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还有比刘备之诸葛亮之间更符合浪漫主义的托孤行为么

发布时间: 2022-11-30 20:01: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刘备孔明的君臣之交情,古代有谁可比乎,在蜀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几件大事,对蜀国的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在这几件大事中,刘备的永安托孤更...

人类历史上还有比刘备之诸葛亮之间更符合浪漫主义的托孤行为么

刘备孔明的君臣之交情,古代有谁可比乎

  在蜀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几件大事,对蜀国的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在这几件大事中,刘备的永安托孤更是尤其重要的一件,因为它把蜀国政权不太长的历史一分为二:前期领导人是刘备,后期主心骨是诸葛亮,这个分期是永安托孤的直接结果,也就是一场权力的交接,历史上的权利交接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而刘备的永安托孤却风平浪静的完成了,这让人很是欣慰,但是真的是风平浪静吗?风平浪静的背后是不是也一样暗藏杀机?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中:从永安托孤,看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

  我们在讲之前,先说说永安托孤这件事,永安托孤就是指刘备兵败犹亭之后,退回到了永安宫,这时候的刘备心力憔悴,力不从心,知道自己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便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这个所谓的“后事”,就是主要指蜀汉政权要交给谁,按照世袭制度,皇位就理所当然的是传给刘禅了。但那时刘禅刚刚十七岁,还未成年,才能也比不上刘备,刘备担心刘禅治理不了,于是刘备就要找人人辅佐了,这人是谁?考虑再三,刘备选了诸葛亮和李严辅佐刘禅,这一点在《三国志·先主传》有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在托孤以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63岁,史称“永安托孤”。

  《三国志·诸葛亮传》也有一段记载,是这样说的,刘备病重的时候,特地将诸葛亮从成都招到永安,属以后事,并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如果刘禅还行,请辅佐他,如果这孩子不行,先生就自行其是,当时的诸葛亮听了,内牛满面,马上就泣不成声地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而且此时刘备还下诏训示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交代这些后,刘备就安心地挂了,从此蜀汉政权进入诸葛亮时代,亦是“永安托孤”。

  对于这件历史事件,许多人都给予肯定和赞扬,《三国志》作者陈寿就认为:刘备此举,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中,最大公无私的典范,因为刘备把整个国家和亲生骨肉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已经到了毫无保留和没有二心的程度,我想陈寿这样认为,可能是因为刘备说了这句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大部分人的理解是,如果刘禅扶不起来,你就取而代之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这个以君主世袭为天经地义的时代,刘备此举,堪称伟大的举动,有哪个帝王为了国家和人民,会把自己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转手送人,刘备做到了,能不说他伟大吗?但是这到底可能吗?如果是不可能,那么刘备说这些话又有何深意?永安托孤到底是一场什么戏,是感人肺腑的君臣永别,权力交接?还是一场君臣之间的终极对决,斗智斗勇?

  我的看法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上从无此例。无论是刘备之前的秦皇汉武,还是刘备之后的唐宗宋祖,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会因为自己的儿子不中用,就把江山社稷交给别人的,哪一个不是日思夜想都是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希望千秋万代,这是历朝历代皇帝的共性,没人能逃脱,那刘备能例外吗?我觉得刘备没有那么伟大,思想境界不会那么高的,不然他就是华盛顿了,为何如此说,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改朝换代的帝王思想,根本没有轮番而治的民主观念,不是谁才能高,谁就做皇帝的。

  孙权就曾经劝曹操代汉,曹操就说孙权不怀好意,刘备让诸葛亮“自取”,难道不也是把诸葛亮放到火上去烤吗?更何况曹操只是架空皇帝,就被时人骂作汉贼,诸葛亮如果当真取代刘禅,不知道要被骂成什么了,以诸葛亮的秉性,他敢会吗,或者说他敢做吗?刘备与诸葛亮相处了那么多年,还不了解诸葛亮这样的士人吗?但刘备仍然如此说,目的肯定是有的,我觉得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诸葛亮更好的辅佐刘禅,我刘备如此待你,你还能不好好的帮我儿子,这绝对的欲擒故纵之计,刘备能打下半壁江下,那绝对是有两下子智慧的,天下枭雄的名号可不是乱起的。

