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是一部由王岽鉴执导,赵连福主演的一部短片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来信》观后感(一):世上最爱我的人叫爸爸爸爸你一定要放心我渐渐已经长大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还哭哭啼啼跟你撒娇爸爸你更
《来信》是一部由王岽鉴执导,赵连福主演的一部短片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信》观后感(一):世上最爱我的人叫爸爸
爸爸
你一定要放心
我渐渐已经长大
不会再像以前那样
还哭哭啼啼跟你撒娇
爸爸
你更不要担心
我会像你说的那样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
都要坚强
坚强
我一定会坚强
带着你给的坚强
《来信》观后感(二):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有些人会将这个故事反映到整个社会中去,其实不全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简单的故事。影片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在等待儿女陪伴,得到的却是“很忙”如此的敷衍。老人自然孤独。他也终于决定,在老伴冥诞之际离开这个世界,带着对儿女现今生活的满意。在他眼中,孩子过得好,就是好,没有一丝埋怨。这就是伟大的父爱,简单却有力。
《来信》观后感(三):如果那一天,需要用安眠药来结束。
生活本该平淡如水,但因为有了亲情而出现涟漪。人生的路很长,遇到的人也很多。但真正在乎你的人屈指可数。想想,如果有一天,生命需要自己来结束时,是多么的悲伤。
造化弄人,许多东西只有当自己走到那一步时才会明白。
《来信》观后感(四):亲情像一条无形的线
亲情像一条无形的线
从这一头牵到那一头
随着我不停的脚步远到天边
沉默的唇有千万言
慈祥的叮咛千百遍
总在午夜梦回时响在我耳边
忧伤的面颊写满说给我的话
两鬓白发是我最深的牵挂
任凭年华随着时光向前划
肩上的重担从不曾卸下
亲情像一条不断的水
连着江海直到天之涯
轻唤着远方的游子何时能归
寄望的心有千万言
无尽的叮咛千百遍
总在午夜梦回时触动我心弦
——————满文军《牵心》
《来信》观后感(五):家有老爸
那天老爸晚上打来电话,说我来学时忘在家里的两件衣服他给我邮寄过来了,顺便还邮了六盒家里的烟在里面,他说“并不是鼓励我抽烟,而是因为知道我在实习,在这个过程之中免不了要给别人让根烟什么的,所以这烟就是让我给别人吸的,不是给我的。”老爸还说抽烟不好,让我尽量不要抽烟。
那一刻,我真的特想跑到千里之外的老爸身边,然后狠狠地抱住他说一声“老爸,谢谢你!”
老爸知道我抽烟,去年回家的时候刚刚知道,他也没有阻拦,也没有呵斥,估计他也觉得我长大了,自己也有自己的选择,所以就不批评我抽烟吧。
从前我一直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不抽烟,不喝酒,就有一次,和同学喝酒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喝高了,那次爸爸训了我一次,但并非是不给情面的那种,给我留足了面子,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很感激我的爸爸。
爸爸是一个农民,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出过远门,唯有的一次就是送我来烟台上大学的那一次,老爸第一次看见了大海,在这里呆了两天后,爸爸就回家了,带走的还有两张我和他在海边的合影。后来听妈妈说,回家以后,每次一有客人来我家,老爸就会拿出那俩张照片出来显摆,然后还把在烟台看到的一些东西讲给别人听,最后客人都听烦了,老爸却依旧乐此不疲。
在我的记忆里面老爸没有打过我,最严重的一次也无非只是严厉的训斥一顿罢了,这让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当然,我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这倒是不假,还有,我觉得主要还是老爸就是一个老实的庄稼人,所以,我们兄妹三个一直是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中。在学习上,爸爸妈妈实行的是开明政策,从来没有逼迫我上过什么补习班什么的,也没有给我不知过额外的作业,看看现在那些在母亲严厉监视之下学习的孩子们,我才发现我的童年时多么幸福的一段时光,但是当我主动突出去上一些什么班和买什么资料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很支持,从来没有说过“没钱“这样的话,小时候经常见爸爸出去逛了一圈,然后就把我要的那些钱给了我,后来才知道,那是老爸外出借钱去了。
每次打电话回家和老爸说的话总是很少,有些话自己总是说不出来,但却十分的想念爸爸,老爸说话带有着典型农民的风格,话不多,但却很实在和中肯,知道我现在实习,需要处理一些关系,我说其实用不着,但老爸说还是需要的,要钱的话就往家里打个电话,他们会想办法的,昨天跟家里打电话了,老爸问还有多少钱,我说还有一百来块钱,和老师吃过一次饭,花了点,老爸说“还没买鞋吧?,过几天再给你打点钱,现在是实习,是特别时期,不要担心花钱,家里会支持的!”
