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补考:写一篇1000字的影视作品,要求包括个人看法和找出影视亮点梦是最真的现实——赏析电影《盗梦空间》,学生:(xx学院...
影视鉴赏补考:写一篇1000字的影视作品,要求包括个人看法和找出影视亮点
——赏析电影《盗梦空间》
学生:
(xx
学院
xx
班,学号
xxx )
现实与虚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梦的距离,
可这个梦的时限又是多少
呢?
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了十年的时间,
搭建起了一座关于梦的心理大厦——
《盗梦空
间》
,众家媒体盛赞它是《黑客帝国》之后最高深的电影,看起来会让人头疼。影迷们
像追逐《阿凡达》一样,仅仅因为一个过重的噱头,就开始蜂拥而至,溢美之词随处
可见。
可又有谁能真的理解影片呢?人云亦云的结果,
使得不少类似解疑答惑式的影评不
断出现,人们关注电影的兴趣点变成了猜字游戏,所有人都沉迷了进去。为了能够将
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搞清楚,他们从哲学、建筑学、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
各项学科中开始研究,一层一层地循环往复,就像电影中的梦中梦一样,真实和虚幻
没有了分明的界限,只剩下了剧中人一样的执着。
所谓“一刀未剪”,主要是针对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没有电
影分级制度,一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等不适合大范围播放的电影情节,都会在上
映之前,被无情地剪辑掉。但有时候,这些情节恰恰又是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关键因
素,对于境外引进电影而言尤其重要,因此“一刀未剪”也就成了众多国内影迷,在
期盼电影上映时最纠结的根源了。
《盗梦空间》为何能“一刀未剪”呢?
先将时间转回到
2009
年
8
月,随着昆汀·瓦伦蒂诺《无耻混蛋》的上映,曾因执导
《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大获成功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盗梦空间》
,提前曝光
了一款极简主义的先行版预告片。时长
30
秒的预告片充满了欲语还休的神秘感,新人
Zack Hemsey
操刀制作的预告片配乐,
营造出了一种气势逼人的紧迫感,
一层层逐渐加
深,伴随着“你的大脑就是犯罪现场”的宣传语,第一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
现
......
影迷们大呼过瘾,诺兰的死忠粉丝开始接力热捧,
《盗梦空间》的“神作”地位
初步成型。
时间转入下一个关键点——
2021
年
7
月
16
日,
《盗梦空间》
全球首映
(除中国市场以
外)
。热情的国内影迷们唯恐当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不能上映的悲剧再次上演,于
是纷纷热捧,将《盗梦空间》的声势推向了最高峰——“一刀未剪”版的《盗梦空间》
最终定于
9
月
1
日在中国地区上映。深谙商业之道的华纳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中国
市场达到了最好的前期宣传效果。
对于电影而言,
“一刀未剪”在另一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电影逻辑的严密性,
会紧凑
到让人无法下手。就像《盗梦空间》一样,该片表面上是讲述高科技犯罪,实际上却
是在宣扬“回归家庭”的重要性,充满了救赎色彩。即便全片无暴力、无血腥、无色
情,甚至连一个激情的吻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好剪辑的呢?)它仍然是一部非同一般
的好电影。好到会让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找不到可以上厕所的最佳时间。因为
影片节奏的缜密,画面感的强烈,会让人产生错觉,唯恐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转身,都
会错过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看《阿凡达》的人走出影院后,通常是一个状态——“
3D
技术太神奇了!”而执
迷于《盗梦空间》的人,则会在看的时候在死命地盯着屏幕,看完之后一部分人会疯
狂地纠结起电影结局究竟是不是个梦?而另一部分人则会陷入冥想状态,明明有着千
言万语,却相顾无言,最后只能留下“神作”两个字。
《阿凡达》的成功在于,它用华丽的视效奇观促进了电影在技术方面的革新。
《盗
梦空间》开放式的结局,固然耐人寻味,但它真正成功的地方,绝不是留下了一个可
供思考的空间,一个可以制造续集的无限可能这么简单。
《盗梦空间》依靠的是缜密的
逻辑所搭建起来的完美结构。影片节奏的紧凑,让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任
何可以消耗时间的过场戏出现。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编写电影剧本时,将所有可能会
发生的定律全部变成了死规则,避免了形式上出现漏洞的可能;同时他还用了梦境这
个类似《黑客帝国》一样的概念,将美式温情最爱提倡的家庭精神烘托到了极致,使
得原本看起来并不怎么奥妙的故事,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此外,
《盗梦空间》还启用了一票非常有实力的演员,给了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全新
搭配。即便《泰坦尼克号》里的帅小子已成了眉头紧皱的怪大叔,他的票房号召力依
然强大,经过《血钻》
《无间行者》
《禁闭岛》等电影的历练后,莱昂纳多现在就差一
座小金人来加冕了。与莱昂纳多颇有些夫妻相的法国影后级女演员玛丽昂·歌利亚,
早在
2007
年时就凭借《玫瑰人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此次她出演的角
色性格狠戾,极具危险性,相当有看头。日本演技派明星渡边谦饰演了观光者齐藤,
在剧中掉入了梦的边缘;西里安·墨菲饰演了目标人物——冷静而又脆弱的富二代。