  另一个目的我觉得他也是在试探诸葛亮,想看看诸葛亮是何反应,如果诸葛亮的反应让刘备不满意的话,估计诸葛亮就要遭殃了,幸好诸葛亮也不是一般人物,他也明白,于是痛哭流涕的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让刘备很是满意,最后获得权力,刘备此话可谓一箭双雕,深谋远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测,对于这个猜测估计会令喜欢蜀国的玩家很不高兴了,说我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和诸葛亮关系非常好,又怎么会如此做呢,如果关系不好,干嘛还要托孤于诸葛亮,这里我要说下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再说刘备为何选择诸葛亮来托孤?

  常言道:自古伴君如伴虎,关系再好的君臣也是君臣,世事是很难预料的,在赤壁之战前,刘备的确是对诸葛亮非常信任,犹如鱼得水也,但赤壁后,那就不好说了,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许多事实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从赤壁之战到永安托孤,在整整十五年间,我们很少看到诸葛亮的身影,也很少听到他的声音,刘备入蜀,带的是庞统;进攻汉中时带的是法正。诸葛亮的工作,或者是“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或者是“镇守成都,足兵足食”,再就是和张飞,赵云一起带兵入蜀“共围成都”,给人的感觉好像已经是“退居二线”。当然可能有人会有说,刘备让诸葛亮镇守成都,正是对他的信任,不然敢把他放在后面,自己安心地走了,这固然不错,可是你想一下,当年诸葛亮意气风发地为刘备做过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准备大干一番,照理来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应该是让诸葛亮大显身手,然而结果却是留守后方,这能合理吗?难免会猜测他们的君臣关系,而诸葛亮也有一些举动让人更加怀疑他们的君臣关系是否如刘备所说的“如鱼得水”了。

  刘备入蜀,是庞统的的建议,进攻汉中,是法正的谋划,这些事都跟诸葛亮没关系,诸葛亮就是保持沉默,其后还有关羽征襄樊,刘备征东吴,事实证明这两件事都是错误的决策,而诸葛亮当时依然沉默,没有反对,这时法正庞统都已去世,诸葛亮按理应该说下自己的见解了,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刘备兵败以后,诸葛亮长叹一声,如果法孝直(法正)在,就不会这样了,他一定能阻止皇上,不让皇上东征,这句话就值得揣测一番了,诸葛亮好像知道会兵败,却不阻止,不是因为他不想阻止,而是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只是叹气法正不在,这就要人想想了,诸葛亮为什么认为自己阻止不了,他和刘备的关系到底还不如死去的法正吗?可见此时诸葛亮并没有以前受重用了。

  事实上还有许多方面能够看出,例如刘备在世时,诸葛亮虽然位居丞相,却不能开府治事,开府治事就是有自己独立于皇权之外的相权,曹操当初自称丞相,就是要开府治事,架空皇帝,诸葛亮虽然也是丞相,但是却不能和曹操比,诸葛亮只有名誉而无实权,刘备为何不给诸葛亮一丝实权呢?这又证明什么?话我已不需要多说了,不过,如果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有间隙,那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间隙呢?这原因说起来非常可怕,就是政治理念不同,诸葛亮是一个文人,兴复汉室是他一生的追求,刘备不同,他虽然前期希望兴复汉室,但到了后期估计就懈怠了,不然他不会不伐魏,却去伐盟友吴国,这种冲突在君臣中可是致命的。

  那么刘备还是把刘禅托给了诸葛亮,这又是为何呢,这里我不得不说下了,诸葛亮一定不会反,刘备估计也是早就知道的,毕竟气节对一个文人来说,那就是一切,估计当时的刘备也是实在黔驴技穷了,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了,武将马超,关羽,黄忠,张飞,谋臣中马良,庞统,法正,全部挂了,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出山时还是很年轻的,因此当跟随刘备打天下的老臣差不多都挂了,诸葛亮正值壮年,除了诸葛亮,只有赵云个和魏延,但武将打天下还可以,治理国家就很勉强了,能够托孤的人只有诸葛亮了,而且此时诸葛亮已是丞相,录尚书事,但刘备还是令“尚书令李严为副”不能不说是小心翼翼了。
  
