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孤儿》是一本由森绘都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94pages,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宇宙的孤儿》精选点评:●译者译这本书时和我现在一样大啊,嫉妒之~●很棒啊,好久没看到这么青春又不做作的故事啦~表达
《宇宙的孤儿》是一本由森绘都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94 pages,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宇宙的孤儿》精选点评:
●译者译这本书时和我现在一样大啊,嫉妒之~
●很棒啊,好久没看到这么青春又不做作的故事啦~表达的主题也不错,俩主角直率的性格好可爱!可惜爬屋顶这事在中国没法做啊,不过我做过的比这出离的事也不少了=w=哟呵呵
●最后结尾加一星 列入以后要给孩子读的书 各种比喻和可爱 书名可爱 最后感觉很温暖 也有很多温暖的句子
●很好看,喜欢这样轻快的校园人生小说
●为毛我记得我评价过的...屋顶什么的最有爱了~
●讲述了一对姐弟——阳子和凛,以及七濑和车站售货亭,四个孩子平凡而特别的活动——爬屋顶....仰望星空,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孤儿,但是要找到能够牵手的伙伴,不再孤独....
●在图书馆站着一口气读完,多么正直可爱的中二(无误!)故事。有不少喜欢的句子:“1000个跺脚小人”、“不要输给空虚”,还有点题的“宇宙的孤儿”。从“爬屋顶”想到了《学校的阶梯》里的“跑台阶”,不过轻小说毕竟是轻小说,境界高下立现。接着要去找《Colorful》来看。
●读这种简单的故事总是觉得很舒服,不用说什么深奥的道理,平凡的一句叹惜都真实自在,自己也会跟着遗憾的低下头。突然懊恼当时不写点日记,好想知道初中时的自己在想什么,有些东西没了就这么没了……
●我们都是宇宙的孤儿,只有努力发光,才不会被宇宙所吞噬。
●小书,小情感
《宇宙的孤儿》读后感(一):不要输给“空虚”——《宇宙的孤儿》随想
摘自《百度》 作者:雨 翳
“你走快点行不行呀?”“嗯。”
“走路不看路,摔疼了别哭哦!”“嗯。”
“我不等你了,过会儿老虎出来把你给吃了。”“嗯。”
“你听见我说的没有。”“嗯。”
江南水乡,入夜,月朗星繁,端着洗好的衣服,母亲心里念着未竟的家务,急匆匆地从村里的池塘往回家奔。身后三岁模样的儿子,步履踉跄,要跟上母亲的脚步本已困难,更何况孩子为夜空的星月所吸引,不时好奇地抬头仰望月亮婆婆和众星仙女,在模糊的记忆中有着老人们不知重复过多少遍的神仙的传说。
道道刻着艰辛和沧桑的皱纹渐渐爬满披星戴月的母亲的身躯,仰望夜空的孩子在谨小慎微中跨出脱离襁褓的第一步,尽管依然还是害怕,却不再牵着母亲的衣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摆脱困境。
爬上农舍的屋顶,斜躺其上,仰望夜空的星月,闭上眼,微风徐徐,春夏秋冬,感受微异,却不改那一份舒适、惬意。
原野、农田、草地,午后小憩,风送阵阵花草清香入鼻,身边小溪淙淙流淌,鸟雀唧唧啾啾相合,忘了身在人间。
“我们是宇宙的孤儿。”森绘都说。
因为我们的个体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寻求美好的记忆,为了留下美好的记忆,我们走进集体、交朋友,手牵手。
因为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偶尔与自己牵手、谈心的知己。
因为不要输给“空虚”,所以要用脑子来思索不让自己被宇宙的黑暗所吞噬的生存之道。这是宇宙孤儿的生存法则。
四个初中生,深夜,有星月的天空,爬上屋顶,需要自信,需要正视自己,需要有不输给“空虚”的勇气。
森绘都《宇宙的孤儿》,由18岁的刘子亮翻出,这位被大江健三郎誉为“天才的翻译少年”的小伙子也继续着属于自己的“宇宙孤儿”的精彩。
“因为我们都是宇宙的孤儿,因为我们都是零零散散地生到这个世上,然后零零散散地死去的孤儿,所以如果我们不努力去让自己发光,就会被宇宙的黑暗吞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宇宙的孤儿》读后感(二):谁是谁的孤儿
我买到这本书,非常偶然。
在书城逛到日本文学部,被这本小书的封面和书名吸引。就仿佛砰地一下子,被什么给打中了胸口一样。
宇宙的孤儿
宇宙的浩淼已然使得人类有着渺小和卑微感,更别说,在宏大的宇宙后面缀上孤儿两个字。那些属于生命本来的孤独感空旷感,一下子把我覆盖了。仿佛我赤着脚跳进了冰凉的海水中。
是本非常小而短的书,然而姐弟俩的性格却塑造得很有趣。其实每次看日本的文学,无论是动漫还是书,甚至是童话,都会很在意一件事,那就是:性格的塑造。
