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涌》是一部由BaldvinZophoniasson执导,阿特利·奧斯卡·法奈森HreindísYlvaGarðarsdóttirGísli主演的一部剧情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颤涌》影评(一):备忘录演技最好
《颤涌》是一部由Baldvin Zophoniasson执导,阿特利·奧斯卡·法奈森 / Hreindís Ylva Garðarsdóttir / Gísli 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颤涌》影评(一):备忘录
演技最好的演员是那个老太太。男主也不错。
超市员工男演技最差。
我觉得剧本还不错,拍砸了。
结构不对劲。三个家庭是核心,两代人的交叉,我觉得剧本是有野心的,为什么拍成这样。
五星是给氛围和Ólafur。「颤涌」的感觉表达出来了,但功劳应归于音乐。
摄影不讲究,强迫症表示很难受。切镜头切的实在是唐突又迅速。打光也有点乱,虽然大多都是平光。
emmm除了男主,其他演员皮肤都好差。像没刷好的石灰墙。都是又高又瘦的。
《颤涌》影评(二):灰色的平淡
灰蒙蒙的天气,灰蒙蒙的故事,也许讲故事的人的技巧并不算好,或者这谈不上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故事中罗列了很多青年期所可能面临的问题,他们烦恼过、困惑过,一步一步从逃避到正视再到解决。当然其中史黛拉的自杀,应该使他们每个人都成长了很多。导演可能想更全面的讲述青春期时的烦躁与复杂,但由于能力、经验、篇幅等有限,所以使故事显得不那么深刻、饱和和顺畅。
但我着实喜欢看这部片子,愿意慢慢的听导演把故事讲完。这个故事讲述的如缓缓的流水,在皮肤上轻轻滑过,留下了淡淡的水痕。当然,还有部分原因男主角选的很好,其本人身上散发的便是一种极平和、舒适的气质,着实令我着迷!
《颤涌》影评(三):颜如玉,颤栗的青春
相比于另外一部青春片,这部场面会更多,但主线不是很清楚。让我知道原来不只是中国的父母,其实青年叛逆心理在哪个国家都一样,父母都格外的具有控制欲,也特别的担心。
冰岛确实很漂亮,整个都一片白茫茫的。镜头拍出来那种少年朦胧的侧脸,很漂亮。男主是抱抱熊,女生们都喜欢。可是注定了只能当闺蜜,因为只能当GAY密。
其中的那个女孩子死的太容易了,还没明白过来就死了,那么一丢丢的血。可这也是青春期吧,经历过那种阵痛,才能好好的活。每个人都是这样从青春一路狂奔到年老,剩下的也就只有怀念了。
男主颜值真心高,眼睛大,肤白,瘦弱,高中时代。
《颤涌》影评(四):不要控制,要爱
史黛拉的命里有她外婆,她不想被监视,被控制。然而外婆的执念最终要了史黛拉的命。
史黛拉一直爱着加百列,后来的俄罗斯男友应该是感动+逃避的对象吧,遗憾的是对于加百列来说,她的爱是不可能得到回应的。尽管史黛拉的朋友们都挺喜欢她,但她实在是一个悲剧,一个连她自己都很难改变的悲剧。
加百列的命里有和他不对盘的妈妈,他其实也是烦透了被控制。
马科斯令他期待令他痛苦,加百列发现自己是gay,正视这一点之后的他,和马科斯站在一起甚至敢于面对母亲和继父。
眼镜女厌恶妈妈,和她从没见过爸爸或许也有关。她的爸爸也没有拒绝女儿的见面要求。
我还是挺喜欢这个片子的……学会了爱与控制无关,爱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
《颤涌》影评(五):尘归尘
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没有绝对的白,也没有绝对的黑。像一条长长的光谱。
颤涌的色调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窝在沙发里看的暮色1,是灰蓝色,白种人
在这种灯光下看起来格外苍白。同样是小清新的名号(我只承认暮色1是
小清新,后面几部基本是重口味balabala),但似乎是没有相似之处,暮
色像春梦,颤涌是尴尬的情景剧。
整片断断续续才看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那个女孩的葬礼上牧师呆板滞重
的声音讲'Ashes to ashes.'
只能说我这人的兴奋点很奇怪.
