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的剧情简介电影讲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发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观,使得革命热情开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长。格瓦拉(盖尔·加西亚·...
摩托日记的剧情简介
电影讲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发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观,使得革命热情开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长。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Gael García Bernal 饰)当年23岁,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长长一串旅途中。他们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的出发了,却不料摩托车很快就报了废。但这却一点没有影响年轻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车来完成剩下的旅程。穿过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中间,他们开始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真相、生活的苦难。当深入到亚马逊河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他们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切格瓦拉开始思考宏大深奥的命题:人类、社会、经济、文明,人类的苦难、快乐的定义.
谁给我讲讲切.格瓦拉的故事?
如题。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是这个西班牙和爱尔兰裔家庭的长子。他出生证明上的日 早年的格瓦拉 期是1928年6月14日,但一些资料认为他实际上出生于5月14日。他的出生证明被故意修改,以掩饰他母亲在结婚时已怀孕的事实。格瓦拉父亲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的家族已在阿根廷生活了12代,是一个声誉卓著的家族。他的祖先帕特里克·林奇1715年出生于爱尔兰,后经西班牙转辗来到阿根廷,在18世纪末,他已成为了巴拉那河地区的总督。而他母亲塞莉亚·德·拉·塞尔纳·略萨的家族也已在阿根廷生活了7代,同样也是贵族家庭,祖先约瑟·德·拉·塞尔纳曾是西班牙最后一任驻秘鲁总督。格瓦拉的父母于1927年结婚。 格瓦拉父亲在传记《我的儿子,切》中写到: “5月(注:1930年)的一个早晨,寒风呼啸,我的妻子带着我们的小埃内斯托去游泳。中午时分,我去俱乐部找他们,准备和他们一起去吃午饭,这时我发现,孩子穿着一身湿漉漉的游泳衣,已经冻得直打哆嗦。塞莉亚却还一个劲地在游泳。她不是个有经验的母亲,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已是冬天,天气变化对这样一个脆弱的孩子来说,该有多危险。” 从此格瓦拉便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受这个有着一定左翼思想的上层家庭(尤其是作为阿根廷共产党员的姨父母)的影响,格瓦拉从小便对政治的十分热衷。虽然患有哮喘,但格瓦拉十分热爱体育运动。1948年,他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953年3月顺利完成了学业。 编辑本段游历 当他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格瓦拉时常利用假期在拉丁美洲周游。1950年1、2月暑假时,他游历了阿根廷北部的12个省,走过了约4000多公里的路程。1951年,他在自己的好友药剂师阿尔贝托·格拉纳多(西班牙语:Alberto Granado)的建议下,决定休学1年环游整个南美洲。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1939年产的Norton摩托车。他们于1951年12月29日出发,决定的线路为:沿着安第斯山脉穿越整个南美洲,经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到达委内瑞拉。在路途的中间他们的摩托车坏掉了。格瓦拉还在秘鲁的一个麻风病人村作了几个月的义工。 在这次旅行中,格瓦拉开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贫穷与苦难,他的国际主义思想也在这次旅行中渐渐定型,他开始认为拉美各个独立的国家其实是一个拥有共同的文化和经济利益的整体,倘若革命则需要国际合作。离家8个月后,1952年9月,格瓦拉乘飞机回到了阿根廷,全家人都去机场迎接他。在他此时的一篇日记中他写到: “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格瓦拉在这次旅行中所写的日记后来被成册出版,并依此2004年好莱坞拍摄了电影《摩托日记》。格瓦拉开始拼命复习,在1953年6月1日,他医学院正式毕业。他本可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可是,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格瓦拉。
观《摩托日记》有感1500字作文
这是一个在路上的真实故事,一段年轻的格瓦拉成长的旅程。
1952年1月4日,23岁的格瓦拉和朋友艾伯特骑着摩托车从阿根廷出发,历时8个月,穿越南美洲,行程2万多公里。那时他还不是后来被同志们亲热呼唤的“切”,而是一个家境优裕、正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学生“恩尼斯托”,临行时还没有结束三门课的毕业考试。青年格瓦拉,是一名狂热的橄榄球爱好者,也是个不时发作的哮喘病患者。伙伴艾伯特,29岁的生物化学家,一个风趣好玩的家伙,有点世故有点油滑,自命“游荡的化学家”,这个角色使影片充满了活泼和戏剧性。两个朋友的坐骑是一辆诺顿(Norton)500型的摩托车,被格瓦拉家人戏谑地称为“女人车”,他却叫它“强壮者”。这两个精神梦想家跌跌撞撞地驶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面对广袤的美洲大陆,他们满怀激情地要去探索世界、追寻梦想。正如片头艾伯特边收拾行囊边哼唱的:去灵魂带我们去的地方!
