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中原一带的汉人真的都是山西人后裔吗

发布时间: 2022-06-08 21:01: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谁知道我们汉族的来源,要详细点的不要告诉我从汉朝过来之后就叫汉族,这么笼统,谢谢!我来给你解答,汉族不仅仅是汉朝之后的人就称为汉...

中国北方中原一带的汉人真的都是山西人后裔吗

谁知道我们汉族的来源 要详细点的

不要告诉我从汉朝过来之后就叫汉族 这么笼统 谢谢!
我来给你解答,汉族不仅仅是汉朝之后的人就称为汉族了,它还包括汉代和汉代以前中原地区周围的羌、狄、蛮、夷人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被纳入中国版图的所有地区的人民,以及汉代之后留在中国版图内的主动接受和学习华夏先进文明的所有少数民族。也包括魏晋时期、隋唐时期被汉化的鲜卑人、辽人,更包括蒙元时期、满清时期被汉文化同化了的所有周边民族。他们都是汉族的组成部分。当然,汉人的源头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由皇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以及山东河北一带的由“蚩尤”带领的三个族群汇聚而成的最早期的汉人。
那个“讨厌汉族人”的回答就是来黑汉族的。
汉族向来都是包容性最强的民族,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吸收了周边地区无数的少数民族人口以及他们的文化,并融汇贯通、发扬光大。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春秋左氏传》语: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讨厌汉族人”这位兄台,请你明白,任何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原始到文明的。正所谓“格物致知,正心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何事物都是从虚心的去接触事物、学习知识开始的。楼主不明白自己的民族来历,敢于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体现。而你到处抹黑汉人的尊严,挑起民族情绪,居心何在,礼仪何在?
黄白人种的共同祖先10万年前走出非洲。

汉族的祖先6万年前在西亚与暗白人种(F——M,大眼睛双眼皮,颧骨低,眉骨很高,眼窝很深,鹰鼻,椭圆窄脸)(阿拉伯人的主要血统)分离,并向东迁徙。

黄种人(N,O),显白人种(R)(北欧人),与印第安人(P,Q)的共同祖先(大眼睛双眼皮,颧骨低,眉骨高,中等鼻梁,深眼窝,尖圆脸)于4—2万年前在中亚分家,显白人种与北欧黄种人向西,印第安人向东,亚洲黄种人向南沿喜马拉雅山南麓进入东南亚。

东亚黄种人分成三支,一支(O1)走沿海,沿途将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亚洲棕种人(C,小眼睛单眼皮,眉骨不明显,颧骨很高,塌鼻梁,宽平脸)赶尽杀绝,北方形成东夷民族(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南方形成百越民族(良渚文化)。东北的东夷人由于当地气候寒冷,生活条件差,与棕种人融合。

第二支(O2)走中国平内陆,他们跟沿海支一样,杀光了棕种人,成为中国西南的百濮民族。但是走到北方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当时气候不好,生活条件差,他们跟亚洲棕种人融合了,并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东北O2b,华北与南方O2a)。蒙古人(亚洲棕种人血统在70%以上)的母系黄种人遗传可能大部分来自于这一支黄种人。此分支(O2b)还从朝鲜半岛大量进入日本,与日本的亚洲矮黑人(D,小眼睛双眼皮,高眉骨,塌鼻梁,高颧骨,圆脸偏方)土著混血,成为大和人祖先。日本北海道的土著民族至今还有80%的亚洲矮黑人血统

第三支(O3)是三苗,华夏,诸羌民族的共同祖先,长江中游的分支融合了少量百濮民族,形成三苗人(O3d);黄河中游的分支对这里的黄棕混血民族屠男留女,形成了父系以黄种人为主,母系以棕种人为主的华夏人,即汉族的前身,外貌偏离也比较显著;西迁分支与青藏高原及高原周边的亚洲矮黑人种融合,形成诸羌民族。而氐族没有被融合,其父系遗传至今100%属于亚洲矮黑人。

