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州藤原氏和京都的公家藤原有关系吗

发布时间: 2022-06-25 14:01: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7

有谁知道日本藤原氏近代的状况,他们祖先可真是显赫啊!【藤原氏】,略称藤氏。古代史上的巨族大姓之一。669年(天智朝八年),中臣...

奥州藤原氏和京都的公家藤原有关系吗

有谁知道日本藤原氏近代的状况,他们祖先可真是显赫啊!

【藤原氏】
略称藤氏。古代史上的巨族大姓之一。669年(天智朝八年),中臣镰足死,天智天皇以其参与大化改革之功,赐姓藤原朝臣,是本姓之始。其后文武天皇诏,只准其子不比等姓藤原。壬申之乱后,不比等参加撰修律令,营造平城京,创下政治基础。其女光明子立为皇后,开藤原氏一族立后之端。不比等有四子:武智麻吕(南家)、房前(北家)、宇合(式家)、麻吕(京家),是律令制下政治势力强大的四家。其后三家在争权中失势,只北家独荣不衰。到良房时,以外戚出任摄关职,成为藤原氏专权时代的起点。及至道长当政以后,藤原氏专权达于极盛期。此期间藤原氏以外戚干政,为所欲为,二后并立,四女三妃。东宫立妃,幼小天皇常住其家。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之职为藤原氏一族独霸,形成摄关政治特殊体制。1087年(宽治元年),院政开始,实权转入院政,藤原氏势力稍衰,形式上摄关职仍由藤原氏一家出任。平氏兴起,武士开始执政,藤原氏的摄关政治体制名存实亡。幕府成立后,武家干预,藤原氏被分为五家,交替出任摄关职,称为五摄家,直至江户末期,但摄关职已与政权无关系。明治维新后,五摄家列为华族之首获公爵称号。藤原氏一族在政坛上活跃近一千年.
【藤原氏】
略称藤氏。古代史上的巨族大姓之一。669年(天智朝八年),中臣镰足死,天智天皇以其参与大化改革之功,赐姓藤原朝臣,是本姓之始。其后文武天皇诏,只准其子不比等姓藤原。壬申之乱后,不比等参加撰修律令,营造平城京,创下政治基础。其女光明子立为皇后,开藤原氏一族立后之端。不比等有四子:武智麻吕(南家)、房前(北家)、宇合(式家)、麻吕(京家),是律令制下政治势力强大的四家。其后三家在争权中失势,只北家独荣不衰。到良房时,以外戚出任摄关职,成为藤原氏专权时代的起点。及至道长当政以后,藤原氏专权达于极盛期。此期间藤原氏以外戚干政,为所欲为,二后并立,四女三妃。东宫立妃,幼小天皇常住其家。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之职为藤原氏一族独霸,形成摄关政治特殊体制。1087年(宽治元年),院政开始,实权转入院政,藤原氏势力稍衰,形式上摄关职仍由藤原氏一家出任。平氏兴起,武士开始执政,藤原氏的摄关政治体制名存实亡。幕府成立后,武家干预,藤原氏被分为五家,交替出任摄关职,称为五摄家,直至江户末期,但摄关职已与政权无关系。明治维新后,五摄家列为华族之首获公爵称号。藤原氏一族在政坛上活跃近一千年.

能否介绍一下日本藤原家族的历史(尤其是在唐朝时期藤原世家在日本政坛及与中国交流之中所起的作用)

藤原世家是日本古代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奈良时期(相当于唐朝)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希望能详细的了解藤原世家的这段历史。
藤原氏
藤原道长
(966-1027)日本平安中期公卿。法名行观、行觉。986-991年间曾任少纳言、权中纳言、权大纳言等职。995年任内览、右大臣,次年任左大臣。1000年起先后将五个女儿送入内宫,其中彰子为一条天皇皇后、妍子为三条天皇皇后、威子为后一条天皇皇后。因此,成为三个天皇的外戚,始终稳居公卿之首,与关白毫无差异。1017年将摄政职让于子赖通,自任太政大臣。藤原道长父子任摄政、关白时期,为藤原氏专权的全盛时期。1019年因病出家为僧。1022年建成法成寺,晚年居住于此;故有“御堂关白”、“法成寺摄政”之称。著有日记《御堂关白记》,为藤原氏全盛期的重要史料。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平安时代

By lizi at 2005-11-22 16:45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藤原不比等
(659—720)日本奈良时代公卿。藤原镰足之子。别名文忠公。689年任判事。700年受命参与编修《大宝律令》,次年完成。708年任右大臣。710年参与迁都平城京,并将法相宗总院山阶寺移建于新都,改称兴福寺,作为氏寺。718年被推为太政大臣,同年主持完成《养老律令》的编修工作。与皇室关系密切,在宫廷中势力不断增强,前妻所生之女宫子为文武天皇夫人;后妻所后之女光明子作圣武天皇皇后,为藤原氏作为皇室外戚奠定基础。其四子均任要职,为朝廷重臣(后称为“藤原四家”)。死后被封为淡海公。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养老律令》 光明子

By lizi at 2005-11-22 09:27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日本武士阶层的出现
武士阶层的出现

12世纪的日本,贵族开始丧失支配政治的权力,以“国”为单位的军事贵族崛起,伴之而来的是政治权威和土地控制权的新制度出现。随着皇室和藤原氏之间斗争的加剧,新兴的武士集团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武士盔甲

武士集团的形成是和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分不开的。由于庄园的普遍建立,庄园之间的矛盾斗争日益增多。庄园主为了扩大领地,经常要去强占别人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土地的领主要保护自己的利益,都要诉诸武力。于是一部分庄民被武装起来,开始时还是亦农亦武,以农为主;后来则成了职业的武士。

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由于实行征兵制度,国司家族成员或庄官阶级充当军役时,也有私人携带武器的行为。逐渐,国司贵族自己变成武士阶级,接受军事训练,参与战事,为现有的权威体制服务,以遏止地方上的动乱。随着被召集参加密集的军事行动,武士们有渐渐形成集团、部队的趋势。他们大都簇拥着某一领袖人物--在“国”中,一个人的威望来自本身武艺和地位的结合。因此在国中能够崭露头角者,多为朝中显贵家族外放至国衙的后代子弟。他们搬出京城来到地方,就是为了寻求出任地方官吏的机会。新生武士集团中,以藤原氏、源氏和平氏的威信为最著。

寺院和神社的庄园组织自己的“僧兵”,也加入红尘的纷争之中。僧兵借助神佛的威势,予取予夺,甚至和武士集团一起,介入到对抗朝廷的权力之争中去。地方政权为了维护秩序,也着手武装自己,网罗地方豪族组成地方武装,称为郎党。贵族们不敌僧兵的横暴,只好依靠武士的力量,在这种种因素的刺激下,武士获得进入中央政界的机会。

武士出现后,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聚集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的旗下,形成武士集团。武士集团的结合有家族和宗主两种关系,都是以严格纪律和绝对服从为第一要务,渐渐形成了尽忠、献身等所谓“武士道精神”的伦理观念。一个西方人以旁观者的眼光这样描述武士道:“为荣誉而杀戮,对受惩者和失败者宽大,对卑鄙和营利的人毫不留情,主要欣赏生活中人为的诗情画意的艺术美和死后冥府的月光般的清幽世界,这就是武士道。”