而演员阵容中最让人惊喜的,则是两位以独立小成本电影起家的新生代演员——造梦
人艾伦·佩奇和前哨者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两人精湛的演技为整部影片加分不少。
特别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失重空间里优雅地翻转、打斗的场面,简直到了赏心
悦目的地步。
结局,其实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对于剧中的莱昂纳多来说,这个结局无论是不是梦境,他都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
——在最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和日思夜想的孩子们在一起。而对于看戏的人来说,
只要这两个半小时没有虚度,这电影就是成功的。
我们都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其大意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
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
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
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我曾有过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犯了罪,我们不把他投入监牢,而是将他投
入一场梦。这场梦也许从唐朝开始(当然视犯罪者情节轻重开始时间可以更久远)
,让
犯罪的人在梦中经过一千年后醒来。梦中的时间有如棉花,充满了无限的缓冲,当罪
犯醒来,现实也许只经过了十分钟。一切如故,只是那个醒来的人心已苍老——在看
到梦中一切世间百态、体会到所有人情冷暖之后也许他已厌倦了这个现实的世界,这
对他是多么大的惩罚啊。我曾经觉得这是个无比荒唐的想法,太可笑了。
若干年以后我看到了诺兰导演的《
盗梦空间
》
,原来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一个人有
着同样奇怪的想法很多年了。这一次诺兰将这个想法展开的更加宽广,他巧妙的加进
了一个陀螺,陀螺旋转与否决定着主人公们到底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当然还有
孩子的脸,这个场景不止一次的在影片中出现——在梦中柯布永远看不到自己孩子的
脸。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呢?很多场景在梦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但我们永远也
触摸不到结果。为此我无比惊叹导演的想象力,通过绝妙的叙事技巧诺兰已将他对梦
的理解“植入”我们大脑中,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共鸣。
在影片中导演为我们引出了一个艰深的哲学命题——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真的
存在吗?我们梦境中的事情难道全都是假的吗?这个哲学命题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
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
“一切迄今我以
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
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
现实世界是这样的不可信赖,它对我们的认知似乎起不到任何帮助。那么,我们
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
)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
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
。因此,我们不得不怀
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于是在影片中出现了柯布和自己妻子共同创造
的梦幻,那个梦境中的城市酷似退去浮华的纽约、巴黎、东京或是北京,这是一切我
们平时所感知的细节的集合。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怀疑不是对某些
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这个绝对
的怀疑也是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正如他所说:
“我愿意假定,一切
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
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
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
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
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
”
在影片中柯布不停地怀疑这一切,直到他真正看到了自己孩子转过身来的笑脸。
在影片结束时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曾读过的一本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
:一
个叫苏菲的小女孩偶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带她走进了一个梦,在梦中苏菲与古往
今来各个哲学先贤相遇,并感知他们的思想。在这个梦中苏菲不断地成长,越来越理
性。直到有一天苏菲走到一个荒野中的小屋前,打开门一面镜子摆在她的面前。镜子
中并不是苏菲的脸,而是又一个幻境,苏菲不停的问周围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
在。这样的疑问一直延续到这本书的末尾,结尾处这样写道:那轰然一响,原来我们
都是星辰。
为什么生活中经常有些场景,在梦里已经出现过了?
