赵贞吉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迁国子司业。“庚戌之变”时,俺答包围京师,赵贞吉力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应督促诸将力战。明世宗擢其为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后两次遭权臣严嵩中伤,被夺职。明穆宗时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参与促成“俺答封贡”。因与高拱不合,于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万历四年(1576年),赵贞吉逝世,年六十九。获赠少保,谥号“文肃”。
看《大明王朝1566》中的赵贞吉,估计很多人都要大骂他的道貌岸然。
原本答应胡宗宪放走胡的亲戚,免得给胡本人栽赃陷害,而转身又被太监杨金水说动,与徽州商人签约,可谓背信弃义。
而后在审理郑泌昌、何茂才时,又搅动口舌、耍使手段,阻止海瑞彻查贪腐、掘堤、通倭三件通天大案。赵贞吉如此圆滑,到底为何?而年轻时的赵贞吉绝对比海瑞还海瑞。
《明史》载,当时刚刚被提升为左谕德兼监察御史的赵贞吉“盛气”见严嵩,严嵩“辞不见”,赵大怒,于是大骂守门的侍卫,后来六部堂官赵文华来见严嵩,赵贞吉还在门口大骂,完全不给首辅丝毫面子。
史书还记载,赵贞吉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九列大臣,或名呼之,人亦以是多怨。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咸负才好胜不相下,竟龃龉而去。
通过这么一段记述,多么像海瑞啊。见了领导牛气冲天,见了高官直呼其名,与人争论负气而走,遇见事情动不动就要告状,受了委屈动不动就要辞职。这样的下属,这样的为人,即使才高八斗谁又愿意重用呢?
其实,历史上的赵贞吉一辈子也没有圆滑过,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不过是对其进行了重新包装。窃以为,无论大家对此角色如何贬低,但电视剧这样演,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职场老司机的形象,更加给予我们启示。
就如赵贞吉处理郑泌昌、何茂才案件,分析感到赵省长的确高明,玩了一手漂亮的一箭五雕。
第一雕,讨好圣上。赵贞吉当然明白织造局中饱私囊、贪腐更甚,但他也明白织造局属于皇帝亲派,至于钱走进太监还是皇帝的口袋,追查的结果都有损皇帝的圣名,因此他绝不可能触碰雷区。
第二雕,拉拢司礼监。无论是贪腐案还是掘堤案都与织造局脱不了干系,而其实正是倒严的最佳时机,如果想将盘踞朝廷达20年之久的严嵩父子拉下马,没有司礼监做帮手,以徐阶个人实力是万万做不到的。
第三雕,直捣严党。浙江的贪腐官员是严世番派的,而改稻为桑的国策也是严嵩父子提的,只要将所有问题都砸在严嵩父子脑袋上,才能以浙江问题为突破口向严嵩父子开火,赵贞吉的作用就是把枪口校准而已。
第四,示忠徐阶。作为徐阶的门生,怎么帮助恩师再进一步,坐上首辅的宝座,进而自己也可博取更大进步,绝对是赵贞吉首要任务,只要把浙江的事烧向严嵩父子,赵贞吉便在徐阶心中位列倒严头功。
第五雕,打击潜在对手。赵贞吉心知肚明,在不久的将来,他和胡宗宪将分道扬镳,随着徐阶的上台,作为严嵩门生的胡宗宪必然受到牵连,但胡宗宪毕竟劳苦功高,严倒而胡倒不倒未可知,所以先给胡宗宪埋个雷,防止胡宗宪走进内阁。
由此可看,赵贞吉真是下了一盘好棋,可见其官场艺术已经炉火纯青。
看了赵贞吉的手腕儿,我们会不会有所启示呢。第一,胸怀全局,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本领。第二,左右逢源,先立自己于不败之地。第三,放眼长远,顺带消灭政治对手。第四,战略视野,集中火力连削带打,灵活机动战略战术。
总之,政治无处不在,三人行必有老司机。
胡忠宪属于严嵩集团的,赵贞吉属于反严集团的.胡忠宪治理的地区是严嵩集团大力推行改粮田为桑田的农业政策的重点省份,而这个农业政策一旦失败,就会给反严集团抓住把柄,借此弹劾严嵩集团的重要成员,导致严嵩集团全部垮台(封建社会里农业是维护统治的基本经济基础,一旦农业出现问题,两派对立下的内阁变动势必相当剧烈)