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源氏和平氏两大家庭之下。

多田神社
源氏和平氏都是皇族之后。源氏起源于814年,嵯峨天皇向诸皇子的赐姓,称源朝臣。自此之后,从淳和到三条的14代天皇都相继向子孙赐姓源氏。诸多源氏中以清和源氏最著名,这一支源氏始于961年清和天皇的孙子源经基,长期以关西为基地。平氏也是皇族的赐姓,有桓武、仁明、文德、光孝等四支平氏家族。其中桓武平氏势力最强,其始祖起源于桓武天皇曾孙高望王,世代居住在关东地区。

Tags: 日本武士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庄园 源氏 平氏 僧兵 武士集团 “武士道精神” 幕府

By lizi at 2005-11-04 14:59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后三条天皇
第71代天皇:后三条天皇(1034-1073)(在位1068-1072)

1068年,后三条天皇即位,这是自宇多天皇以来170年间,唯一和藤原氏没有血统关系的天皇。他自幼就和生母一起备受藤原氏的欺压,成为太子后的二十多年里,地位也并不稳固。所以,后三条天皇不愿再充当藤原家族的傀儡,即位后即致力于恢复已中断一个世纪的天皇亲政,他着后改革宫廷的礼仪制度,减少宫廷费用,没收未经天皇颁发地契的土地,于是反藤原的各种势力集合在他的周围。后三条天皇打破门阀限制,起用地位较低的中下层贵族参与朝政,改变了藤原氏独霸的局面。1069年,后三条天皇着后整顿庄园,他在中下层官员的支持下,准备对藤原赖通的庄园加以限制。可是碍于摄关政治的成例,天皇还不能随意贯彻自己的旨意。况且,他还有几个藤原家出来的妻室。因此后三条天皇即位4年之后,即让位给太子贞仁亲王,即白河天皇。

后三条上皇退位后,继续与藤原氏的势力抗衡。他设立院厅,任命院厅官员,试图以院厅取代摄政、关白政治体制,实现还政于皇室的愿望。但是出家刚一个月的后三条上皇很快病逝,使他的伟大的抱负成了空想。

白河天皇的母亲和妻子都是藤原家的女子,但他的妻子尚未生子。于是立后三条天皇与源氏女人所生的实仁亲王为太子,并且约定,实仁亲王的同母弟辅仁亲王为下一代太子。这样,皇室很快就可以与藤原氏脱轨。不过,这是后三条天皇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法皇 院厅

By lizi at 2005-11-04 14:40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后冷泉天皇
第70代天皇:后冷泉天皇(1025-1068)(在位1045-1068)

后冷泉天皇即位后,立尊仁亲王为皇太子。关白藤原赖通极力阻止尊仁亲王继承皇位,可是,他和他的兄弟藤原教通把女儿送入后宫,却一直没有生育。外戚地位的丧失,使藤原氏在政治上失去有利地位。1068年,后冷泉天皇驾崩,尊仁亲王即位为后三条天皇。

自冷泉天皇以来的八个天皇全是藤原家的女人所生,幼年时在藤原家抚养。平安时代似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政权模式:
上皇(本院)--天皇(上皇,新院)
摄关(外祖)--后妃(国母,女院)
→皇子(天皇)

到了藤原道长、藤原赖通两代,长达70年的藤原氏专权达到了极盛时期。藤原的府邸代替了皇宫,成了处理朝政的权力中心;朝廷只不过是表演仪式的大剧场而已。

藤原道长身兼太政大臣、摄政,并先后把三个女儿分别立为一条、三条、后一条三个天皇的皇后,自己则成为三个天皇的外公。藤原道长志满意得地在女儿被册立为皇后的仪式上得意地以诗言志:“斯世即我世,我做我所思,皎皎十五月,圆盈无缺时。”

藤原氏的摄关政治只关心自己家族利益的得失,而置国家兴衰于不顾。政治上的堕落,必然导致生活的腐化,其统治是不会久远的。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摄关

By lizi at 2005-11-04 14:36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后朱雀天皇
第69代天皇:后朱雀天皇(1009-1045)(在位1036-1045)

后朱雀天皇28岁即位,以藤原赖通为关白。后朱雀天皇血气方刚,不甘心被人耍弄,时时想要恢复天皇亲政。1037年,他不顾藤原赖通的反对,立祯子内亲王为皇后,但不久又立藤原道长的女儿嬉子所生的亲仁亲王为太子--他毕竟不能完全摆脱藤原氏的控制。

后朱雀天皇在位10年,上层贵族争权夺利,朝廷纲纪废弛,加以连年天灾瘟疫,社会动荡混乱。这时寺院势力发展迅速,出现僧兵横行的局面,使不安的社会雪上加霜。

宫廷内值得记载的事情是,皇宫大火三次,人造神镜再度被焚,不得不三造神镜。1045年,后朱雀天皇临死前让位给儿子,是为后冷泉天皇;同时立祯子生的皇子,另一个非藤原家女人所生的儿子--尊仁亲王为太子。在了却这一心事的两天之后,后朱雀上皇去世。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火灾

By lizi at 2005-11-04 14:33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一条天皇
第66代天皇:一条天皇(980-1011)(在位986-1011)

一条天皇是藤原兼家的外孙,即位时只有7岁,藤原兼家任摄政。接着,冷泉天皇与藤原兼家的女儿所生的居贞亲王被立为皇太子,藤原兼家一人兼是天皇和皇太子的外祖父。藤原氏的府邸成了政治中心,朝廷变成只是举行仪式的地方,小天皇不过是藤原家族的小把戏,在百姓中间没有丝毫的威信,以致皇宫成了盗贼出没的场所,野兽留迹的地方。更为严重的是,皇宫内火灾连连,1005年的一场大火把天皇神器烧毁,朝廷不得不重新铸造神镜,从此天照大神留传下来的神镜变成人造神镜。

990年,藤原兼家大概倦于繁杂的政务,辞掉摄政,出家为僧。藤原兼家的儿子藤原道隆秉政。他把女儿嫁给一条天皇为后。藤原道隆死后,他的弟弟藤原道长任关白,又把女儿送入后宫为后。于是出现两个皇后并列的局面。不过藤原道长虽然专横,同一条天皇还算相安无事。使一条天皇在位26年,1011年,病退。随即死去。

一条天皇的政绩虽然不彰,但在推动文化事业上面却做出不少成绩,因为他本人就是精通古今学问的大家。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法皇 博学 天皇神器

By lizi at 2005-11-04 14:23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圆融天皇
第64代天皇:圆融天皇(959-991)(在位969-984)

圆融天皇即位时只有11岁,由藤原实赖摄政。这是藤原氏已经把外族政敌排斥殆尽,便又在自家内部重开路线斗争。圆融天皇在位的16年当中,藤原氏一族的权力之争贯彻其始终。