后来华夏族开始向各个方向扩张,大汶口文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龙山文化(著名的仰韶文化是她的一个分支)特征,而东夷人也被消灭或驱逐了。由于东夷人与百越人对棕种人的屠杀较彻底,外貌仍然接近白种人,夏商周的疑似白种人的殉葬奴隶即来源于此。而那些疑似黑种人的奴隶遗骨则是被华夏族奴役的血统较纯的亚洲棕种人亚洲矮黑人(这个人种也是印度低等种姓)前秦时期华夏族到底吸收了那些民族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是以没有远迁的北欧黄种人与印第安人为主。

后来汉族南迁,大量融合南方少数民族,黄种人的血统回升。现在的南方汉族眉骨高,颧骨低,眼窝深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北方汉族在形成之后血统就一直很保守,尽管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民族杂居,但是蒙古,突厥,通古斯这三大少数民族系(包括了中国北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关键性标记基因(C3c,R1a1,O2b)在汉族里一个也没发现。血统保守的南迁汉人——客家人的各类Y染色体与北方汉族比例高度一致,也说明北方汉族的民族源流很单一。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
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自己民族历史都不知道 在网上那么多叫嚣讨厌少数民族的汉族 都跑哪里去了没一个人给你解答呢

听说“北方的汉族人是汉化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南方的汉族人是汉化的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请问,真正

的汉族人的后裔哪里去了?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活跃在中原大地的就好多民族。夏商周的分封制实际上是对各民族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承认。传统意义上的华夏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华夷区分的标准并不是血统,而是文化,这是中国区别于外国的一大特点。后来五胡乱华,女真入侵等等,尽管带进来不同的血统,但是其无不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征服,无论是女真、鲜卑还是汉人,最后都化成一个民族了,都是华夏。比如唐朝,有人说这是汉族历史上建立的最辉煌的王朝,殊不知唐政府很多高官如长孙无忌、宇文士及等等都有鲜卑血统,但你能说他们不是华夏?
中原一带,黄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并且在发展历史中从未中断过的一个民族,

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现在真正的东北人能有百分之二不错了,真正的东北人是满人,现在东北都是汉人,打多数祖籍是山东的,我家祖籍河南的,我们一个村山东人最多,我记得小时候奶奶跟山东人骂架骂他们山东棒子,我记事起我奶奶还说河南话,知道我二十奶奶才渐渐变成了普通话,但是喊姑娘永远都是喊妮,说河南一般说关里,直到临死爷爷奶奶还想回河南,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东北人,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但是又来天津12年了,快跟呆在东北的时间长了,以后也会再天津发展
当年去东北的不只是山东人,实际还有河北和内蒙人比例也不少,在由于建国后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全国各地都有落户过去的,后来的一些运动比如知青上山下乡也有一部分留在了东北,祖籍是山东省的东北人相对较多,但占不到一半
我是东北的山东人现居住在延边,这里除朝鲜族,满族,大都是山东后人,是东北广袤的土地养育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宾朋,现在我以入乡随俗,是这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我,在这里没有地域歧视海纳百川。延边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现在的东北人确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这主要和清朝后期的“闯关东”有关。

闯关东: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历史沿革

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23年间“鲁民(今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辽宁省的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辽西中心城市为锦州)和辽北地区。

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内和关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其实也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

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  这期间,闯关东的百姓已经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迁移。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

扩展资料

人口影响:

在当时山海关被封禁的情况下,大多数山东人会选择乘船前往未知的东北。其中大连,营口,丹东成为了山东人闯关东的首选。  这几个城市山东人后裔所占比例,均在不低于甚至超过一半。而广袤的东北大地其他地区,都有闯关东的人定居或者路过的身影。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闯关东的人数一度占据东北总人口的七成,虽然后来有部分人返乡,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闯关东



是的,电视剧《闯关东》就是根据这一历史迁移真实改编的,剧中演出很多当时大量贫苦的山东人民迁移的无奈和心酸,所以说现在的东北人很大一部分是山东人的后裔。

东北地广人稀,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大省物资丰富,却人口稀少,是因为清朝初期随着满军入关,原来的居民随着迁入了中原。清朝末期,民不聊生,吃不饱饭逼得山东省贫困人民开始向外迁移,在闯关东的一百年里,东北居民人数由22万增加到1841万,上千万的人口迁移对当地的原有居民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现在的东北人大部分是山东人的后裔。