每次听见老爸朴实的话语,我都想大声对在远方的爸爸说一声“老爸,我爱你!”。
《来信》观后感(六):欠你的,这辈子都还不清。
写这些的时候,刚好收到你的短信。记得以前,你总爱给我发些空空的励志短信,类似“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种大道理。直到现在翻手机和你的通讯记录才发现你已良久不再发类似的短信,现在你发给我的全是“雅思的钱已经打过去了”,“生活费已托你舅舅拿过去了”,“你的工行卡号是什么,我明天就把你给钱打过去”。
前些天我几近要跟你在扣扣上说放弃留学,你却一直跟我重复说,没事我有钱。其实我知道你哪有什么钱,一个小县城的中学老师能有多少钱。想起我一直向你和妈妈抱怨我不堪的压力却总是无视你那繁重的供养负担总觉得很羞愧。
也许因为从小你嗜酒的关系,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只剩下那个喝醉酒凌晨两三点回到家不停跟妈妈吵架发酒疯的中年男人。你的任性,你的不善于沟通,你的牛脾气,你的不知变通常常换来妈妈的哀声叹气和满脸愁云。所以我从小就不跟你亲近。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最爱的亲人,我从来不会第一个想到你。现在想想或许因为很多外界因素和你自身的原因,你没有在我心目中建立起一个高大威猛强悍的男人形象给我去模仿和崇拜。所以才造就了现在性格比较偏女性化的我。
高三那会儿你为了多赚点钱几乎把全年级的周考试卷包下来,通宵批阅只为了那一份不到1元钱的批改费。大一的时候你因为没帮我弄到欢乐中国行的门票而在电话里再三向我道歉。后来你病了,每天三餐都伴随着胰岛素的频繁注射。你终于改掉嗜酒的毛病,但你接的班级却越来越多,为了多赚点钱,你还到另外一个学校去代课。前段时间你们学校组团去香港,你却为了我的留学事宜在深圳一个人在旅馆等人等了一天一夜。我完全能想到你卑躬屈膝拜托人多多关照我一点的样子,你肯定还买了东西,满脸堆肉赔笑把东西往别人怀里送。
你在我面前从来寡言少语,我们的电话记录从来不会超过两分钟。这些事情你从不对我言语。
那天在电话里对你再次抱怨起我留学事情的无助与无奈。你在电话那头一言不发,我跟你讲,那就签那家中介吧。你说好。那你先把那几万块钱打过来。你说嗯。我说去澳洲要40W。你说没事。我彻底发火了,对着电话大叫,你们没有一个人可以给我提供意见,你知道我有多么孤立无援么!
多么懂事的我。你怎么不去想想那是他一生累积的钱财,仅凭你的几句话他就愿意在你身上倾注所有。你何曾想过他的无助和压力。
记得以前看过台湾导演张作骥的《爸,你好吗》,那部片子最后5分钟的感人采访让很多人哭了。对于这种题材的电影,一向泪点很低的我不敢再看。这样题材的东西总是猝不及防触碰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欠你的,这辈子都还不清。
《来信》观后感(七):珍惜身边人
就算我哭了,我也没觉得这个片子真诚,导演努力构思的桥段完全是为了让观众的泪点更多。
首先,孩子的行为父母担当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说,在你中年有事业有完整家庭的时候没有为老了孤独而寥落的自己操过心,没有用心思考过怎么教育及规范孩子,那么老了以后的无助是件很无奈很心酸却无法发作的事情。
孩子对家的概念是绝对可以培养的,这里面的动机是出自于爱或责任追究不来,但是记得逢年过节要回家,记得打电话,记得给父母添置物品或是给钱,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长期的教育达到的。当然,如果你总觉得孩子忙,孩子辛苦,我没事,并且觉得这样是正常的,那还有什么话说?从人的角度来说他没有尽到义务是因为你对权益没有维护。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把自己绑定在某个角色里,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然而却忘记了这些身份背后都是人。人的属性里涵盖了那么多不尽善尽美的东西,所有关系的维护和促进都需要我们有所取舍有所规范,并不是一味迁就一味宠溺就能得善终的。
