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男的栗子》是一部由赵晔执导,桃井薰百々節子うだしげき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光男的栗子》精选点评:●看完后,太多人凑到我身边说闷。我倒不觉,如此丰富耐看的细节,在编剧上几乎可以和河濑直美比肩。唯一不足,是导演对风
《光男的栗子》是一部由赵晔执导,桃井薰 / 百々節子 / うだしげき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男的栗子》精选点评:
●看完后,太多人凑到我身边说闷。我倒不觉,如此丰富耐看的细节,在编剧上几乎可以和河濑直美比肩。唯一不足,是导演对风格的掌控有些拿捏不定。
●不灵。虽然是人家邀请拍的,但这个东西勉强不来啊。看看之前那个得奖片的内容叙述和口碑名气满不错的。
●看到母亲问一群小孩,有没有看见这辆蓝色的车?说儿子刚开始开车不久,还不会上高速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整个故事。私以为这片子拍成20分钟的短片更好,因为故事本身的架构,延展到60分钟就显得拖沓了。ps,这样手持的伪纪录片感,是从10年开始流行的吗?
●纪录片感觉的故事片
●看的时候很困,同行一起去的人倒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好吧,为了桃井薰的演技。
●镜头一直在晃,但是剧本不错,片子不长,可以慢慢看。情绪是一个由压抑转为释放的过程。
●60分钟背后藏着一个母亲的孤独夜晚,是我至今无法原谅自己曾懒惰的事。
●赵晔很傻×,影片故事情节很好,但是很拖沓,有点类似纪录片的风格,但是剧本却是虚构的,那女演员演技很棒,四星给了。
●很好的片子,很实在的导演。桃井薰真棒。
《光男的栗子》影评(一):最好的栗子
奈良这里的栗子是出名的美味,而母亲最爱吃栗子。光男要从奈良给母亲摘些最好的栗子,但是……
《光男的栗子》一开始,我们只看到母亲,她独自来带奈良,带着光男的相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她仅凭着相机里的照片来寻找她的儿子。她偶遇了照片里出现的爱猫人,便知道了儿子的女友,也见到了他女友的母亲。但是,越是靠近儿子的去处时,她却仓惶落逃,连相机也丢下。
在相机里,我们发现了真相。母亲已经身患绝症,光男在奈良给母亲摘她最爱吃的栗子,但是在回去的途中发生车祸,光男离开了。
母亲来到奈良,只是来寻找儿子曾经的足迹。在湛蓝的奈良,她感受到儿子与朋友之间深刻的情感,也感受到儿子对她深厚的爱。因为爱,所以她坚强。母亲走过稻草堆,将倒下的稻草扶起,要它们在阳光下坚强得站立着。最爱片中的这个场景,蓝天下稻草堆全部站立着,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希望。
这明亮悠缓的影片,娓娓道来母亲与儿子的故事,不轰轰烈烈,却平静动人。
《光男的栗子》影评(二):隐忍的栗子
文心雕龙里有一种说法,诗者,持也,刘勰取持为训。最早孔子说关雎哀而不伤,大概也不出这个持字。用到电影,持所含的减法,不在削弱内容本身所挟带的情绪,相反它理应是饱满,充足,可发散的。而更多是在一种表达形式,如何在克制和隐忍中,揭示一种反向用力的爆发可能。
2019年,赵晔在日本奈良拍了一部大量手持,不去杂音,没有配乐,仅六十分钟的片。河濑直美监制。此片叙事节制,哀而不伤,然而影像粗糙,一改《扎赉诺尔》中纯净的诗画风格。尽管音画的杂乱和晃动严重阻碍了观感,若是为了避免走向煽情的类型,消除可能催泪的元素,这种不求美感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光男的栗子》拒绝成为《致亲爱的你》或《千里走单骑》式的温情片,这种用意在第六十分钟戛然而止的收尾就足以窥得。