受古代文化不远游影响,农民都是不愿意远迁的,但是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历史上这种大规模迁移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说走西口。当时东北的地主会以相当低的价格就能雇佣到一个山东劳动力,做人们不愿意做的苦力。还有外来资本在东北开发资源,需要大量劳动力,在这场大迁徙中牺牲了许多人,正是他们的牺牲才奠基了现在东北地区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粮仓的荣誉都是这些人的功劳。

迁移不光是人力的迁移,更是文化的迁移,如今的东北很多文化习俗与山东文化习俗很是相似。

闯关东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经济开始恢复发展,才慢慢稳定住居民。现如今的山东利用自己的沿海优势已经快速的发展起来了,造福了当地的人民。

请问汉族的祖先是什么人种啊?起源于何处?

1、汉族祖先:

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是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占多数优势的民族。

2、起源地: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扩展资料:

汉族的形成发展

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

关于汉民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

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汉族的发展和演变

  华夏族是个逐步融合化扩大化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青藏高原居住着古藏缅族,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居住着夏族(首都今宝鸡市),晋南关中洛阳一带居住着华族(首都今淮阳县),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华族领袖炎帝,并在今新郑县定都,后来二族将汉江和淮河的领袖蚩尤灭掉,占据整个中原,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建立了联邦制的夏王朝,定都登封县,这是华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国所直属的领土只包括中原和晋南,夏族老家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已经被藏缅族和吐火罗人占据,遗留在当地的夏族接受异族的殖民统治。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商部落(当时称东夷)灭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领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东西部。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经过500年统治,商部落完全华夏化。

  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灭商中央,建立了强大的周朝,周的领土比商朝多了关中和燕国。至于周的说法有两个,一说周部落是华夏族的一支,居住今太康县,后来迁到关中,经常与藏缅族的羌族和吐火罗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与中原华夏开始有所差别,但作为华夏族在关中的移民,血缘上文化他们仍然是以华夏族为主体;二说周部落是公元前2006年逃难来到甘肃的苏美尔人。不过有人说苏美尔人是公元前3100年由河西走廊移民到两河流域的夏族的一支。秦也是东夷一支,战国时期也彻底华夏化。楚国(统治阶级是黄帝系祝融氏后代,国民则属于蚩尤后代)与华夏族则有浓厚的血缘亲属关系,但文明落后(与东夷相似),不过也于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秦始皇将大量华夏族楚族移民到河套,所以后来的匈奴、西部鲜卑的国民中都很多华夏族血缘者。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据史料记载,东汉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三国末期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西晋中期(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敦煌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后来30万羯人被冉闵基本杀绝;40万氐族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被西燕和后秦消灭,苻丕被后燕灭,苻登为西秦灭。西秦又被匈奴胡夏灭,后秦被东晋灭,胡夏被吐谷浑灭。鲜卑慕容部、乞伏部在混战中被北魏、高云-冯跋、东晋消灭。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由于在秦燕争雄的间隙,民间汉人恢复增长,368-407年的汉族人口全国恢复到3000万,东晋人口有1500万,所以北方民间汉族人有1500万。52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5240万,其中南朝2000万,北朝汉族2350万,混血儿400万,鲜卑杂胡490万。由于尔朱荣之乱而被屠杀的鲜卑羯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鲜卑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由于周齐拒绝汉化,所以鲜卑族很少溶入汉族人血液,最后以大部分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和小部分溶入汉族而结束了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所以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尔朱羯族被斛斯椿杀光,侯莫陈悦又杀一遍,鲜卑族所剩无几)以至于西魏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搞府兵,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八柱国中只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鲜卑族,其它的李弼(李陵后裔)、李虎、李远,赵贵,杨忠,王雄都是汉人。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胡将大大减少,汉族大将先后涌现,如西魏大将韦孝宽、杨忠的爸爸武川镇司马杨元寿、辽东汉族高欢、秦琼的爸爸北齐大将秦彝等等。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到了隋朝初年,关中、山西一带由于胡人战死,民间汉族增长和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已经占压倒优势。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4430万,其中南朝1800万,北朝汉族2000万,混血儿300万,鲜卑杂胡330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2000+150)/2630=82%。

