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探寻清朝年号隐含的趣闻故事。乾隆皇帝不是预言家,然而他做的一幅书画,不仅迎来皇子,还无意中成了预言;咸丰年号出乎意料,...
乾隆皇帝不是预言家,然而他做的一幅书画,不仅迎来皇子,还无意中成了预言;咸丰年号出乎意料,蕴含了“二主争山打破头”的国运,二主又是指谁?就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探寻清朝年号隐含的趣闻故事吧!
乾隆书画成预言:迎来“嘉庆”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年),乾隆皇帝亲自画了一幅《岁朝图》,上面还有他写的诗,其中有一句是“榑木初辉少海红”。
乾隆此诗引用了《山海经》典故:“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榑(音服)木即是扶桑,传说中的神木,生长在日出的地方。这句是指东方日出,红色的辉光映照着海面。少海,浅海。在《韩非子》、《淮南子》中皆有提到。在古代,日代表皇帝。初升的太阳映照在少海。少海也有其它隐喻。据《昭明文选》记载:“恩覃少海之波,按天子比大海,太子比少海。”古时把皇帝比作大海,太子比作少海。就在乾隆作诗画的同年十月初六日,乾隆的第十五皇子颙琰诞生,正是应了“少海初辉”这一佳句。乾隆认为颙琰应有继承天子之命。
此外,乾隆在题跋介绍说:“庚辰年元旦日,我亲自写字作画,写了二首长律,书写在画幅的顶端,迎接新韶嘉庆。”
乾隆五十四年,颙琰被册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九月,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次年,乾隆禅位,颙琰登基,是为清仁宗(1760年-1820年)。这一年纪元是嘉庆元年。
后人说,乾隆皇帝的那幅书画简直是谶语。“迎接新韶嘉庆”,第十五皇子日后登基,真的以“嘉庆”纪元,实在是太巧了。
咸丰年号隐含了国运:二主相争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宣宗旻宁驾崩。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奕詝即位,是为清文宗,改年号咸丰,史称咸丰皇帝。
文宗即位,改元咸丰之际,当时大街小巷传唱童谣曰:“一人一口起干戈,二主争山打破头。”这句童谣一语双关,“一人一口起干戈”是“咸”字,干戈也预指兵事。“二主争山打破头”是正体“豐”字,预示着在当时的中国,大清的咸丰帝和太平天国皇帝洪秀全,二个国主彼此对抗。
洪秀全于道光庚戌年(1850年)六月,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反清,建立了太平天国。此后,太平天国兵锋蔓延了十六个省,攻陷了大清六百多座城池。太平军势如中天,持续横扫大清辖境。这场兵事持续了十五年。直到同治帝时期,清朝才灭了太平天国。
同治年号为何“气象新”
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文宗驾崩,嫡长子载淳即位,是为清穆宗,并改年号同治。所以世人又称他为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他在位只有十三年,然而成就了大清的中兴气象。始于道光晚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被大清所灭。
载淳即位之初,改年号时,有一首诗记载了这件事,说:“一国干戈净,三台气象新。”正体“國”字,去掉“干戈”就是一个“同”字。“一国干戈净”一语双关,既指“同”字,又预示着太平天国被大清所灭[注];“三台”是一个“治”字;“气象新”是说,太平天国被灭,同治皇帝时期清朝出现了中兴气象。《清史稿》评价说:“国运中兴,十年之间,盗贼划平,中外乂安。”。
[注]:1864年,洪秀全病逝,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败落。
参考资料:《清稗类钞》卷84《悔逸斋笔乘》《清史稿》卷16/卷20/卷22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