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28 13:18: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跳房子》是一本由[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的761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9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跳房子》精选点评:●阅读难度相当大,读了等于没读。小说刻画的在苦苦求索中挣扎的知识分子无法博得同情或者共鸣,反而有点令人

《跳房子》读后感100字

  《跳房子》是一本由[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的761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9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跳房子》精选点评:

  ●阅读难度相当大,读了等于没读。小说刻画的在苦苦求索中挣扎的知识分子无法博得同情或者共鸣,反而有点令人生厌。科塔萨尔还是短篇出色啊,几乎篇篇迷人。

  ●又看到这本书了

  ●【2019.2.6~2.7】【第二种读法】如果看第二种读法的序号,会发现“可以放弃阅读的章节”第三部分,都是附着在第一种读法之上。第三部分有些章节完全不妨碍第一种读法的情节走向,有些则对第一种做了补充(比如奥利维拉和波拉的对手戏,比如玛伽的加戏,比如特拉维勒和塔丽妲在床上对话那一章节的重述和补充)。第三部分充满了独白、呓语、心理描写、笔记体和第二人称叙述等典型现代派手法,让第二种读法变得艰难晦涩。科塔萨尔说第二种读法是邀请读者一起完成这部小说,读者还可以自己开发出更多种读法。读完第二种,可以明确,各个章节之间,可以从人物和情节两条线来自由组合:奥利维拉、玛伽以及波拉的三角恋;出车祸作家莫莱里关于文学创作的思考,以及奥利维拉看望莫莱里的情节;蛇社成员的讨论;奥利维拉和好友特拉维勒及其妻子塔丽妲

  ●一座比博尔赫斯更厉害的迷宫

  ●很后现代

  ●Julio Cortázar

  ●有人以为经典"有人读来沉闷“ 如果是阅读顺序新颖"的确跳房子”

  ●云南出版社的一套拉美文学丛书,唯独缺了本科塔萨尔的《跳房子》,这么多年一直是个念想。

  ●一半,艰难。以后再继续吧

  ●daolee的推荐

  《跳房子》读后感(一):跳房子

  有时候我会想,我为什么会读一些永远不会懂的书,比如德国古典哲学,比如此书。就算是《尤利西斯》我好歹还能摸得到些头脑。而此书我根本就没办法领会。

  这是第二遍阅读,我是按雄性读者的方法,倒不是说自己有多牛,只是觉得花钱买了不全读心里不平衡。不过还是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也许作者本身也不知道吧。

  整本书就是奥利维拉在巴黎和回阿根廷的“经历”,其实应该是心理历程。其他的谁看谁自己理解吧。

  《跳房子》读后感(二):跳房子

  由于个人性格问题,我一次都没有按第一种读书方式简读过。其实想来这也算是一种“遗撼”。因为这算是强迫症,少时喜欢买全集,而读书也总是读全部。

  但是这种读书的方式确实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法很好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只是我怀疑作者真正知道吗?既然这是“游戏”之书,那么作者是否也在游戏,又或者又多少是作者在游戏呢?

  其实本书中的奥利维拉可谓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象征,总是充满了思想,但总是无法行动,甚至包括最后的跳?这也难怪毛泽东对待知识分子所采用的方式,需要不断地再教育,让其充分改造,至少我认识是应该的。

  至于说此书的感想,我还依旧是太浅了,无法完全理解。

  《跳房子》读后感(三):所谓伟大作品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同时也偶尔会质疑他人心目中的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认为这样那样的作品是伟大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伟大作品被“公认”以后,就少有人去问其为什么是“伟大”的原因了。比如,我一直读不进莎士比亚,我讨厌张爱玲,我非常反感萨特所谓小说的涩重。我始终认为故事性是小说不能缺少的一个属性。

  这部《跳房子》的故事性不是很强,但是如果把每一章当作一个独立短篇来读,完全按照短篇小说来读,还是勉强可以进行下去的。就这部小说,我不想谈形而上的东西,因为这一点已经有太多的人谈过了。我想从阅读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部作品伟大的原因。我觉得这部小说很完全地表现了一个人的思维运动的情况。整部作品就是一个人的思维不断运动的过程的展现,我时常也这样,大脑里各种想法一起涌来,杂七杂八,各种各样:比如路、马路、人行道、红绿灯、长颈鹿、羚羊、狮子...等等。人的思维是如此奇怪,可以容纳下最大的和最小的东西,一切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可以。这部小说用近600页的长度展现了“存在”这个命题在思维中运行的过程。读这部作品,我从中也见出我自己的思考的方式。

  伟大的作品不仅让人阅读,它同时也“阅读”着每一位读者:你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从中见出你自己,这便是作品在”读“你,它在阅读你的人生阅历,读你的情绪感受。作者予作品以人类永恒的东西,它穿越时空,从古代影响你, 从大洋的彼岸来影响你。你聆听到这种穿越而来的声音,与之发生共鸣、应和。从而仰望这其中的光辉,感受到伟大的力量。

  《跳房子》读后感(四):形式的问题

  将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坚持着读了100多页之后,有以下感触.