972年,藤原实赖去世,由他弟弟藤原师辅的儿子藤原伊尹任摄政。973年,藤原伊尹也卧床不起,他的两个弟弟藤原兼通、藤原兼家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藤原兼通升为太政大臣执政6年,对他的老弟藤原兼家故意排挤、冷落,直到病重不起时,仍不减对乃弟的痛恨,推荐其堂弟藤原赖忠任关白。藤原兼通死后,藤原兼家与藤原赖忠继续展开权力角逐。最终藤原兼家把女儿嫁给了圆融天皇,并且很快诞下一个皇子怀仁亲王,才把藤原赖忠打败,独霸了朝廷大权。984年,26岁的圆融天皇为了躲避藤原氏内部的争斗,决定让位给冷泉上皇的儿子。于是,师贞亲王继位为花山天皇。圆融天皇后来也出家为僧,死于991年,享年33岁。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法皇

By lizi at 2005-11-04 14:14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冷泉天皇
第63代天皇:冷泉天皇(950-1011)(在位967-969)

冷泉天皇在做太子时就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有人说是藤原元方的幽灵在作怪。不过藤原家的人正好借此来挟天子以令诸侯,藤原师辅的哥哥藤原实赖担任太政大臣,“关白万机”。从此关白从一个临时设置的职务成了朝廷的常设最高首脑。

冷泉天皇即位后,因疾病缠身,急欲立太子让位。当时太子人选中呼声最高的是冷泉天皇的二弟为平亲王,但为平亲王是源高明的女婿,这是藤原氏所不愿意见到的。于是,藤原氏在宫廷中极力施加影响,迫使冷泉天皇于968年立其三弟守平亲王为皇太弟。

969年,发生了源高明企图改立为平亲王为太子的事件,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也并非一句话可以说清。不过,藤原实赖乘机清除了朝廷里以源高明为代表的异己力量,确立了藤原氏的独裁体制--史称“安和之变”。一时,藤原家族唯我独尊,权倾天下。

安和之变不久,冷泉天皇让位给弟弟守平亲王,即圆融天皇。冷皇上皇又疯疯癫癫地活了四十多年,1011年,在62岁时死去。

Tags: 精神病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安和之变”

By lizi at 2005-11-04 14:10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朱雀天皇
第61代天皇:朱雀天皇(923-952)(在位930-946)

930年,朱雀天皇即位时只有8岁,由藤原时平的弟弟藤原忠平任摄政。他的母亲是藤原基经的女儿稳子,他生在藤原家,从小体弱多病,在位17年,只不过是藤原家的一个玩偶。朝廷大权操纵在太政大臣藤原忠平和右大臣藤原仲原兄弟二人手里。

朱雀天皇在位时消极无为,中央集权日渐衰落,尤其是地方行政全凭国司为所欲为。因此地方势力不断壮大,对藤原氏的专权独裁表示强烈的不满,从而有摆脱朝廷的迹象。940年,桓武天皇的后代平将门扯起造反的大旗,同时伊豫国司藤原纯友也在当地造反。虽然这两处叛乱经过一年半的征战都被平定,但却引起国内局势的动荡。在母亲稳子的干预下,朱雀天皇让位给胞弟,即村上天皇。952年,朱雀天皇决心皈依佛门,几个月后去世。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傀儡天皇

藤原氏
光仁天皇
第49代天皇:光仁天皇(709-781)(在位770-781)

光仁天皇是天智天皇之子施基皇子的儿子,因他娶了称德天皇的异母姐姐为妃,所以得到藤原氏的拥戴--可见裙带关系的重要。

62岁的光仁天皇即位后,立称德天皇的妹妹井上为皇后。井上皇后的德行颇类似乃姐,也是个放荡不羁,人尽可夫的风流种子。一次与天皇下棋赌博,皇后得胜,天皇依约答应为她进献美男子。藤原百川劝说光仁天皇将儿子山部亲王推举给皇后,于是56岁的皇后与36岁名义上的儿子结成了野鸳鸯。藤原氏又乘机进谗于光仁天皇,诬告井上皇后密谋加害于天皇,于是皇后和太子他户亲王都被废黜,并押往外地监禁起来。三年后,母子于同一天死去。然后,藤原百川又向光仁天皇施加压力,立山部亲王为太子。有人分析藤原百川之所以一心要除掉皇后,可能是因为皇后知道他暗害自己姐姐称德女皇的秘密。

光仁天皇即位后,面对的是地方豪强势力兴起,天皇权威低落的现实。于是在山部太子的帮助下,他首先整顿吏治,撤销多余的衙门和官吏。进行户口普查,防止地方隐匿劳动力。

781年,73岁的光仁天皇退位,44岁的山部亲王即位为桓武天皇。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裙带关系

By lizi at 2005-11-04 09:52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淳仁天皇
第47代天皇:淳仁天皇(?-764)(在位758-764)

淳仁天皇是天武天皇之子舍人亲王的儿子,因其母地位较低,本不具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后来因娶了藤原仲麻吕已故长子的寡妻,遂与藤原氏搭上了关系。由于藤原仲麻吕的极力推荐,被孝谦天皇立为太子。

淳仁天皇完全是惠美押胜的政治傀儡,藤原氏几乎达到权力的巅峰。可是乐极生悲,760年,光明子太后去世。惠美押胜失去庇护,同时孝谦上皇也对藤原家族的专横霸道深感厌恶,并且她移情别恋把惠美押胜一脚踢开,爱上了为她治病的风流和尚--道镜。于是,孝谦上皇与惠美押胜的矛盾激化起来。淳仁天皇也受了城鱼之殃,被孝谦上皇收回了权力。

762年6月3日,孝谦上皇回到平城京,颁布诏书,剥夺了淳仁天皇的权力,为自己重返权力舞台做好准备。惠美押胜感到形势的紧迫,想要策动淳仁天皇除掉孝谦上皇,杀死道镜。孝谦上皇便先下手为强,派兵包围了惠美押胜的住宅。惠美押胜伐幸逃脱,于764年9月2日举兵叛乱,孝谦女皇发后讨伐,惠美押胜后败,全家被杀。764年,孝谦上皇废掉淳仁天皇,将其流放到淡路,自己重返政治舞台,再度登基为称德天皇。淳仁天皇在监禁中企图逃跑,被孝谦上皇派人追回。764年,淳仁天皇在困苦中去世。以后的日本史书一直把他排除在天皇之外,直到明治时代,才追加给他“淳仁”的谥号。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孝谦上皇

By lizi at 2005-11-04 09:38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圣武天皇
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701-756)(在位724-749)

724年,首皇子继位称圣武天皇。716年,藤原不比等把自己的小女儿光明子嫁给首皇子做皇妃,于是藤原不比等即是首皇子的外祖父,又是他的岳父。727年,光明子诞生皇子,随即立为太子。朝廷百官为了紧跟形势,纷纷前去祝贺,可是长屋王却不屑一顾。藤原不比等又想立光明子为皇后,但非皇族出身的人不能立为皇后,这种做法是有违祖制的,因此引起朝中大臣对藤原氏的非议和不满。反对藤原氏的势力集聚在长屋王周围,长屋王同藤原氏成了冤家对头。

不料,刚刚一岁的皇太子生病夭折,藤原房前无中生有地诬蔑是长屋王使用魇法咒死了小太子。729年,在藤原氏的精心安排下,有人告密说长屋王密谋造反。朝廷派兵包围了长屋王的住宅。长屋王在悲愤之下,全家自杀身亡。长屋王一死,朝中无人敢于和藤原氏作对。藤原房前乘机立光明子为皇后,光明子的四个兄弟也都把持了要职。元明天皇死后开始的皇族势力和藤原氏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以藤原氏的胜利而告终。藤原不比等的这四个儿子形成藤原氏的南、北、京、式四家,以后此起彼伏地执掌了朝廷大政。