其实是个悲恸至极的故事。儿子为得绝症的母亲去奈良摘栗子,归途遭车祸遇难,母亲带着儿子遗留的相机,随照片重走儿子的旅途。
叙事却极力去除这种悲恸,母亲从来到奈良开始,一路按图索骥寻找相机里出现过的人物和地点。从养猫老人到女友的母亲家,每到一处,只是轻微地打探,不诉说,也不留神听。点一根烟,游荡街头,犹豫徘徊,闯入陌生人家中,神情涣散掺杂惊恐,没人知道她揣着怎样的故事。情绪全在桃井薰一张隐而不发的苍白的脸上。
老人问,光男回去路上好吗,母亲微颤着吃面的嘴唇,朝着碗底回答,但愿他还好。惠美母亲多次提及,你找光男的话,我打电话问问惠美吧。母亲紧张地解释,不不,我不找光男。 直到惠美回电,光男的母亲扔下相机慌忙逃离,才坐实了这个阴沉的预感,光男死了。而另一个隐情是,母亲身患绝症。
导演妙用相机和镜头画面的同步切换来补叙前情,光男的相机记录了母亲在医院的点滴,和一路来奈良找栗子的经历。相机里出现追着母亲跑的视频,和全片跟随母亲背影的镜头对接,晃动,混乱,加固了纪实用意。一想到光男打算以后纪念母亲的相机,如今反倒变成了母亲追忆光男的遗物,巨大的反转叫人无言以对。和观众同步视角的惠美母亲,在得知事情原委后失控的表情,一如我们的反应。她骑上自行车追出去,告知养猫老人真相(老人以他呆然的神情结束了自己的表演部分),四处寻找那个不知该如何揣测她的悲恸的母亲。
与此同时,光男母亲抽着自己的第四还是第五根烟,蹒跚在奈良街头,重遇丢弃小猫的女孩,对她说不着边际的话。此后三个独处的场景非常厉害,简洁到位,情绪叠进,积累到最高点顷刻收回。
母亲在田地里,把被大风吹倒的稻草人一个一个立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啊,都给我站起来,站起来。镜头并不顾及母亲的脸部,只追踪踏在泥泞中摇晃的身体。
母亲趴在操场外看一群男孩运动,给小男孩捡球,鼓励他全垒打,时不时摘下帽子,擦擦鼻子,又擦擦眼睛。桃井薰只凭一张侧脸的表演,传达母亲的全部悲伤。
结束了游荡,积攒着情绪,母亲走到栗子树前,高兴地拍打,拼命捡起掉下来的栗子,扒拉在一起。自言自语道,全部都要,每一个都要。贪婪近乎失控的双手把情绪带到爆发点。终于赶到的惠美母亲站在一旁,镜头给了一个似乎很不专业的多次拉近,我们最终看清了她痛苦的哽咽。光男母亲也看到了,她夸张地对她大笑大喊,你过来,一起捡阿!黑屏。
戛然而止的窒息收尾。六十分钟的时候,母亲的悲恸快要暴裂,观众和另一位母亲的共情也快就位,这时没了。然而叙事的点到即止并不减损情绪的发散。笔头一滴墨,一旦沾到宣纸,就势不可挡地晕开去了。一块黑屏,叙事终止,情绪仍在延伸,纯粹的情绪电影,在粗糙的纪实风格里也能实现。
如果没有桃井薰的演技,这片的可看性会更低。叙事的节制可以理解,但大量晃动的镜头,大风和汽车的杂音,昏暗的室内景,无节制的寒暄对话,给观影造成了障碍,如果是故意做得完成度不高,我想不出他的用意。但是反过来想,他不想做成什么,也许就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一旦影像精致起来,考究起来,通透的诉说和倾听,适时的回忆和配乐,都可能会把片子引向煽情的一面,这是故事不想要的。这一点来看,对“持”的探索是充满意义的。
《光男的栗子》影评(三):赵烨访谈:返回内心的旅程
采访人:吴吞
CIFF:前年您携《扎赉诺尔》参加第六届CIFF,在那次的访问中您就说到过,您不想特意做一些苦难的东西去吸引观众,《光男的栗子》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日本小城奈良,这可以说是您对两年前想法的一个实现吗?