所有的感情都必须用尽全力对待,需要克制一些情感上的冲动也需要加入一些分析思考,这是为了大家好。
我觉得卖菜的桥段太过激了。当然用来表达父母的立场是显得很悲切的,但是为什么做父母的允许自己沦落到这个地步?老了就要那么卑微的活着么?能不能去参加老年大学什么的,能不能找个伴什么的,这并不是对爱情的亵渎,你觉得你老伴在天上看见你这样活着她忍心么?性格决定命运,有些可怜是旁人无法开导和劝慰的,一个衣食无忧的老人为什么没有能力缓解自己的孤独?这些话并不是为子女开脱,做错的就是错的,这是导演都已经要说的话,我只是觉得为什么要把老人摆在一个需要同情及关爱的位置上,为什么不相信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学会怎么慢慢从社会的洪流中退出,学会怎么适应及享受孤独,学会怎么与更多的同龄人沟通,分享。或者,作为人,本来就应该学会这一切,学会慢慢退出,学会孤独,学会这个社会的规则,正因为考虑过这些,在年轻的时候教育而不是骄纵子女是必须的。如果放弃了教育的权利,如果已经决定骄纵,即使为了看子女两眼都能去卖菜了,那么最后的这封信是不是太残忍?吃药自杀,虽然字里行间是对孩子的理解,但作为子女的不可能不觉得内疚,而且这些内疚于事无补,这样的一个老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一个老人如果这样做了,对不起,我觉得太任性了。
做父母的不要迷信孩子是未来,作为一个人,时刻相信的都只能是自己,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要把身边的亲人变成更好的人,什么是更好?当然,这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努力,越早越好,珍惜身边人,是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别光忙事业或者光忙着宠他,他很快就会长大,说不定他在经历很多事情的时候还抱怨你曾经没教导过他,说不定因为你的隐忍和宽容他根本不知道你怎么可能那么孤独,说不定他觉得钱非常重要,他觉得内心不需要什么守则,他觉得社会的底线就是他的底线,说不定他不喜欢看书,没有好的爱好。
珍惜身边人,他会飞远,作为父母而言是件自豪的事情,但你手上的绳子必要的时候要紧一紧。
另外,情深不寿这句话是对的,人和人终要分离,坚强一点,看开一点,对谁都没坏处。
《来信》观后感(八):那无可抑制地向下倾泻的爱
爱,总是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作为后辈我们却难以感怀到,更不要提是否有回馈给“老东西”了。
从懂事起,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就是管教与反抗,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他们必须管教我们,我们会在管教中成长,但父母不可避免会有某些失误,是有伤害到我们或自由或快乐的。
这事儿发生时父母想:你这调皮孩子怎么就长不大!我们对你们好也看不到,还对着来!
我们却想:你们管那么多干嘛,能不什么事儿都不准我干吗!我想要自由!
这时,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矛盾是可调和的,但自然而然地,在青涩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与长辈的关系便从幼时宠爱与被宠爱转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对立。
父母,忙着给我们找缺点夸优点,拉扯着我们成长;我们,忙着哭闹抗争,去争取点儿自己的自由与权力。
而这时,因为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独自成熟应对生活,我们的父母仍需要来极力地扭转我们的某些做法,帮我们去应对生活中的矛盾。
在这些“极力扭转”中,我们学会了怎么样去生活,得到了所谓成长。可是这“极力扭转”很多时候也是反着我们的情绪与想法的,这样的制约与反抗谁想看到呢?