737年,流行天花,藤原氏的国个要员死于时疫。当时人们希求佛法保佑,祛除疾病,因此宫廷中僧侣的势力抬头。和尚们不安于吃斋念佛也来关心政治,甚至加官晋爵,干预朝政。一个花和尚玄昉仗势霸占了藤原不比等的孙子藤原广嗣的妻子,藤原广嗣不甘被这个光头欺负,已经是怒火满腔。加之,圣武天皇崇洋媚外,重用自唐朝归来的一些留学生,冷落了藤原家族。于是,藤原广嗣举兵叛乱。两个月后,造反军队被分化瓦解,藤原广嗣被杀。不过那个酒色和尚玄昉后来也被藤原广嗣的余党杀死。

东大寺奈良大佛

圣武天皇在平定藤原广嗣的叛乱之后,也深受刺激。本来就热心佛教的圣武天皇更加虔诚,他在位期间修建的东大寺和铸造的卢舍那大佛就是见证。圣武天皇极为重视文教事业,他改革大学寮制度,以吸引家境贫寒而有才华的学生学习。并且规定亲贵子弟没有大学寮的毕业证一律不能当干部。

唐招提寺

749年,圣武天皇宣布退位,出家为僧,法号“胜满”。752年,圣武天皇率文武百官出度东大寺卢舍那大佛开光典礼。754年,鉴真和尚抵日,在东大寺为他授戒。两年后圣武天皇病逝,光明皇后把他所藏的一万多件文物捐献给东大寺。

藤原氏趁此机会东山再起,光明子立自己女儿为天皇,称孝谦天皇。

Tags: 日本历史 藤原不比等 藤原氏 鉴真

By lizi at 2005-11-04 09:21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
元正天皇
第44代天皇:元正天皇(女,680-748)(在位715-724)

元正天皇是元明天皇的女儿。元正天皇时,《日本书纪》编纂完成,这是开始于天武天皇年间,由天武天皇的儿子舍人亲王主编,多人参与,历经四十多年而写就的。

大化改新的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在元明天皇时代藤原家庭的势力即已开始蹿升,藤原镰足的儿子藤原不比等出任右大臣,权倾一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藤原不比等把自己的女儿宫子嫁给天武天皇,宫子生下首皇子。

藤原镰足

元正天皇为了发展经济,先后实行裁减兵员,减免农民债务,奖励耕种等措施。723年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开垦生荒地可传至三世,开垦熟荒地可保有一生。法令大大鼓舞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720年,藤原不比等病故,皇族势力重新抬头,天武天皇的孙子长屋王以“大纳言”身份为朝廷首辅。721年长屋王任右大臣,皇室与藤原家族形成树立的两派。724年,元正天皇让位给侄子首皇子(文武天皇之子),是为圣武天皇。

元正天皇一生未婚,是个极有涵养又略显保守的女性。

Tags: 日本历史 女天皇 藤原氏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藤原氏宗等│ 869 │ 869 │
│ 贞观式│ 20 │ 同上 │ 87l │ 871 │
│ 延喜格│ 12 │ 藤原时平等│ 907 │ 908 │
│ 延喜式│ 50 │ 同上 │ 927 │ 967 │
└—————┴————┴———————┴——————┴——————┘
醍醐天皇的治国方策为村上天皇(公元946年—公元967年在位)所继承。他在统治期间下令禁止奢侈,节省开支,降低物价,还制定“新仪式”’铸造“乾元大宝”。天德元年(公元957年)大内记营原文时(公元899年一公元981年)上书天皇,提出“禁奢侈”、“停售官职”和“恢复鸿炉馆”等三条建议,受到天皇重视。[注22]

醒酗、村上两皇实行亲政,改除时弊,被史书誉为“延喜(醍醐年号)之治”与“天历(村上年号)之治”。实际上这两代政绩并无效果,律令制度继续走向崩溃,因为他们所依K的宫廷贵族已经无所作为,维护公地公民制和天皇制已和时代趋势背道而驰了。

三、摄关政治的确立

“延喜、天历之治”对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来说是一次危机。及至安和2年(公元969年)当时的摄政藤原实赖迫使左大臣源高明下台之后,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终于牢固地确立。因为正是从10世纪下半期起,藤原氏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领有者,而且为势愈猛。至11世纪中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注23],“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此后百余年,藤原氏一直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纪,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天皇皆其外孙。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
中一句是:“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摄关政治继续腐败下去,地方国司对农民的掠夺日甚。永延2年(公元988年),尾张国(爱知县)八个郡的郡司、农民来到京都,向朝廷控诉国司藤原元命的暴政,要求罢他的官。从控诉的31条罪行来看,藤原元命在其三年任职期间额外征收了17万石租米和大量绢、庶、油及其他物品,侵吞了发给下级官吏的薪俸和施舍给饥民的粮食。元命的儿子强征农民牛马,谁若陈述苦请便以暴力相加。元命还驱使郡司、农民耕种他一族的私有地,逼迫人们替四、五十年前死者和逃亡者偿还欠债。[注25]藤原元命的暴行仅仅是无数国司暴政
的一个例子。

参考资料:http://bbs.btbbt.com/thread-235409-1-72.html
回答者:心寂空空 - 初入江湖 二级 1-13 19:50

只能找到这些了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藤原氏宗等│ 869 │ 869 │
│ 贞观式│ 20 │ 同上 │ 87l │ 871 │
│ 延喜格│ 12 │ 藤原时平等│ 907 │ 908 │
│ 延喜式│ 50 │ 同上 │ 927 │ 967 │
└—————┴————┴———————┴——————┴——————┘
醍醐天皇的治国方策为村上天皇(公元946年—公元967年在位)所继承。他在统治期间下令禁止奢侈,节省开支,降低物价,还制定“新仪式”’铸造“乾元大宝”。天德元年(公元957年)大内记营原文时(公元899年一公元981年)上书天皇,提出“禁奢侈”、“停售官职”和“恢复鸿炉馆”等三条建议,受到天皇重视。[注22]

醒酗、村上两皇实行亲政,改除时弊,被史书誉为“延喜(醍醐年号)之治”与“天历(村上年号)之治”。实际上这两代政绩并无效果,律令制度继续走向崩溃,因为他们所依K的宫廷贵族已经无所作为,维护公地公民制和天皇制已和时代趋势背道而驰了。