赵晔:其实我一直也是这样,我感觉自己说的“苦难的东西”不是指人心的苦难,而是太多关于中国太多的现状,太反映社会和现实。对于这一个层面,就算我要涉及,也希望能从一个侧面进行,我不想直接把它们搬过来放在我的电影里,我更关心人的东西。《光男的栗子》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这两年来我一直想做跟母亲相关的主题,正好在奈良这个日本最古老的城市里,我找到了表达这种情感的途径。我把对母亲的追忆放进了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下。
CIFF:光男电影的一大特色浓郁的日式风格,片中也可以看到您对制片人河赖直美的直接致敬。在剧本和拍摄的过程中,你们两人有什么互动吗?
赵晔: 剧本基本没有,他觉得我的剧本不错,基本没有改动一个字。拍摄时因为我们的经费非常有限,只能拍七天,你知道七天对一个剧组来说,是很恐怖的,一晃就过。所以他就建议我:多跟着人物,而且让人物处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下,尽量一遍拍完。这样做的确能抓住人物真实的东西,比如说,电影中的两位母亲在剧情中是初次见面,所以我们在剧组的筹备过程中也故意不让她们碰着,让她们保持陌生感,所以在拍摄的当天,她们才第一次见面。
CIFF:母亲的扮演者桃井薰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演员,跟她合作感觉怎么样?
赵晔:她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工作时是一个特别敬业、亲切的人,她上来就跟我讲:“导演,你让我向左看我就向左看,你让我走快点,我就走快点。”异国拍摄,我这次也用了很多非专业的演员,他们初次面对镜头难免有些紧张,这时桃井薰就会跟他们交谈,这种看似随意的聊天总能把整个气氛带动的很好。
CIFF:在异国拍摄的感觉怎么样,和在中国拍有什么不同?
赵晔:多少有些隔离感吧,虽然日本和中国的某种情感都比较东方,但思维方式真的不同。比如说最简单的:有一场需要几只姜黄色的小猫的戏,在中国的话那实在太容易了,我随便到哪儿找几只猫就能来拍,但是没想到这个在日本是个天大的难处,因为没有人愿意把猫借给我们,他们都必须先看剧本——你们要用我的猫来演什么。他们看完之后就说,你这样是虐待我的猫,把我的猫放在一个盒子里,没门儿。最后还是副导演想尽各种办法,才说服了一些人。所以在中国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日本就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反过来也是。比如在中国有很多场地你不花很多钱是根本用不到的,但在日本只要房屋的主人同意,你就可以直接来拍。
CIFF:影片中有一些剪辑上的跳跃是后期有意的安排吗?
赵晔:剪辑上有一些不完美,是后期时为了保持演员表演的连贯性而做的妥协。比如有这么一幕:光男的母亲从美惠母亲的家逃走。那一幕摄影师本来是打算跟出去的,结果站起来的时候,六十多斤的机器没扛稳,摔了。等再起来线什么的都踩乱了,然而如果重拍的话演员的情绪就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时候,我就宁愿到剪辑的时候再尽量弥补,也一定要尽量保持演员真实的状态。
CIFF:剧中有一段光男相机中的视频,是光男在母亲医院拍的,这一段感觉您是有点故意想要交代故事来龙去脉的嫌疑,不然,光男拍这段视频的动机是什么呢?
赵晔:因为他想在最后时刻多留下一些关于他母亲的回忆。这一段创作其实是源于我的亲身经历,我自己的母亲罹患癌症时,我每天都拿着DV去记录我的母亲,她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病,而且她看我拍她还很不高兴,因为她做了化疗以后头发都掉了,可能很不好看。她就觉得你干嘛在我这么难看的时候来拍我,所以还整天跟我发脾气。
CIFF:结尾是您唯一的设计吗,母亲悲伤得有些歇斯底里了。
赵晔:对,我的母亲去世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象,假如是自己先母亲去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在剧本当中就是这么写的,后来在奈良找到一处神庙的后院,那里有一颗栗子树,母亲去摘栗子,因为“栗子”有一种“儿子”的感觉,她仿佛在那里看到了一些儿子的踪迹。她的情感在长期看似平静之后终于集中到了一点爆发。虽然我这次的拍摄方式非常的纪录和自由,但关键的事件点还是严格按照剧本走的,没有什么改动。
CIFF:这部影片完成之后,下面还有什么新计划吗?
