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牢里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什么信,祖大寿马上就回来了

发布时间: 2022-08-06 01:0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一代名将祖大寿,为何两度叛降却安然无恙?祖大寿两度叛降,但仍然不失为忠臣,也显示不出他失信,这就是祖大寿能够安然无恙的根本。祖大...

袁崇焕在牢里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什么信,祖大寿马上就回来了

一代名将祖大寿,为何两度叛降却安然无恙?

祖大寿两度叛降,但仍然不失为忠臣,也显示不出他失信,这就是祖大寿能够安然无恙的根本。

祖大寿去修大凌河城,被皇太极围困,明军组织几次救援无效,祖大寿试着突围也没成功,城中无粮,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祖大寿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死,二是投降。祖大寿选择了投降。


松锦大战,明军大败,主帅洪承畴投降,解救祖大寿的锦州之围已经没有任何希望。锦州城出现了和大凌河城一样人吃人的情况。祖大寿再次选择投降。

祖大寿大凌河城投降后,皇太极对他礼遇有加,待为上宾。祖大寿利用皇太极的信任,对皇太极说,锦州城还不知道我投降,我带兵回去,将来咱们里应外合,轻松就能拿下锦州。皇太极答应了他的要求。祖大寿到锦州后,杀掉跟随的清兵,关闭城门,据守锦州。皇太极催他行动,他总说不急。清兵攻城,祖大寿杀了不少清兵。

皇太极这时清楚祖大寿是诈降。可是当锦州城破,祖大寿再次投降时,皇太极并没有杀他。实际上皇太极有两个考虑,第一是出于政治目的,大清朝缺人才,他要笼络人才,让大明的大臣看看,这样背叛我的人,我都不杀,都给予优厚待遇,其他人就不用说了。第二是杀了祖大寿就相当于宣布,当年放他回锦州是错了,不杀说明当年没放错,而是另有目的。

崇祯不杀祖大寿是他没有机会。崇祯二年北京保卫战,崇祯平台招对,说是议粮饷,祖大寿和袁崇焕一块去的,逮捕袁崇焕时祖大寿就在当场。当时把祖大寿吓坏了,袁崇焕如此为崇祯卖命却是这种下场。崇祯让祖大寿继续在北京勤王,祖大寿不给崇祯玩了,带着关宁军回山海关了。他的老领导孙承宗,到狱中找袁崇焕写信,祖大寿才被叫回北京,继续抗击清兵。


祖大寿回到北京继续勤王,拔掉了清兵留在关内的遵化、迁安、永平、滦州四个钉子。崇祯招祖大寿面圣,祖大寿害怕不敢去,因为抗旨不遵,擅自离开战场是杀头之罪,祖大寿说,“对不起,我有事,去不了!”

祖大寿回到关宁锦防线,受孙承宗指派去修大凌河城,被皇太极围困,孙承宗组织几次救援都不得手。崇祯觉得孙承宗老了,要换掉他。于是想请祖大寿喝茶,聊聊战场形势。祖大寿说,“对不起,没那爱好!不去。”回头说,“俺老祖,只喜欢砍人,不喜欢被砍!”祖大寿清楚,上次是抗旨不遵,这次又添了个投降,只要见面就有被杀的可能,他绝不给崇祯机会。

祖大寿投降和现代美军有点像,但是怎么说也是投降,和儒家要求的忠君思想违背,所以被列入《贰臣传》,但是他假投降,真抗清,不忠崇祯却忠于大明,这是更高一层的忠,不是愚忠。祖大寿叛降倒是更显得他对社稷的忠。


因为当时的祖大寿常有军事才能,可以帮助当时的明朝抵抗清军,所以当时崇祯皇帝才没有杀他。
在明清争局的后期,祖大寿和他的“祖家将”举足轻重,对于大明,他们是卫国的长城。对于大清,一旦争取过来,等于加速了入关的步伐。对此,明清双方都高度重视。所以,祖大寿叛而降,降而叛,叛又降,背信负恩,明清双方却只能耐住性子,谁也不杀他。
这个是因为他这个人非常的聪明,每次投降以后并没有为敌人做出什么的事情,所以活到自己国家以后,依然非常被重视

袁崇焕被害是怎样的典故?