《摩托日记》并非以革命为主题,而是一部有关成长的公路电影。不少主人公在原野上驰往往天际的镜头异常壮丽,以格瓦拉的日记旁白为线索,而视角却是客观、纪录性的,真实地还原了格瓦拉作为一名热爱土地和生活的青年之本色面貌,淳朴、真诚,不谙世事又对复杂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勇敢与热情。这又是他不同于处事圆滑的同伴艾伯特,亦不同于大多数常人的不凡之处。一路上他和同伴穿越了广阔瑰丽的美洲大陆,也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摸索探寻理想的曲折历程。
与格瓦拉的未婚妻道别后,旅途伊始充满了浪漫色彩。天际的雪山融入云端,茫茫大草原,牛羊成群,宁谧如诗。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雨季的亚马逊河大诗人帕斯在着名长诗《太阳石》中所热烈歌咏的秘鲁高峰……乡间音乐会的喧闹欢快,把酒豪饮的农庄男人,热烈多情的拉丁女人……天地间人世斑斓的风景,他们一一尽收眼底。格瓦拉欣悦于自己与土地更接近了。
风餐露宿是沿途经常有的事。“强壮者”一再抛锚,终于报废后只好当作一堆废铁折卖了。不得已他们徒步、搭车、乘船,没钱了沿途行医,借宿于穷苦的底层人民。一开始,他们并不爽快地挤住在工人的棚窝里,因为他们是医生,是从上流社会的宅邸和舞会上离开的有身份的.人。可越多接触到各行各业普通的人们,两位年轻人的胸怀越开阔,逐渐关心起社会的现实。在智利的马奇古矿山过夜,他们与一对矿工夫妇彻夜长谈,格瓦拉深深同情矿工被压迫的命运,而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因此所受的迫害愈甚。得知他们的儿子也旅行去了,接着那位母亲说出了令他动容的话:你们旅行是为了旅行,而我们儿子是为了寻找工作。格瓦拉的日记里说,这是我一生最冷的晚上。他一路珍藏着未婚妻临行时给他的15块美金,哪怕是哮喘病发作时也舍不得花了医治,而这次他悄悄地送给了这对矿工夫妇。
他们目睹了众多无名的苦难与不公。养病牛的牧人,瘸腿的洗车工,和他无钱医治、孤寂赴死的老母亲;原住民印加人懂得医学、天文学和数学,却为操武器的西班牙殖民者奴役。
“这条河病了。”格瓦拉凝视着窗外。在秘鲁的圣帕堡,他们摆渡前往河流对岸被隔离的麻风病人区,拒戴手套并毫不避嫌地主动握住病人的手。在小木屋里,格瓦拉耐心劝说一名绝望的女子动手术。谈到他自己的哮喘,他说: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注射剂”……手术后,他又彻夜陪坐在她床前安慰。他们和麻风病人一起盖房子,击鼓,踢足球,像兄弟般鼓舞着病人们重生的信念。
在为他们送行的晚会上,人们也为格瓦拉庆祝生日。“我们拉丁美洲人应该团结起来。”他的慷慨陈词预示着他日渐孕育的梦想:为美洲大陆的人们解放自由而斗争。
旅途结束时格瓦拉在日记里写道: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这是两个生命相遇走在一起,有共同梦想的经历。我们的见识狭隘吗?也许。可这次旅行后,美洲大陆改变了。我不再是我,从前的我。
之后他是切?格瓦拉,一个在颠簸的路上走向非凡人生的赤子。这个人用双脚丈量了土地,并立志要改变整个大陆的命运。如此广博胸怀的人物,在途中他已把自己抛给了民众,抛给了大地。
影片的结尾在字幕中,又穿插重现着主人公在旅途中拍摄的黑白旧照,镜头前的普通人:工人、农民、孩童、牧人、卖水果的女人……如第三只永不厌倦的眼睛,注视着尘封的历史中无数鲜活的生命,艺术使他们不再被湮没。青春和理想,也在这部《摩托日记》的颠簸中永远定格。
