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在线”9月27日报道,9月27日下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备受关注的《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笔者十分赞赏该报道开篇“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这一引言,因为这话与儒学“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学说思想非常接近。
据“四川在线”9月27日报道,9月27日下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备受关注的《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笔者十分赞赏该报道开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这一引言,因为这话与儒学“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学说思想非常接近。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治国安邦者都倍加重视物质是执政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尤其明白有关老百姓的物质基础问题极其重要,即粮食不可或缺,否则天下难安。
笔者今年初发表文章,提醒政府在疫情期间千万别忘了“民以食为天”这个大事;并引用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郦食其传》中的思想理论,支撑我的建言更具有说服力。
班固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的时代背景虽处在农耕时代,但这一观点却相当明确:帝王以百姓为根本,而百姓则以食为根本;百姓的根本牢固,则帝王的统治才牢固。这是辩证关系。
凡关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人,无不知道中国很早便进入了农耕时代。同时,也深知在漫长农业社会时代,由于天灾人祸频繁,生产力水平低下,致使社会人口相对较少这个历史事实。而这,又恰是老百姓不得不将温饱问题置于自身生存首位的根本原因。
读史的人也都知道,在古代,“国家”和“江山”这两个名词,被合二为一称为“社稷”,而这个“稷”在古书上说是就是“黍类”或“谷类”。总之,都是泛指粮食。
笔者是四川土著民,知道家乡四川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而且又是自然灾害多发的省,粮食安全便成为了历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审议《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以及四川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关于条例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显示,近年来四川粮食供需存在缺口且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全球粮食供需矛盾凸显,粮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愈加显得非常紧迫。
综上所述,条例(草案)包括总则、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应急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9章61条。其中在生产能力保障制度方面,还增加了“藏粮于民”条款,明确鼓励餐饮企业和集中用餐的食堂及城乡居民家庭,平时根据需求储存一定数量的口粮。
议论至此,笔者决非拍马屁,而是发自内心在此留下一句百分百真诚的赞语:“为民所思、所忧、所需,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倍加重视‘民以食为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实则表现出了‘人民的代表一定要代表人民’这个异常宝贵的本质和本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