袁崇焕铁血丹心,一心为国,最终却含冤而亡。

监军关外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萨尔浒之战爆发的那一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波任命为福建邵武县知县。他人虽然到了福建,脑子里总是萦绕着辽东的战事。公务闲暇,常找一些从辽东退役的老兵了解边防和地形要塞的情况,平时也常读兵书,和人谈论行军打仗的事,立下了立功边关的雄心壮志。

一转眼当知县已经三年了,他到北京述职。由于他胆略过人,慷慨有志,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不久广宁失守,大量士兵和百姓纷纷逃入关内,朝廷中很多入主张退守山海关。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他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考察归来,他胸有成竹地向朝廷报告说:“只要给我兵马和军饷钱粮,我就能担负起防守辽东的大任。”当时朝廷里惊魂未定,束手无策,正愁没人敢承担防守大任,袁崇焕自告奋勇,真是求之不得,立即越级提升,命令他监军关外。

宁远大捷

袁崇焕到山海关上任不久。有一天辽东经略(主管辽东的官员)王在晋派他到关外七十里的前屯去安置从广宁流落来的百姓。他二话没说,星夜出发,孤身一人在虎狼经常出没、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中走了大半夜,天亮之前赶到前屯。驻守在那里的士兵和百姓都佩服袁崇焕的胆量,王在晋也很欣赏他的胆略和气魄。但是袁崇焕不同意王在晋死守山海关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坚守关外,才能保卫关内,主张驻兵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县)。

宁远西连长城,东北接锦州,背靠热河丘陵,面对渤海,是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地。袁崇焕在兵部尚书孙承宗的支持下,重修宁远城。宁远的防御一巩固,辽东的流亡百姓都集中到这里来,关内的商人也前来做买卖。宁远成了商业繁荣、防御坚固的关外重镇,被无家可归的辽东人民视为乐土。

可是没过多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排挤了孙承宗,阉党分子高第出任兵部尚书。他一上任,就要把山海关以外的所有防务全都撤除。由于袁崇焕的激烈反对,只有宁远才侥幸保留下来。努尔哈赤一眼就看透了高第的怯懦无能。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他率军渡过辽河,直抵宁远城下。他先派人进宁远向袁崇焕劝降,说:“我发来30万大军,孑然独存的宁远是守不住了,如果你们投降,保证让你们得到高官厚禄。”袁崇焕毫不动摇,回答说:“说什么30万大军,其实说你13万军队也够多的了,我修建宁远城的时候就决心死守,哪有投降的道理呢?”说罢,赶走劝降的人,召集大将桂满,副将左辅、朱海,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商量对策,把守城军民集中起来。他在军前慷慨激昂,鼓励军民誓死守城,说着,又刺破手指,写血书激励全军。广大军民无不义愤填膺,誓死守城。誓师完毕,他把城外的百姓和粮食移入城内,坚壁清野,又命令军民偃旗息鼓,专等后金兵攻城。

二十四日,后金兵发起进攻。一阵鼓响之后,城头上军民把火药罐、雷石纷纷投下,又放火烧敌人的战车。后金军屡攻不下,这时候天渐渐黑了,只好暂停攻城。第二天,努尔哈赤再次发起更猛烈的攻击,后金士兵凿破了几处城墙。只因正值数九寒天,墙土冻着,城墙才没有倒塌,可形势非常危急。袁崇焕冷静沉着,临危不惧,命人拉出十一门西洋大炮,亲自站在城楼上指挥轮番开炮。后金兵被炮弹打中,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被炮火打伤,只好撤兵。这就是历史上的宁远大捷。

宁锦大捷

努尔哈赤退回后金首都沈阳(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感慨地说:“我从25岁起领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什么只有宁远一城攻不下来呢?”他哪里想到,他的对手袁崇焕是一位立志保卫疆土而又善于用兵的英雄人物呢!努尔哈赤遭到这样沉重的打击,心情十分郁闷,又加上伤势恶化,在这年八月去世了。

九月,努尔哈赤的八子皇太极登上汗位。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虚实,也为了争取一段时间建筑被高第放弃的锦州等城池,巩固边防,便派了三十四个人前往沈阳为努尔哈赤吊丧,并祝贺皇太极即位。皇太极新遭父丧,又准备征服朝鲜,以解除日后进攻明朝的后顾之忧,因此也想和明朝暂时休战,就热情地接待袁崇焕派来的人,于是,双方书来信往,开始议和。