  这本《跳房子》当然是巨牛无比,在它的开头有一个阅读说明,说比较好的读法是从本书的第73章读起,然后跳回第1章,然后是第2章,然后是第116章……在每个章节后面都印有一个数字,指向接下去应读的那一章。它还专门提供了一个顺序表以供查阅。普通人一看到这个架势,当然是要怀着敬畏之心坐下来读他了,比如我就是这样。读了一会我就基本明白了,其实就是1-56章是在讲故事,之后的几十章是对之前故事的补充,是一些梦呓、笔记、报刊书籍的引文以及主人公的自我剖析(其实基本上只有写书人自己明白他在说什么)。这并不可怕,之前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采用如此形式的小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有点接近于我想像中的那种小说。

  但问题是,无论是1-56章,还是57-155章,他通篇都是一些梦呓般的句子,前一句和后一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看了100页一句话也没有记住。一个人写个几千字的梦呓并不可怕,现在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这样的东西,但是一个人有系统有预谋地写了58万字的梦呓,然后还告诉你要跳着读,这就是一件真正可怕的事了。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想的东西,他一会想到这个,一会想到那个,我怎么可能理清他思维的脉络呢。他把语言叫作拉皮条的黑母狗,我看了当然是一头雾水。现在我有点明白过来了,像这本书,像〈尤利西斯〉这样的书,是由于不被读懂,引起了人们的敬畏之心从而流传下来的。今后也可能继续流传,也可能越来越没有人读懂,终于在哪一代就被人遗忘。也可能永远不被读懂而永远流传。但是,由于我从来不随潮流而动,所以我决定不浪费时间读这样的书,他的形式我已了解了,可以作为借鉴。

  也有看得懂的意识流,《追忆似水年华》或者伍尔芙都是文字为我们所喜闻乐见的,所以还是值得花时间去看,即使要看上好几年。

  想得起来的形式出色的小说还有:《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盲刺客》、《哈扎尔辞典》、《没有个性的人》、《弗兰德公路》,或许还有罗伯·格里耶?或许博尔赫斯的所有?或许还有我还没见过的更多。

  所有形式如迷宫般的小说,有的可以非常畅快淋漓地进行阅读甚至一读再读(《看不见的城市》以前那个译笔优美的版本我都可以背出某些章节),有的看两页就明白想读懂是徒劳的。当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作为一个自觉对文学的前途负起使命的业余文学爱好者,以及一个正在酝酿写小说的人,我始终愿意看到更多惊人的小说形式,这让我看到了大千世界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从而使我们并不多彩的生命拥有某种意义。

  《跳房子》读后感(五):意義的雙重讀法

  [科塔薩爾是波赫士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拉丁「爆炸文學」主將之一,他的小說《放大》被安東尼奧尼改編成《春光乍洩》,據說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故事敘述也受《跳房子》影響。]

  單單是看這書的名字「跳房子」已經夠值得玩味了,我一直不知道甚麼是跳房子,只知道田原,在我的童年也幾乎絕跡了。我覺得這個「跳房子」名字很好玩的,在此書有兩個意思,第一是主角都最後真的要選擇是否跳房子離開世界,第二就是此書的形式,在書中最開端有一個作者寫的導讀,說明此書有兩個讀法,第一是由頭至尾順序讀到第五十章就完了,第二個讀法是依照作者的意思,按著他給的次序跳來跳去的讀,按著章回的編排,在數字之間跳來跳去,這就是「跳房子」的意思。

  「人行道上有跳房子游戲的格子,是用紅粉筆、綠粉筆劃的。還有天,在我們布爾薩哥,石子都是精心選擇的,腳尖踢石子也是輕輕地、慢慢地。雖說天就在眼前,但整個生命卻還在前面。就像一局沒完沒了的棋戲,很容易引人入勝,但冷風從破鞋底鉆了進來。那旅館窗子裡有一張小丑似的面孔,正在玻璃後面做怪相,一隻鴿子的影子在啄一堆狗糞:這就是巴黎。」

  這本書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叫「在那邊」,是全書的骨幹,是內容的情節,第二部份叫「在這邊」,大多描述他的心理活動,第三部份叫「在其他地方」,是對於書中提及的資料的延伸。根據Cortazar指導,一般讀者(他指的「女性讀者」,後來他要向全體女性致歉)只需順序讀完第一部份就完了,男性讀者跟從他的指引跳來跳去的來讀,至於一些章回在第三部份的可以選擇不讀,因為這些都是提供附加資料。