在动漫里,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和样子都会有一个设定,故事展开时,拿设定当一个基本的参照。
这本书虽然短小,却非常突出人物个性。
那个开始拒绝着上学的,在家里洗洗涮涮而感到心满意足的姐姐,和她那和谁都合得来的有人缘的弟弟,是一种很奇妙的对比。
其实书的情节非常简单,基本上没有大起大落。我也不太能明白,为什么四个孩子对爬屋顶这件事如此执着,那件事为什么对他们来说拥有如此致命的吸引力。
其实书里本来还可以有机会更深入内心,更引入人类本质存在感和归属感的哲学问题,但都避开了。
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仅仅是本童书的话,这本书做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在书即将读完时,看到四个孩子各自突破了自己,共同坐在屋顶上看星星时,我才突然明白了,封底那句:凛和阳子找到了看星空的伴,你呢……
原来是这样,因为有了伴儿,孤儿便不再是孤儿。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另一双眼睛与你望着同一个所在。
很温暖、很坚定。
而这或许,也就是这本书想要诉求给我们的。
我们被突然地抛洒到这个世界上来,每个人都是一个人,如果找不到其他的手来扶持,如果心灵里不搁置许多温暖,我们真的就会被清冷和孤独淹没了。
如同那些星星,他们彼此观望,却也彼此疏远。
如同那些星星,他们明亮了许多许多光年后,用传达到地面上来已然不再强烈的微弱光芒,给予那一双偶然看到它们的眼睛温暖。
如此看来,如果星星是宇宙的代表,那么宇宙又何其不是孤儿呢?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那么那个更大的宇宙,就是与我们平行的存在了。那么,我们与宇宙的关系,不也是彼此观望,彼此摸索,却始终不能得知全部吗?
那么……那个我们所说的宇宙,也是会孤单的吧?
我们彼此,都是彼此的孤儿啊。
:其实我非常想看这本书更多的评论,代译序我是赞许的。没有矫情,没有无病呻吟,只是去感受,去探索,有一种真实感。想让人微微共鸣并为之微笑。
但是《鼓掌,为一代新人壮行》和《我眼中的子亮》就完全沦为了对翻译者的赞许……
我并不是说我不赞成。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实在更关心这本书本身,也关心这本书的作者。但是……在这方面,这本书所能给我的,还太少了。
《宇宙的孤儿》读后感(三):仰望星空,共同发出耀眼的光芒
2008年我读完的第十本书
——仰望星空,共同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是一本译者的书!应该说所有的翻译作品都属于作者,也属于译者,《宇宙的孤儿》尤其属于刘子亮。刘子亮是非常棒的翻译!最近看了一些译者翻译的日本儿童文学,对比之下,那些教授不比刘子亮这位高中生强,甚至落高于某些教授。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刘子亮生于1989年,六岁随父母刘晓峰、秦岚去了日本[他的父母在清华园呀!]1-5年级在日本上小学,期间又参加了日本“公文塾”学习,学完初中全部与高中一年级日本语文课程,2001年归国,入清华附小,2002年升入清华附中,2005年9月考入清华附中高中,现在是高三学生。他喜欢美术、版画、读书,喜欢参与社会活动。2006年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访问北京,刘子亮在大江先生与北大附中文学社座谈会上担任翻译。2003年非典停课期间,他翻译了日本中学生小说《了不起的劣等生》[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宇宙的孤儿》是刘子亮的第二本译书。就这样的个人简历,相信会有许多人与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这本书值得所有的中学生来读,当然中小学老师更要读一读这本书,学生父母如果有闲暇时间,读读这本书,对自己如何教育子女肯定会有所帮助。
这本书有四个人非常重要,一是叫阳子饭岛的“我”,是个女孩子,不太喜欢上学,是姐姐;二是弟弟凛,这是个特别棒的孩子,在班级中人员好,与姐姐相处的非常融洽,喜欢他的人很多;三是七漱绫子,这是一个内向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她挺孤独的,她在凛的邀请下参加了长跑队,但从不愿自己跑,就与凛一起跑,后来变了;四是外号叫“车站售货亭”的男孩,班里的同学为什么给他起这个名字?其实他的名字叫和男。这个孩子在班级中地位不高,受歧视,否则怎么会得到这样一个名字?
