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仍是朋友》影评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2-15 13:18: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再见仍是朋友》是一部由戈兰·拉多万诺维奇执导,米莱娜·杰克赛斯米奥德拉格·克里沃卡帕奇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主演的一部剧情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一):谁之过?人性,宗教,民族,虚伪的域外大国。看到影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精选

  《再见仍是朋友》是一部由戈兰·拉多万诺维奇执导,米莱娜·杰克赛斯 / 米奥德拉格·克里沃卡帕奇 / 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一):谁之过?

  人性,宗教,民族,虚伪的域外大国。看到影片中塞尔维亚人的遭遇,无时不刻都能联想起自己的祖国,想起自己的某些遭遇,尽管没有片中那么悲惨,但是在和平的中国也差点要命,当看到主角父亲拒绝接受和解勋章时,我被感动了,尽管这种感动十分的政治不正确。望西域去极端化成功并能推广全国;望主体民族能与其他各族平等;望大家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而不是因为所谓的血统而获得种种特权;愿祖国繁荣昌盛。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二):祈祷

  电影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种当年看《小鞋子》般的感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族仇恨愈演愈烈,就连小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此,简单的友谊显得特别温暖,带给人希望。电影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种当年看《小鞋子》般的感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族仇恨愈演愈烈,就连小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此,简单的友谊显得特别温暖,带给人希望。 只愿这世上少一点战争,少一点难民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三):国恨家仇里的冲突与和解

  讲述科索沃战争期间,一个塞尔维亚家庭的一场葬礼,一个阿尔巴利亚家庭的一场婚礼以及两个男孩的冲突和友谊。影片开头的时候,内纳德说他没有朋友,而最后转学到贝尔格莱德的时候,黑板上写着“我最好的朋友”的时候,他想起了阿什金瘸脚拄着拐棍爬到大钟边,透过缝隙将巧克力塞进大钟里,最终让内纳德得救。巴什金最后的举动多少出乎意料,内纳德如果死在大钟里似乎更能凸显战争和种族仇恨的残酷。两个男孩再见仍是朋友,是否也是两个民族和解的希望。喜欢电影朴实无华的画面。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四):朋友

  战争的代价和残酷,历史上有太多发人深省的前车之鉴,最近的一次就是叙利亚的内战,导致数以万计的难民不惜舍身犯险远走他乡,欧洲高度文明的民主思想和圣母情结,怀有人道主义无常无私的接纳,所做出的人品高尚的决策和判断,却难掩因彼此文化习俗的差异所带来的偏见和矛盾逐渐激化的势头,引发了一系列尖锐严峻的社会问题,当然,因为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会很单纯的希望,人类之间能克服各种身份、种族、宗教的隔阂,团结、友爱、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但从日趋严重的现实状况来看,这并非是一个能轻松实现的愿望,甚至会让人有点悲观。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五):和解的艰难

  一个繁荣的南斯拉夫,被西方搅动的四分五裂,民族和宗教这些以前被淡化的问题被重新煽动起来,还清晰记得高中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野蛮轰炸的震惊和愤怒,比这更悲惨的,则是科索沃这块塞尔维亚永远的心头之痛,影片所展现的是2004年,距离战争并没有过去多远,被摧毁的东正教堂,被遗弃的塞族民居,恐怖的科索沃解放军的涂鸦,都在诉说着种族冲突带来的伤痕,塞族人的摇篮之地,如今却没有塞族人的容身之所,阿族可以堂而皇之的开枪庆祝婚礼,可以持枪私刑,塞族连保护自己的牛的权利都不被允许,而且仇恨已经根深蒂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火星都可能再度引燃一场大骚动,阿族人对塞族人充满了不信任,同样的,内纳德来到贝尔格莱德的学校,周围也充斥着对于阿族的蔑视,和解的种子在两个少年心中萌芽,可是真的能长成友谊的大树吗?