  我最初很雀躍,因為找到此「奇書」像是好玩的樣子,好像小學看的選擇性的偵探小說,可是他所標榜的跳跳跳,其實只是他叫你翻到後面的注釋看一下其他資料和其他的意見和作者/主角的深層心理,然後再指導讀者返回原文繼續故事,總是覺得好像以此作為噱頭好像有點太過了。Cortazar是波赫士最得意的弟子,他或者繼承了波赫士的不多,但他骨子裡繼續了波赫士的迷宮小說,本書到了最後,主角選擇要不要跳下房子,於是131章跳到58章,58章再跳到131章,在選擇的兩邊,無休無止,小說就在這loop死的情況下結束。

  Cortazar說:「《跳房子》主人公的中心問題在於他有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神奇的現實觀,在這一點上,我跟他一樣。神奇的意思在於他認為日常現實掩蓋著一個第二現實,它既不是神秘的,也是是超出現實範圍的,也不是神學上的,而是深刻地人道的,但由於一系列的偏差,它被掩蓋在一個由千年文化預制成的現實之後,這種文化中有奇妙的東西但也有很深的錯誤和歪曲。對《跳房子》的主人公來說應該通過激烈的攻擊來進入一個更真正的現實。」

  奧利維拉和瑪伽就像典型的男女,奧利維拉總相信事實、推理、計算,他尋找真相的底蘊,事實的推理來做種種決定,但在思考的過程總是給瑪伽毫不費力地解決了問題,他就這樣被瑪伽深深吸引,他認為她有一種形而上的思考,瑪伽的方式是「就這麼活著」,但她總能憑直覺找出真實和美。例如他們二人相信約好了就不會相見,所以他們就不約定,看看是否在街上就碰到了,然後確實在迷宮般的街道上相遇了。奧利維拉對瑪伽的非理性,對瑪伽漠視最基本的計算這點很著迷,他分析或然率,用棍棒進行占卜,並從中加以選擇,或是簡單地加以相信,而到了瑪伽身上,則變成了單的天命。於是二人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

  於主角看來,他自己採取理性的思考,但他的女朋友瑪伽的思考是形而上的,就是甚麼也沒有想,只是憑直覺,他們的社團的人一直都質疑她這種的思考方式,到最後,雖然主角沒有表明,但他知道這種形而上的思考他是缺乏而且非常關鍵的。「只有這樣才能接近失去的一切,接近所思念的一切,她就是離得很近,所以才能感到這一切…」

  「我又一次企圖建立那種消除混亂的虛偽秩序,又一次裝出獻身於深刻生活的樣子,而實際上我只是用腳尖觸了觸這深刻生活中那可怕的水面。有幾條形而上的河流,瑪伽在其中游泳,就像燕子在空中飛翔,迷茫地圍著鐘樓轉來轉去,下沉後又一挺身直飛而上,而我卻總是在描述,在界定。我總是希著這種河流,而她已在其中游泳了。我追求,尋找,從橋上看著這種河流,而她已經在其中游泳了。然而,她就像燕子一樣,自己並不了解這一點,任何關於秩序的意識都不能妨礙她。這種成為她那神秘秩序的混亂無章,這種心身上的放蕩無羈正在給她打開真心的大門。她的生活對我而言就是混亂無序,因為我已經被自己既蔑視又尊重的偏見所埋葬。我一定會被瑪伽宣判無罪的,儘管她自己並不知道她正在審判我。瑪伽,請讓我進去吧,讓我某一天能夠像你的眼睛那樣看待事物吧。」

  「荒謬地生活也許是為了消滅荒謬」/「只有荒謬地生活才能打破這無限的荒謬」

  如果照跳讀的方式,最後一章只得到循環而沒有下文的結局,但其實在途中作者已給出答案,主角是不會自殺的,他仍會活下去,照著格子一步一步地走向「天」,而書裡的最後一頁,也是跳讀中間其中的一章已給予作者選擇的思考方式,「瑪伽是有著自己的個人生活的,儘管我用了很長時間才發覺了這一點。相反,我卻感到空虛,我只擁有做夢和遊蕩的充分自由。所有的玩具都破碎了,再也不會出問題了。」

  別人想《跳房子》這種跳讀的方法有甚麼意義,其實作者賦予讀者一種雙重的讀法,「雙重閱讀更清楚地顯示了兩個層次的交疊,即描寫生活經歷的表層和揭示隱秘關係的深層的交疊,使讀者得以比較這兩個層次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兩種感知世界進入現實的不同方式:對比之中突出深層」。

  在本書的第34章中,作者用了兩件事件同時敘述的方式,兩件事件要隔行的閱讀,大概就是他要表現這種雙重閱讀方法,和思想的並行。中間有兩行「說真的,對一個…」是剛好兩條線是一樣的文字,還有一句「我想你是不是真正地陷入這本小說設置的陰謀裡了,你是不是把這本小說當作了跳板,隨便和誇誇其談而失掉自己的文雅和開朗…」,很明顯地是作者玩弄小說遊戲的提示。

本文标题: 《跳房子》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1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思维的乐趣》的读后感大全《寄生兽:完结篇》经典影评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