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的英国》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8-13 09:44: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8

《看不透的英国》是一本由马建国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看不透的英国》精选点评:●很好的讲解英国●前面还行,但一说起政治经济就左了。天朝独有的视角嗯●这立场太明显了,不亏是

《看不透的英国》的读后感大全

  《看不透的英国》是一本由马建国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透的英国》精选点评:

  ●很好的讲解英国

  ●前面还行, 但一说起政治经济就左了。天朝独有的视角 嗯

  ●这立场太明显了,不亏是前外交部长写的啊。语言倒是挺老辣的。

  ●英国的边边角角,一点回忆

  ●为了日不落买下的书

  ●分外怀念在杭州因不愿意回家整天泡Bookuu的日子,城市小蛮好的,北京可泡的书店都离我太远了。。。

  ●给人另一个视角了解英国,如果能更加详细、内容更丰富一些,图文并茂就更好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远渡重洋展示天朝洗脑成果的展品·······能不能不要更主观还能不能再新华社一点啊~~估计看完它和看了一百集新闻联播效果一样~~···········

  ●还不错

  ●历史事件和新闻稿攒出来的一本书,挺让人失望的,后半部分有明显翻译腔和别字,见解也实在算不得深刻。

  《看不透的英国》读后感(一):看得透的作者的意图

  对于英国严重的负面情绪!!!!

  作者要么处于严重点的cultural shock, 要么就是出于political correctness.

  Anyway, don't read it.

  《看不透的英国》读后感(二):一碗十全大补汤

  以大量经典的时事和史实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活等层面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英国。对于在世界历史和政治知识匮乏的我是一部很好的教材,犹如一碗十全大补汤。使我由原来对政治的厌恶,反而生出对政治和经济的浓厚兴趣。之所以看不透,正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吧。而看到了这一点,就已经够了。不足之处是书中有一些内容是重复的。

  《看不透的英国》读后感(三):看过,不推荐。

  一本书如果能够满足之前对它的期盼和渴望(非礼之想除外),那它一定是成功的。看完《看不透的英国》却有种失落感,欲望的鸿沟没被填充啊。想看更多关于民风、民俗和普通人生活的东西,而作者却用大量的文字来调侃大英帝国的衰落,虽然他不承认,但我还是觉得有点儿落井下石的感觉,典型的新华社记者。

  这话说的有点儿过,不“过”不足以表心情啊!

  感觉书中文字有很大的拼凑嫌疑,作者把自己发过的新华社稿子翻出来,添加些劣质的油盐酱醋以“飨”读者。内容重复太多,前面描述过的后面还会照原样搬出来,书中居然用同样的的文字和数字分别在101页和109页讲到威灵顿雕像,作为有着一定文字功底的记者这样不太好吧。类似的“照应”还有很多。这书就像散文,不同的是它形散神也散。

  除了语言,最难以忍受的作者思想太单纯狭隘,还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绪。在写英国人对汶川地震捐款那部分,作者说吉利捐1000万,奔驰40万,但英国企业和主流社会却没有什么大动作,在英国的一场募捐晚会上只募集了1.5万英镑,大部分观众还都是中国人。然后就总结说英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冰冷无味道的。捐钱本来都是自愿的,应该和道德分开,更不用说是民族性格了。很难想象典型的新华社记者竟然有这样的判断。

  在提到“一磅店”的时候,仅仅从一镑店和追求打折商品就说英国人是吝啬的显然有些不妥,哪国人不这样?中国繁华都市里还有好多两元超市呢!“一律两元,样样两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吗?

  还有就是错别字太多,数了数不下十个,编辑校对没做好啊。

  我竟然说这么多来批评一本书,这还是第一次吧?

  鲁迅老师在谈到拿来主义的时候曾说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本着这个原则,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像英国国王的部分就非常有趣,原来伊丽莎白一世不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皇额娘,原来亨利八世有六个老婆,而且六个老婆都不得善终。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此书,建议就不要买了。

  《看不透的英国》读后感(四):为什么会看不透

  如果你没有每天阅读外国媒体的习惯,不是常有和国际友人交流的机会,也没有过国外留学或者定居的经历,那么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你对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现状的认识基本上都是媒体报道得来的。在中国,由于体制和现实的原因,这些媒体基本上就局限在CCTV、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几家有能力派出驻外记者的央媒,这其中又以新华社为甚。毫不夸张的说,新华社驻某国记者对当地的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

  当然,这些新闻每天被淹没在潮水一般的信息中,大多数人并不会有特别的感觉。不过,一旦把这些新闻集结成册,这种“被塑造”的感觉就会明显多了。而《看不透的英国》正是这样一本书,集结了一名新华社驻伦敦记者三年来发表的关于英国的新闻以及个人随笔。

  在书中,记者笔下的英国是个什么形象呢?是一个制造业不断被外资收购,仅依靠金融业勉强维持的发达国家,一个毫无外交主见,整天围着美国转的“欧洲陌生人”,一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难以被成为“国家”的联合王国,一个民众小气拮据,又狂妄自大,甚至连食物都难以入口的日不落帝国。总之这个英国和我们平时印象中那个街上行走着带着礼帽的绅士,列车上坐着安静的读书客,那个诞生了莎士比亚、丘吉尔和《雾都孤儿》的国家相去甚远。不知道如果有英国人看到这本书,会不会认为我们是在“妖魔化不列颠”呢?