  期待如影片名字所说,他们再见仍是朋友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六):朋友

  本片男主角是一个生活在科索沃小村庄的塞尔维亚小男孩Nenad,长得挺呆萌,没有小伙伴,得去坐维和部队的装甲车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的学校。面对老师出的作文题《我最好的朋友》,孤独的Nenad只能写“没有”。

  与耿直boy Nenad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充满怒气的阿尔巴尼亚小孩Bashkim,他偷偷拿着枪对着村里仅有的三个塞尔维亚人。战争就是这样无情,被卷入的民族无处可逃,仇恨的种子会在小孩子心里生长。

  enad和Bashkim的友谊注定从一开始就是怪怪的,复仇的欲望让Bashkim一度失去了理智。

  还好,孩子只是孩子。

  enad被父亲送去了塞尔维亚首都的学校念书,老师出了个一样的作文题目《我最好的朋友》,Nenad还是和以前一样一样孤单,不过这次他可以不用写“没有”了。

  电影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种当年看《小鞋子》般的感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族仇恨愈演愈烈,就连小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此,简单的友谊显得特别温暖,带给人希望。

  只愿这世上少一点战争,少一点难民!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七):几个细节注意

  1.塞尔维亚人房屋上有科索沃解放军(UCK)简写的涂鸦

  2.阿尔巴尼亚儿童组中的老二和老三是团结人

  3.阿尔巴尼亚儿童组中的老大,巴什金的死鬼老爸是元科索沃解放军“牺牲”的逗士

  4.科索沃地方毒理之后,政府表面上提倡民主多元化,构建了多元化族群的警察局,然而民间舆论事实上,你懂的,偏向性很大

  5.绿绿国家的绿绿结婚的时候,貌似都有放枪的习惯

  6.科索沃地方最终的“独立”,两个金主是阿尔巴尼亚和德国,本片中有这个村子里面,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屋子前挂有阿尔巴尼亚旗和米国旗,我个人认为是BUG,明明是德国旗才对啊,当然,你们可以说阿尔巴尼亚和德国都是米国的狗腿子

  7.联合国维和士兵,那啥子性需求,有一个画面,TANK震

  8.片子末尾有圣母化处理,塞尔维亚儿童内约德小朋友终于移民到塞尔维亚国了,由于他来自科索沃地方,在学校里被同族小朋友偏见歧视(这种逗比学生,小白痴,哪里都有的),说他是阿尔巴尼亚人,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只是不清晰情况下的融合早期的磨合,同族间的相处,再差也比异文明间的相处要顺利。当然,地域歧视,也确实存在。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八):充满二元对立的电影

  前南国家的电影,看过几部,比如大名鼎鼎的《暴雨将至》,以及库斯图里卡的一些作品。本片有着一脉相承的说不出的粗糙质感(非贬义)。

  本片其实适合作为电影课的分析素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对立关系,说是对立,其实有的是矛盾,有的只是单纯的对比:

  1.民族对立,这个不用多说了。尤其是喜气洋洋的阿族迎亲车队经过灰溜溜的塞族黑衣奔丧者队伍时。

  2.宗教对立,这显然是民族对立伴生的。

  3.生与死的对立。

  4.喜事与丧事的对立。在黑袍的塞尔维亚东正教神父将受伤男孩交给戴白帽信绿教的阿尔巴尼亚爷爷手上事达到高潮。

  5.科索沃乡下与首都贝尔格莱德“洋气”的对立,无论是整体面貌、学校教室环境等等,都有着天壤之别。

  6.阿族小孩虽带有敌意,却和小男主一起玩耍,对比首都学校的同民族男孩将小男主称为“阿尔巴尼亚人”的歧视。

  7.头尾两次同题目作文《我最好的朋友》对比(虽然有些刻意)

  8.父亲有骨气地拒绝为科索沃伪政权效力,与“塞奸”警察头子严查本族人的对立

  9.父亲开始瞧不起逃难去首都的姐姐,最后却一道去了贝尔格莱德的对立

  10.阿尔巴尼亚牧羊男孩被塞族人杀害了父亲,自己差点间接害死塞族人儿子的对比

  11.阿尔巴尼亚牧羊男孩前后思想与行动的对比

  另外,除了对立,片子也有些隐喻。比如小男主的衣服裤子被河水冲走,为什么是红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呢?个人认为,这就是塞尔维亚国旗的主色调,暗喻了塞尔维亚主权的丧失。

  以及,片子的描写还算含蓄,“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可以自己思考。比如父亲这个人物的性格,酗酒加暴力,抽孩子的皮带应该就是后面解下来系在儿子肥大裤腰的那条。他怎么来那么多枪?他的妻子是死了还是离开了?这些留白可以给有兴趣的观众思考。

  有评论说导演有塞尔维亚立场,总体来看,片子还是主旋律的,倡导民族和谐相处。不过本族立场也不是没有,比如牧羊男孩被逼问受伤原因时,俩亲戚明显就是阿尔巴尼亚黑帮形象嘛!

