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的形成

发布时间: 2021-04-16 10:51: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第一编地中海世界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533万年前到200万年前)所有海洋中,地中海是最迷人的一个,无论位置、地形还是气候都最具优...

地中海世界的形成

第一编地中海世界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533万年前到200万年前)

所有海洋中,地中海是最迷人的一个,无论位置、地形还是气候都最具优势,也最先为人类发现并...通航。她是海洋中的海伦,...被所有一睹其芳容的人渴慕。

——埃米尔·路德维希《蓝色地中海》[1]

第一章、地中海世界的形成

自古以来,地中海一直是片美丽的海域。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温柔的地中海是无法拒绝的,蓝紫的海波编织着执拗无望与从容有定的花纹,雪白的浪花生灭着转瞬即逝的笑容。带有圆圆的周边弧线的海洋,由于一无所有而显得尽收眼底,地球也变小了些。”

[2]

这样的情景延续了500多万年。而在这之前,地中海是一个镶嵌着一些盐湖的大盆地。560万年前,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相互挤压导致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连接关闭,阳光不断蒸发海水,封闭地中海的海平面不断下降,海水中的盐也开始析出,最终将地中海变成了一个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千米,堆积着100万立方千米盐分的盆地,只在海水最深的地方留存着一些盐湖。

560万年前地中海和大西洋分离
地中海逐渐干涸

在560万年到533万年间,这块盆地虽然盐分高贫瘠干旱,但仍然有不少动植物在此迁移生息。533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和海水对海底岩石的侵蚀,大西洋重新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下图左侧缺口)向地中海注入海水,一开始是涓涓细流,而后随着缺口的扩大逐渐奔涌而下,形成了一个绵延上万米的庞大瀑布,水流以高达40米每秒的流速从中穿过,流量达到每秒1亿立方米,其壮阔磅礴远超当今世上现有瀑布和河川。整个海盆在两年多的时间被迅速灌满,海平面以每天平均接近10米的惊人速度上升,山川变成了海底山脉或者小岛,在此生息的动植物遭受灭顶之灾,堪称圣经版大洪水的再现。巨量的盐夹在岩石中,被埋在了地中海海底(后来人们在此发现的盐石混合岩芯最厚的可达上千米)。

533万年间大西洋海水注入
电脑模拟显示的533万年前,大西洋向地中海注入海水的情景,来自《地球的历史》下册(英)帕尔默著,秦静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版,第83页;
形成中的地中海
地中海形成

[3]地中海的形成可说是地球海洋变动最剧烈的一次。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是如何造成这一结果的呢?我们知道,我们看到的地面和海洋只是地球的外貌,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外圈由以下层级构成:

[4]

在地球外圈的下层,是由地底物质在高温高压下部分熔化,以半液体半固体存在的软流层,虽然部分为液体但因高压重量最重;在软流程之上为固态的岩石圈;在岩石圈之上才是我们目之所及的海洋(包括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这个层级的重量和密度最轻。岩石圈并非一块整体,其分裂成多块大小不一的板块,中间还有疏松的部分甚至孔洞。软流层的受热物质通过对流作用上升,推动岩石圈板块在半流体的软流层上缓慢的移动,有时透过岩石圈进入地壳间隙就形成火山;冷却的物质下沉,在地球内部受热后又重新上浮,如此循环往复。有时板块会被这股力量推动,与某个板块分开(形成离散边界),或者插入另一板块(会聚边界)。两个板块的边界往往形成地震或者火山活动区。

地球板块

[5]

地中海周边板块的移动情况[6]

地中海周边有欧亚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三大板块。在这些板块的移动作用力影响下,地壳的各部分产生压力,发生了缓慢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使地壳发生扭曲褶皱或者断裂(见下图),这也是地中海地区各大山脉形成的主要内因。这种压力甚至会诱发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7]

[8]

地中海的年轻火山和地震震中,注意其与地中海板块分布的对应情况

[9]

铸造地中海地区地形的主要外因则是冰川、水流及风力。地中海刚形成时,气候温暖,平均温度比2021年高2-4度,海平面高出25米[10],雨水充沛,沿岸及内陆覆盖了广袤浓密的森林。然而,随着冰期的到来,地面大为改观。250万年前左右,地球逐渐进入一系列温度变动剧烈的冰期,在温度低点,欧洲大部分都被冰川和冻土覆盖。这时的冰原锁住了巨大的水量,使得全球海平面比目前低出100多米,大面积的浅海地域成为陆地,亚洲和北美洲间的白令海峡可以直接通行,大不列颠群岛和欧洲联通,东南亚群岛和澳洲相连。使得动物可通过这些地方迁徙或者在这些地方生息。[11]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南北极冰芯及其他方面得出的地面平均温度变化表,表前个位数实际为距今百万年数。深色线条为主要来自南极冰芯等的数据,2万年后的浅色线条为来自北极冰芯等的北半球数据(由于北半球冰盖形成时期较晚)。冰期前的大气降温,科学家认为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一系列高原,高原阻挡冷空气,凝结成的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逐渐消耗。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对地球吸收太阳热量极为重要。特别是印度大陆在9000万年前脱离非洲大陆,逐渐向东北移动,4000万年前撞进了亚洲大陆,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季风送来的巨量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的大雨倾泻到印度大陆北部,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溶解到雨水里;岩石受风吹雨打,会逐渐风化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溶于水的碳酸盐。这些二氧化碳冲入江河,最终沉淀到海床上。