寻一部欧美科幻电视剧,电视里播放过,女主是精神病医生,男主有特异功能,赤身裸体被发现在树林里。
影片信中文片名:《天赐》 英文片名:《My Garden of Eden》 上映日期:2021年8月 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导演:孙 宪 出品人:谷国庆 / 孙宪 / 阎晓明 / 邱?模 / 唐劲松 / 单斌 总监制:张剑 于海远 孙开连 陆红实 丛德胜 总策划:袁学强 姜文秋 艺术总监:宁敬武 编剧:刘博 贾萃平 楚德 监制:张思玉 宋吉波 吴亚康 邹玉风 策划:林永清 单斌 朱文娟 摄影:孙宪 王建涛 于辉 制片人:孙为民 副摄影:王乐金 张振宇 制片主任:李建成 顾问:林乐强 田文玺 片名题词:岳重温 剪辑:贾萃平 主题歌作曲:陈彤 / 演唱:谭晶 旁白配音:徐静蕾 宁元元 张荠然 同期录音:袁理 / 后期录音:陈岩 / 混录:龙筱竹 环境声编辑:毛慧慧 / 旁白录音:倪笑牛 / 拟音:王磊
电影简介
《天赐》将是中国首部鸟类故事片。2008年1月24日获国家电影局摄制许可证。该片历经七年七个繁殖期,采用高清磁带记录方式完成素材拍摄。影片讲述了一只黑尾鸥由出生到长大的艰难历程,期间经历了丧父之痛、失兄之痛直到最后失去母亲成为孤儿,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的故事。影片采用实拍的原始方式,忠实的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完成故事的情节发展记录。
故事梗概
每年春天成熟的黑尾鸥都要集结起来一起飞回家乡的小海岛,在那里哺育下一代。小岛曾经是美丽天堂,阳光明媚、鱼虾丰美各类的鸟儿们和谐相处。然而曾几何时,觅食开始困难,生存开始变得艰难,鸟类为了领地的争斗越来越频繁,这是噩梦、也是我的宿命。 在蛋壳的摇篮中我听到了大海的声音,我冲破了黑暗看到了世界。我惊叹海真大、天真高,我似乎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有一对翅膀。 最初的探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邻居无情的把我赶下山崖,掉入大海。当妈妈把我从海水捞起的时候,我提早体验了飞翔的滋味。 世上的幸福往往需要理由,世上的不幸却常常无端发生。父亲在海边咬中了鱼钩,再也没有回来,大哥被毒蛇咬中倒下了。二哥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没有安全的地方,我不知道,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该待在哪里。我希望能有一个容身的地方,我渴望能和大家和睦相处。但“家”已被凶悍的邻居侵占,家已经不再属于我了。我只能离开鸥群,躲得远远地,在母亲嘶哑的叫喊声中,我开始了孤独的成长...... 我忘乎所以地练习飞,连续闯入别人家的领地,招来连番的欺虏,我愤怒的反击,但渐落下风。危急时妈妈再一次从天而降,愤怒的扑向对手。妈妈不幸受了重伤。傍晚夕阳下她突然纵身跳下了悬崖。 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活下去了…… 主人公黑尾鸥——人们习见但并不了解 黑尾鸥是亚洲东海岸独有的一种海鸟。 每年春夏,它们选择亚洲东北部海域的孤岛繁育下一代。 繁育期间,黑尾鸥有着和人类一夫一妻制相似的家庭结构。每对黑尾鸥一般产3枚卵,但小黑尾鸥的成活率只有30%左右。 秋天到来,所有的黑尾鸥都会离开春夏繁育生息的孤岛。它们分成无数小的群落,有的会飞到南方去,有的就在北部沿海地带流浪。直到第二年春天,重回孤岛。 【导演的话】 我们在海中的孤岛上拍摄黑尾鸥有七年之久,而黑尾鸥在这些岛上繁育生息已不知有几千万年了。七年零距离的融入黑尾鸥的世界,我们找回了对生灵应有的尊重和对自然应有的敬畏。生存很残酷,生命很脆弱,生命很顽强 ,生命还是很美好... ... 如果说《帝企鹅日记》是关于鸟的史诗,《迁徙的鸟》是关于飞翔的赞美诗,那么《天赐》就是鸟类世界的小说《活着》。黑尾鸥在飞禽的世界中 是一种很平凡的鸟,“天赐”也不是海鸥乔纳森 能够超越平凡... ... 天赐的理想就是平凡的活着,有着平凡的快乐和幸福,然后有一个平凡的家生儿育女,但她平凡的愿望 ,都可能只是一种奢望。 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有机会将这一切变成电影,我们庆幸 ,庆幸自己的坚持并非毫无价值。《天赐》是关于黑尾鸥的电影,也是关于生命、生存、生长、生活得电影,在电影里 ,我们只说鸟 ,不说人。
摄制历程