袁崇焕抓紧时间修筑锦州等城池,防御工事刚刚修筑完毕,皇太极便在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五月,率领大军包围了锦州。这时候,袁崇焕正坐镇宁远,听到后金进攻锦州的战报,立即给守卫的将领赵率教、左辅和朱海写信。信中说,锦州城火器兵马足够防守,敌军冒着炎热的天气冒险深入,决不可能持久,锦州一定能守得住。并立即派祖大寿率领4千骑兵前往增援。赵率教等人在袁崇焕的鼓励下,率领守城士兵英勇奋战,后金军连续攻击14天,城下堆满了后金士兵的尸体,锦州城依旧岿然不动。皇太极见久攻不下,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困城,然后率领大部兵力和新调来的援军绕过锦州,直扑宁远。

袁崇焕凭借坚固的城池,充分发挥枪炮的火力优势,打得后金一片一片地倒下,就连几个后金贝勒(旗的首领)也被打伤。经过几天的激烈争斗,后金军死伤越来越多,加上天气炎热,疾病流行,士气低落,皇太极不得不下令撤军。明朝人把坚守锦州和宁远的胜利称作“宁锦大捷”。

铁血丹心、含冤而亡

可是万万没想到,宁锦大捷的最大功臣袁崇焕却被阉党污蔑为“暮气深重”而罢了官。这年八月,明熹宗死了,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崇祯皇帝。崇祯帝想有所作为,除掉魏忠贤后,又重新起用袁崇焕督师辽东。

皇太极深知袁崇焕有胆有识,既佩服,又十分嫉恨,如果不除掉这个劲敌,他就达不到进军关内的目的。于是,他想出一条除掉袁崇焕的毒计。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避开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从喜峰口进入关内,直逼明朝京城。袁崇焕接到情报,连夜挥师入关。皇太极来到蓟州城下,见袁宗焕已经进驻蓟州,对袁军如此神速十分惊讶。他马不停蹄,挥师西进,一路连下玉田、三河、香河,过通州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焕见后金兵西进,急忙赶往京城,两昼夜疾行三百里,十一月十六日,兵抵左安门,此时袁崇焕身边只剩下九千兵马了。

不想这时候,京城里却到处流传着袁崇焕引导后金兵入关的谣言。袁军虽然在广渠门外,从凌晨打到傍晚,转战十多里,冲杀十多次,打退后金兵.崇祯皇帝却仍然猜疑他,不允许他的军队进城休息。袁军只好驻扎在城东南郊。

皇太极有意命令部队靠近袁军驻地扎营。原来后金兵刚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活捉了两个明朝太监,押在军中。皇太极让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按计行事。高、鲍二人夜里回营.坐在靠近关押太监的地方,故意小声地说“今天撤兵是计谋,和袁督师早有密约,这回大事可成了。”一个太监假装睡觉,把高、鲍的话记在心里。后金军又故意放走太监,太监跑回皇宫,向崇祯皇帝上奏袁崇焕“通敌”的情报,就在这时候,北京城里捉住好几个奸细,一个叫刘文瑞的说袁崇焕曾让他带信给后金军,一个工匠说他知道袁督师想谋反。说来真怪,这些奸细招供之后就不见踪影了。

崇祯皇帝本来就多疑,听了太监报告和京城里数起“奸细”的招供,信以为真,便以商议军饷为名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刚进皇宫,崇祯皇帝就以叛国大罪下令把他逮捕了,皇太极见袁崇焕被捕,大功告成,便把军队撤回沈阳。袁崇焕被捕后,他的部将祖大寿十分惊惧,率领军队逃出山海关,袁军也跟着走散了一千五百多人。崇祯皇帝没办法,只好叫默中的袁督师写亲笔信给祖大寿。祖大寿接到袁崇焕的信,捧在手里,大哭不止,全军上下哭声震天。祖大寿八十高龄的老母亲对他说:“不如杀敌立功。也许还能赎督师一命。”因此全军振奋,决心杀敌立功。

可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疑心太重,中计太深,在第二年的八月,居然把袁崇焕处以磔刑。这位爱国将领一心卫国,却蒙受投敌叛国的奇耻大辱,含冤地下,兄弟妻子被流放到三千里以外的穷荒绝域。袁崇焕死后,尸骨被友人安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今北京市第五十九中学校园)里。直到南明政权建立之后。他的冤枉才得到昭雪。而皇太极的反间计,在清军入关后,才真相大白。

违抗明廷诏令,献锦州降满清的祖大寿,背上奸佞之名了吗?