  从这些来看,我觉得永安托孤不是一场感人肺腑的君臣诀别,而是一场暗藏杀机的权力交接,稍有不慎,那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无论如何刘备是托孤于诸葛亮了,诸葛亮也管理的蜀国井然有序,我仅仅是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历史无法重演,谁也无法完全知道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因此认为我说的不对得也不要在意,谢谢大家。
齐桓公-管仲 秦穆公-百里奚 刘邦-张良 苻坚-王猛

如何看待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备是真心的吗?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很经典的情节,但这其实并不是小说中的原创剧情,在真实的史书《三国志》中,关于这一段也有记载,《三国志》中记载的刘备原话是这么说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小说中,对于这一事件的评价都极高,因为这一方面说明了刘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在中国古代这属于难得的“君臣相得”;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刘备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以国事为重,不在乎自己一家的权位;而最后,诸葛亮倾尽心血辅佐刘禅,为大汉复兴呕心沥血却毫无个人野心,这也令人感到悲壮。

但一直以来,也有人对这个情节有异议,他们认为这其实是一次暗藏杀机的政治试探,事实上刘备是忌惮诸葛亮权势,在后面埋伏了刀斧手,只要诸葛亮暴露出一丝野心,便会被立刻诛杀,诸葛亮本来是忠心耿耿,但察觉到刘备有这份怀疑后大感心寒,只得再次表忠心。


这种说法其实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中国历史上历来是家国一体,从来没有哪个帝王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基业让给外族,而尧舜以来,禅让制从来就没有真心的……那么,刘备真的是阴谋家吗?

个人认为,应该不是,刘备当年想让位给诸葛亮应该是真心的,因为分析历史不仅仅要只凭个人推测,更应该结合现实。“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蜀汉是个什么惨状?领土只剩下三分之一,兵员剩一半;主要人才中关羽,张飞,法正,黄权等人非死即降,而剩下的地盘中,南中反叛,上庸降魏,益州本土派蠢蠢欲动……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蜀汉与其说是一份基业,更不如说是一个烂摊子,刘备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德行,而能够勉强重振国力的只有诸葛亮。这种情况下刘备杀诸葛亮只能让蜀汉立刻崩盘,自己儿子下场更惨。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选择让位给诸葛亮呢?其实这从情感上分析是很正常的:自己和老伙计们奋斗了几十年,终于打出一片基业,可惜现在功败垂成,大业要完,自己儿子又不争气,看来大汉的复兴真的已经是幻影了,但是谁也不会甘心自己的基业白白归于他人。

那如何才好呢?自然是把位子让给体制内的二号人物诸葛亮更合适了:军师,你好好干,大汉复兴已经无望,千万别忘了咱们当年的理想,你一定要为天下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事实上在古代,从来就没人怀疑过刘备有异心,而只是为此感到悲壮,而这份悲壮,也正是蜀汉这个政权的气节所在。

诸葛亮其实并不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为什么刘备会选择诸葛亮作为托孤对象?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据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从三顾茅庐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并非第一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

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有分歧,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想割据一方,能够称王称帝足矣,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刘备在任用人才时,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白帝托孤,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刘备面临的不是挑选谁为“辅命大臣”的问题,而是如何让这个人尽心选辅助幼儿、延续政权的问题。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诸葛亮为头号辅命大臣,而是让李严“同为辅命大臣”,“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三国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恩”。其实,这种解释出自诸葛亮本人。
虽然不是最信任个人,但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足够忠心。
毕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刘备都看在眼里了。

从如鱼得水到托孤江山,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评价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陈寿是这么说的: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刘备意志坚定、宽厚仁德、知人善任、礼待下人,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有英雄的气量。至于他将国家政事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而做到心中没有疑虑,这表明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都是大公无私的人,是古往今来的榜样。

