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曹操和袁绍从合作走向破裂,他们其中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年轻时曹操认识了袁绍,可以算得上是老同学,...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曹操和袁绍从合作走向破裂,他们其中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年轻时曹操认识了袁绍,可以算得上是老同学,曹操十五岁入太学,同袁绍也有交往。当时,袁绍、曹操都站在士人一方,一起与宦官斗争。袁绍会私下里与士人接触,这些人当中就有曹操。曹操刚入太学就直言上疏,为陈蕃、窦武他们求情,因此很受他们称赞。两人之后也都因为各自的原因隐居过,并且后来黄巾起义爆发后,还一同当过兵,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
再到后来,他们的观念上的分歧渐渐出现,比如虽然曹操也反对宦官,但是并不认同袁绍“欲尽诛之”的做法。在曹操危难时刻,袁绍找到曹操,说把他的家眷迁到袁绍的根据地邺,实际上是要控制曹操。曹操这才改变了态度,也真正开始思考两个人的关系。他把袁绍当大哥,没想到袁绍想控制住他,而并非单纯的联合。这一阶段的袁曹双方进行的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对决。最后渐渐地矛盾激化了。
后来,曹操采纳毛阶的建议“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昌。其实,袁绍那边沮授也曾提出类似的建议“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可惜的是,“最终也没有实现。
总而言之,袁绍与曹操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同事,矛盾出现,再到敌对,几个阶段。随着两人各自势力的增强,特别是弱的一方增强实力,肯定会产生冲突和冲击,这种冲突会在一定情况下,会以斗争的形式,来寻求解决出路,最终导致了双方从合作走向关系破裂。
曹操和袁绍本是好友,为何走向对立面?
因为袁绍这一个人让曹操痛失了好友,也总是喜欢当小人,所以曹操其实心里早就对他不满了,而袁绍又总是很喜欢自己去做事情,曹操也是一个非常有狼子野心的人,所以他们走向对立面也是必然的结果。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一开始曹操,袁绍和张邈三个人是好朋友,可是因为袁绍非常的好面子,所以就听不得别人去批评他,当时张邈口无遮拦,就严厉的说了袁绍几句,最后导致袁绍心里结了仇,一直不愿意去释怀,不仅如此,他还总是在曹操面前说张邈坏话,导致最后张邈为了保住自己叛变了,这件事情让曹操痛失好友与城池。
以前他们小时候就是好朋友,最后走到反目成仇这一步也是很让人心痛的,当时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袁绍居然介绍了董卓给曹操认识,这个无异于是引狼入室啊,就在这个时候,我相信曹操就是非常的不满意袁绍了,觉得自己找了一个猪队友,不过之后确实也是证实了,在那个霸权主义的社会,友谊真的是非常的假啊,这么多年也是败了。
之后的日子呢,他们两个就完全成为了敌人,基本上再也顾不上什么友谊之情了,所有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社会开始混乱,所以人心也是开始混乱了吧。
好了,最后还是要给大家总结一下,走向对立面就是因为他们之间都发现彼此变了,特别是都发现了对方是有野心的。
袁绍和曹操的关系?
既是同僚,又是死敌。
曹操和袁绍起初全是汉朝的官员,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结果却引狼入室导致董卓霍乱汉室。
之后袁绍组建18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这时曹操是袁绍手下的18路诸侯之一。击败董卓之后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于官渡击败袁绍,史称官渡之战。袁绍就此一蹶不振,于两年后病死。至此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的交集走到了终点。
扩展资料:
官渡之战:
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百度百科——袁绍
袁绍有可能从小和曹操相识,但是《三国志》也好,裴注也罢,都没有对此的记载;“曹操和袁绍小时候认识”这种说法,最早是出自日本作家、翻译家吉川英治以演义为主体译作的小说《三国志》(日本人通常说的“三国志”“三国演义”就是指这部作品,中文版本名曰《三国英雄传》);而且提及二人幼时交情,即出自陈琳手笔、曹操给袁绍上坟时的祭文也是吉川先生的创作。
曹操(155-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解密三国:曹操与袁绍究竟为什么由合作走向最后的分裂?
为什么由合作走向最后的分裂?曹操是三国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人物,曹操出身官宦世家,颇有名望,曹操早年就博览群书对兵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给他的军事生涯奠定了稳健的基础,曹操在战乱年间,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在乱世中打拼,一步步走向成功,虽然最终胜利的果实被司马家无情抢夺,但曹操绝对是这东汉乱世的一代枭雄。
袁绍又是何人呢?袁绍也是官宦子弟,家境比曹操还要好,家中的名誉声望在当时是很高的。另外袁绍喜欢广结仁人义士。曹操与袁绍早年就相识,可能是家庭原因,毕竟都是官宦之后。成年之后有都在官场打拼,同样的家庭背景让二人关系处的还算不错,但当时曹操家是不及袁绍家的,也就是说袁绍并不是很看得起曹操。
这在两人先后称雄之后更加明显,第一:曹操看人很准,他早早的看出袁绍并不是真心想和他共谋大业,而且曹操看出袁绍目光短浅不成大器,于是主观上渐渐远离袁绍。另一方面,也就是袁绍的想法:袁绍本人从小看不起曹操,眼见曹操的事业越做越大,从小自认为高曹操一层的袁绍自然眼红。
最终有几件事成为了曹操与袁绍关系彻底恶化的导火索,首先是:袁绍和曹操在董卓是否进京这一件事上的观点不一。曹操当时不主张董卓进城,而袁绍建议将军何进引董卓进城平定战乱。结果大家都知道,董卓进城,何进被杀,董卓乱政。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袁绍举旗反董,实则整日不利军事,让曹操钻了空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