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门前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1-01-09 09:42:4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地狱门前》是一本由乔云华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地狱门前》精选点评:●由于编写本书是“上面”指派给作者的任务,因此内容受到许多限制,很多事件都是蜻蜓点水、甚至提都不提;而且

地狱门前读后感精选

  《地狱门前》是一本由乔云华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狱门前》精选点评:

  ●由于编写本书是“上面”指派给作者的任务,因此内容受到许多限制,很多事件都是蜻蜓点水、甚至提都不提;而且写作方向也太过主旋律,有点像看党报。

  ●内心的震动

  ●真挺佩服李真的某些思想,很深刻很精辟。

  ●感触最深的是人性的多面,善恶本没有绝对。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守住底线方能安好。这都离不开“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 毕竟在触及死亡边缘时,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欲望是潜在心底的毒蛇: 在它冻僵时,它不会伤害你;但当它苏醒时,它就会放出毒素。”

  ●文采不错,主题提升很烂

  ●写得挺好,就是说教的味道浓了点,作者老是加进去一些评论。“文明史就是人的欲望和人用来控制它的禁制之间长期斗争的历史” “办案人员给他送药买吃的,吴从没表现过激动,他清楚,与办案人员不是朋友” “从权力的结构形式来看,权力可以分解为决策权和执行权” 韩愈《污者王承福传》“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 “齐天大圣府内设安静、宁神两司” “权威的逻辑永远就两种,服从或是不服从,结果也是两种,恩赐或是打杀” “革命干部和腐败分子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潜书》“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官也” 《戒淫》 《亲恩歌》 心理压力很大,随便聊,无意之中脱口而出。

  ●乔大记的文采秀

  ●很震撼的一本书

  ●李真说的那个警察局长,都要退休了,一路做到公安部了。

  ●无话可说

  《地狱门前》读后感(一):尽事实之所能

  看的心情沉重,震撼不已。记得在04年或是05年,曾在新华书店畅销书栏看到写关于李真的书,从此知道这个河北第一秘的悲惨结局。但是没买,即便看了,或许也不会有现在这般深刻的理解。毕竟那时还只是在校学生。权力美色如此充满诱惑,又不时在想,贪腐的人还有很多 而他们却能安全退休 后代仍然作威作福或者赚的盆满钵满 ,是何故?势力使然也。正如李真所言 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有人整他 也一定有人保他。最终都是势力的博弈的结果。倒不是为李真辩驳,传言他飞扬跋扈不假,只是面对众多的贪腐官员,何时才能不受势力左右,尽事实之所能,褫污官之衣冠?

  《地狱门前》读后感(二):省委主要领导到底是谁

  前段时间通过新闻看到公安部联合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红色A级通缉令,一个叫“程慕阳”的通缉犯赫然在列!那么这个程慕阳和李真有什么关系呢?

  李真管他叫“阳阳”,这是家人对程慕阳的称呼。而两人之所以这么熟,是因为李真当时服务的省委主要领导就是阳阳的父亲“程维高”,当时已经做到了河北省第一书记的高位,而李真则被人们叫做“河北第一秘”。

  论李真本人的狂傲放纵,固然和本人的性格有关,但是直接领导娇惯和纵容不能不说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秘书和儿子的关系上可见一斑。那么秘书、儿子出了事,这个封疆大吏的结局如何呢?!

  让人十分费解的是,程维高并没有像他之后的继任者们那样锒铛入狱,根据公开报道,他被开除了党籍,取消了省部级领导的待遇。要注意,这里的潜台词是保留了副省级领导的待遇,直到前些年去世。在中国,处级以上可被称作领导干部,而厅级以上就是高级领导了。那么副省级……安享天年当真是没有任何问题!

  秘书被执行了当时刚刚开始流行的注射死刑,儿子远遁加拿大,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孙女更是开始准备在加拿大政坛一展拳脚。不知程维高死前的心境究竟怎样?!

  是得意吗?保全的自己的脸面,保住了儿子的性命!有后悔吗?还是站在高处的人,对于权力的认知真的是与百姓没有一点点的相同。

  《地狱门前》读后感(三):鸣哀言善

  我始终相信,人的一生,吃的苦和享的福是对等的。

  河北第一秘,这位曾在我上小学期间叱咤河北的风云人物,在我大学毕业工作多年后仍能听到别人谈论他的“光荣”事迹。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从我们民族的某个特殊视角去看,李真或许也算是不枉此生,他曾经大权独揽、家财万贯、美女在怀、春光无限,但事发后的惶恐、悔恨和无助,特别是被“两归”前后的巨大落差,那种感觉也绝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明了的。

  这虽然是一本对话实录,但能把一本以警示大众为目的的书写得如此充满文学气息,着实让人意想不到和深感佩服,特别是乔云华记者在与李真对话时频频引经据典,或将李真曾经读过却想不起来的题目、诗句或作者脱口而出并加以解释,可见此人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之深厚,实在是让人赞叹不已!