三、摄关政治的确立

“延喜、天历之治”对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来说是一次危机。及至安和2年(公元969年)当时的摄政藤原实赖迫使左大臣源高明下台之后,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终于牢固地确立。因为正是从10世纪下半期起,藤原氏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领有者,而且为势愈猛。至11世纪中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注23],“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此后百余年,藤原氏一直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纪,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天皇皆其外孙。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
中一句是:“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摄关政治继续腐败下去,地方国司对农民的掠夺日甚。永延2年(公元988年),尾张国(爱知县)八个郡的郡司、农民来到京都,向朝廷控诉国司藤原元命的暴政,要求罢他的官。从控诉的31条罪行来看,藤原元命在其三年任职期间额外征收了17万石租米和大量绢、庶、油及其他物品,侵吞了发给下级官吏的薪俸和施舍给饥民的粮食。元命的儿子强征农民牛马,谁若陈述苦请便以暴力相加。元命还驱使郡司、农民耕种他一族的私有地,逼迫人们替四、五十年前死者和逃亡者偿还欠债。[注25]藤原元命的暴行仅仅是无数国司暴政
的一个例子。
藤原家族是日本历史上的显赫家族之一。从8世纪后期天皇迁都平安(即京都)以后,藤原家族操纵日本皇室约300余年,权倾一时。但是藤原家族的权力和威望不是依K其一族的勇武善战,而是依K无数政治谋略取得的。藤原家族将他们的女儿嫁给天皇,这意味着藤原氏的姑娘成为皇后,藤原氏的外孙就是未来的天皇。结果,藤原家族的族长,无论在朝在野,都可以左右朝纲。藤原家族还利用佛教夺权,他们经常以虔信佛教的几位天皇出家修行为范例,劝说有独立思想的天皇不理政务,出世隐退。同时,藤原家族亦丝毫没有忽视为他们的政治权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他们怂恿各地贵族将土地托庇于藤原氏名下。这一方面使土地所有者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免除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使藤原家族得以将国家钱粮饱入私囊。

藤原家族的始祖是中臣镰足(Fujiwara Kamatari)(614 — 669),是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7世纪早期,苏我氏已经完全把持朝政。645年,中臣镰足和后来的天智天皇(即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杀死苏我氏的首领苏我入鹿。天智天皇登基后,任命中臣镰足为内大臣。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大化改新。这次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移植日本,包括制定法律;丈量土地;登记户口;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省),由朝廷中央派人治理;发展交通,建设新的道路和驿站;还有就是采取统一的税制。中臣镰足死时,天智天皇赐姓藤原。从此,中臣家族便以藤原为姓。

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Fujiwara Fuhito)(659 — 720)是采用新姓的第一个人。由于父亲的威望,他在宫廷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701年藤原不比等成为起草著名的《大宝律令》委员会的领导人。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圣武天皇,开始与皇族结成裙带关系。但是直到9世纪下半叶,藤原家族才开始操纵政权。

藤原良房(Fujiwara Yoshifusa)(804 — 872)是在位天皇的岳父,皇太子的外公。857年任太政大臣。天皇死后,于858年扶立九岁的太子登基,是为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亲任摄政,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非皇族血统而担任此职的人。自他开始,藤原家族把持朝政达300余年。此后,藤原家族每每说服天皇及早退位,而以幼童登基,以便使他们继续行使摄政权。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这样的逊位竟达八次之多。藤原家族虽然没有推翻或取代皇室,但是已经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天皇到了法定亲政年龄,是必须结束摄政的,因此藤原良房的侄子藤原基经建立了关白制度。

藤原基经(Fujiwara Mototsune)(836 — 891)872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四年后任摄政。他为了进一步扩大权力,创立了“关白”官职。“关白”一职比摄政和首相有着更大的权利,他是天皇的代言人,是天皇与廷臣之间的联络媒介,其地位仅次于天皇。884年迫使阳成天皇退位。887年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宇多天皇即位,却不再启用藤原氏摄政,直至他最后六年的统治也没有藤原系统的人做关白。但是藤原基经的儿子藤原时平很快重新确立起了藤原家族的霸权。

藤原时平(Fujiwara Tokihira)(871 — 909.4.26)二十一岁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宇多天皇企图限制藤原氏的权势,但由于藤原时平具有行政管理才能,因此宇多天皇不得不任命他为高官。899年藤原时平任左大臣,著名学者菅原道真任右大臣。901年藤原时平设法陷害菅原道真,使其被流放到九州岛,从而消灭了他政权独立的一大敌人。藤原时平虽然始终没有得到“关白”的职位,但是,他已经成为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由他撰修的行政法规《延喜式》,至今仍有历史价值。

藤原忠平(Fujiwara Tadahira)(880 — 949.9.9)909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但直到其晚年才开始控制政府。在他当政的时期,各地都发生了叛乱,盗匪横行,连皇宫都不安全。

当然,最能体现藤原家族的权力的人物是藤原道长(Fujiwara Michinaga)(966 — 1027)。作为平安中期的摄政,藤原道长的权势极大。995年成为藤原家族的首领。1017年任太政大臣,一切朝政均由他的“政所”决定。先后有四位天皇与他的女儿结婚。藤原道长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富丽堂皇。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和《荣华物语》所描写的正是藤原道长的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宫廷女侍清少纳言的著名随笔《枕草子》中亦以他为典型,描述了藤原道长的许多事迹。1027年藤原道长死后,藤原家族开始了没落。

藤原赖通(Fujiwara Yorimichi)(992 — 1074.3.2)曾任三代天皇的摄政,并建了平等院,其内有日本佛教艺术最优美的装潢。藤原赖通把持朝政五十二年,直至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后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藤原赖通被迫引退。到12世纪,在日本朝廷中终于肃清了藤原家族的势力.此后的日本便是源平二氏之争的天下。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藤原氏宗等│ 869 │ 869 │
│ 贞观式│ 20 │ 同上 │ 87l │ 871 │
│ 延喜格│ 12 │ 藤原时平等│ 907 │ 908 │
│ 延喜式│ 50 │ 同上 │ 927 │ 967 │
└—————┴————┴———————┴——————┴——————┘
醍醐天皇的治国方策为村上天皇(公元946年—公元967年在位)所继承。他在统治期间下令禁止奢侈,节省开支,降低物价,还制定“新仪式”’铸造“乾元大宝”。天德元年(公元957年)大内记营原文时(公元899年一公元981年)上书天皇,提出“禁奢侈”、“停售官职”和“恢复鸿炉馆”等三条建议,受到天皇重视。[注22]

醒酗、村上两皇实行亲政,改除时弊,被史书誉为“延喜(醍醐年号)之治”与“天历(村上年号)之治”。实际上这两代政绩并无效果,律令制度继续走向崩溃,因为他们所依K的宫廷贵族已经无所作为,维护公地公民制和天皇制已和时代趋势背道而驰了。

三、摄关政治的确立

“延喜、天历之治”对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来说是一次危机。及至安和2年(公元969年)当时的摄政藤原实赖迫使左大臣源高明下台之后,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终于牢固地确立。因为正是从10世纪下半期起,藤原氏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领有者,而且为势愈猛。至11世纪中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注23],“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此后百余年,藤原氏一直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纪,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天皇皆其外孙。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
中一句是:“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摄关政治继续腐败下去,地方国司对农民的掠夺日甚。永延2年(公元988年),尾张国(爱知县)八个郡的郡司、农民来到京都,向朝廷控诉国司藤原元命的暴政,要求罢他的官。从控诉的31条罪行来看,藤原元命在其三年任职期间额外征收了17万石租米和大量绢、庶、油及其他物品,侵吞了发给下级官吏的薪俸和施舍给饥民的粮食。元命的儿子强征农民牛马,谁若陈述苦请便以暴力相加。元命还驱使郡司、农民耕种他一族的私有地,逼迫人们替四、五十年前死者和逃亡者偿还欠债。[注25]藤原元命的暴行仅仅是无数国司暴政
的一个例子。