阳子与凛真能创造奇迹!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从他俩的身上看到了思考与行动的价值。他们的爸妈都非常忙,整本书,也见不到他们爸妈的身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什么呀?整本书一点交待都没有。这两姐弟,是自力更生!他们原来孤独,但是他们创造记忆,一起走下去。为了不在空虚,姐弟俩自己学会用脑,他们想到什么决不退缩,即使想到“去大海玩”,根本不知道大海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一定会在家中玩起“去大海玩”的游戏。这就是他们俩生存的智慧,学用大脑去生存的智慧。他们想到了许多,最特殊的就是深夜爬屋顶玩。这个游戏,我没有玩过,长这么大,小时非常顽皮的我,没有玩过,特别在夜里零点之后,他们俩玩的真开心。爬屋顶有什么好玩的?特别对于初中生来说,还能玩这种没有智慧含量的游戏吗?他们居然玩了。七漱也加入到爬屋顶的团队。当然这是凛告诉她的,也是凛邀请她的。他们一旦完成了任务,爬到了屋顶,就可以获得“整个夜晚”。书中有这样一段:
“当你坐在自己爬上来的屋顶上,深呼吸,然后再仰望夜空,看星星,看月亮,还有那些云彩的碎片,你会觉得,你拥有了她们的全部。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心情。星星为了我们而闪烁。云彩为了我们而流动。风为了我们而巡游夜空。比起这个世界,我们多么渺小。但是现在,这世界却在围绕着我们而旋转。”
结果真是这么美吗?“车站售货亭”的加入,故事发生急变。“车站售货亭”不敢爬,任凭阳子如何鼓励不敢爬,他哭着跑回了家。三个星期也没有去学校读书。后来,全学校、“车站售货亭”家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自杀”了,不过没有死亡,只是胳膊骨折。学校老师、同学们一听到这件事,都奇迹般地关心“车站售货亭”。此时的阳子呢?她不相信是“自杀”。在这期间,凛与七漱也有了小矛盾,没有想到在他们的矛盾化解握手言和时,阳子也走进了“车站售货亭”的家,这一去,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阳子原来的想法得到了认可,那就是“车站售货亭”根本不是自杀,而是在自己的家深夜里练习爬屋顶游戏,结果掉了下来。
初中为什么还玩这种游戏?我思考着。为什么这本书起个《宇宙的孤儿》?我不太明白。这本书快要读完了也不明白。因为这几个人都不是孤儿。这本书中几次爬屋顶看到的星空,也算不是真正宇宙的内涵呀?书中谜其实不需要我们多想,作者会告诉我们的。作者写道:
“‘因为我们都是宇宙的孤儿,因为我们都是零零散散地生到这个世上,然后零零散散地死去的孤儿,所以如果我们不努力去让自己发光,就会被宇宙的黑暗吞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宇宙的孤儿。
“我推开了头上的毛毯,仰望着夜空。
“就像压在头上一样的、使人窒息的黑暗。
“光是想象‘宇宙’这两个字,头上这夜空就能变得如此黑暗,如此无限,又如此残酷。
“就在这压倒性的黑暗中,繁星的光芒一强一弱,它们正在努力让自己发出最耀眼的光。”
我终于明白了《宇宙的孤儿》。感恩森绘都创作这本书,感恩刘子亮翻译这本书。
——转自《高子阳教育博客》
《宇宙的孤儿》读后感(四):鼓掌,为一代新人壮行
鼓掌,为一代新人壮行
刘子亮的父母:刘晓峰 秦岚
说起来,子亮是个问题多多的孩子。
半夜12点,他端着AK47冲锋枪笨拙地躲闪奔跑,突然,一阵枪声响起,他被定格在屏幕上——做得很假的尸体前跑来跑去的是恐怖分子和反恐精英们。有一段他甚至笨到这种程度,对手仅仅用匕首就会取他性命。屏幕里端着AK47的反恐少年,一次一次被打死,又一次一次顽强地复活,在无数个晚上和无数个周末。
子亮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早地走入“恋爱”的世界。早在小学三年级,就和同班的一个小女孩写起了交换日记。最有趣的要属他画的“丘比特之箭”了。那不是一支箭刺中一颗心,而是箭杆时隐时现“缝”在那颗心上。当时我们问他为什么是“缝”上的,他嘟着小小的脸儿和小小的嘴巴认真地说:“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但是,这个年龄的“恋爱”,哪怕“缝上”还是注定要掉下来的。从初中到高中,他有自己的感情历程,“恋爱”过,“失恋”过,他拿那支丘比特之箭刺过别人,也被人刺过。
在清华附中,子亮的年级、班级里有很多牛人。他曾兴奋地对我们说过:理科有阮陆刘三大长老,文科有朱杨范李四大领袖,冲进考场可以拿下一大串高分;坐在钢琴前,就可以弹出如水的月光来;体育好的、书画好的、读书破万卷的……考入高中后,子亮侥幸进了理科重点班,高二文理分科,又侥幸考入了文科重点班,但是他的总成绩始终处在班级中下位,正如那个屏幕里端着AK47的反恐少年,留给我们一个笨拙前进的身影和电脑前贪玩儿而快乐的瘦瘦的少年形象。
但是,子亮是个有悟性的孩子。CS打过一阵,他就能够准确地使用“大车”“车”人,很快,又可以拿着一把匕首敏捷地扑向敌人。子亮有子亮的成长。我们高兴地看到,他用箭刺过的和刺过他的,后来都成为他的好朋友。在班级的成绩册上,也总有他喜欢的那么一两科会排在最前面,证实着他不甘人后。