可是没办法,我们确实还没成熟到可以让我们的父母放开手来让我们自己与生活搏击的时候,父母也不敢放开手让我们自己去摸索。于是在这过程中实际上本应是我们自己与自己、自己与生活之间的矛盾,转换到了父母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上,成了我们和父母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父母长辈也是我们初来到这世界上最混沌原始时就一起相处的人们,我们习惯了他们对我们的爱,感觉这些体贴就像是这个世界赋予的我们一个固定的附属设备一样。
我们感知不到这些关怀其实是附加的、应该去感恩的东西。反而,因为来的更加特殊的缘故,那些与父母各种新鲜的矛盾、各异的冲突,会更长久的留在心里,一点一点缓慢地改变着我们之间微妙的关系。
有时候在朋友家,偶尔听到他们和父母的一问一答的对话,朋友那不耐烦的语气我自己都会觉得听不下去:怎么能这样说话呢,太骄纵了,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可不一样嘛,有时候父母一抬高语气,我也会顺着势抬着杠上去,求个死理,有时候甚至是自己先爆发。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怎么与人去相处,能乐呵乐呵地与朋友们交谈交心。可是很多时候,这项不断增强的能力却很少体现在我们与父母的沟通上。
我们都不把父母当成生活中那些“其他的人”,我们完全不顾及父母对事物理解的透彻与否,是否会有的面子问题,情绪问题,一旦他们和我们发生了冲突,也不会去想着像和朋友相处一样去容忍些,体谅些,去好好解释。只觉得他们就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们的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不允许他们有星点儿不讲理的地方,只是毫不留情的激烈争辩。
可是,要求他们是那样的人,这又怎么可能呢。
以前不懂得这些事儿,偶尔能在电影中或者书中看到那些触动自己的亲情情节,会有那么些的星点儿思考,自己跟着也变点儿,可是当时间过去,一切基本仍是照旧。
但是,要感谢大学过去的这两年时光。这正是前面提的所谓“父母放手”的那段日子。自己独自生活了,开心了,没人管了,最多就嘱咐两句没别的了,虽然是部分的,但终于获得所谓“自由”了。于是,自然会有段不羁的快活自在的日子了,没人管了还不拼命玩儿!
就这样差不多过了一年,这其中当然有快乐,可是,更多觉察到的却是发现生活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难题需要去解决,这时候可得自己解决了,没得父母罩住了,自由是多了,选择是多了,可是责任同时便也大了。现下自己所有的选择,一起构筑了未来的整个生活。当这些矛盾需要自己去调理时,才能体会到原本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这才慢慢有了上面矛盾转换的想法。
而其中经历的一件事算是真正的改变了我很多的做法。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妈去世了,和我爸一起处理了一些事情,哑着声在梦里,大哭了两回。
醒来时,梦魇中大多数具体的情节已经模糊,意识仍处于清晰与混沌的边缘,睁开眼睛恍惚地看到了寝室里的那些情景,才慢慢的意识到刚刚体验的一切,只存在于梦境中。
妈妈仍还好好地活着!
我现在仍还记得当时兴奋地往床边用力打了一拳时内心中是有多么开心,当时我马上爬起床来走出了寝室来到走道,眼泪抑制不住的涌出,嘴角却是开心得咧开到最大弧度,一边哭一边笑,哈哈哈哈,多么好啊,那些事儿没有发生,只是个梦,我的这些亲人仍还在,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用力去拥抱。
真的,如果没有体会过失去,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珍惜。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悲哀的事呢,而发生在我身上的只是个短暂的梦魇而已,我是有多么幸运。
当时,真是想把所有亲人朋友的电话都拨通一遍,告诉他们,我,有多么珍惜他们。可是那时才早上五点,可不能扰乱他们的睡眠,最后还是压住了冲动,只是在之后打了一个电话给妈,更多的话也没有直接说出,只是告诉她:自己在这边一切安好,爸和妈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儿子在这边会好好努力。
之后,就越来越能够感知到,爱总是由上至下向下倾泻在后代身上的。
真正的,义无反顾。
无论回报过什么,他们的爱仍是如温暖的阳光一般无可阻抑地播撒到自己的身上,带来和煦的风,温暖着我们。总是和我们说,你不要管我们,自己努力过好自己就行了,我们家长自己靠自己都能过好日子,不需要你来背这个担子。
是哈,心都拿给你铺路了,还怕你咯着脚呢......
所以,反过来,他们虽然不要求些什么,我们的良心还能允许自己不给些他们些回报呢?
在小事上让一让,给个面子。其实,很多不关乎原则的小事物的对错,争出来算个什么呢?不蒸馒头争口气啊,何必呢。让一让,和乐和乐的,大家都开心。
爸妈的要求的真的不多,在外面上个心打个电话回来聊几句,生日过节时发个由自内心的信息,都能让他们念上许久,开心许久。刚就写这篇东西的时候还跟妈在电话里聊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挂电话的时候她还说:诶哟,现在真是好,和崽一聊电话,相互之间话就没得完,真好!哈哈。
可是我要说:诶哟喂,爸妈诶,聊个电话这算个什么啊,以后我给你们过的好日子还多着呢,你们等着嘿~!
与所有兄弟姐妹共勉。
谨以此文献给我爸,我妈,和所有关怀过这个不成器的我的长辈。
呵呵,谢谢,谢谢你们。
2019-07-26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