在陈寿的眼中,刘备与诸葛亮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备对诸葛亮信任,将江山社稷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忠心无二,在刘备去世之后,以一己之力挑起治理蜀汉及北伐曹魏的两大重任,并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从过程上,还是结果,刘备都算一位明君,而诸葛亮则是一位千古忠臣。

话虽如此,但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在变化的,从如鱼如水到我行我素,再到托孤江山,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如鱼得水(初恋期)

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初恋的感觉最美好,也最难忘,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交谈就是两个人的初恋,在此之前,刘备在北方和荆州一共待了46年,创业23年,刘备仍然没有明白自己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刘备是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他能在自己安逸的时候感叹大腿上长满了肥肉也没能忘记自己的理想。

但是刘备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理想?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告诉了刘备,应该占据荆州和益州,联合东边的孙权,与西边的羌人、南边的蛮人和好,再趁天下有变时,两路出兵北伐,到时候就能一鼓作气兴复汉室,完成理想。

刘备平手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从这一刻起,刘备就认定了诸葛亮是那个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第一人,即使关羽和张飞对刘备过于亲近诸葛亮感到不满,但刘备以得到诸葛亮比喻为如鱼得水,让关羽和张飞不再敢说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备和诸葛亮正处于“热恋期”,也是这对君臣关系最好的时候。

虽然两人的关系是如鱼得水,但是也得明白一个道理,两人同样有各取所需的因素在其中,诸葛亮投靠刘备,是因为诸葛亮想要在刘备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同管仲和乐毅那样,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如果刘备不能给他平台,诸葛亮想必不会继续效忠刘备。

反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是希望诸葛亮能帮助他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理想,如果诸葛亮做不到,那刘备只能寻求其他人的相助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并且掺杂了双方各自心底的私欲,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就是从如鱼得水开始的。

二、相依相靠(热恋期)

诸葛亮投靠刘备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刘备前半生一打了败仗,就是四处投靠,注意是四处投靠,而诸葛亮出使东吴,是让刘备与孙权联合,投靠是低人一等的,联合是双方平等的,诸葛亮一出手,就为刘备在政治上与孙权平起平坐,虽然力量上双方差距很大,但并不影响,这就是有诸葛亮的区别。

诸葛亮在荆州经营多年,编织了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诸葛亮的大姐夫是襄阳豪强蒯祺,与蒯越和蒯良是族兄弟,二姐夫是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也是庞统的堂兄,诸葛亮本人是襄阳名士黄彦承的女婿,这些特殊的人际关系让诸葛亮帮助刘邦很快就建立起荆州基层政权组织,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后,诸葛亮就负责征收三郡赋税,以充军实,做着丞相+内政+后勤部长的职责。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开始各司各职,后来刘备受到刘璋邀请入川,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影响的,诸葛亮早就告诉刘备要兴复汉室,一定要夺取荆州和益州,刘备是带着目的进入益州的,总有人说刘备进益州没有带诸葛亮,带的却是庞统,显示两人关系有变化,实际上这是不懂当时局势。

刘备是受到邀请进益州的,不是明目张胆地打进去的,必要的掩饰还是要有的,刘备只带了万余人,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名将都没有带,带的魏延、黄忠这样不出名的将领,当时荆州是刘备唯一的根据地,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比什么都重要,万一益州拿不下来,还可以退回荆州,所以镇守荆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将来和刘璋开战,再从荆州派兵也是可以的。

所以像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备最信任的将领都留下守荆州,防备曹操与孙权,而诸葛亮作为刘备手下丞相一样的人物,自然要留守后方,这是分工不同,并非两个人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后方留守的情况来看,就知道刘备有多信任诸葛亮了,刘备入川前总共有5个郡,诸葛亮一个人管理3个郡,这还不够信任吗?这个时候是刘备与诸葛亮的热恋期。

后来刘备与刘璋开战,也是召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入川,诸葛亮是一定要入川的,益州将来要作为刘备的大本营,因为益州易守难攻,而荆州是四战之地,这跟庞统是否遇害没有关系,刘备已经见识到了诸葛亮治国和理政的能力,拿下益州后,首先就要治理益州,这个重任只有诸葛亮能完成 ,庞统连一个县城也治不好,更不用说治国了,而法正只能出谋划策,治国也是不行的,只有诸葛亮才能治国,这就是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三、我行我素(冷却期)

