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时代》青春和电影远非打炮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 2018-10-29 02:04: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5

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首映的时候,我没来得及去看。昨晚出了网络版,付费看了一下。这部电影的整体口碑还不错,很多朋友说是《初恋那件小事儿》的味道,也有女版《那些年》的意思。看完这部电影,我同意这些说法,但是,我还有两点想说的,也是至今没有

《我的少女时代》青春和电影远非打炮那么简单

  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首映的时候,我没来得及去看。昨晚出了网络版,付费看了一下。这部电影的整体口碑还不错,很多朋友说是《初恋那件小事儿》的味道,也有女版《那些年》的意思。看完这部电影,我同意这些说法,但是,我还有两点想说的,也是至今没有人说的。第一点,台湾的这种青春电影到底比大陆强在何处。第二点,大陆的青春电影,是否还有没开掘的宝藏地带。这两点归结起来,应该是一点。

  在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有一个桥段非常值得注意一下。男一号因为考了全校第十名,被教务主任(类似我们这边的辅导员书记之类的)点名批评作弊,女一号猛地站起来说自己有裙子太低的违纪,请求处分,接下来,全校学生纷纷要求处分,以这种非暴力的方式对抗主任的“暴政”,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种青春的反抗意识,在台湾的很多青春电影中,都会被涉及到,《女朋友男朋友》更是一例。台湾这种类型的电影,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们,不能墨守陈规,要敢于运用校规反抗错误的强权领导。这是一种公民社会的普遍青年心态。首先,是敢于反抗权威。第二,是能够以非暴力与很理性的方式反抗。个人认为,这是民众心态与电影意识相互促进的结果。民众先滋生这种公民意识,电影又极力肯定这种意识,从而构建了台湾的公民时代。

  大陆这边拍的青春电影,在故事上,在男女主人公如何不能顺利在一起上,丝毫不输台湾。在人物的唯美构图上,甚至在人物的内心发嗲中,也能比肩她们。但唯独在这种有意识的反抗权威上,根本没有涉及。大陆的《致青春》值得表扬的地方,是剧中一个人物砸了学校的超市,并因此退学。这也是大陆青春电影中的唯一反抗。

  其它青春电影,都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龌龌龊龊了。青春的两大符号,一是恋爱,二是叛逆。我们在叛逆这个主题上,不敢深挖,缺少基本人文温度。学生不能反抗老师,不能对抗学校,不能对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抗议性看法。这就造成各类青春片,不接地气。我们的青年,在电影中,于社会一面而言,都是顺产的小绵羊。即使偶尔出几个刺头,也都是打架斗殴罢了,没什么其它的社会性建树。

  在《夏洛特烦恼》中,有夏洛打老师一段,颇为耀眼。我在影院观影的时候,发现这段的时候,影迷们爆笑。可见,大家对反抗权威,还是有心理期待的。另外一个例子,是郝杰的《我的青春期》,校长讲话,有人背后扔砖头。影迷们也是爆笑。我们的很多电影,不敢这么来。审查方面,也是担心会把孩子们教坏了。

  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我们大陆的类似电影,即使出现对抗权威,也只是打老师、校长,这么简单粗暴的桥段。像《我的少女时代》这种,在校规范围内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对抗权威争取平等权利的方法,没有。一边是影迷审美上需要这种反抗,一边是我们的电影人创作中,不会写这种对抗。

  所以,我觉得,大陆的青春电影,还有一个巨大的宝藏没有挖掘,那就是,青年在合理的范畴内对抗权威带来的桥段效果。青年,肯定不应该是只会找个异性打炮的青年。青年,应该是有合理方式对抗权威从而求取社会平衡的青年。这样的青年,才是国家的希望,才是公民社会的未来。我们现在的青春电影,大多还是只会打炮的。未来,这个宝藏,应该被挖掘出来。

本文标题: 《我的少女时代》青春和电影远非打炮那么简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6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何要纪念毛泽东谨防“百孝宴”成为营销的噱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