还有这部剧说是小清新版的皮囊,同意。但我更喜欢本片里面的party拍
摄,这里面的party明显是那种会被皮囊里主角鄙视的那种。
不明不暗的灯光,没有疯狂扭动的身躯,角落里的荷尔蒙发泄,劲爆的
音乐。主角几张半熟的脸,还有青涩的演技,涩涩的冰岛语。这更像青春
无处安放的尴尬,动不动就要流泻出来,像是一条未融尽冰块的小溪,
慢慢流慢慢走
《颤涌》影评(六):刀片滑过你的美
是滑过而不是划过,这就为电影定了基调。两者的区别么,大致相当于岩井俊二与北野武。我们仿佛看到刀刃在空中画出一道清亮的弧线,最后落到肌肤上的却是刀面,只留下不痛不痒的痕迹。同样是岛国,冰岛的新人导演Baldvin Zophoníasson显然不如邻居拍“皮囊”来得凶猛,至少人家青少年的狠话大招放得个个给力。
如果你觉得电影tempo不太对,那么恭喜你,第六感很强大哦。“颤涌”是根据冰岛女作家/演员Ingibjörg Reynisdóttir的两本单独的小说改编的,一本侧重校园生活,一本讲述性萌芽话题。1+1显然在这里没有达到2的效果(或者,达到了?)Ingibjörg Reynisdóttir是“颤涌”的编剧,也是在片中扮演加百列妈妈的控制欲女强人,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她在现实里也这么强势,才让剧本如此的面面俱到、一个不落...
电影首尾清新简洁,有“美好事物”的味道,让人心花怒放;中间就麻麻地,太多人物太多线索导致散漫。不过都不影响我给出五颗星,因为我的星星全是奔着男主角去的!饰演加百列的Atli Oskar Fjalarsson只在08年演过一部短片“比翼”(顺便插广告:这短片强大的,提名戛纳金棕榈,另获19个影展的最佳短片奖),拍“颤涌”时由于未成年,需要妈妈陪同在场拍摄(怨念,是不是因为这样才没有XX镜)。电影里面的加百列第一眼看过去太高,太瘦,还是巴掌脸,但不到10分钟就让人萌到血涌。就如里面基友形容的,这个少年简直是美到梦幻的抱抱熊。他的美是干干净净、不带丝毫杂质的;是安安静静、不构成任何挑衅的。像晾在蓝天下的花格子衬衫,飘啊飘就让人荡漾好半天。只要一想到这样的美注定是无法留驻的——不信我们隔个三年五年——你就会忍不住多看他几眼然后心里说:骚年, 请长慢一点。
《颤涌》影评(七):少年
第二次看这部片子。偶然在电脑的角落发现一张剧照。第一次的印象模糊到回忆许久都想不起片名。而后又找寻许久,得以第二次崭新地重看这电影。
电影的开始并不吸引人。异国相识的少年。相遇离开,和所有的故事相同。只是少年的世界,永远不乏新奇和想象。
若非这电影。怎么知道这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家庭关系。相近如同陌生,彼此却不是没有爱。朋友亲密如同同一棵大树上的叶子,分享各自的世界,而又各自寂寞敏感。
或者这中间的关系太简洁,现实中可以这样子吗。
干脆的交谈,表达“你是我母亲永远不可能在我身上找到友谊”这样的感情。寻找未曾见过的父亲最后两人如同朋友相处。女孩问男孩你懂不懂。男孩问男孩,或者我们可以,可以尝试。怨恨过,可以释怀,始终是因为爱。
这些都是合理而美好的。但是怎么觉得不能存在于能看到这文字的你我或他的现实。
存在于现实的,是半夜裹紧风衣走过的无人的路。是所有丰盛的派对里面就算是安静独坐也不愿离开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姿态可面世的你我或他。是仰面躺着对着的不说话的天花板。是透过公车玻璃照在少年脸上的光。
真正的生活,是永远不能厘得清楚的毛线。你看到了所有面,慢慢失去所有的感受,永远到不了最后的剧终。能够记住的,只是一些零落的片段。温暖的相拥而眠。咖啡馆的畅谈。轮流交换喝的啤酒。无数次不欢而散的争执。玻璃倒映出的侧脸。这些组成少年的世界,屏幕外却只得一声无声的喟叹。
感受到了,少年说的,生命的颤涌。
而无端想到一些其他的。
在日复一日平静生活机械行进的世界里,也发生着无数少年破裤子旧背囊环游世界。
只是想要看到更宽广的世界。看到更多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为宽容平和,抛弃狭隘,客观看待事物。
所有的生命都有消亡的一日。只希望在无数复杂矛盾艰难的生活之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颤涌》影评(八):水面的余波