[12]

关于冰期温度呈锯齿状变动跨度大的原因,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绕太阳轨道形状虽然近似圆形,但实际上是一个弧度会略微改变的椭圆,从最扁到最圆,再从最圆到最扁的轨道间变化周期为10万年;地球自转与地球轨道轴线之间的角度也会在21.6和24.5度之间变化,周期为4.1万年,地球的热带和极地圈也会在这4.1万年内南北移动约270公里;最后,一年中地球在其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时刻,这个日期在天文学上称之为近日点(perihelion),这个日期有跨度为2.3万年的周期。这三种波动周期一同改变了太阳辐射的年度和纬度分布,尽管差异不大,但由于地球大部分陆地在北半球,大部分海洋在南半球,陆地和海洋吸收辐射有一定差异,导致了一个周期为数万年的辐射量缓慢变动过程。这个微小变化影响了太阳照在地球表面的辐射分布变化,当辐射降低温度下降时,原先无冰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慢慢积累每一年冬季的降雪,形成的冰川又反射了阳光,增强了降温效应,冰川一开始形成慢,后来则加速不断推进;辐射跌至低谷回升时,地球温度缓慢升高,但冰川消失比积累快,同时原先沉积在海洋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加剧了大气对阳光中温度的吸收,导致这个温度变化比辐射变化剧烈得多,形成了上图100-2万年间的气温情况。另外有一种理论认为,板块漂移活动通过巴拿马地峡连接了南北美洲,阻挡了太平洋暖流流入大西洋,导致了冰期。然而此说法由于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巴拿马地峡可能早在2000多万年已形成,已不为许多学者认同。[13]

取自冰川的冰芯,通过对内部冰雪和气泡的分析,可以揭示以往大气和气候的微妙变化

[14]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会沿着斜坡及地面慢慢形成,雪花被压实,空气和间隙被挤出。还有一点是,当水凝结为冰时,其体积将膨胀9%,位于岩石缝隙中的水会在其膨胀过程中将坚硬的岩石推开乃至崩裂。冰期时的大冰盖范围极广,最厚处可达数千米。沉重的冰川将下方的岩石崩裂碾磨压碎,形成众多的岩石碎块,好像一张砂纸。冰川在春天融化时,润滑了冰川的基部,这片大砂纸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于地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深切山谷,形成峡湾、悬崖等地形地貌。类似阿尔卑斯山锯齿状的高山外表便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15]冰川可以切割携带岩石,融化水分形成的河流又逐渐冲刷和改造着地表。它像一把冰刀一样,在百万年间慢慢雕刻着这片大地。水当然也是改变地表的一种途径,我们往往可以看见一场暴雨之后地面形成纵横交错的沟渠,海浪拍打沿岸。雨水和冰川水融合的河流可以侵蚀地表,运输土壤等物质。水流携带的土壤泥沙在水流速度缓冲处或者入海口等地沉淀下来,往往形成沙洲或者三角洲。尼罗河这样的大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海口可形成延伸数千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6]风和水一样,能以各种方式侵蚀地面的固体,搬运及沉淀土壤泥沙。在沙漠地区,同一方向持续的风力会先把沙堆成小沙堆,沙堆越聚越大,沙子由于重力作用终会在另一面滑落下来,最终会形成如下图所示的沙丘。

风影响最明显的地方是地中海南部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科学家们通过对富埃特文图拉岛和大加纳利岛群岛的沉积物进行研究,发现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最早出现在约500万年前的地层中。也就是说,撒哈拉沙漠的寿命可能和地中海差不多。[17]在500多万年前形成后,随着冰期气候的剧烈变化,以及下文所述地球轨道地轴变化,撒哈拉沙漠也经历过湿润-干旱-湿润(或者说收缩-扩大-收缩)的循环周期。科学家分析了过去24万年间西非海岸海底沉积层中沙尘沉积情况,结果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内,撒哈拉沙漠的气候以2万年为周期,在湿润与干旱间循环往复。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会发生地轴变动,从而影响季节间的阳光分配,每两万年地球在夏季接收的阳光水平会从高变低再恢复到高。具体到北非地区,在夏季阳光最充足的年份,季风活动最为活跃,这时撒哈拉沙漠气候更湿润、植被更茂盛;夏季阳光最不充足的年份,季风活动最弱,撒哈拉沙漠就会像今天一样干旱。[18]在撒哈拉沙漠的湿润期,有部分荒漠化区域,但横跨西部到东部海岸覆盖着大片的热带草原。金合欢树和柽柳郁郁葱葱,狮子、长颈鹿、大象、骆驼、羚羊、野牛,众多的野生动物和人类在此栖息。[19]在干旱期,几千年的酷热和风沙则将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塑造成了沙石荒漠。北非最近的一次沙漠化始于6700年前,在此之前,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区域被一年生的草和低矮灌木所覆盖,人们已经找到一些这个地区之前年代的花粉化石。随着地球轨道及地轴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季风减弱)和植被反馈放大,从6700到3600年前,当地夏季气温逐步上升,降水减少,最终摧毁了当地的草原生态和古代人类社群,形成了现在的撒哈拉沙漠。当时这里已有农业耕作实践,但此时人类的土地使用较为原始和零散,不是造成沙漠化的重要原因。[20]当然,虽然沙丘引人注目,但这两个地方真正由沙丘覆盖的面积是小部分,更多的则是岩石、砂粒、干燥的土块组成的沙砾戈壁。