赵晔:有好几个,可能会做一个商业片,外面有好多人找我做,然后我也有一个特别喜欢的故事,是个警察抓流氓的事,很有意思,大概有点像《杀人回忆》,整个影片会非常紧凑,非常快,很多黑色幽默。2019年还会启动一个文艺片《猎狗》,这是我个人创作的延续。
CIFF:您一直是一个向内探索情感型的导演,从《马乌甲》的少年和青春期到《扎赉诺尔》的师徒情谊,再到《光男的栗子》里母子之爱,您的新作《猎狗》会延续这种向内的倾向吗?
赵晔:会,但是会更有形式感,因为它会是发生在一个晚上的故事。有两组人,看似无关但又互相交织,故事我就先不说了。能说的是,整个气场会很不一样,我想在视觉上做得更精致一些,因为整场都是夜戏,所以在拍摄上,光影上都会更丰富。
CIFF:又来南京,感觉怎么样?
赵晔:(笑)本来今天组委会是安排我代表全体导演发言的,但是后来主持人一忙就把我忘了。
CIFF:本来打算说什么?
赵晔:我是想说,首先,我当然不能代表所有导演,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内容上,我想说,参加了三届CIFF, 也不算一个新人了,南京真的对一个年轻导演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像我这样的,当年带着《马乌甲》来南京,什么都不懂,然后获奖之后真的在各方面都有多多少少的鼓舞,这跟一个导演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所有人都需要肯定,不管你内心有多坚定后来有多成功。而这种肯定和鼓励,CIFF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所以我也希望这个队伍可以更壮大,希望有更多新的、不同类型的同行可以加入进来。
《光男的栗子》影评(四):重剑无锋 赵晔的电影世界
重剑无锋 赵晔的电影世界
文/阮景弘
编者按:今年的“亚洲焦点影人单元”我们将首先瞄准赵晔。此文的作者阮老师是杭州本地资深的迷影,一位真正爱电影爱到不行的迷影者,也大致被认为是杭州地区藏碟量最大的民间迷影。对焦点影人的读解,我们若是离开了专业影评人或专业媒体的视野,纯粹从观众和迷影的角度来介绍与剖析,或许也是一种非常直观可取的回归。谢谢阮老师贡献的文章。
完整地欣赏赵晔电影后,会清晰地发觉其创作的脉络,虽说这近十年间他电影产量并不多(三部长片,四五部短片),但几乎从每一部里都会看到他飞速地进步和坚实的脚步,似乎可隐约窥见和推断其内在的能量和才华的庞大储备,一旦如果某天得以全部呈现,会令人非常遐想!不同于其他独立导演喜欢边缘或者不接地气却抓人眼球剑走偏锋的题材,赵晔电影显得厚重而沉着,除了早期的与人合作动画短片《采薇》有些意气风发、语不惊人意不休的年轻人特有的傲气外,其后的短片保温瓶就逐渐显示其质朴自然,生活纪实化的端倪,而后经《马乌甲》到《扎赉诺尔》和《光男的栗子》,赵晔作者电影的风貌逐一得到展现和巩固:喜欢启用非职业演员,钟爱使用能够表达人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不依赖对白和戏剧化叙事,善用影像语言来呈现意图和思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批判保持有一定距离,且作品中带有其鲜明的个人色彩。
地域性
如果单看《马乌甲》会觉得导演是纯正南方人,而再去看《扎赉诺尔》又认为他是地道东北人,这显示了赵晔电影里丰富的异域性,从《马乌甲》《保温瓶》中绿油油湿漉漉的最南方(接近越南的广西凭祥),到《扎赉诺尔》中辽阔贫瘠天寒地冻的最北方(接近俄罗斯边境的满洲里),还有《光男的栗子》中山清水碧万木葱茏寺庙林立的日本古都奈良;语言也从粤语腔,到东北口音,又到纯正日语,可无论在何处赵晔都会找到本地的地域特色和美丽把它展现在影片里,似乎如当地人一样在那里住了很久。
“我不是南方人也不是东北人。拍摄《马乌甲》的时候我是第一次去广西;而拍摄《扎赉诺尔》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次去扎赉诺尔。不过我在写剧本之前,会先确定我的拍摄地点,甚至会在当地待上一段时间。在写剧本的时候,这些环境都在我的脑子里了,故事里的人物在那些场景里怎么行动,不知不觉间就全在脑海里了。其实地域的差别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可能是巧合吧。我一直在关注着人的情感,这个问题。地域不同但人的情感却是想通的,不过地域性会造成人的习惯和表达上的差别,会尽量让电影里的人物,故事和环境有更好的结合”。