而如果胡忠宪借粮并成功,那么对反严集团来说,胡忠宪就度过了“改粮为桑”导致的粮食危机,反严集团的人就不能通过御史台和都察院等监察机关,以“改粮为桑”导致粮食供给短缺为理由,弹劾严嵩集团。而对严嵩集团来说,胡忠宪借粮成功的话,就意味着“改粮为桑”政策不能稳定江南地区粮食生产,反而破坏江南农业平衡,意味着他们推行的政策完全失败,嘉靖不仅会终止“改粮为桑”政策,也会对推行该政策的要员进行追究,这对严嵩集团的冲击无疑是相当巨大的。同时胡忠宪向赵贞吉借粮成功,很可能导致胡忠宪就此亲近反严集团,作为严嵩门生和心腹的胡忠宪如果真的成为反严集团的人,必然会在将来两派的斗争中,提供更多的有力罪证来抨击甚至直接给予严氏集团致命打击,这也是严家人所不愿看到的。
历史上胡忠宪确实在借粮上四处碰壁,几乎陷入绝境并差点在这个问题上成为两派斗争的牺牲品。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神剧,跟历史是否相符?
作为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的剧本可以说与历史差别很大。咱们先看看几个关键的剧情。
改稻为桑是《大明王朝1566》里面最重头的一场戏。故事开头严党和清流派就围绕“改稻为桑”进行激烈的博弈,随后司礼监、沈一石、海瑞、胡宗宪、高翰文等都卷入这一漩涡,搅动了整个朝局。
“改稻为桑”的目的是弥补朝廷国库亏空。因为当时西洋人对东方的丝绸需求量很大,出价很高,所以向西方出口丝绸对整个大明王朝来说是一笔好生意。
制作丝绸需要大量蚕丝,而浙江作为朝廷种桑大省产量严重不足,所以严党提出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因为种桑的收入远大于种田的收入,所以嘉靖就同意了这一看似完美的方案。就连科举正途出身的大才子高翰文都举双手赞成,并提出了“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策略。
然而,“改稻为桑”真正推行起来,却远没有想象中这么顺利……
在真实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改稻为桑”这回事。翻遍所有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都没有“改稻为桑”这个词。如果硬要扯,“改稻为桑”倒是与明初实行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有点关系,但是很牵强,其目的和概念也大不相同。
1368年,朱元璋曾发布硬性规定:
凡农民家有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如果有田十亩以上,则种植面积加倍。
这种做法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恢复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百姓衣食条件的作用。但是发展到后来,却让明朝的经济变得有些“脱实入虚”,甚至动摇了“以农为本”的立国根基。
《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开头,张居正就是内阁成员,任兵部侍郎。但是在历史上,嘉靖时期的张居正一直在翰林院供职,后来担任国子监司业,成为裕王的侍讲侍读。直到隆庆元年,张居正才进入内阁。
电视剧中的严世藩也一样,是朝廷的内阁阁员,任工部侍郎,被称之为“小阁老”。在严嵩年老力衰之后,严世藩成为事实上的严党核心。历史上的严世藩,单目失明,“短项肥体”,但是青词写得极好,严嵩经常让严世蕃代写青词,深得嘉靖心意。自始至终,严世藩都没有进入过内阁。
电视剧中的赵贞吉因为逢迎嘉靖会做官,被嘉靖钦点进入内阁,可谓平步青云。但是在历史上,赵贞吉并没有这么圆滑,恰恰相反,因他性格耿直、争强好胜,一直得不到重用。隆庆年间,赵贞吉才进入内阁,但是很快就因与高拱不和而致仕归乡。
《大明王朝1566》毕竟是小说,可以来源于历史,也可以不拘泥于历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