1952年1月4日,23岁的格瓦拉和朋友艾伯特骑着摩托车从阿根廷出发,历时8个月,穿越南美洲,行程2万多公里。那时他还不是后来被同志们亲热呼唤的“切”,而是一个家境优裕、正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学生“恩尼斯托”,临行时还没有结束三门课的毕业考试。青年格瓦拉,是一名狂热的橄榄球爱好者,也是个不时发作的哮喘病患者。伙伴艾伯特,29岁的生物化学家,一个风趣好玩的家伙,有点世故有点油滑,自命“游荡的化学家”,这个角色使影片充满了活泼和戏剧性。两个朋友的坐骑是一辆诺顿(Norton)500型的摩托车,被格瓦拉家人戏谑地称为“女人车”,他却叫它“强壮者”。这两个精神梦想家跌跌撞撞地驶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面对广袤的美洲大陆,他们满怀激情地要去探索世界、追寻梦想。正如片头艾伯特边收拾行囊边哼唱的:去灵魂带我们去的地方!
《摩托日记》并非以革命为主题,而是一部有关成长的公路电影。不少主人公在原野上驰往往天际的镜头异常壮丽,以格瓦拉的日记旁白为线索,而视角却是客观、纪录性的,真实地还原了格瓦拉作为一名热爱土地和生活的青年之本色面貌,淳朴、真诚,不谙世事又对复杂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勇敢与热情。这又是他不同于处事圆滑的同伴艾伯特,亦不同于大多数常人的不凡之处。一路上他和同伴穿越了广阔瑰丽的美洲大陆,也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摸索探寻理想的曲折历程。
与格瓦拉的未婚妻道别后,旅途伊始充满了浪漫色彩。天际的雪山融入云端,茫茫大草原,牛羊成群,宁谧如诗。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雨季的亚马逊河大诗人帕斯在着名长诗《太阳石》中所热烈歌咏的秘鲁高峰……乡间音乐会的喧闹欢快,把酒豪饮的农庄男人,热烈多情的拉丁女人……天地间人世斑斓的风景,他们一一尽收眼底。格瓦拉欣悦于自己与土地更接近了。
风餐露宿是沿途经常有的事。“强壮者”一再抛锚,终于报废后只好当作一堆废铁折卖了。不得已他们徒步、搭车、乘船,没钱了沿途行医,借宿于穷苦的底层人民。一开始,他们并不爽快地挤住在工人的棚窝里,因为他们是医生,是从上流社会的宅邸和舞会上离开的有身份的.人。可越多接触到各行各业普通的人们,两位年轻人的胸怀越开阔,逐渐关心起社会的现实。在智利的马奇古矿山过夜,他们与一对矿工夫妇彻夜长谈,格瓦拉深深同情矿工被压迫的命运,而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因此所受的迫害愈甚。得知他们的儿子也旅行去了,接着那位母亲说出了令他动容的话:你们旅行是为了旅行,而我们儿子是为了寻找工作。格瓦拉的日记里说,这是我一生最冷的晚上。他一路珍藏着未婚妻临行时给他的15块美金,哪怕是哮喘病发作时也舍不得花了医治,而这次他悄悄地送给了这对矿工夫妇。
他们目睹了众多无名的苦难与不公。养病牛的牧人,瘸腿的洗车工,和他无钱医治、孤寂赴死的老母亲;原住民印加人懂得医学、天文学和数学,却为操武器的西班牙殖民者奴役。
“这条河病了。”格瓦拉凝视着窗外。在秘鲁的圣帕堡,他们摆渡前往河流对岸被隔离的麻风病人区,拒戴手套并毫不避嫌地主动握住病人的手。在小木屋里,格瓦拉耐心劝说一名绝望的女子动手术。谈到他自己的哮喘,他说: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注射剂”……手术后,他又彻夜陪坐在她床前安慰。他们和麻风病人一起盖房子,击鼓,踢足球,像兄弟般鼓舞着病人们重生的信念。
在为他们送行的晚会上,人们也为格瓦拉庆祝生日。“我们拉丁美洲人应该团结起来。”他的慷慨陈词预示着他日渐孕育的梦想:为美洲大陆的人们解放自由而斗争。
