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救济灾民为什么大多数是施粥,而不是直接给灾民粮食呢?为什么不是直接给灾民粮食呢?这主要是从灾民的实际情况考虑。第一,灾民都...
古时候救济灾民为什么大多数是施粥,而不是直接给灾民粮食呢?
为什么不是直接给灾民粮食呢?这主要是从灾民的实际情况考虑。第一,灾民都是遭遇了天灾人祸后丧失了土地和家园的流浪汉,每天风餐露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哪里还会随身携带做饭的工具?如果官府直接开仓放粮,灾民们即使拿到了粮食一时间也无法煮熟,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所以直接给粥对他们来说更方便。
第二,粥的成本要低一些,灾民的数量往往有很多,如果官府要给每一个灾民分发粮食那将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对于政府来说也是较大的负担。所以出于现实情况考虑,给粥既能让灾民们吃饱又能节省很大一笔拨款。
第三,这也是为了灾民的实际情况考虑,灾民大多数都很长时间滴水未进,突然间进食大量的食物对他们的肠胃来说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过硬的粮食或者馒头、米饭之类的东西会很不易于消化。而粥有大量的水分相对来说会更容易进食,既解渴又抗饿。
不过,即使是用低成本的粥也往往无法解决大量的灾民问题,很多时候灾民领到的粥都是只有几粒米,甚至有的灾民连一滴汤水都喝不上。所以当时管理赈济灾民的官员就会想方设法地在粥里添水,和珅还曾经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子撒进粥里,灾民们面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只能无奈接受,毕竟有口汤水喝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总之,古代灾民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就连能被救济的灾民都只能喝只有几粒米的粥,那些偏远地区的灾民恐怕只有等着饿死的份了。
古代开仓赈灾,为何都是施粥,直接派米不是更方便吗?
天灾,是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的事情,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每当这时候,皇帝往往都会下令全国赈灾。但我们也会发现,古代每次开仓赈灾,几乎都是施粥,然后灾民排队领取。为何非要施粥,而不是做成干饭,或是做些面食之类的,甚至直接派米,不是更方便吗?
一、朝廷为什么要开仓赈灾?很简单,是因为灾民没有粮食吃。为何灾民没有粮食吃?那是因为古代粮食产量低。而为什么粮食产量低呢?这就有很多原因了,比如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如今的农作物杂交技术,没有健全的水利工程,田地被公家占用,没有提高产量的化肥等等。
在这些综合因素下,一旦遇到天灾,那么农民的收成就更少了,如此一来,百姓自然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虽然国家平时有存粮,但国家人口也多,真要开仓赈灾,其实也未必足够。再说,这种情况还不知要维持多久,所以只能尽量节约粮食。
因此,熬粥就是最节省的办法,粥里面可以掺水,而人喝了水以后,也能产生饱腹感。这样就可以用少量的粮,解救更多灾民的饥饿。在那种情况下,有一碗粥喝,对灾民来说也是一件幸福事了。
二、像国家这种开仓放粮赈灾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一旦到了这时候,就说明情况比较严重了。什么地方开仓放粮,灾民就会往哪里聚集,可有的人明明不困难,却也要去凑这个热闹。
灾民人数之多,粮食本身就不够分,再加上这些假冒的人,就更是不够用。所以往往只会熬粥,久而久之,就只会有真正饥饿的人,才会来领取了。
三、我们已经解释了,为什么不直接派米,那有人或许会问,不是还可以做面食吗?比如做些馒头或是馍馍,这样不是更能饱腹吗?但要做这些东西,必定会花费更多时间。可如果换成熬粥的话,一次就可以做很多,也就能满足更多灾民的需求。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将粥换成干粮,这样倒是方便灾民储存,他们饿的时候再拿出来吃也可以。但问题是,当时的环境下,饥饿的人有多少,这些人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必定会四处抢粮食吃。
那么前面排队的灾民领到馒头,说不定还没走出去,就已经被别人抢了。而粥就不会,灾民往往领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喝下去了,别人也不容易抢,毕竟一不小心就全洒了。
最重要的是,馒头等面食虽然饱腹感强,但人在饥饿的状态下,往往是狼吞虎咽。馒头、馍馍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很容易给大家带来更多危险。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熬粥给他们喝。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会想,古代灾民那么可怜,可朝廷都只是给他们施粥,这样会不会太小气,太过于“表面功夫”了。但实际想想,施粥才是最好的办法。不仅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灾民,也能带给他们饱腹感。关键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喝一口粥,总比吃硬邦邦的食物要舒服。
再说,直接派米的确是方便,但除了粮食不够分,和可能被抢之外,灾民还要找地方将它煮熟。别人都是千里迢迢赶来领粮的,结果还要自己煮,那领来干什么?而且灾民必定万分珍惜粮食,就算拿到米,他们还是会熬成粥,如此一来不是多此一举吗?