多年拍鸟 意外触“电” 孙宪和主创人员王建涛、于辉等都是威海人,现供职于环翠区电影公司。他们的履历十分简单:孙宪曾在曲阜师范大学学油画,毕业后成为电影公司的普通员工,后又开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王建涛曾当过长途汽车司机、大修厂修理工,在济南广播电视学院学了两年摄影后,自己开了间小照相馆;于辉,则在电影公司跟孙宪学美工…… 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几名威海人,却机缘巧合地拍起了电影… 孙宪自幼喜欢鸟,鸟类摄影是他多年的最爱。威海,有美丽的天鹅湖,还有栖息着濒危保护鸟类黄嘴白鹭以及大群黑尾鸥的海岛,摄影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于是他决定将镜头对准这些美丽的精灵。 2002年5月,带着自费购买的摄影设备,孙宪他们走进了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有点亲切鸟类王国。 时间长了,孙宪积累的素材日渐丰富,之后,他陆续剪辑了几部纪录片,其中纪录片《老袁的冬季》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自然与环境类“亚洲制作奖”,收获了“金熊猫”奖杯。而其他获奖者都来自世界知名电视台。 2004年,孙宪手里已有长达两百小时的鸟类摄像素材,这是他们几年血汗的结晶。最初,孙宪想制作一部十几分钟的鸟类纪录片。然而,如此丰富的素材,让他感到有些难以取舍。就在此时,著名电影剧作家袁学强看了素材,认为可以剪辑出一部以鸟为主角的电影。孙宪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这一重新定位,意味着孙宪要全部舍弃之前拍摄的“标清”素材,转而进行“高清”素材的拍摄,同时要给影片加入戏剧冲突等诸多艺术元素。尽管当时已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孙宪没有料到的是,他们遇到的难度和挑战竟会如此之大。 扎根海岛 险中求“拍” 2005年4月,孙宪他们开始进行“高清”素材的拍摄,由此踏上了充满艰辛的拍摄之路。《天赐》的主拍摄地是威海的海驴岛。由于鸟大都筑巢于崖壁或顶峰上,每次拍摄,孙宪他们必须攀爬60多米高的垂直崖壁,而且还要背负几十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再加上岩石风化得比较严重,每行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孙宪他们的拍摄时间是每年的四月下旬至八月初。岛上温差较大,五月上旬还要穿鸭绒服,一进入六月气温会陡升,地表温度接近40℃,一个夏季每个人的脸上都要脱三次皮…… 在海岛的日子里,很难吃到一顿热乎饭,几乎每天都在啃干粮,因为这,几个人经常闹肚子;有一次因为天气原因,船不通了,没有吃的他们不得不找来野菜充饥。潜伏是拍野生动物最有效的办法,但因为岛上的遮掩物相对较少,他们只能尽可能地坚持不乱动,尽可能地减少起立、坐下的动作,有时在一个点上一待就是一天。夏季岛上岩石散发的热气让人难以忍受,坐在上面就像坐在蒸笼上一样。另外,岛上的蚊子和一种叫“小咬”的飞虫,会不时地骚扰他们,这些飞虫的嘴能穿透迷彩服,凡是它们咬过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个又红又硬的大疙瘩,奇痒难耐,让人坐立不安。 与困难同时存在的,还有危险。其实,每一次顺着垂直崖壁爬上爬下,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脚下的石头稍一松动,都会让他们惊出一身汗。 海岛上的天气变化无常。一次,孙宪他们上了主峰,没想到在中午时分,伴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开始他们很兴奋,因为只有在雨中拍出来的镜头感觉才到位。但拍摄了一会儿后,他们突然意识到了雷电的问题———旷野中摄像机在工作状态下极易“招惹”雷电。就在这时,一团火光闪过附近 的海面,一声巨大的雷声响起,他们感觉脚下的岩石都在颤抖……他们马上收工,此时,闪电一道又一道地划破雨幕,仿佛要把整个海岛撕碎。至今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们还有些后怕。 为了影片需要,孙宪他们曾去过大连的蛇岛等几个岛屿。有一次,王建涛在潜伏等待拍摄小鸟破壳时的场景,其间,附近一草叶上有一长约30厘米的怪物扑向了他,这只怪物长着蛇头和蜥蜴类的四只脚,幸好他及时躲过。事后老渔民告诉他们:当地人叫它“金腿蚂蚱”,是有剧毒的。于辉是个女孩子,在拍摄过程中也曾险些被毒蛇咬到。 艰苦的拍摄环境让他们伤痕累累。于辉上岛后,腰椎三节严重错位,拍摄时只能靠腰托支撑身体坚持拍摄。王建涛右腿曾被海岛的崖边尖石划伤,伤口深处露出白色的骨头…… 也许是鸟儿被他们的执着所打动,在岛上拍摄的最后3年,他们和鸟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鸟儿会不时地落在他们的摄像机上,与他们进行无言的沟通。在孙宪他们看来,这是一份特殊的收获。 每次拍摄时,孙宪他们三人会分三个机位各守一角,久而久之,业内人士送给了他们一个昵称:三脚架。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孙宪他们三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离不弃,组成了最稳固的团队,由此,“三脚架”在海岛上越扎越深,越扎越稳…… 资金短缺 众手济“困” 摄制电影,需要资金。但是孙宪他们没有钱。