非职业演员以及桃井熏
赵晔喜欢写实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以及没有任何花巧和人工雕琢的场景,所以他偏爱使用非职业演员是显而易见的,而导演本人也非常善于指导和沟通这些非职业演员。在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上因为贾樟柯娄烨王宏伟的肯定而获得首奖CIFF大奖,《马乌甲》虽然在艺术方面受到的质疑和赞誉同样多,但影片里的小演员无疑是亮点,为影片加分不少,这些纯然的非职业演员,在赵晔的调度和激发下,完全本真地生活着,仿佛根本不知道镜头的存在,当然,这一结果除了调度和激发外,也是导演大量使用了中远镜头,抓拍偷拍多拍的结果。他应该没有给小演员们太多固定的对白去念,更多的是让他们很即兴、很隨意地做回自己的角色和原來的身份。关于《扎赉诺尔》的演员,赵晔在采访中有如下回答:“他们并不是蒸汽机车司机,也不是当地工人。饰演年轻人的那个青年,他是我的朋友,他本名就叫李治中,现在正在美术学院上学;饰演朱师傅的是治中的舅舅,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电影的演出。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信心,也不了解一个演员需要做什么。但是我觉得他们两人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东西,通过在生活中的观察,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本身就有着一种我想要的东西,我坚信通过沟通和引导一定可以传达出来的。结果证明,他们非常精彩!”在《光男的栗子》中,女主角是有和多名电影大师合作经历的,出演过《影子武士》《燕尾蝶》《幸福的黄手帕》的知名资深女演员桃井熏,还有个男演员是出演过河濑直美《殡之森》的日本男演员宇多先生,就此问题我曾通过HAFF和赵晔有过通过邮件来往的采访,赵晔回答:“因为我所知道的日本演员不多,我很喜欢桃井熏,也觉得她很适合来演这个母亲,就邀请了她。在日本看景时,我认识了《殡之森》里的男演员宇多先生,很喜欢他的为人和做派,也觉得他很有意思,所以把他写进了剧本。”在《光男的栗子》里桃井熏表演功力惊人,和非职业演员一样自然。
影像语言
赵晔的影像语言是最令人称道的,或许是就读南方的一家美术高中,后又在北影的动画系进修的缘故,构图画面上非常老道和独特,功力深厚。(当然个人认为如果在素材和画面不一味迷恋更懂得舍弃,会更好。)
在接受法国里昂人文社会高等师范学院的电影教授埃莉斯•多梅纳克的一段采访中他曾如是说:“……所以我对风景一直都很敏感。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天赋。形象化的艺术训练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当我准备自己的电影时,会把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在笔记本上描绘出来。在实拍之前,我几乎画出了每个镜头的草图。我就用这些绘画去跟我的摄影师沟通,例如色彩、灯光等方面……”
当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韩国电影大师林权泽连续看了两遍有着纪录片般质感,影像叙事稳健自信的《扎赉诺尔》后,把最佳导演奖授予了赵晔。
以下是各个电影节的评语对其作品的入选理由的具体描述,摘抄如下:
《马乌甲》(2007)中他尽显才华,画面蕴含着一种诗意。摄影机时而在人群中穿梭,如追捕逃脱的猪猡那场戏;时而高贵的滑行,如庞大的火车修理车间场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共产主义工人生活的碎片。因为偷着喝酒,火车工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而传统音乐节目几乎吸引不了什么观众——尽管歌手大胆的煽动着情绪:“Come on! Let's go!”