  最后,直译为《飞地》比《再见还是朋友》要好。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九):朋友,记得回来

  老师布置写一篇作文,题目司空见惯:《我最好的朋友》。内纳德的作文却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头:“我没有最好的朋友。”

  他端坐在原木色课桌后面,洪亮的声音带着些许回声。偌大明亮的教室里只有他和老师两人。放学后,他乘坐装甲车回家。

  内纳德,10岁,塞尔维亚男孩,生活在饱经战乱的科索沃。影片《再见仍是朋友》正是从他的日常生活开始,以儿童的视角展现这一动乱地区人们的爱恨悲喜。

  长镜头的下的科索沃荒凉萧索,轰隆隆的装甲车似乎在提醒人们战争尚未远去。

  上世纪末,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爆发了科索沃战争,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最终败下阵来。由于历史原因,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的矛盾最为尖锐。战后,为了重新建立和保持安全的社会环境,1999年,在联合国的委托下,由多国组成的约50万驻科索沃国际安全部队进入了该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科索沃的200万居民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是塞尔维亚族等。因此,影片中,科索沃国际安全部队为了保护全村唯一的塞尔维亚男孩,必须每天接送内纳德上学放学。

  内纳德的家境比较贫寒,父亲沃亚务农,爷爷卧病在床,姑姑在逃到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纳德每天都与同坐装甲车的牧师玩游戏,与爷爷下棋,但他更渴望同龄的朋友。

  两个阿尔巴尼亚的男孩总是向装甲车扔石头,内纳德总是远远地地看他们踢球玩耍。有一天,学校唯一的老师离开了。内纳德和两个巴尔巴尼亚男孩成为了朋友。

  孩童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简单。“你就说我们是塞尔维亚人。”“我的奶奶是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男孩请求内纳德带他们坐装甲车时随口说道。他们在装甲车里“勾肩搭背”,一起捉迷藏、游泳。

  “孩子王”巴什金却不一样,父亲死于塞尔维亚人之手,让13岁的他眼中多了仇恨。而更加复杂的是成年人的世界,政治立场、民间舆论和个人选择,让科索沃的各族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影片用中立者的旁观眼观展现了他们生活的点滴。沃亚因为用猎枪保护耕牛而进了警察局;巴什金的哥哥结婚,其家人数枪齐发以庆贺;警方希望沃亚来警察局工作,使之成为民族双方和解的象征,沃亚拒绝了……

  科索沃尽管战争已然结束,它在人的心中激起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息。“我没有杀任何人。”内纳德从阿尔巴尼亚男孩处得知巴什金的父亲的事时说。我们常说“不忘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那些民族和个人的错误、对私利的贪婪曾为人们带来过灾难,受害者需要被安抚,错误警示人醒悟和改过,亦需要让后人谨记,不让灾难重演。然而,仇恨比反省更让人难以自拔,对仇恨的执拗常常如利欲一样蒙蔽双眼,人与人被分隔开来,势不两立。而我们是否想过,以此为内核的教育和政治环境,在怎样的程度上影响着当代的儿童,进而影响着未来。

  巴什金举着枪不准他去请神父为过世的爷爷料理后事。他开了枪,伤到了自己的腿,也把内纳德困在了一口大钟里。回家后,巴什金告诉爷爷是塞尔维亚人伤了自己。

  阿尔巴尼亚人烧毁了塞尔维亚人的墓地和钟楼。巴什金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内心千回百转。一夜没合眼,他杵着双拐,来到已是灰烬的钟楼旁,拦下装甲车救出了在大钟里困了一天一夜的内纳德。

  四目相对,在他们的目光中没有偏见和仇恨,只有对彼此的关心、挂怀,一份友谊。“记得回来。”巴什金挥着拐杖对渐行渐远的装甲车喊道。一直以来,陪伴他们的是太多的政治立场,太多无法理解、却被灌输为非黑即白的差异,而这一刻孩童间的一份真情,竟然毫不示弱地冲破这一切。荧幕前的我们,忽然为这原初无杂、几乎被遗忘的强大友情倍受感动,与装甲车中默默落泪的内纳德一起泪目。

  孩童的这份真情是希望所在,它简单,却并非软弱无力,它超越狭隘、偏见和仇恨,却为我们所看轻。我想这是影片所想要表达的,相信我们能找回失落的东西,心怀希望的导演也给出了意味深长的结尾。