因此,《天赐》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当年,“金熊猫奖”颁奖时,孙宪就是因为拿不起路费而不能到四川领奖。当孙宪拍摄的纪录片《天鹅先生》成为克罗地亚国际纪录片节首映片时,孙宪还是因为没有路费而不能前往。 2008年1月24日,孙宪他们拿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的电影拍摄许可证时,资金已经枯竭,完全陷入了绝境。 当年3月,山东盛泉集团决定投入资金,这使得影片的后期制作有了重大转机。然而,当年12月,资金再次紧张,刚在北京进入剪辑阶段工作的剧组又一次无奈停工。 2009年1月15日,春节临近,剧组放假。当把所有设备装到车上时,每个人都没有说话,孙宪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之后,孙宪独自坐在空空的屋里抽烟,屋里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他之所以没有和大家一起回家,就是想在北京看看能不能再找一条生路…… 峰回路转。2009年3月,威海增泓渔具有限公司为影片投入资金。孙宪他们又开足了马力。3月底,影片粗剪完成。当天,孙宪带着大家第一次出去吃了一顿自助餐。看着大家伙突然倍增的饭量,孙宪心中生出了很多自责和愧疚。 2009年10月13日,影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并被电影局确认为“中国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同日,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相中《天赐》,并拟定投入资金,着手影片发行前的准备工作。除了这些企业积极支持外,市委宣传部、环翠区委宣传部也大力予以支持。老友单斌曾把一大袋现金丢到孙宪桌上转身就走,未等孙宪说一句客套话。之后又有几个同学慷慨相助。孙宪知道这些情意的份量,他由衷地感慨《天赐》是让“情意、信任”救活了。 生命坚韧 感谢有“爱” 随着《天赐》在全国公映的日子越来越近,孙宪说“《天赐》是幸运的”这句话的频率明显高了。确实,《天赐》是幸运的,孙宪也是幸运的。在影片剪辑工作结束后,其它方面的工作就要全面展开,特技制作、音乐创作、动效制作、主题歌曲等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在随后的日子里,孙宪他们接触了很多艺术家,诸如交响乐作曲家甘霖、作曲家陈彤、青年导演宁敬武、剪辑师贾萃萍、录音师龙筱竹以及真情奉献的徐静蕾和谭晶,他们都为影片做出了贡献。孙宪坦言,在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后,很多曾经的伤心已经淡去,沉淀在心底最多的是感激。孙宪忘不了著名文学家、艺术评论家柯文辉老先生拉他到家里,和他促膝谈心,为他解惑鼓劲,并为他做的那碗玉米糊;孙宪忘不了未曾谋面的著名篆刻、书法大师吴颐人先生曾让人转给他们写有“三角架”的一幅字;孙宪忘不了70多岁的丛德升老先生带病陪他去北京,回来后就住进了医院……孙宪将所有的感动都化成了一句话:感谢有爱。这些年,曾有很多人问孙宪:这么折腾到底想干吗?“不为别的,因为《天赐》经历过了太多的磨难,但它始终勇敢地活着。我只是想讲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我想把我看到的鸟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尊严,那怕一草一木都应该尊重,这是我多年对自然、对鸟的理解。”孙宪如是说。 《天赐》讲的就是一只失去所有亲人的小黑尾鸥孤独地与命运抗争,历尽磨难后完成生长的故事。可以说,这也是一部励志影片,孙宪希望这能给所有身处逆境的孩子一点鼓励,让他们能够坚定地站起来,最终成为天之骄子! 这正如他创作的这部影片主题歌《通天的道》里写的那样:一条路伸向天涯海角,一颗心要把世界拥抱,生命在风雨之后闪耀,路到绝处是通天的道。
影片看点
作为中国首部鸟类电影,《天赐》填补了国内影片的一个空白,导演孙宪是威海人,剧组的主创人员也都来自威海,影片在威海成山头海驴岛取景,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威海本土企业及政府的投资帮助。拍摄过程中当地居民给摄制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经过七年拍摄,摄制组对海驴岛及海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于辉告诉记者,等来年春天,她要回海岛看看那些海鸟。 为了提升《天赐》的艺术品质,剧组还邀请了徐静蕾为影片中成鸟部分进行配音,并请谭晶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歌《通天的道》,两大巨星的加盟给影片增添了巨大的光彩。
http://baike.baidu.com/view/819251.htm
《老无所依》: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存在主义黑暗故事,你怎么看?