旅途结束时格瓦拉在日记里写道: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这是两个生命相遇走在一起,有共同梦想的经历。我们的见识狭隘吗?也许。可这次旅行后,美洲大陆改变了。我不再是我,从前的我。
之后他是切?格瓦拉,一个在颠簸的路上走向非凡人生的赤子。这个人用双脚丈量了土地,并立志要改变整个大陆的命运。如此广博胸怀的人物,在途中他已把自己抛给了民众,抛给了大地。
影片的结尾在字幕中,又穿插重现着主人公在旅途中拍摄的黑白旧照,镜头前的普通人:工人、农民、孩童、牧人、卖水果的女人……如第三只永不厌倦的眼睛,注视着尘封的历史中无数鲜活的生命,艺术使他们不再被湮没。青春和理想,也在这部《摩托日记》的颠簸中永远定格。
摩托日记
有小说么?小说叫什么名字?什么出版社出版过?有的。
要知道电影是改编自切格瓦拉的旅途日记,后来其家族提供出来的。
早先在电影拍摄之前有中文版的日记——《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又名《摩托日记》,作者即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
页数: 234
出版社: 大块文化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7-11-01
这本书在内地好像没有出版。
其次,就是电影上映以后,出现了另一版本——《THE MOTORCYCLE DIARIES》。作者当然还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本人。
出版社: HarperPerennial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05-01
但是这本书好像现在还没有中文译本,如果喜欢原汁原味,可以看这本。
电影很棒,巴西名导,他的《中央车站》也推荐给你看。
格瓦拉的确是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人。
希望我的劳动成果对你有所帮助,呵呵(*^__^*) ……
PS:如果楼主有所悬赏,小女子会更加感激~呵呵
要知道电影是改编自切格瓦拉的旅途日记,后来其家族提供出来的。
早先在电影拍摄之前有中文版的日记——《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又名《摩托日记》,作者即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
页数: 234
出版社: 大块文化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7-11-01
这本书在内地好像没有出版。
其次,就是电影上映以后,出现了另一版本——《THE MOTORCYCLE DIARIES》。作者当然还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本人。
出版社: HarperPerennial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05-01
但是这本书好像现在还没有中文译本,如果喜欢原汁原味,可以看这本。
电影很棒,巴西名导,他的《中央车站》也推荐给你看。
格瓦拉的确是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人。
希望我的劳动成果对你有所帮助,呵呵(*^__^*) ……
PS:如果楼主有所悬赏,小女子会更加感激~呵呵
本文标题: 摩托日记中是真实的切格瓦拉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01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