参考资料:http://bbs.btbbt.com/thread-235409-1-72.html
回答者:心寂空空 - 初入江湖 二级 1-13 19:50

只能找到这些了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藤原氏宗等│ 869 │ 869 │
│ 贞观式│ 20 │ 同上 │ 87l │ 871 │
│ 延喜格│ 12 │ 藤原时平等│ 907 │ 908 │
│ 延喜式│ 50 │ 同上 │ 927 │ 967 │
└—————┴————┴———————┴——————┴——————┘
醍醐天皇的治国方策为村上天皇(公元946年—公元967年在位)所继承。他在统治期间下令禁止奢侈,节省开支,降低物价,还制定“新仪式”’铸造“乾元大宝”。天德元年(公元957年)大内记营原文时(公元899年一公元981年)上书天皇,提出“禁奢侈”、“停售官职”和“恢复鸿炉馆”等三条建议,受到天皇重视。[注22]

醒酗、村上两皇实行亲政,改除时弊,被史书誉为“延喜(醍醐年号)之治”与“天历(村上年号)之治”。实际上这两代政绩并无效果,律令制度继续走向崩溃,因为他们所依K的宫廷贵族已经无所作为,维护公地公民制和天皇制已和时代趋势背道而驰了。

三、摄关政治的确立

“延喜、天历之治”对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来说是一次危机。及至安和2年(公元969年)当时的摄政藤原实赖迫使左大臣源高明下台之后,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终于牢固地确立。因为正是从10世纪下半期起,藤原氏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领有者,而且为势愈猛。至11世纪中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注23],“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此后百余年,藤原氏一直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纪,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天皇皆其外孙。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
中一句是:“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摄关政治继续腐败下去,地方国司对农民的掠夺日甚。永延2年(公元988年),尾张国(爱知县)八个郡的郡司、农民来到京都,向朝廷控诉国司藤原元命的暴政,要求罢他的官。从控诉的31条罪行来看,藤原元命在其三年任职期间额外征收了17万石租米和大量绢、庶、油及其他物品,侵吞了发给下级官吏的薪俸和施舍给饥民的粮食。元命的儿子强征农民牛马,谁若陈述苦请便以暴力相加。元命还驱使郡司、农民耕种他一族的私有地,逼迫人们替四、五十年前死者和逃亡者偿还欠债。[注25]藤原元命的暴行仅仅是无数国司暴政
的一个例子。
藤原家族是日本历史上的显赫家族之一。从8世纪后期天皇迁都平安(即京都)以后,藤原家族操纵日本皇室约300余年,权倾一时。但是藤原家族的权力和威望不是依K其一族的勇武善战,而是依K无数政治谋略取得的。藤原家族将他们的女儿嫁给天皇,这意味着藤原氏的姑娘成为皇后,藤原氏的外孙就是未来的天皇。结果,藤原家族的族长,无论在朝在野,都可以左右朝纲。藤原家族还利用佛教夺权,他们经常以虔信佛教的几位天皇出家修行为范例,劝说有独立思想的天皇不理政务,出世隐退。同时,藤原家族亦丝毫没有忽视为他们的政治权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他们怂恿各地贵族将土地托庇于藤原氏名下。这一方面使土地所有者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免除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使藤原家族得以将国家钱粮饱入私囊。

藤原家族的始祖是中臣镰足(Fujiwara Kamatari)(614 — 669),是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7世纪早期,苏我氏已经完全把持朝政。645年,中臣镰足和后来的天智天皇(即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杀死苏我氏的首领苏我入鹿。天智天皇登基后,任命中臣镰足为内大臣。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大化改新。这次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移植日本,包括制定法律;丈量土地;登记户口;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省),由朝廷中央派人治理;发展交通,建设新的道路和驿站;还有就是采取统一的税制。中臣镰足死时,天智天皇赐姓藤原。从此,中臣家族便以藤原为姓。

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Fujiwara Fuhito)(659 — 720)是采用新姓的第一个人。由于父亲的威望,他在宫廷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701年藤原不比等成为起草著名的《大宝律令》委员会的领导人。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圣武天皇,开始与皇族结成裙带关系。但是直到9世纪下半叶,藤原家族才开始操纵政权。

藤原良房(Fujiwara Yoshifusa)(804 — 872)是在位天皇的岳父,皇太子的外公。857年任太政大臣。天皇死后,于858年扶立九岁的太子登基,是为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亲任摄政,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非皇族血统而担任此职的人。自他开始,藤原家族把持朝政达300余年。此后,藤原家族每每说服天皇及早退位,而以幼童登基,以便使他们继续行使摄政权。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这样的逊位竟达八次之多。藤原家族虽然没有推翻或取代皇室,但是已经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天皇到了法定亲政年龄,是必须结束摄政的,因此藤原良房的侄子藤原基经建立了关白制度。

藤原基经(Fujiwara Mototsune)(836 — 891)872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四年后任摄政。他为了进一步扩大权力,创立了“关白”官职。“关白”一职比摄政和首相有着更大的权利,他是天皇的代言人,是天皇与廷臣之间的联络媒介,其地位仅次于天皇。884年迫使阳成天皇退位。887年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宇多天皇即位,却不再启用藤原氏摄政,直至他最后六年的统治也没有藤原系统的人做关白。但是藤原基经的儿子藤原时平很快重新确立起了藤原家族的霸权。

藤原时平(Fujiwara Tokihira)(871 — 909.4.26)二十一岁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宇多天皇企图限制藤原氏的权势,但由于藤原时平具有行政管理才能,因此宇多天皇不得不任命他为高官。899年藤原时平任左大臣,著名学者菅原道真任右大臣。901年藤原时平设法陷害菅原道真,使其被流放到九州岛,从而消灭了他政权独立的一大敌人。藤原时平虽然始终没有得到“关白”的职位,但是,他已经成为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由他撰修的行政法规《延喜式》,至今仍有历史价值。

藤原忠平(Fujiwara Tadahira)(880 — 949.9.9)909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但直到其晚年才开始控制政府。在他当政的时期,各地都发生了叛乱,盗匪横行,连皇宫都不安全。

当然,最能体现藤原家族的权力的人物是藤原道长(Fujiwara Michinaga)(966 — 1027)。作为平安中期的摄政,藤原道长的权势极大。995年成为藤原家族的首领。1017年任太政大臣,一切朝政均由他的“政所”决定。先后有四位天皇与他的女儿结婚。藤原道长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富丽堂皇。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和《荣华物语》所描写的正是藤原道长的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宫廷女侍清少纳言的著名随笔《枕草子》中亦以他为典型,描述了藤原道长的许多事迹。1027年藤原道长死后,藤原家族开始了没落。

藤原赖通(Fujiwara Yorimichi)(992 — 1074.3.2)曾任三代天皇的摄政,并建了平等院,其内有日本佛教艺术最优美的装潢。藤原赖通把持朝政五十二年,直至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后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藤原赖通被迫引退。到12世纪,在日本朝廷中终于肃清了藤原家族的势力.此后的日本便是源平二氏之争的天下。
回答者:wangyelang2008 - 初入江湖 三级 1-13 20:23