  内纳德和父亲也搬到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在新学校的第一天,老师布置写一篇作文:《我最好的朋友》。调皮的男孩听说他来自科索沃,嘲笑他是“阿尔巴尼亚人”,引得全班哄笑。后来男孩更以此为名称呼他。内纳德始终一言不发。他最好的朋友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不辩解,冷静的目光中既有坚定,也有一丝哀伤,却充满勇气地承担起这个名号所代表的偏见。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十):有阿巴斯之风,了解塞尔维亚的最佳电影

  《再见仍是朋友》是我看过的第二部塞尔维亚电影,导演的镜头是深沉与温情的,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使观众会萌生兴趣去关注塞尔维亚人民的生存困境,以及背后的人性与道德选择。

  《再见仍是朋友》最值得鼓励的一点是大胆选择了儿童视角,这种视角在很多战乱国家的影片中都很常见,因为儿童是战争的被动参与者,他们的纯真与战争的残酷往往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看得多了观众们自然也就明白了当中的套路,如何能在类型结构中讲出新意,成为了这一类故事触动人心的关键。影片中的两位小朋友来自不同的“阵营”,甚至大多数时间都是充满敌视的,到最后却成了彼此记忆中最好的朋友,这有一种“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觉,两个孩子就是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个地域的象征,导演希望通过对他们这一件小事的诠释,来勾画出对两个地域外交关系良好发展的美好愿景,当然这绝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注定只能存在于孩子的脑海与心里,但会作为一段美好和难忘的回忆,陪着孩子们坚定地走下去。

  其实这个题材导演完全可以处理的哭天抢地,以刻意煽情的方式来赚取观众的眼泪,但导演反其道而行之,从一开始就处理地足够冷静克制,直到影片临近结尾处的情感高潮,也是用很客观近乎于纪录的方式,来呈现两个孩子的心理变化,但也正是因此,使这部《再见仍是朋友》没有沦为二流的催泪影片,而是在淡淡的叙述中发人深省,颇有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等影片的神韵。

  影片中的几组意象颇值得玩味,比如装甲车与枪,这两件是串联起影片前后两段的重要事物。前半段Nenad坐着装甲车去上学,而去的是只有他一个人的学校,隆隆的车声仿佛怪兽的怒吼,他坐在车里和这个世界隔绝,只有神父和他的交谈能提醒自我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虽然坐着孩子们都想坐的装甲车,但他的内心更渴望地却是和孩子们玩,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这种看上去很荒谬的场景,在塞尔维亚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令人相信真的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而枪则是后半段的重要意象,孩子Bashkim给人的感觉是色厉内荏,表面看上去很凶,但其实内心善良,渴望有人真正地关心自己,但由于父亲的死只能把自己隐藏在锋利的刺中,而手中拿着的那把枪就是他使自己“强大”起来的唯一手段,但是没想到这把枪第一个伤害到的人却是他自己,这使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我质疑: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以怨报怨真的能够有效吗?这种强烈的碰撞使他最后下定决心救出禁锢在大钟内的Nenad,虽然没有交代他后面的事情,但观众有理由相信,Bashkim会渐渐放下仇恨,而感染他的是最真挚淳朴的友情。

  影片在短短的92分钟内,还展现了一场婚礼和葬礼,这是一组极富戏剧性的对比,在Bashkim家举行婚礼的时候,Nenad的爷爷却悄然逝去,两个看上去不共戴天的家庭,却在不经意间因为两个孩子产生了奇妙的联系,爷爷其实是一个早已看穿世事的人,他躺在床上默默地注视着身边的一切,早已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到尽头,可惜没有见到女儿最后一面。在他的床下,藏着很多枪,这一幕本身就充满戏谑;而在Bashkim家的婚礼上,新郎迎娶到的新娘,是一个比自己高出太多的女人,只能仰视,这又是一幕可以解读出一些女权意识的讽刺性场景,类似的小心思在《再见仍是朋友》中还有很多,足见导演在剧本打磨阶段的用心。

  该片在当年被选送为申奥最佳外语片的选手,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对于塞尔维亚的文化、冲突、国民性等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展现,虽然叫《飞地》这个名字会更加具有冲突感,但“再见仍是朋友”回归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以及最单纯真挚的情感,如果想要了解塞尔维亚这个国家和电影文化,这部电影是最佳的选择。

本文标题: 《再见仍是朋友》影评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52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荷塘月色》读后感100字名侦探柯南原画全集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