明明没有经常使用豆瓣的舍友豆瓣猜了这一部电影给她,她转送给了我,美少年让我耐着性子看完了这一部电影。估计舍友觉得我很喜欢像这样缓慢叙述且看似文艺的玩意吧~
好吧……回归正题。冰岛的美少年加百列一开场就让许多人给煞到了,爱得不行,修长的手指,雪白的皮肤,自然透入出的无害与可爱。相较之下同样是冰岛男的马斯列就跟一个坏男孩一样把好孩子带入另一个世界(或许这么说一点也不贴切,之后加百列跟朋友的各种派对是多么的迷乱,但到现在我还是相信如马斯列给他的评价——他是一个抱抱熊样的乖孩子)。微醉的青春,两个少年一不小心接了吻,只因为气氛刚刚好,只因为荷尔蒙的吸引,正如一颗石子扔入水面产生了一圈圈的波纹一样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他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第一个男生,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他们不知道波纹会扩散到那里,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停止一样。与此同时,加百列的朋友他们的青春有的如他们一样有了动荡而有的是玻璃破碎的碎片(恩,还是蘸着血的碎片)。总之,像葬礼上牧师说的“尘归尘,土归土”我们都要回归生活,水面总会平静,当然很快又会有别的玩意打破了它。
青春本来就是不平静,躁动的因子每个人或大或小,他们迷乱的生活,正是青春犯傻的冲动,这时候的他们可以用各种理由说明他们的不安(正当得不行,谁也不能责怪他们)。最后马斯列见了加百列的家长,怎样都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结局……
《颤涌》影评(九):青春的生命感
我们常常在说,我们活着,却如同死去。我们常常在问,生命是什么。
我们总是在想,渺茫一生之中,最有生命感的颤涌时刻,到底是什么。
人物多线,矛盾分化,电影本身好像在打消每一个人物故事独特的深刻性,但因为其中一个女孩的“献祭”,所有的人开始在各自的世界里变得越来越有生命感。
加百列一开始在寄宿学校遇到了人生的颤涌时刻,却不敢去寻找内心的归宿,重要的是,我们无法否认,一瞬间的真心不是爱,暗夜树下的试探,酒后真心的流泄,我们没有理由去否定其中的爱与暖意。就像两个互补的人紧紧相拥,彼此渴望,彼此拥有,彼此慰藉。这就是突如其来的生命感,无法相信的是,它会在一个不起眼的时刻悄悄涌现,让少年加百列渴望一直拥有下去,却不知如何拥有,一场兵荒马乱。
资本主义的精神焦虑总是如此尖锐,加百列和他控制狂的母亲无法沟通,还好有两个缓解氛围的父亲,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加百列得以宣泄力比多的派对朋友们。
十字架女孩暗恋着加百列(实际上,男女生之间的友谊,总会有点不平衡的情愫。女孩的十字架被超市男同事解开,却最终不堪重负。我们没有怪那个孤独焦虑的外婆,因为世间众多青春的故事里,一定有献出生命的纯洁性灵。她领略了十字架被解开的自由颤涌,如何再回凡世。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的生命感,会因为什么样的故事而再度开始颤涌呢?
/理性地来说,本片完成的相当有地域风格,运镜和叙事尽显北欧风。北欧青春故事不是沉静的,从《颤涌》到《skam》,青春的无序、放肆、焦虑、不安、私密、暴露,都在摇摇晃晃地镜头中得以实现,北欧镜头的抒情写意就隐藏着这种极具特色的运镜之中。
叙事上,散之又散,岔开的时间线,各自有故事的人物,用很凝练的一个关系——社交活动来串联,所有的人事在社交活动中分享,开枝散叶地讲述。所有的人物彼此有关联,但也都和一个人有关联,把加百列的视角固定下来,这样的电影,尽显北欧个性。
《颤涌》影评(十):如果有一天我一无所有(加工ing)
“接下来会怎样”“我不知道”
才疏学浅,这些粗鄙之言只是试图去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感受以及对这部电影的爱意。
诚实的说,很多人看来电影会很闷,没有炫技的拍摄手法场面调度蒙太奇等等,讲的也是年轻人之间杂七杂八吵吵嚷嚷的琐事,画面还灰扑扑的。唯一看的理由就是小天使的盖世神颜和冰岛蕾雅赛杜的M的爱情~(害,谁不是呢......)