只能找到这些了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回答者:狂尘 - 助理 二级 1-13 20:25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回答者:超及司令部 - 兵卒 一级 1-13 22:38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只能找到这些了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藤原氏宗等│ 869 │ 869 │
│ 贞观式│ 20 │ 同上 │ 87l │ 871 │
│ 延喜格│ 12 │ 藤原时平等│ 907 │ 908 │
│ 延喜式│ 50 │ 同上 │ 927 │ 967 │
└—————┴————┴———————┴——————┴——————┘
醍醐天皇的治国方策为村上天皇(公元946年—公元967年在位)所继承。他在统治期间下令禁止奢侈,节省开支,降低物价,还制定“新仪式”’铸造“乾元大宝”。天德元年(公元957年)大内记营原文时(公元899年一公元981年)上书天皇,提出“禁奢侈”、“停售官职”和“恢复鸿炉馆”等三条建议,受到天皇重视。[注22]

醒酗、村上两皇实行亲政,改除时弊,被史书誉为“延喜(醍醐年号)之治”与“天历(村上年号)之治”。实际上这两代政绩并无效果,律令制度继续走向崩溃,因为他们所依K的宫廷贵族已经无所作为,维护公地公民制和天皇制已和时代趋势背道而驰了。

三、摄关政治的确立

“延喜、天历之治”对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来说是一次危机。及至安和2年(公元969年)当时的摄政藤原实赖迫使左大臣源高明下台之后,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终于牢固地确立。因为正是从10世纪下半期起,藤原氏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领有者,而且为势愈猛。至11世纪中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注23],“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此后百余年,藤原氏一直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纪,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天皇皆其外孙。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
中一句是:“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摄关政治继续腐败下去,地方国司对农民的掠夺日甚。永延2年(公元988年),尾张国(爱知县)八个郡的郡司、农民来到京都,向朝廷控诉国司藤原元命的暴政,要求罢他的官。从控诉的31条罪行来看,藤原元命在其三年任职期间额外征收了17万石租米和大量绢、庶、油及其他物品,侵吞了发给下级官吏的薪俸和施舍给饥民的粮食。元命的儿子强征农民牛马,谁若陈述苦请便以暴力相加。元命还驱使郡司、农民耕种他一族的私有地,逼迫人们替四、五十年前死者和逃亡者偿还欠债。[注25]藤原元命的暴行仅仅是无数国司暴政
的一个例子。
藤原家族是日本历史上的显赫家族之一。从8世纪后期天皇迁都平安(即京都)以后,藤原家族操纵日本皇室约300余年,权倾一时。但是藤原家族的权力和威望不是依K其一族的勇武善战,而是依K无数政治谋略取得的。藤原家族将他们的女儿嫁给天皇,这意味着藤原氏的姑娘成为皇后,藤原氏的外孙就是未来的天皇。结果,藤原家族的族长,无论在朝在野,都可以左右朝纲。藤原家族还利用佛教夺权,他们经常以虔信佛教的几位天皇出家修行为范例,劝说有独立思想的天皇不理政务,出世隐退。同时,藤原家族亦丝毫没有忽视为他们的政治权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他们怂恿各地贵族将土地托庇于藤原氏名下。这一方面使土地所有者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免除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使藤原家族得以将国家钱粮饱入私囊。

藤原家族的始祖是中臣镰足(Fujiwara Kamatari)(614 — 669),是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7世纪早期,苏我氏已经完全把持朝政。645年,中臣镰足和后来的天智天皇(即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杀死苏我氏的首领苏我入鹿。天智天皇登基后,任命中臣镰足为内大臣。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大化改新。这次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移植日本,包括制定法律;丈量土地;登记户口;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省),由朝廷中央派人治理;发展交通,建设新的道路和驿站;还有就是采取统一的税制。中臣镰足死时,天智天皇赐姓藤原。从此,中臣家族便以藤原为姓。

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Fujiwara Fuhito)(659 — 720)是采用新姓的第一个人。由于父亲的威望,他在宫廷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701年藤原不比等成为起草著名的《大宝律令》委员会的领导人。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圣武天皇,开始与皇族结成裙带关系。但是直到9世纪下半叶,藤原家族才开始操纵政权。

藤原良房(Fujiwara Yoshifusa)(804 — 872)是在位天皇的岳父,皇太子的外公。857年任太政大臣。天皇死后,于858年扶立九岁的太子登基,是为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亲任摄政,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非皇族血统而担任此职的人。自他开始,藤原家族把持朝政达300余年。此后,藤原家族每每说服天皇及早退位,而以幼童登基,以便使他们继续行使摄政权。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这样的逊位竟达八次之多。藤原家族虽然没有推翻或取代皇室,但是已经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天皇到了法定亲政年龄,是必须结束摄政的,因此藤原良房的侄子藤原基经建立了关白制度。

藤原基经(Fujiwara Mototsune)(836 — 891)872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四年后任摄政。他为了进一步扩大权力,创立了“关白”官职。“关白”一职比摄政和首相有着更大的权利,他是天皇的代言人,是天皇与廷臣之间的联络媒介,其地位仅次于天皇。884年迫使阳成天皇退位。887年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宇多天皇即位,却不再启用藤原氏摄政,直至他最后六年的统治也没有藤原系统的人做关白。但是藤原基经的儿子藤原时平很快重新确立起了藤原家族的霸权。

藤原时平(Fujiwara Tokihira)(871 — 909.4.26)二十一岁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宇多天皇企图限制藤原氏的权势,但由于藤原时平具有行政管理才能,因此宇多天皇不得不任命他为高官。899年藤原时平任左大臣,著名学者菅原道真任右大臣。901年藤原时平设法陷害菅原道真,使其被流放到九州岛,从而消灭了他政权独立的一大敌人。藤原时平虽然始终没有得到“关白”的职位,但是,他已经成为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由他撰修的行政法规《延喜式》,至今仍有历史价值。

藤原忠平(Fujiwara Tadahira)(880 — 949.9.9)909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但直到其晚年才开始控制政府。在他当政的时期,各地都发生了叛乱,盗匪横行,连皇宫都不安全。

当然,最能体现藤原家族的权力的人物是藤原道长(Fujiwara Michinaga)(966 — 1027)。作为平安中期的摄政,藤原道长的权势极大。995年成为藤原家族的首领。1017年任太政大臣,一切朝政均由他的“政所”决定。先后有四位天皇与他的女儿结婚。藤原道长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富丽堂皇。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和《荣华物语》所描写的正是藤原道长的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宫廷女侍清少纳言的著名随笔《枕草子》中亦以他为典型,描述了藤原道长的许多事迹。1027年藤原道长死后,藤原家族开始了没落。

藤原赖通(Fujiwara Yorimichi)(992 — 1074.3.2)曾任三代天皇的摄政,并建了平等院,其内有日本佛教艺术最优美的装潢。藤原赖通把持朝政五十二年,直至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后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藤原赖通被迫引退。到12世纪,在日本朝廷中终于肃清了藤原家族的势力.此后的日本便是源平二氏之争的天下。
日本四大姓氏之藤原家族篇

一、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摇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分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力,主要是K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立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而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注17]和“应天门之变”[注18]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敌。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元887年[注19]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沼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注20]“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瞬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二、“延喜、天历之治”