——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
赵晔用摄影机捕捉着蒸汽、雪、烟雾,营造出惊人的画面,以影像升华了这些人物与他们的工作,然而在同时又反过来让我们近距离体会着他们之间紧密联系的气息、声音与质感。有限的对话与大量富有诗意的视觉画面,用光与时强时弱的色彩勾画出来,浸于一种超现实及强烈的梦幻感。一种庄严,一种憧憬,还有一种不愿放手的情感;过去与现在的共存;这一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故事,同时也在一个民族神话层面上找到了共鸣。
——2008年温哥华电影节评语
《扎赉诺尔》是一部诗意的电影。时代变迁时,一切都将烟消云散,《扎赉诺尔》对于这消散的一切流露了出深深的惋惜与哀悼……剧中人物也没有流露出特别的情感变化。然而,崎岖的荒野与冷冷的天空充满了银幕,这足以表现出他们的伤痛。《扎赉诺尔》最有力量的叙事手法是它的“镜头”。
——2008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新浪潮竞赛单元
缘起以及背景
《马乌甲》:根据王松小说《血凝》改变。
《扎赉诺尔》:创作初衷来自“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中国老话。扎赉诺尔是一句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泊”。全片在扎赉诺尔地区实景拍摄。
《扎赉诺尔》制片人天琳影视文化崔红笔记摘抄:
2007年夏天在南京中国独立电影节上看了《马乌甲》并认识了赵晔。而后他给我了一稿大概只有十几页电影剧本,一个月之后,赵晔堪景回来,我没有得到我所期待的故事性剧本。他只向我提供了近一百张拍摄实景的照片,这些场景最后大部分都出现在了《扎赉诺尔》完成片中。影片《扎赉诺尔》2008年初开拍。影片的音乐作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朝阳是我多年的朋友,在影片的后期阶段,通过我的推荐,他参加到制作队伍中。2008年9月《扎赉诺尔》全片完成,并顺利获取了中国广电总局公映许可证。
《光男的栗子》:引自赵晔邮件采访:“2009年我的影片《扎赉诺尔》在澳洲放映时,我结识了日本导演河濑直美,她当时是评委,很喜欢我的片子,她邀请我能去他的家乡奈良拍摄一部短片,因为她当时正计划在奈良举办电影节,而电影节里有一个重要单元是每年邀请1个外国导演来奈良拍片。河濑很希望世界能了解奈良,也希望以后每年都能邀请一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到奈良创作。她很热衷参与此片拍摄,我的剧本写完后,开始筹备,她基本都随行……除我之外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日方,后期的一部分也是在日本做的。摄影师是《殡之森》的摄影。”
结语
看完赵晔电影,感觉就如武侠文学大师金庸名著《神雕侠侣》中所写的杨过在石壁上所见到独孤求败所刻字上写道的第三把宝剑:“外表黑黝,剑身深黑之中却隐隐透出红光,却有着不能不挡却又挡无可挡的力量,剑招终会穷尽,而内力却永远不会有止境。”
功力日增的赵晔值得大家寄予厚望!也感谢HAFF在这个电影大PARTY上为我们带来亚洲焦点影人赵晔电影的全方位介绍和展映!
附录赵晔最喜爱的几部片单:
《与狼共舞》、《低俗小说》、《燕尾蝶》、《镜子》、《这个杀手不太冷》、《午夜牛郎》、《十二宫》、《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对她说》、《象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