而对我个人而言,《颤涌》是一个冰凉而清晰的窗口,透过它,我看到了局限下甚为僵硬的自己。会去想自己不曾想过的生活方式,比如,啊原来这样也可以,原来事情的判断标准并不只有一个啊,原来我的不完美也可以被原谅,原来这是我想成为的样子。让你生活下去,眼前明亮而清晰,就如雨刷器扫去雨水,我眼睛上被雾气糊住的那一面被擦净了。
这只是记录一些很私人很主观的感受,如果不嫌弃,或许你可以看看QWQ
概括一下我想说的点,大概是沟通、选择以及反叛与勇气。
无论有没有Generation, gap都会存在——沟通
影片中有三种需要沟通的关系,亲人、朋友以及爱人之间。
亲人之间,有Stella和外婆,Gabriel和妈妈,Greta和自己未曾谋面的父亲。
这里的沟通问题,主要就是集中在操心过度(保护过度)、偷窥欲、控制欲这一类上面。
比如Stella在片中的处境着实令人同情,可大概没人能对她那莽莽撞撞的外婆恨得起来。老太太很不容易啊,女儿要跟野男人跑了,为了外孙女的未来,把她留下,一人抚养她长大,因为担心外孙女被带坏,想时时刻刻都盯着她。但青春期少女正是需要空间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女孩剑走偏锋,割了腕,一切都结束了。留下伤心的朋友们以及悲痛和不解的老太太。为什么这两人的矛盾会如此极端?隔了两代是原因之一,中国式的“控制、束缚”的理念滞留影响也尤为严重。同理,大天使的妈妈偷看他的电脑还振振有词,“怎么下午了你还穿着睡衣吃可可泡芙”(我也想尝尝),例行家庭会议,虽然实际上只有她一人在叭叭叭。这个母亲是控制欲的代表,可悲的是很多母亲都在利用自己的地位肆意的发泄着控制欲,当然这个可悲是对于孩子而言,当妈的弄久了应该也不会觉得爽,毕竟因为这个和孩子起的冲突也绝不在少数。
这三个隔代里最舒服的关系应该是Greta和她的帅哥老爸。即使是通过脸书上的骗局引出的亲生父亲,可女儿“我只是想见你”的请求真的纯粹的令人动容。阳光透过黄色巴士车窗照在女孩脸上,她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相比起之前冰冷得凌厉的情节,这缕阳光温暖至极。
朋友之间,印象最深的就是Gabriel和Stella,
新世界——反叛与勇气
我出生在极为普通的一个家庭,从小接受着正规教育与传统思想。我或许比大多数人更闷一些,不会想着去抽烟吸白粉,出入酒吧夜店,不喜欢熬夜做事,老年人作息,不会有兴趣尝试暴露的穿着......
(没有拉踩的意思,以下我自动忽略了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云云)。
那同类题材的《亢奋》比较。亢奋更加迷离绚烂与晃荡,但《颤涌》不一样,它似乎更轻浅更柔和,用我的眼睛,从影片开始的那15分钟所看到的东西,那种区别,又可以叫作反叛,令我大为感动。
正如一开始满嘴“我妈妈”的乖宝宝Gabriel,在Markus的带领下接触到的崭新的事物一样。这种与设想固有的传统不同的事物,它所展现出的变化,就像新生儿看到世界上那么多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无比新奇,以至于激动而恐慌地哭泣一般。
这种突破常规的反叛,就像越狱,逃出墨守成规的牢笼,只要一瞬间,但很不容易。
但这种新的感受给了我出乎意料的勇气。
我突然有勇气去做自己觉得“不合常理的事”,我可以像G和M一样扔掉笔跑去嗨,在派对上喝得晕头转向,彻夜不归、转头可以随意地和别人接吻,打炮、和朋友同床共枕、拥抱以示安慰......
好感动,直到冰岛的风光、少年的脸庞一幕幕闪过,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可以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由此想到,勇气。是树下的吻,在超市里兼职被打劫后吓得颤抖连连,是凌晨在街上游荡......
原来我们不用觉得高考是人生的一切,我们可以不断失败重来,我们可以不再轻易地被打垮,因为一点伤痛与挫折便觉得活不下去。人生的一切没有对错是非,只有“我们想不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