子亮喜欢投身社会活动。高二这一年对他影响很大的事情是聆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讲演和给大江先生做翻译这件事。2006年9月,大江先生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来北京,12日在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的讲演。讲演之后,大江先生与北大附中文学社的学生座谈,子亮应邀去做口译。一位高中生要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做翻译!因为大江先生非常博学,他的话题广,翻译难度大,对子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当时不仅是子亮,连坐在听众席上的我们都很紧张。事情果然如此。大江的讲话中还时而出现英文。但是,随着座谈会顺利而愉快地进展,我们的紧张松缓了下来,子亮也获得了大江先生“天才的翻译少年”的鼓励。活动结束后,子亮不止一次谈起这件事,他为自己能够亲耳聆听自己尊敬的作家、一位智者的讲演,并能够给他做翻译,感到幸福,并说,大江先生所讲的“未来”、“希望”,一定会成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中经常会去思考的问题。
也是在高二,子亮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考美国的大学。他的理由是:“在日本的经历证明,语言的学习与异文化的融入要赶早儿。‘大学’是我可以选择的最早时期了。硕士时期再去接触异文化,那首先要除去箍在自己身上的语言与观念上的‘壳’,才有可能接受另一种文化。” 子亮选择的是一条比高考更为艰难的路。因为,高考是沿着被规定好的路径努力向前跑,而出国则需要一边探索路径一边努力朝前跑,并且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在前行路上造成巨大的困难。但是,子亮选择了,每天都在为之努力。我们尊重他的选择,并全力支持他。我们都有过国外留学的经验,深知这条道路上等待孩子的有多少困难,那是人生最大的一次磨炼。但我们相信,挫折与艰难会成为孩子成长中最好的推动力。现在,子亮已经通过了托福考试,此书出版的时候,该正是他挑战SAT考试的时候。他扇动着青春的翅膀,正准备飞向更广阔的世界。
高中是充满青春激情也充满竞争和烦恼的日子。在这段生活中,子亮依旧给自己留出一份宽裕,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初稿尽管是初三暑期翻译的,但是两次校订分别在高一和高二暑假完成(翻译根据日本讲谈社第12次印刷本,最终以理论社2006年新版校勘定稿)。“我在给自己的人生路留脚印,”子亮说。和第一本译书相比,他做得格外用心。
作为子亮的父母,我们清楚地感觉到孩子的成长。我们没有逼迫过他去为拿高分而学习,但是我们希望他决定做一件事情就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没有反对过他谈恋爱,因为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情,他在花季。我们也不反对他上网玩游戏,因为他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我们会经常提醒他,人生每个阶段有阶段的重点,需要集中力量把握它。我们最大的希望是他的人生健康快乐,但是,这一切最终需要自己去赢得。我们看着子亮在寻找着自己的朋友,在和朋友们一起探寻着他们充满未知的未来。
七月的清华园,飘满槐花香。此刻我们坐在电脑前打下这些文字,心中对这个孩子充满感谢。再过两个月,子亮就18岁了。18年来,不用说我们为他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操劳,但和付出相比,我们得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子亮的高中生活还有一年,一年后槐花飘香的季节,这个孩子就要离开我们,走进他自己选择的未知的生活。每当想到这一点,期待、焦虑、惆怅,作为父母我们心中充满复杂的感情。我们期望读者们能够喜欢这本小译书,能够透过这本小译书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在成长,在探索。前方的路正长,未来正一点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每一个孩子,这一刻都在选择,都在努力,都在进步。并且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人生永远难忘的乐章。
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子亮,听一代新人的演奏。生活在你们脚下,正铺开广阔的道路。而我们,作为你们父母一代的我们,将永远用温暖的目光凝视你们前行的身影,并为你们鼓掌壮行。
2007年7月 于清华园寓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