藤原基经死后,宽平9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公元897年—公元930年在位)。醍醐天皇为抑制藤原势力,不置摄关,实行亲政。为维护律令制度,授权政府严厉监督国司行为,严禁国司拖延轮换,取消遥任国司;励行班田制度,禁止院宫王臣私占空闲地、荒田、山川英泽,即禁止新立庄园;铸造“延喜通宝”。在他统治期间还完成了《延喜格、式》的编纂,它与《弘仁格式》、《贞观格式》总称《三代格式》。这《三代格式》加上《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形成日本早期封建国家一套较完备的法典。

延喜14年(公元914年)醒酗天皇向群臣征求治国意见,式部大辅三善清行(公元847年—公元918年)提出了著名的《上谏书》(《意见封事》)12条。他在《上谏书》中首先指出了严峻的现实:“自后风化渐薄,法令滋彰,赋敛年增,徭役代倍,户口月减,田亩日荒。”加以建寺造佛,帝室权贵奢侈浪费日甚,导致国库空虚,经济凋敝。他建议:应请“消水旱求丰穗”、“禁奢侈”、“赦诸国随现口数授口分田”、“加给大学生徒食粮”及“依旧制增置判官”等措施。[注21]醒酗天皇予以认真考虑。

┌—————┬————┬———————┬——————┬——————┐
│ 格式名 │ 卷数 │ 编辑者│ 编成时间│ 施行时间│
├—————┼————┼———————┼——————┼——————┤
│ 弘仁格│ 10 │ 藤原冬嗣等│ 820 │ 820 │
│ 弘仁式│ 40 │ 同上 │ 820 │ 820 │
│ 贞观格│ 12 │ 藤原氏宗等│ 869 │ 869 │
│ 贞观式│ 20 │ 同上 │ 87l │ 871 │
│ 延喜格│ 12 │ 藤原时平等│ 907 │ 908 │
│ 延喜式│ 50 │ 同上 │ 927 │ 967 │
└—————┴————┴———————┴——————┴——————┘
醍醐天皇的治国方策为村上天皇(公元946年—公元967年在位)所继承。他在统治期间下令禁止奢侈,节省开支,降低物价,还制定“新仪式”’铸造“乾元大宝”。天德元年(公元957年)大内记营原文时(公元899年一公元981年)上书天皇,提出“禁奢侈”、“停售官职”和“恢复鸿炉馆”等三条建议,受到天皇重视。[注22]

醒酗、村上两皇实行亲政,改除时弊,被史书誉为“延喜(醍醐年号)之治”与“天历(村上年号)之治”。实际上这两代政绩并无效果,律令制度继续走向崩溃,因为他们所依K的宫廷贵族已经无所作为,维护公地公民制和天皇制已和时代趋势背道而驰了。

三、摄关政治的确立

“延喜、天历之治”对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来说是一次危机。及至安和2年(公元969年)当时的摄政藤原实赖迫使左大臣源高明下台之后,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终于牢固地确立。因为正是从10世纪下半期起,藤原氏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领有者,而且为势愈猛。至11世纪中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注23],“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此后百余年,藤原氏一直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纪,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天皇皆其外孙。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
中一句是:“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摄关政治继续腐败下去,地方国司对农民的掠夺日甚。永延2年(公元988年),尾张国(爱知县)八个郡的郡司、农民来到京都,向朝廷控诉国司藤原元命的暴政,要求罢他的官。从控诉的31条罪行来看,藤原元命在其三年任职期间额外征收了17万石租米和大量绢、庶、油及其他物品,侵吞了发给下级官吏的薪俸和施舍给饥民的粮食。元命的儿子强征农民牛马,谁若陈述苦请便以暴力相加。元命还驱使郡司、农民耕种他一族的私有地,逼迫人们替四、五十年前死者和逃亡者偿还欠债。[注25]藤原元命的暴行仅仅是无数国司暴政
的一个例子。

藤原家族的简介

藤原家族是日本历史上的显赫家族之一。
从8世纪后期天皇迁都平安(即京都)以后,藤原家族操纵日本皇室约300余年,权倾一时。但是藤原家族的权力和威望不是依靠勇武善战,而是靠着无数政治谋略取得的。比如藤原家族将家中的女性成员嫁给天皇,这意味着藤原家族的外孙就是未来的天皇。结果,藤原家族的族长,无论在朝在野,都可以左右朝纲。
藤原家族还利用佛教夺权,他们经常以虔信佛教的几位天皇出家修行为范例,劝说有独立思想的天皇不理政务,出世隐退。同时,藤原家族亦丝毫没有忽视为他们的政治权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他们怂恿各地贵族将土地托庇于藤原氏名下。这一方面使土地所有者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免除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使藤原家族得以将国家钱粮饱入私囊。

日本的四大家族

其中的一支,自称自己是汉代的宗室。不知有具体点的资料没?
  日本的四大家族 源、平、藤原、橘
  简单的来说,

  就是由天皇赐与皇族转为朝臣的人们所使用的姓氏。

  以下做个简单的介绍。

  源氏:据说源这个姓是从北魏世祖的故事来的,嵯峨天皇因为皇子太多,无法全部都给予公家职,所以分出一些人转为朝臣,并赐与源姓,之后的仁明文�清和阳成光孝宇多醍醐村上冷泉花山
  一条后三条后嵯峨后深草龟山后二条正亲町天皇也都照此办理,
  最为繁盛的是清和源氏。

  平氏:由桓武天皇从"平安京"取一字赐与皇子转任朝臣,桓武仁明文�光孝天皇的子孙皆有此姓,最为繁盛的是桓武平氏。

  藤原:中臣镰足,中臣不比等开始受赐此姓,之后分为南,北,式,京四家,
  不少在庄园时代跟中臣家有婚姻关系的武家,也都改姓藤原,藤原氏一直都是公家的主流,直到幕末时期,藤原氏仍占公家高达80%的比例。

  橘氏:由敏达天皇赐与其皇子的姓氏,与其他三家相比势力较小,
  在武家(源,平)抬头时期,并无显著发展,跟历代天皇家,藤原家常有婚姻关系,靠著这层因素,橘氏也得以名列公卿,之后与藤原氏的政治斗争失败,逐渐没落。
  橘氏末裔转任武家伊予橘(越智)氏,楠木正成便是越智氏出身。
我对倭寇的事情不太了解

与 (藤原不比等家族成员、以及当时皇室成员) 有关系的主要势力~

就是与藤原不比等同时期的,可以影响当时局势的势力或人物~~

藤原不比等是吕令子时代,所以天皇还是有权势的,然后就是寺社势力也很强大。当时武家尚未成气候。

藤原氏是当时除了天皇之外最有权势的家族,后世的藤原四家就是来自于藤原不比等。南家(始自藤原武智麻吕)、北家(始自藤原房前)、弍家(始自藤原宇合)、京家(始自藤原麻吕)。

然后就是橘氏首任家长,橘诸兄,父母就是美努王和橘三千代也就是图中那两人。

 

说起来都是一家人,不过中臣氏的后代藤原氏是外戚了

1、皇族势力:长屋王,正二位左大臣,发动“长屋王之变”,自杀。
舍人亲王,知太政官事。

2、物部氏:石上麻吕,正二位左大臣。

3、大伴氏:大伴旅人,从二位大纳言。

4、多治比氏:多治比池守,大纳言。
本文标题: 奥州藤原氏和京都的公家藤原有关系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996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禁忌薛仁贵怎么死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