刘备拿下益州后,在法正的建议下开始攻打汉中,经过两年的奋战,刘备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打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这个时候刘备就开始飘起来了,先是称汉中王,然后命令刘封、孟达攻取上庸三郡,命令关羽攻打襄樊,而益州反而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这一动态明显与隆中对战略不相符,可能是法正的战略。

隆中对说天下有变,两路出军北伐,现在刘备的益州在经过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后,完全没有能力继续北伐,却要求刘封、孟达、关羽北伐,是不是操之过急,过早地暴露了战略目的,也让孙权感到担忧,刘备的这种变化绝对不是诸葛亮的主意,由此看出:这个时候的刘备有些我行我素或者头脑发热了。

有人说关羽北伐是自作主张,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是不了解古代的君臣关系,北伐这么重要的 战役,关羽与刘备关系再好,也是臣,自作主张等同于谋逆,关羽这一点还是明白的,这些军事行动都发生在刘备夺取汉中前后,时间衔接如何之好,怎么看都像是刘备一系列战略的实施,这几场战役,包括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都是在汉水边进行,看上去就像是刘备要打通汉中的战略行动,这与隆中对是不同的战略。

姑且不讨论哪种战略好,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说明刘备并不是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刘备这个时候的战略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预示着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有所疏远,这只是相对而言,并不代表刘备不信任诸葛亮,至少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仍然是管理刘备后方及汉中王府的最高负责人。

但是,刘备提拔了法正为尚书令,尚书令就是尚书台负责政治的官员,位低而权重,诸葛亮在刘备称王后的官职仍然是军师将军,看上去刘备是想引入更多的人才参与政治,而不是诸葛亮一个理政,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谁也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中,无论谁当帝王,也不可能手下只有一个人才,都希望招募更多的人来管理。

可以这么理解,在此之前刘备把诸葛亮当成治国和理政的唯一,在称汉中王后,刘备把诸葛亮当成治国和理政最重要的人,然后还引入了其他人才一起来治理政事,从唯一到最重要,这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总体上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变化。

四、托孤江山(决别期)

孙权偷袭荆州后 ,关羽败亡,荆州皆失,刘备接着发动了夷陵之战,而诸葛亮对此一言不发,从后来诸葛亮说法正在会阻止刘备东征来看,诸葛亮也是不希望刘备东征的,但他不方便开口,因为他的战略一直是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魏,但是又不能放任荆州被夺,关羽被杀的现实,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沉默。

刘备在夷陵败亡后,想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政权交接,刘备托孤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严格来说,托孤只有一个人,李严甚至连陪衬都算不上,因为后来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后主,而李严却在永安镇守边境,你见过哪个托孤大臣是守边境的?这分明就是凑数的。