  说一下南朝汉族,在秦岭淮河和扬州-镇江-溧阳-宣州-黄山-九江-武汉-常德-怀化-百色一线之间,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比如楚国在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四川被秦国占领后也逐步华夏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还有南京一带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中原南迁的汉族移民逐渐超过了超过了当地吴蛮。(云南汉族最初是明朝穆英率领下的南京移民,后来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大量四川汉人涌入)所以这一区域汉族血统有90%,超过了北方汉族。

  至于苏南-浙江-江西-湖南则最多有60%的汉族血统,所以吴语、赣语、湘语难懂。上海-苏南自泰伯入苏州以来就是华夏族-吴蛮杂处,后来北方战乱南逃至此的汉族人逐渐增多,超过了当地吴蛮。浙江以前属于越国,后来被华夏化的楚国灭掉,越人南溃,汉族涌入与山越(不属于百越而属于苗瑶语系的民族,畲族的祖先)杂居。湖南、江西则是汉族与大量武陵蛮(苗瑶族的祖先)、少量云梦闽越族杂居。不过咱们说句题外话,在血缘上和体表特征上南蛮比百越更接近汉族,这也是闽粤汉族与其它汉族显着不同的根据。

  闽粤则可能有大量的百越族血统。福建人无疑具有闽越族血统,虽然汉武帝灭闽越后很多闽越土著和贵族被强制迁移到江淮和云梦,但是当时的汉族人仍然少于闽越族土著;直到后来大量固始汉族南迁,汉族才与土著人口�%
所谓汉族,是中国古代华夏族同其他许多民族相互同化、融合形成的.从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而古代的华夏族是炎部与黄帝部落的联盟,俗称炎黄,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从这个意义上讲,汉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中原地区。
所先没有南北汉人. 这蒙古的分化..汉人和南人....原因就是蒙古在南方吃了大亏.毕竟南方属于山丘地.而且多是城区.水域 在南方骑兵作战是找死..所以恨南方汉人......华夏是黄河流域的.是现代中国的中心点..一部南下一部北上...多少有点区别 北方有匈奴胡等民族..而南方有其他民族啊. 多年分分合合..基本上整个亚洲都有汉人血缘..外貌都差不多..主要是性格有点不同.北方相对豪爽,脾气也大.南方更多的是书生气.平时少脾气. 一旦战争起.北方和南方就没区别.一向好战.北方皇帝多 南方也不少啊.而且外敌入侵,基本上来都在北方...而南方也不漠视.一定全力支援..南方基本是最后基地.南宋, 清兵入关. 日本侵华 南方就最后的反击力量...所以有些人就想搞南北分裂 可恨....最近我在[天涯社区] 看到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说是汉人的朝代,那唐朝正是北方汉人在北方建立起来的朝代. 1蒙古人,2色目人,3汉人,4南人 ..这人什么意思 他有没有发现这个例子举错了..唐太宗本身就是因为有外族血缘,才不被唐高祖立太子的....你拿外族排的民族等级来说...那你所谓的3汉人没高尚哪里去吧..我问你是不是因为你就是有蒙古血缘才按这等级来排的...你3汉人等级比我4南人高就高吧.无所谓...排名1蒙古人2色目人就是被排名4南人赶走的..反元领袖几乎都是4南人..这是事实吧....这是不是说明4南人比1蒙古人高贵.呵呵...........好了我也不说4南人比3汉人强..我不是搞分裂的....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这种文章了.第一次是一个北方人和日本人讨论是谁赶走日本人的..也就所谓汉人和南人.JJWW的...当时我在后面加了一句..你和侵略者后代讨论是谁赶跑了侵略者作什么....日本到现在都不承认这事,你还跟他聊分裂话
汉族:黄种人的一种。汉族的形成:汉代,华夏族与边缘蛮夷融合成汉族。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北方汉族,形成北方新汉族。北方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无论种族、语言,北南文化线以北的北方人较南方人对古代汉人的继承程度更大。

汉族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归纳为:
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原始汉语部族——华夏族——汉族——隋唐汉族——当代汉族
本文标题: 中国北方中原一带的汉人真的都是山西人后裔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43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鸡蛋不能和哪些食物一起吃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迹后接前妻享福,后者为什么羞愧自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