在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科恩兄弟执导的《老无所依》成为最大赢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
《老无所依》的获奖,标志着独立电影人被美国主流电影业进一步认可。通过对科恩兄弟的赞扬,传统和保守的大学肯定了非常规独立精神日益增长的影响。
与流行商业电影中暴力元素的使用不同,科恩兄弟电影中的暴力往往是突然的、莫名其妙的,没有遵循任何程序,有时会让人哭笑不得。
暴力的展示中没有美化的痕迹,直接而原始。暴力的实施者和受害者都有一些苦涩的讽刺。黑色幽默背后隐藏的是创作者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老无所依”的英文名是“老无所依”,它源自叶芝的诗“航行到拜占庭”,内容如下:
“这绝不是一个适合老年人的地方。年轻人相拥,树林里的鸟——那些垂死的世代——歌唱,鲑鱼游回来的瀑布,鲭鱼聚集的海河,水生动物、动物和鸟类,整个夏天都在庆祝发芽、出生和死亡。”
原诗充满活力和激情,借用原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死亡的黑暗故事,在科恩兄弟的形象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故事环境、人物关系、情节点乃至台词都蒙上了某种存在主义色彩。
故事场景:荒原
《老无所依》开篇,首先冲进视野的是那片荒凉的荒原。在将近两分钟的时间里,导演直接切换了11个静态镜头,展现了从黎明到白昼的荒原场景。老警长的声音夹杂着呼啸的风声,回顾着他的职业生涯。
在这些镜头里,荒原一片寂静,仿佛从未改变。人类文明的痕迹——歪斜的电线杆、破碎的风车、低矮的铁栅栏——与广袤的大自然相比,显得僵硬可笑。
最后,镜头移动了,晃动着荒地和铁栅栏,一辆警车映入眼帘。警察护送杀手齐格(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之一)到警车。
人的出现,在荒野,在铁栅栏里,这样的开口无疑是隐喻性的,人被扔进了荒野般的世界,在人性的圈子里。
另一个主角的出现加深了这种隐喻性的色彩。猎人莫斯瞄准荒野中的鹿群,枪声一响,鹿群四散奔逃。
猎人和猎物是自然界最原始的关系之一,追逐和逃跑的游戏永远会被玩下去。
从左到右,青丝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元夜,似乎很小。逃亡的鹿群预言了他的命运,他却浑然不觉。
天空乌云密布,鹿群瞬间被笼罩,给观众一种不祥的预感。的确,他在这次狩猎中意外发现了毒贩的赃款,导致他因贪婪而死。
“我被遗弃在世界上,并不是被动意义上的被遗弃,就像敌对宇宙中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相反,这是说,我发现自己孤独,没有帮助,并涉及到一个我完全负责的世界。”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问题旨在揭示人的生存困境。人被留在一个舒适的存在,也就是物质世界里,没有权利问“我为什么存在”,因为“我”已经存在,选择并承担后果就好。
科恩兄弟用图像诠释了人类的这种处境。荒凉的沙漠是世界的缩影,人们被伊甸园的主人遗弃在这里,像蚂蚁一样在命运的旅途上跋涉。
荒野的形象出现在科恩兄弟的电影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血色简单》里的茫茫荒野,《冰与血风暴》里的茫茫雪原,在一望无际的延伸公路上,载着欲望的车辆在疾驰。
偶尔,房屋——汽车旅馆,或罕见城镇的建筑、街道和小巷,是人们为自己找到的临时避难所。狭小的室内环境暴露了他们的局促处境,这些避难所往往反而成了他们的坟墓。
关系:打猎
《老无所依》中的主要人物,警长、杀手和贪婪的猎人,都处于摔跤的境地。它们各自代表着一种基本的生存状态,而其他的则是它们的变异面孔,共同构成了荒野生态中的食物链。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背负着“他人即地狱”的诅咒,哪怕只扯掉虚假的情感面纱,只留下猎人与猎物的血腥关系。
在荒野中,存在是杀人的理由,杀人是存在的形式。
存在主义认为,他人意识和自我意识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自我意识是人际关系的原始和基本形式。
影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极其疏远。大家都在孤军奋战。他们一旦相遇,就是生死之战。
1.比尔警长
所谓正义的象征比尔,从影片一开始就怀恋,怀念警察巡逻队不用带枪的时光。虽然他承认无法理解日益严重和不合理的暴力,但他仍然抱着传统的责任感,在现实中保持着“干预”的态度。“我不怕,我知道你必须放弃这份工作。”。
比尔不傻。他非常了解这个世界/荒地。虽然他掌握着实际的司法权和道德精神支柱,但他明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