所以,朝廷在赈灾这方面,并不是“小气”,或是只为了做“表面功夫”,而是的的确确为灾民考虑过的。只有帮助到更多灾民,才能使国家持续发展下去。
往赈灾的粥里面扔沙子的和珅,为什么还让灾民感恩戴德?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他甚至都比国家还要有钱,自己当政这么长时间,搜刮了无数的财富,这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位奇人了。和珅能成为这个级别的大贪官,他自己的能力是相当不错的,他有很多事情,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出名的,与和珅的很多故事,在民间也是非常著名。其中他赈灾的事情,也是相当出名的,当时河北等地大旱,有很多的灾民出现,和珅负责来处理这件事,他就要想办法去赈灾。
当时和珅就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段来赈灾,通常古代发下来的赈灾粮,都会在特定的地点来发放粮食,往往是以粥米的形式发下去,和珅就在粥里面加了沙子泥土,这么做粥肯定会非常难吃,反正正常人是不打算去吃的,他这样对待灾民,也让朝中很多官员痛骂他的无能,可灾民对于和珅的这种处理方式,倒是觉得很感激,这次赈灾和珅办得还是很不错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和珅这么做,原来暗藏玄机!也是为了筛查出一些人,灾民并不具备什么标示性,朝廷发放的赈灾粮都是有限的。
经过几次的转手,到了民众的手里就没有多少了,可很多没有受灾地方的人,也纷纷来和灾民一起抢食,这就让不少的灾民拿不到赈灾粮食,他们肯定就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说和珅这种做法堪神,其目的就是让赈灾的粮食变得更难吃,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吃下去的,因此这些假装灾民过来抢夺粮食的人,就不会继续与灾民来抢食物,这样灾民能拿到的粮食就更多了,他们活命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些,虽然粥里加了这么多东西,口感肯定是相当差的,可大灾的年间,哪有人会管这么多事情,能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
和珅倒不见得是有什么好心,估计赈灾的粮款他自己也贪了不少,可他的这个方法还是挺有效的,起码是筛查出一部分的混子,让灾民能拿到更多的食物。不得不说,和珅这个人能力确实挺好的,为何乾隆这么喜欢用他,和珅不仅能办事,而且他还能替乾隆解决不少的问题。
因此皇帝在保证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国家的稳定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这个皇帝做得当然就更加舒服了,即便和珅再怎么贪,他的这些钱皇帝说要的时候就能拿过来用,因此他并不担心和珅会威胁到自己,和珅这个人也是非常另类,他掌权之后,对于权力没有什么兴趣,自己只是想要搜刮钱财。
这种只喜欢贪钱和享受的人,掌权之后对于皇帝的危害并不大,因此乾隆才会这么爱用和珅。可惜他做的这些事情,让他在朝中民间的风评不是很好,况且他这么巨额贪污,对于国家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后来和珅还是被除掉了,他辛苦搜刮了这么多的钱财,到头来都给了皇帝。历来的朝代都没有办法避免天灾,因此赈灾是每一个皇帝最为头痛的事情,不仅要发大量的赈灾粮,还要想办法去监督当地的赈灾情况,防止出现一些赈灾不力的情况,这关系到皇帝的统治。
一旦赈灾的情况不好,灾民们实在活不下去,就会起兵反抗,历史上很多的王朝覆灭,都是由于灾民起兵,引发的连锁反应,和珅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能办得这么好,就说明他是真能替皇帝打理国家,不过和珅私心实在太重了,他做出的这些方法,都是一些小聪明,并不见得是真为了国家考虑,很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要是他不这么做的话,赈灾的情况不好,自己就会失去皇帝的信任,他贪的这些东西,还有可能被皇帝发现,那样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不过和珅能在乾隆当政的时候一直都不出事,这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本事了。
古代赈灾为什么一般都是熬粥,吃干饭不是更好?
古代人在赈灾的时候也想用干饭来赈灾,但是由于粮食不足,最后只能选择用熬粥的方法来赈灾。在古代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的,不会像现在这样用施肥的方式增加粮食的产量,而在古代完全是靠农民自家肥料来种地,所以粮食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遇到大灾之年,可能粮食颗粒无收,只能靠国库里面的粮食来维持大家的生活。如果用干饭的方式可能会让一大部分人填不饱肚子,所以只能选择用熬粥的方式来赈灾,这样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吃上一点食物,不至于被饿死。古代的赈灾大部分是源于朝廷国库里的粮食,还有一些大官们的捐赠,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每个人都人心惶惶,甚至还有人不是灾民,却冒充是灾民领取食物,这也会导致粮食根本不够用,所以只能用熬粥的方式多赈灾一部分百姓。
由于灾民长期没有进食喝水一直处在这个饥饿的状态下,如果这个时候吃很干的食物,很有可能会造成胃痛和胃痉挛。在古代医疗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人员的伤亡,所以熬粥相比之下就会温和很多,熬粥需要的时间更久,粮食会被充分的煮熟,营养都在汤水里,这些饿了很久的灾民也能更好的吸收,粥里面的营养又解渴又可以吃饱,这也算是古代人的智慧之一了。
而且古代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在运输粮食的途中也会发生很多意外,所以只能靠当地的粮仓来满足,仅有的粮食也只能用熬粥的方法减少灾民伤亡的数量。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