刘备在托孤给诸葛亮时还说出这样的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如果我这个儿子可以辅佐,就请你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可以取代他。说出这话绝对不是刘备的猜忌,而是一种真心流露,刘备吃准了诸葛亮忠诚的为人,他知道诸葛亮只想做管仲、乐毅,出将入相,而不是王莽那样的篡位者,所以故意说出这样的话,就是想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陈寿才会说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是大公无私的,是古往今来的榜样,诸葛亮也用事实证明了刘备的眼光不会差,诸葛亮确实做到了刘备所要求的那样,有诸葛亮在,蜀汉就能兴盛,一旦诸葛亮不在了,蜀汉就会走下坡路,直到灭亡,这是刘备在托孤时就已经发现的事实,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确实有过变化,但是从如鱼得水到托孤江山,两人就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如鱼得水(初恋期)
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初恋的感觉最美好,也最难忘,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交谈就是两个人的初恋,在此之前,刘备在北方和荆州一共待了46年,创业23年,刘备仍然没有明白自己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刘备是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他能在自己安逸的时候感叹大腿上长满了肥肉也没能忘记自己的理想。
但是刘备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理想?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告诉了刘备,应该占据荆州和益州,联合东边的孙权,与西边的羌人、南边的蛮人和好,再趁天下有变时,两路出兵北伐,到时候就能一鼓作气兴复汉室,完成理想。
刘备平手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从这一刻起,刘备就认定了诸葛亮是那个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第一人,即使关羽和张飞对刘备过于亲近诸葛亮感到不满,但刘备以得到诸葛亮比喻为如鱼得水,让关羽和张飞不再敢说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备和诸葛亮正处于“热恋期”,也是这对君臣关系最好的时候。
从三顾茅庐开始,刘备就开始慢慢地把自己的各项的工作托付给诸葛亮,然后诸葛亮尽心尽力一心去为刘备服务,最终完全得到了刘备的信任,但是刘备也是对他有所提防的,所以在托孤的时候也是在试探他。
刘备起初请诸葛亮出山时是受徐庶介绍,徐庶离开时特意跟刘备说诸葛亮的存在,从请出山后,刘备便如鱼得水,对他十分恭敬,甚至连关羽,张飞都感到不舒服,到后来明白诸葛亮的本事之后,也算离不开诸葛亮,再到后来称帝,诸葛亮一直都有很高的地位,最后刘备临终,把江山托付给他。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除了白帝托孤之外,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要说到古代君臣之间的良好关系,很多人都会想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很多小说和戏剧当中,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对刘备甚是忠心,两人配合无间很是默契。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为其效力。


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不仅如此,当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

然而,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最终兵败白帝城。


自此一病不起,在病榻上的刘备终于等来了从成都匆匆起来的诸葛亮,病了好几个月,病情越来越重,之所以没有轻易撒手人寰,是因为还有一件大事未了,刘备闭不上眼。临终前,刘备向诸葛亮进行了那场著名的托孤,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那么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为何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说刘禅继任为君主,如果其不才,那么诸葛亮自然可以取而代之”,但是现在对此众人似乎有着不同的理解。刘备这简简单单的几句遗言,算是成就了一段千古公案,真意被误解千年。


有人以为这是刘备果真有心让贤,而诸葛亮后来没有“自取”更彰显了他的竭忠尽义高风亮节;也有不少人以为刘备表面话说得大度,其实起了疑心故意试探诸葛亮,或者逼他不得不表决心。明末史学家王夫之认为刘备对诸葛亮是完全信任的,他之所以留下那样的遗言。

目的是让刘禅全心全意依靠诸葛亮,“以一后主之心”。但是东晋史学家《魏氏春秋》的作者孙盛意见相反,他认为“备之明亮,乱孰甚焉”,也就是刘备太糊涂了,因为如果所托的人是忠臣贤良就不用给他说这些话,如果所托的人有篡逆之心就不应该托付给他。


“君可自取”是“诡伪之辞”,幸好诸葛亮没有二心,否则一定会引起内部的猜疑和混乱。那么这话到底又是何意呢?对此,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另有说法,方先生说“自取”不是取而代之,就是这个“取”不是要诸葛亮夺刘禅的皇位;是什么呢?

是“自己选取”,就是这个“取”不是“取代”的取,是“选取”的取。你可以自己选,选什么呢?再选一个皇帝。从哪儿选?从刘备其他儿子里面选。也就是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是说:如果刘禅不行的话,就在他弟弟里面你再挑一个。


我们都知道,刘备除了刘禅之外,还有两个儿子,所以他的意思是,如果君主不才,他可以将其废之,再从他的儿子中选出一个。所以说来这个解释也是行得通的。还有人说废立之权已经是很大的权力了,作为一个那个时代的帝王,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重了,不大可能说你取而代之这句话。

想来也是,即使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再亲密,但自己打下的江山,改名异姓,对古人来说似乎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不过这些也只是后人的猜测而已,真意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明了了。

本文标题: 人类历史上还有比刘备之诸葛亮之间更符合浪漫主义的托孤行为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74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古代的大将真的那么厉害吗找朋友借钱需要如何有效沟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