祖大寿是辽东人,他的父亲祖承训原本在李成梁手下效力,公元1620年,祖大寿被授予靖东营游击,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的二十多年,祖大寿一直在为大明效力,他是继袁崇焕之后,抵御后金军的中坚力量。

锦州、大小凌河是战争的最前线,也是最残酷的地方,不知多少次,祖大寿都徘徊在生死线上,可谓是身经百战。祖大寿的手上沾满了八旗军兵的鲜血,他是皇太极的头号劲敌,直到崇祯十五年三月,祖大寿再也无力支撑,随即献城投降。

不同于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并没有遭到太多诟病,虽说他最终投降,但大多是无奈之举,对于祖大寿这种将领,战死沙场或许才是其最好的归宿。“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一、袁崇焕的左膀右臂

天启六年,在宁远之战中,祖大寿见识到了袁崇焕的强大。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竟违抗朝廷命令,并敢于直面强大的努尔哈赤,并最终击破了后金的不败神话。在强者为尊的军队里,祖大寿成为袁崇焕的左膀右臂。

史料记载“太宗即位,伐明,略宁远,崇焕令大寿将精兵四千人绕出我师后,总兵满桂、尤世威等以兵来赴,战宁远城下。”

天启七年,皇太极率重兵进攻锦州、宁远,围困锦州的同时,分兵进攻宁远。这回明军没有退居城内,而是由祖大寿、尤世禄率军和后金军在城外野战,想来此时的皇太极应该记住了祖大寿的名字。

宁远城上的炮火呼啸而过,祖大寿的马刀更不是吃素的,以最强骑兵著称的后金军,竟一时敌不过明军,由于伤亡太大,皇太极选择撤军。只此一战,祖大寿的声誉也水涨船高,崇祯即位后,祖大寿任职辽东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



二、看到袁崇焕的信,祖大寿回来了

在平台召见之时,袁崇焕曾保举三人,分别是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他们不仅是袁崇焕的左膀右臂,也是守卫辽东的绝对主力。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从龙井关等地攻入大明腹地。

袁崇焕即刻率兵前去京城勤王,祖大寿也位列其中,不知是袁崇焕有意为之,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关宁军并没有拦住皇太极,直到后金军兵临京城脚下。或许祖大寿也在疑惑袁崇焕的举动,但祖大寿相信袁崇焕不会是叛徒。

崇祯不同意袁崇焕带兵京城,于是关宁军只能再次和后金军再城外争雄,广渠门外祖大寿再次拿起武器,不论如何他仍要保护好这座城池。战役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京城被攻陷,明朝将灭亡,而皇太极也不遗余力地发动进攻,随着战事继续,双方都付出了极大代价,皇太极暂时撤军,以待时机。

袁崇焕的屡次犯错,让崇祯忍无可忍,于是崇祯在大殿之上,直接扒掉了袁崇焕的官服,直接打入大牢。这一切都看在祖大寿眼中,因为他是一同被召见的,袁崇焕和他一起出生入死,为了大明江山付出了所有,难道这就是最后报答?



此时祖大寿的内心是复杂的,他心寒、他胆怯、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走出皇宫的那一刻,腿都有些瑟瑟发抖。祖大寿回到军队后,马上调兵回宁远,崇祯让祖大寿掌管辽东部队,可没命令祖大寿回宁远,这罪责可大可小,但祖大寿顾不了这么多了,他怕崇祯对他不利。

皇太极的部队还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关宁军可是主力部队,这祖大寿要是走了,京城可就完了。危机之际,群臣建议让袁崇焕写封书信,劝祖大寿回援,袁崇焕起初是不想写的,但考虑到国家要务、兄弟感情,袁崇焕还是写了。

祖大寿看完来信,眼泪哗哗往下流,他想起之前的生死之交,一宗宗一幕幕往事出现在眼前,他不能辜负袁督师的委托,于是祖大寿毅然率兵回京勤王。祖大寿并非没有爱国之心,只是他不想像袁崇焕一样死得不明不白,是人都会有畏惧之心,祖大寿也不例外。

在收回永平四城后,祖大寿不敢逗留,立刻回到锦州,直到最后一战,祖大寿都没有离开过辽东。

本文标题: 袁崇焕在牢里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什么信,祖大寿马上就回来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84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春秋时代,孔子是积极人物还是消极人物中国真的永远也不称霸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