他看透了人们的处境。“他不得不说,嗯,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他承认世界的残酷和悲观。
正如萨特所说:“一部生命史,无论是什么,都是一部失败的历史。事物的敌对系数如此之大,要耐心等待很多年才能得到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结果。”
有时,比尔甚至以智者或先知的身份出现。在说服莫斯的妻子告诉他莫斯的下落时,他讲了一个屠夫屠宰动物却不小心弄伤自己的故事,说明猎人和猎物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是绝对确定的。
其实人在对待环境(包括他人)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不人道。比尔已经看穿了西格尔和莫斯之间赤裸裸的狩猎关系。对于一方来说,另一方和动物没什么区别。无论是猎人还是猎物,血腥的结果都是必然的。
在去追齐格和找莫斯的路上,比尔紧随其后,却一步一步落在后面。他的存在成了影片中最不值钱的点缀。
但他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的“鸡肋”处境恰恰为影片传达主题提供了一个喉舌。
最后,他决定不情愿地退休。最后,当他突然醒来时,他告诉妻子他的梦,他对父亲的梦,以及能照亮黑暗并带来温暖的光。
用比尔的话来说,影片指出了传统价值观、人类尊严的表达、荣誉等。已经成为遥远的梦,所有理想的梦都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的冲击下醒来。
为了体现“老无所依”的称号,象征传统价值和道德的警长被设计成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派出所的办事员是个戴眼镜的老太太。在查案的时候,两人的表情和速度让人觉得派出所成了养老院,充满了讽刺,更何况邻县的治安官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西格尔和莫斯在追逐和逃亡的过程中不时遇到老人。
西格尔在高速公路上用氧气瓶杀死了老人,后来又除掉了养鸡司机、强迫猜硬币的杂货店老板是老人,还有汽车旅馆的女主人、负责居民管理的阿姨、搭便车的黑人司机,甚至死于癌症的莫斯的岳母。
这些老人行动缓慢,啰嗦,懒惰,不知道危险就要来了。这部电影试图用他们的形象作为比喻。在这个像荒原一样残酷冷酷的世界里,传统观念早已被贪图利益的人抛在脑后,老人连同他们的思想都成了被抛弃的废物。
比尔试图坚持他的原则,但他做不到。与齐格和莫斯在路上的追逐相比,他骑马在田野里寻找线索的行为是可笑和可悲的。
2.亨特·莫斯
亨特·莫斯是介于正义和邪恶之间的凡人。他有凡人的负担——欲望。对财富的贪欲让他从毒贩打架现场的渔民身上获利,白白赢了240万美元;
但是,他也不是全无良知。他翻来覆去,因为没有给垂死的人一杯水,良心不安,就带着水回到现场,害得自己送命。
莫斯是作为一名猎人出来的,他的爱好是猎鹿,他的经历是越战老兵。他熟悉追逐和逃跑的规律。否则他根本无法支撑与冷血杀手的几轮战斗,离化败为胜只差一点点。
莫斯的妻子这样描述他:“莫斯从不求助。他从不认为自己需要帮助。”莫斯是自信的个人主义的典型,不知不觉就成了别人的猎物。
莫斯的厄运源于他的贪婪。相对于齐格“无欲无求”的原则,莫斯对钱的贪欲是他的软肋,藏在西藏必然导致失败。
这就是凡人的命运。黑手党人物卡尔森,毒枭等。比那更糟。一方面,他们出于贪婪做坏事,做违法的事。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社会规范的逻辑,他们比完全冷血的齐格更“人”一点。因为这种弱点,它们成为捕猎的目标,毫无征兆地被射中头部,就像荒野中的鹿。
影片表现了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欲望中,忘记了生活中更本质的需求——平静、安全、舒适等。莫斯意外捡到赃款后,并没有得到轻松的享受,也没有香车、美食、香衣,只有不安分的睡眠和无尽的逃避。即便如此,他还是紧紧抓住钱箱不放,直到死去,他也无法知道自己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后悔。
3.黑仔·齐格
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杀手齐格了。西班牙演员哈维尔·巴登非常自然和令人毛骨悚然地诠释了这个杀手的残忍和冷静,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西格尔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的状态是一个冷静的狂热者,他的行为把观众拖入了一种被恐惧包裹的迷茫状态。似乎他不属于人类,而是这片荒原的天然部分。
他是一个全职猎人,甚至不是为了金钱等世俗利益,而是出于某种杀戮和嗜血的本能。
