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周瑜才是联军最高指挥官,为何世人都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诸葛亮?为何有人认为诸葛亮才是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赤壁之战是三国...
赤壁之战周瑜才是联军最高指挥官,为何世人都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诸葛亮?
为何有人认为诸葛亮才是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也是脍炙人口的一场战役。很多人一提起赤壁之战就会想起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巧借东风。可是很少有人会在提起赤壁之战的时候想起指挥这场战役的主帅周瑜。按照常理,周瑜作为一方主帅,更多的指挥是靠他来完成的,但是他的名字却没有与赤壁之战划上等号。
反而是诸葛亮与赤壁之战的故事流传了下来。这种奇怪的事还得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说起。《三国演义》其实是明朝的一本小说,其中的情节并不完全真实,有很多艺术加工的地方。而且整本书并不是十分客观的描写。《三国演义》主要站在刘备一方进行了描写。里面的主人公理所当然就是刘备一方的人物。
赤壁之战作为书中的经典战役,当然会在其中着重描写作为主线的刘备势力的表现。所以书中关于赤壁之战的章节中,虽然在历史上主将为周瑜,诸葛亮只是战役中的一个参谋人员。作者罗贯中也还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歌颂诸葛亮的才智。这就给读者一个很大的误导。
鉴于《三国演义》几百年来的良好群众基础和近年来根据此书翻拍的各个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让人们都认为作为主要参战势力的东吴和作为主将的周瑜才是跑龙套的角色。
赤壁战役的总指挥明明是刘备,为何演义要把这个功劳记在周瑜头上呢?
赤壁之战是魏蜀吴三国倾国之战,结果一举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三方出镜比较高的是曹操、诸葛亮和周瑜,其中曹操属于失败者,自不用多说,而诸葛亮和周瑜同为瑜亮,在战后流传的说法的最多却是“周瑜破曹”。
“周瑜破曹”说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献帝纪》中,作者写道:“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退之于乌林赤壁”。后来此类说法愈演愈烈,如李白诗云:“烈焰张天照云海,周瑜于世破曹公。”
其实周瑜破曹的说法,更多的是忽略刘备的势力,将赤壁之战看作是东吴和曹魏的战争。而之所以将刘备弃置,原因在于认为刘备的势力偏弱,只是东吴的偏师,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长坂坡一战,刘备虽然兵败,但主力部队尚在,并不是曹魏可以忽视的对象。相反,曹魏反而很重视刘备。
曹操的主要谋士程昱认为:
“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孙)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明,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孙)权必资之以御我。”
东吴孙权也承认:“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当时刘备的兵力应与孙权相仿,都在两三万人上下。孙权一开始吹牛说“拥十万之众”,后来又改口说“五万兵难卒合”,最终只集结了三万人。而刘备一方按照诸葛亮面见孙权所说的“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可知,长坂坡一战生还的至少还有万余人,而当时刘琦的荆州军万余人也以依附刘备,可见刘备的兵力并不弱于孙权多少。
当然,关于赤壁之战的功劳问题,也不能矫枉过正,虽然刘备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样的周瑜所率的东吴兵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能说这是赤壁之战是三雄竞逐的战争,不是双方对垒的局面。
赤壁之战中,周瑜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争不是一两个谋士能左右的事,战将谋士的一切活动,背后都离不开军事上的准备和政治上的博弈。周瑜之所以是史学界公认的赤壁之战中孙吴集团的统帅,就因为他在赤壁一役的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他的卓越才能贯穿了赤壁一役前后。他不是一战定乾坤之人(也根本没有这种人),而是东吴那个时代抗击曹军的中流砥柱。
曹操带北方兵下到南边,水土不服可不是一般的严重,强如秦始皇横扫六国,打个百越也成了个烂尾仗,直接导致了六国遗民找到了机会灭亡了秦朝,可见当时医疗水平的低下以及南方条件的恶劣。张仲景在三国时期才著《伤寒杂病论》,在此之前连普通感冒都可以要人命,更何况蚊虫叮咬导致的疟疾,那是不治之症。所以曹操没有久居南方的选择,只能选择速战。
作为熟悉长江天气情况的东吴一方,找一天东风发动火攻就行。
如果没有周瑜,也许开战之初军心已经大乱,主降派势力很大,孙权离开了周瑜是压不住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周瑜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光凭稳定军心这一条就能算很大功劳了。周瑜并不单靠权术收拢人心,他的个人魅力领导东吴将士众志成城。
在战争初期,曹军没有占到便宜,这是周瑜指挥水战的能力。之后一鼓作气击溃曹军时依然是敌众我寡,这更离不开他指挥作战的能力。举个例子:1对1打架靠单挑,5对10靠人多,但5万对10万呢?其中诸多变数都需考虑,事关重大都须统帅步步为营。如果程普等人能做得更好,为什么大家都如此推崇并敬爱周瑜这位大都督,连张昭都没有异议呢?