  关于李真,他之所以落得如此境地,除了个人的思想原因外,我觉得那个改革开放红利初显的特殊时段的畸形社会也应当负有一定责任。在他的自述中,年轻的他勤劳肯干,累出了病也干出了成绩,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受到了不明所以的排挤,这才有了他调换单位、三观巨变,进而发生了后来的事情。可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种桥段在我们身边依旧频繁上演。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二号首长”的角色,不是一般人就能够扮演好的,从李真的谈吐中可以感知,他看过很多书且有一定的文采,记忆力很好,思路非常活。看照片他还写得一手好字,他也会被贫苦百姓的善良行径所感动,他也曾不止一次帮助过并不相识的人,这些是他闪光的地方。但同时,他也十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玩弄权术、贪财好色,这些最终让他失去了最珍贵的生命。

  一个人,只有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才会明白你最爱谁和谁最爱你。为官者,切忌因为一点小权就忘乎所以;多行好事,才能善始善终。

  《地狱门前》读后感(四):逼近人性,发人深省

  本书标着“内部发行”的字样,不知何故?是因为美化了罪犯还是因为揭露了官场的一片漆黑?其实书上揭露的事实在中国已无人不知了,还玄秘什么?

  一位记者连续几年跟踪一个死刑犯,整理出一本38万字的采访笔记,实属罕见。他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了罪犯无所不谈的“朋友”了。他全面掌握了罪犯几年来的心理轨迹,甚至是李真的犯罪轨迹。不排除李有美化自己的地方,但人死言善,李的大部分话基本上还是真诚的。

  读了这本书,我第一个感触是:人不是生来就是“坏人”的,但人又是非常容易成为“坏人”的。李真出身革命干部家庭,本人学生出身,他刚踏入官场,也有着当个“清官”的想法,想着为老百姓做点好事。可是我们现在这个官场的氛围实在是太差了,说它是“大染缸”不知为不为过。他就是从拿人一包烟开始,一点点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大部分“官”没有李真那样的贪欲和贼胆,所以不会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但是他们早就丧失了革命的纯洁性,怎么能指望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在中央一系列举措的影响下,大贪们会有所收敛,但那种腐败的空气日益漫延,很难制止;除非我们给“腐败”来个新的界定。

  李真说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后悔。他快死了,才觉悟到,自己捞来的财物毫无意义。他对自己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恐状态,描摹得非常生动。我由此想到,人又是多么“想不开”的动物;非要死到临头,才会大彻大悟。一定要从源头上来抑止人性恶的发展泛滥。

  作者知识渊博,罪犯也是“文人”出身,两人的对话文采斐然;引用的大量历史典故和诗文词章,贴近现实,发人深省,建议大小“公仆”都来看看,必有收获。

  《地狱门前》读后感(五):两本关于死亡的书

  两本关于死亡的书,一本是《相约星期二》,另外一本是《地狱门前》。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敬爱的鲁迅先生,他在《百草堂与三味书屋》中写到“我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还是枣树......"当时读到此,我觉得他在混稿费,又觉得他才是当代幽默文学的代表。扯远了,这就回来。

  两本书,一本《星期二》是美国人写自己的大学教授的,为人忠善乐观的莫里教授得了绝症,临死前给学生最后的床前人生课;《地狱》是中国人写的,新华社的乔大记者(乔云华)退休前将河北第一贪官李真行刑前的对话加以整理出版。

  读后,让我感觉到一种思维进步,不仅仅是书中一正一反两面的教育内容,更独有心得的是两位不同国籍和背景的作者所采用的不同叙述手段。

  两本书都是垂死之人生前最后一个阶段的对话,同时也都是第一人称,也同时均在描写记实故事。不同的是《星期二》的作者将自己对于主人公的回忆穿插在每段对话中作为故事主线,同时多在描述自己身在其中感受莫里教授死亡过程中对第一人称“我”的感受,让读者看起来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等同于作者引起心灵的共识;而《地狱》的作者在书中写贪污犯李真全部犯罪背景和经过时多在引用大量中西方史实、古训和文学作品,强调人物命运在历史及现有背景和环境下的“顺理成章”,“有证可寻”,让读者不仅恍然大悟到李真这个大坏蛋贪婪渎职的最终下场原来是历史中所描绘的天意除害,同时也让读者对李真这个“凡人”的命运有所同情和谅解,增加了书的可读性和真实性。

  我愿意把这两本书推荐给大家的原因是,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一如乔云华书中所讲,中国人处世是将情,理至于先,而法最后。但是这本书中,乔大记者恰恰是将法做为书中所有内容不可改变的前提,其次将改革下的党政与企业流程和分工道理作为骨头,最终才是对于李真这个小人物一朝成仙次日为囚的凡人命运的同情和感叹放在其中的。相反,美国作者米奇的《星期二》同篇都是对于教授的敬爱之情,其次才是当前竞争压力的生活环境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疏于关爱的道理分析。

  看来,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也许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有如,我们不能一味强调“中国的情况是非常特殊的”的一样,也许我们是时间去公平正视彼此的变化了,无论在文学作品的技巧中,还是在商业运作的流程里。

  中国的企业到底有特殊?中国人的思维到底有多特殊? 往往在公司我看到国外的专家或者是顾问来到中国的时候,客户和自己的同事常常把"中国是很特殊"的这句话放在开头,或者作为不想再谈下去的理由。其实,看看我们自己的周边,很多人很多现象不能再一概而论“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等地方属性了,我们增添了很多的“国际性格”,比如公开提问,公开自嘲,公开挑战,公开选择等等。

  两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人在不同文化属性和教育背景下,依然有很多共同的思维判断的互通,有如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一样,期盼有朝一日我们在商业领域中也用更多开放和理解的互通,那样我们会发现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网络和机会。

本文标题: 地狱门前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6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购物狂的异想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代码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