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考试结束,基本意味着这个学期语文新课结束,只有一篇童谣没有搞定。而试卷拿回家结果没有改完,早上第一节课去班级上课,熟悉童谣,孩子们跟着拍子打节奏也是很喜欢。可是还是感觉这个童谣里的某些生活跟今天的孩子的确有距离。所以孩子们不是那么理解。守岁,这习俗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可能已经不是那么熟悉
昨天的考试结束,基本意味着这个学期语文新课结束,只有一篇童谣没有搞定。而试卷拿回家结果没有改完,早上第一节课去班级上课,熟悉童谣,孩子们跟着拍子打节奏也是很喜欢。可是还是感觉这个童谣里的某些生活跟今天的孩子的确有距离。
所以孩子们不是那么理解。守岁,这习俗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可能已经不是那么熟悉了,而且就是没有睡觉大人也不会告诉他们。
杀鸡买肉现在都是寻常的,何须等到过年所以孩子们读这样的童谣也没有什么特别理解感觉。更多好像是读出节奏已经不错了。
一节课快结束,还是拿出课堂练习准备完成,这任务希望尽可能早点完成,是给复习留下一些时间。 于是我们就留在教室里继续读书……一直到完成了一页课堂练习。一节课是很满的,也是需要跟着节奏很多孩子精力不够。
吴娜这个孩子似乎一直没有无精打采的样子,看情况就是着急。
下课以后我给孩子继续改试卷,而试卷差距之大也是令我无语,吴娜分数太低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是下午的课结束以后却说陈老师也喊她去订正……
负担重就是搞不定,累其实更多是不懂。有些孩子启蒙的时候已经可以认识很多字也可以自己阅读,而有些孩子没有启蒙,是一片馄饨的状态入学……
差距就是体现在速度还有识字量上,有些孩子居然妈妈教她写的话站起来也不认识。
胡方宸禹下课时悄悄给我一颗大白兔。随后下课就有孩子举报说她带来糖果吃。孩子到底就是孩子……
而好消息自然也有,就是许芮凌妈妈晚上给我发来了一首小诗歌,而且感觉朗朗上口这是阅读的节奏,之后给孩子留下的印象。美好的遇见就是随着诗人的步伐前进,也许这就是诗意生活的最好注脚。但愿我的学生们都可以读诗写出很多优美的诗句。
而最近做练习留下的人基本:孟子涵,吴娜,孙宇翔,符号,陈欣玥……王博奶奶也是来了。她倒是很安静等着孙子。可是吴娜奶奶却没有看见孙女,我告诉她去陈老师处了,于是她奶奶就说:“我儿子说没有脸见你们呢。”
“那不至于。” 我说。
“你怎么那么慢呢?啊呀……” 孟奶奶一来就抱怨孙子,似乎总是那么委屈。我也是一根筋回:“你自己的孩子起码你们自己别要那么嫌弃的语气说话。”于是他奶奶不再说了……
凡事抱怨嫌烦的家长,孩子基本都不会优秀。因为他们懒得付出却不知道家长如何成长,懒惰是一个核心,更重要的是没有培养孩子的意识,也不想孩子吃苦。
快慢之间固然有性格智力因素,但是更多看见孩子之前收到的教育状态,父母珍惜孩子的,孩子不会太差。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