“没有理由,没有理由,也没有必然性;存在的定义为我们提供了它最初的偶然性。”
导演不需要解释他的存在,观众也不知道他以前的历史,当他变成一个视生命如粪土的杀人狂魔,在哪里长大,是否见过父母。
杀人的时候不变脸,不说任何理由,自己开心。他们还认为自己坚守“原则”,以独占的方式控制一切,戏弄那些无论如何被一枚硬币置于脚下都可以随时被踩平的生命。
与以莫斯为代表的凡人不同,西格尔被赋予了更为超然的死亡色彩。他的行为完全无视社会上人际交往的规则。他有自己的一套规则,非常自律。
在西格尔面前,“你不必这样做”这句话就像一个笑话。对于魔鬼来说,有没有必要,完全取决于凡人的逻辑。
Zig是绝对邪恶的代表,是永恒的。暴力是隐藏在人性外衣下的动物遗传,总是从某些人身上爆发出来。在荒野中,这样的人绝不会因为极度适应而消亡。
科恩兄弟的电影里也出现过类似的角色。《冰与血风暴》中的沉默杀手在参与绑架案时,杀死了人质、送钱的家属、警察甚至是他们的同伙,只是因为他们“碍事”,可以说是类似于齐格。
有趣的是,瑞格的杀人工具是氧气,因为氧气瓶阀门的巨大压力,不用子弹就能让人脑袋开花。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它成了这部电影中的死亡杀手,也是一种讽刺。
绘图点:选择
影片中几个重要的情节点都与选择有关,主人公的选择直接影响他的命运和剧情走向,导演通过人物的台词不断强调选择的重要性。
手中握着暴力,齐格总是要求猎物做出选择,一枚硬币就能决定生死。在他看来,给你选择的机会是天大的恩惠。
莫斯的妻子说:“硬币从不说话,但你会说话。”
齐格的回答是:“我来到这里的方式和硬币一样。”
为什么齐格会偶然出现在他的猎物面前?必然?或者两者的结合。
无论如何,瑞格构成了受害者处境的一部分,并对他们施加影响,所以受害者必须做出选择。即使作为莫斯的妻子,“拒绝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选择意味着承担责任,也就是选择的后果。
但是,在选择的那一刻,存在者并不知道后果,就像齐格告诉杂货店老板猜硬币一样:“你赌了一辈子,就是不知道。”
观众可以看到人物的选择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
莫斯可以选择转身离开毒贩交火现场,也可以选择带着钱逃跑,这吸引了齐格和墨西哥人对他的追逐;他可以向警察求助,但他选择私下拿钱,单独和齐格打;
他可以选择把钱给齐格,以换取妻子的安全,但他拒绝了,因为“人之常情”(齐格只答应不杀妻子,但莫斯本人也没有幸免),导致妻子逃跑......
作为一个猎人,齐格似乎更优越。他把选择的困境放在别人身上,他超脱的仿佛自己能掌控一切。“我知道钱要去哪里,来找我。”"我绝对肯定你必须承认你的处境。"
但电影导演并不想绝对神化他,所以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车祸,正好和莫斯受伤后的情况吻合。他们都遇到了一些青少年,向他们要衣服并付钱。
虽然影片没有表现出齐格的处境和选择,但临近结尾的撞车似乎表明,看似超脱的齐格与莫斯等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荒野世界里的小生物,承载着荒野带给他们的一切。
少年的出现也是一种比喻。相对于老人/传统出口,他们属于未来,正在逐渐进化,变得更适合荒野。
莫斯遇到的几个青少年问他是否卷入了一起车祸。莫斯提出用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换一件大衣。这一个马上提出要“拿钱”,另一个让莫斯提供半瓶啤酒。
Zig遇到的少年比较单纯,多次表示愿意帮忙。齐格拿走了他的衬衫,付钱让他保持沉默。之后少年和伴侣的对话表明,这次邂逅已经影响了他们原本单纯的道德观念。
对于年轻人来说,荒野世界还没有完全向他们开放,他们正在准备参加狩猎游戏。
从这一点来看,影片表现了一种悲伤的末世氛围,这与科恩兄弟之前的一些作品不同,比如《血色简单》的结尾,以一个绝对的恶棍的死亡而告终;或者像《冰与血风暴》一样,传统价值的代表——女警胜出。
《老无所依》的最终赢家是自由存在的荒野,人只是“无用的激情”。
《老无所依》的获奖标志着美国主流电影工业对独立电影人的进一步认可,向来偏向传统和保守的学院通过对科恩兄弟的表彰,肯定了标新立异的独立精神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不同于大众化的商业类型影片对暴力元素的运用,科恩兄弟电影中的暴力往往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无程式而循,甚至有时让人哭笑不得。
对暴力行为的展现没有美化的痕迹,直接而原始,无论对施暴者还是暴力承受者都流露出某种苦涩而辛辣的讽刺,在黑色幽默的背后隐藏的是创作者对于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深层关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