[21]

总之,板块和地壳运动、冰川、水和风力共同改变了这个地方,逐渐形成了古代的地中海世界。

    《蓝色地中海》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章。作者:(德)埃米尔·路德维希,译者: 马莎 黎恩 ↑ 图文来自《上海文学》2021年第1期|王蒙:地中海幻想曲 ↑ 数据综合来自《地球的历史》下册(英)帕尔默著,秦静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版,第81-83页;《地球之美》作者: (法)帕特里克·德韦弗 译者: 秦淑娟 张琦,新星出版社2021年版240页;纪录片 《The First Eden》作者(英) 英国广播公司BBC,1987年 主持:大卫·艾登堡,以更新更为学界接受的数字为准。图片来自维基百科相关词条视频截图,该系列图示有个明显的错误,便是当时气候较现在炎热许多,植被覆盖地区应较图示范围广阔得多。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对在地中海进行的深海钻井操作得到的夹杂盐分岩芯分析发现了这个事件。由于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先在西西里岛上的墨西拿地区发现了含盐沉积层,该事件被称之为“墨西拿盐度危机”。续之而来的大洪水被称为“赞克尔期洪水”(赞克尔为墨西拿地区罗马时代旧名)。 ↑ 《地理学与生活》作者:(美)格蒂斯,格蒂斯,费尔曼著;译者:黄润华,韩慕康,孙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版,第73页 ↑ 《极简地理学》作者:(英)威尔·威廉斯著;译者:张梦茜;中信出版社2021年版;自然-构造学-图11 ↑ 《地理学与生活》作者:(美)格蒂斯,格蒂斯,费尔曼著;译者:黄润华,韩慕康,孙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版,第75页 ↑ 《地理学与生活》(美)格蒂斯,格蒂斯,费尔曼 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版,第75页 ↑ 《地理学与生活》(美)格蒂斯,格蒂斯,费尔曼 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版,第79页 ↑ 《地理学与生活》(美)格蒂斯,格蒂斯,费尔曼 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版,第76页 ↑ 《最后的冰川》(英)彼得·沃德姆斯 著,李果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49页 ↑ 《地球的历史》下册(英)帕尔默著,秦静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版,第75页;另参见李明启,靳鹤龄,张洪.著: 小冰期气候的研究进展 中国沙漠,2005,05:731-737. ↑ NEW SCIENTIST,1993年7月3日;另可参见2021年9月的《Geology》“Paleogene global cooling–induced temperature feedback on chemical weathering, as recorded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地球的历史》下册(英)帕尔默著,秦静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版,第33-35页 ↑ 《最后的冰川》(英)彼得·沃德姆斯 著,李果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图表第42-43页,根据本书的时间线对图表略有调整。这三种波动周期共同形成的气候变化循环,以发现该循环的科学家名字命名为“米兰科维奇循环”。 ↑ 图片来自《地球的历史》下册(英)帕尔默著,秦静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版,第140页 ↑https://pixabay.com/ ,Julius_Silver先生摄于阿尔卑斯山的摄影作品https://pixabay.com/zh/photos/matterhorn-mountain-berggipifel-3019429/ ↑ 艺术家用计算机模拟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尼罗河三角洲地貌,来自The Bronze Age MOD v 0.5.3 for 《Imperator: Rome》v1.4.2。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1797024425 ↑《环球科学》 2021年第21期 第18页,作者:卢卡斯·乔尔(Lucas Joel)译者:赵欢 ↑ 《科学大观园》 2021年第3期 第5页,转引新华社华盛顿1月2日电(记者周舟)《撒哈拉沙漠气候会“变脸”》 ↑ 《埃及四千年》作者:乔安·弗莱彻 ,译者: 杨凌峰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2.撒哈拉热带草原 ↑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Sahara's Abrupt Desertification Started By Changes In Earth's Orbit, Accelerated By Atmospheric And Vegetation Feedback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2 July 1999. ↑https://pixabay.com/ ,GregMontani 先生摄于撒哈拉沙漠的摄影作品https://pixabay.com/zh/photos/desert-morocco-dunes-sand-2435405/

2021年3月15日

本文标题: 地中海世界的形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64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性简史-第八章分裂动荡(八)人性简史-第八章分裂动荡(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