赤壁大战是争议比较多的一场战役,有人说没有诸葛亮借东风赤壁大战就不会赢,首功应该归属诸葛亮;也有人说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调兵遣将、战略部署全都是周瑜,所以赤壁大战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实际是周瑜打赢了曹操。
赤壁大战开始之前,各种运筹帷幄及部署,皆是周瑜一手操办,这一点没有疑问。孙权和周瑜在决定抗曹开始,周瑜领兵驻扎于三江,先和曹操打了一场遭遇战,周瑜胜利。
周瑜首战告捷,开始摸清曹操的实际情况,用计除掉了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又计划使用火攻。于是经过多方面的安排,黄盖献苦肉计,欺骗蔡和、蔡上当;庞统献连环计让曹操连锁战船;阚[kàn]泽、甘宁假意和曹操派去诈降的蔡中蔡和传递诈降消息,让曹操一次次的做了错误的决定。
如果没有周瑜,也许开战之初军心已经大乱,主降派势力很大,孙权离开了周瑜是压不住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周瑜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光凭稳定军心这一条就能算很大功劳了。周瑜并不单靠权术收拢人心,他的个人魅力领导东吴将士众志成城。
可见周瑜一直都是那么的自信。但因为对手是曹老板,刘备和孙权其实多多少少对周瑜的水平是存在疑虑的。
在刘备为自己考虑不肯全力以赴的时候,周瑜一样做到了击败曹操,这也是他得以功成名就,享誉后世的原因。
年轻的大都督周瑜,以谋略和胆识过人之特长,他在赤壁之战中,采取火攻的策略,指挥区区几万吴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数十万曹军,成为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赤壁是周瑜的杰作,为什么后世都夸诸葛亮呢?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取得成功的战役。在后人的许多诗词中,都有着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代名词,而一提起赤壁之战,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周瑜,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导者,指挥官,也凭借着这一场战役成功地击退了曹操的大军。后人提起赤壁之战,都会夸赞诸葛亮,是因为在小说版的《三国演义》中,作者过度的夸大了诸葛亮,而且为了突出蜀汉的政权,就把赤壁之战的功劳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孙刘联手
在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着当时最大的兵权,所以在三个政权中,曹操是刘备和孙权没有办法抗衡的。在当时,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出于双方的利益考虑,孙权和刘备选择联手来抵抗曹操。这场抵抗曹操的战争以周瑜为总指挥,所以就有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也正是因为这一场赤壁之战,曹操大财,孙权和刘备趁机夺回了自己的失地,天下三分的局面才真正的被奠定。
小说有失真实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功劳大部分都是诸葛亮的,这就与真正的史实有着很大的出入和不同点。有很多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都会出于一定的立场,所以就会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想要看到的局面,歌颂自己想要歌颂的人物。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就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所以罗贯中自然而然的会把所有的好处都写在诸葛亮的身上,这就对后世造成了一定的误导。
既生瑜,何生亮
在小说的叙述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而且在临死前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感慨,并且这一个版本也一直广为流传。真正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其实并未谋面,两个人各自为自己的君王服务,各不相干,周瑜英年早逝并非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这一切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但是这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谁的功劳更大?
赤壁之战就是周瑜人生的巅峰。
周瑜、程普引军三万,和曹军交战,曹军水土不服、不善水战,初战即败。曹军退回北岸,两军隔河对峙。
主战场上,周瑜听从黄盖火攻的建议,并让黄盖诈降,成功烧毁曹操船只,打破曹操南下的野望。
从赤壁前后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周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是相当清晰的,所以我们应当赞赏他是三国时代一流的指挥官之一,而不是把他列入谋士之中去比高低。
赤壁之战诸葛亮对大局的唯一作用就是促成了孙刘联盟并让孙权下定了决心,而且这也是有周瑜和鲁肃的功劳在里边的。
正史来说压根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些都是罗贯中加上去的。
舌战群儒: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前,诸葛亮曾经作为刘备方面的使节和东吴方面进行面谈,主要是谈双方联盟之事。此事本来在东吴方面就有两派,而且掌握军权的一派本身就主战,另外作为东吴老大的孙权本人也是主战的,所以根本犯不着靠一个诸葛亮来舌战群儒以促使东吴主战,继而进行联盟。在正史中,根本没有什么舌战群儒的记载。另外单纯看演义中的描写,也根本不符合史载情况。诸葛亮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而东吴方面的张昭等名臣比他都大几十岁,在注重名士和礼节的东汉,诸葛亮本人也是非常守规矩的,断不会那么狂妄无知去玩什么舌战群儒。
诸葛亮借东风:去史载中仔细翻看的话,就会发现,所谓的赤壁之败,主要在于曹操方面本身出了问题。一是水土不服,大量士兵都生病了。二是时间不对,是冬天,天寒地冻,粮草补给都给不上。三是曹军多以北方强大的陆军为主,水军主要是荆州的降兵,在服从和配合程度上还存在生疏。
草船借箭:《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可见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所以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本无法跟周瑜比较功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