  豆瓣上有人评价这本书就是专门写出来让你讨厌英国的,这明显是不太了解新闻报道的形式。一位曾多年担任新华社驻外记者的老师说过,他在国外的时候最常写的就是空难、抗议示威、风暴洪水、凶杀等报道。而且不仅是中国的新闻媒体这么干,而是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在这么干。而且就算是日常的小事,记者们也总能想出奇特的角度,让你觉得奇怪刺激。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Colin Spark曾经举例子说,在伦敦的报纸中,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而且都稀奇古怪。比如Daily Post就曾经刊登过中国人爱吃蛇肉狗肉猫肉的新闻,这确实是事实,但这种新闻让不少英国人读后生出一种“中国人至今还是一个野蛮民族”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只不过是遵循了新闻报道中“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一般规律,而且无论怎样,这些新闻都是真实发生的,已经比那些凭想象随意捏造新闻的记者好很多了。

  只是这种“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新闻标准和报道语态在国际报道中或许还行,一旦想出口转内销就不行了。马上就会有新闻学院的教授或者有关部门的领导有意见,认为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官员们会觉得虽然这种新闻的事实虽然实际存在,但不能反映一地区的大好发展局面,于是官员才会认为记者“总是想为本地大好形势抹黑”的印象,甚至生出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心态。而有学者顺势提出了新闻真实的层次理论,即新闻真实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层,不能只做到了微观真实,但忽视了宏观真实。由于这种指导思想的存在,就造成了新闻报道中的内紧外松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新闻联播》,前面国内硕果累累,后面国外多灾多难,典型的不同新闻报道语态。

  其实我很认同这种新闻真实是分层次的观点,在新闻报道中确实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但也要结合读者所处的环境来讲。比如国内新闻和本地新闻,媒体就应该更多的承担起看门狗和监督者的职责,做到微观真实就可以了,宏观真实用不着媒体塑造,因为如果真的建设硕果累累,形势一片大好,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因为报纸上几条新闻就人心大乱。而国际报道就不一样了,普通人少有出国的机会,记者更应该传递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如果记者仅停留在对微观的新闻真实上从而忽视了对宏观新闻真实的追求,这样只会带给读者对这个国家片面、局部的认识,从而歪曲了这个国家的形象。

  所以我想如果哪天新闻联播能掉个个,前面多讲国内问题,后面多讲国际形势,可能就不会出现作者这种“看不透”的感慨了,只不过在可见的未来这还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看不透的英国》读后感(五):英国的背影╮(╯_╰)╭

  作为新华社的记者,马建国很好的向我们诠释了新华社的精神。——列夫•托尔斯太

  英雄已然衰老,昔日灿烂光辉已成为历史,大英帝国的日不落传说也终究成为了传说,薄暮西山,英国将何去何从?马建国从一个新华社记者的角度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他眼中的英国,不断的衰老,各种问题频出,政治文化经济都出现了漏洞和缺陷。顿时一副日暮西山之景缓缓浮现,读者频生感叹,原来英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记者,马建国在这本书的书名下加了一个小小的副标题,一个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眼中的不列颠,作者本意或许也知道如果只用“看不透的英国”为名会有些许的不完整不全面,从这点也看得出一个从业多年的新华社记者的小聪明:这本书只是我的观点,仅仅是我的观点我的观察罢了。

  全书用十八个章节描述了英国的方方面面,从英国人的性格到英国的喜好为世界制定规则,每一章都采用了新闻所惯用的手法,不断的啰嗦啰嗦再啰嗦。从带有小小煽情的几段话入手,然后便贴上来当初所发的新闻稿,紧接着便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的事件反复的引用原来的话,从马建国的笔下我们也看到了新华社所做新闻的特色,永远都是流于表面,直观的观察,然后将一句话可以说完的事情用十句话来丰富。

  但是这不就是新闻报道的特征所在吗?客观而不需要多加分析,分析不是记者所需要做的,记者所需要做的只是将直观所看到的真实的记录下来,然后传递给读者。有些读者认为这本书过多的讲到了英国的负面,很多琐碎的侧面而没有涉及到英国的正面形象,其中所有的正面形象还是历史的正面而非现实的正面,所以是偏驳的。但是读罢全书,马建国所描写的英国的侧面却恰恰是很直观而没有可以扭曲的。虽然语言啰嗦事例重复,但是作为一个驻伦敦新华社记者,马建国所传递的信息还是让这本书有了可读之处,虽说这是唯一的可读之处了。

  《看不透的英国》以伦敦地铁爆炸案作为首章,2005年7月7日发生的伦敦地铁爆炸案对于伦敦市民来说或许是久久难以忘记的惨痛回忆,50多人的死亡,上千人受伤,英国为自己参与伊拉克战争付出了本土遭遇恐怖袭击的代价,而事后20天里,英国至少发生了1200多起针对穆斯林的宗教仇恨案更揭示着英国的种族矛盾潜藏的危机。在第二章节里马建国向读者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英国人对于自己“英国人”的身份的认同度并不高,而英国的民族性格中充斥着冷漠、势利,英国人的饮食也让人抓狂。

  作为老牌的工业强国,英国现在的却面临着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制造业的衰落和经济的开放性更是让英国本土大量企业被国外公司收购,英国的青年也愈发的堕落,贪图安逸和放纵、性开放更是让人担忧,虽说英国有着伊顿公学这样的精英教育机构,但是直接的后果是精英更加精英,平民一直是平民。

  接下来作者联系历史谈了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和海德公园上的雕塑纪念碑,主宰英国历史的那些杰出人物们,阿尔弗雷德、亨利八世、“贞女”伊利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威灵顿、纳尔逊和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二战胜利的丘吉尔君。英国的兴盛除了杰出人物外,电报、汽船、铁路、马克沁机枪、英格兰银行也是英国强大过程中关键词。英国的殖民史也是一个输出人名的历史,书写着英国历史的教堂还竖立在英国的中心区。英国经济的衰落和制造业的衰落金融市场的萎靡不无关系,英国军力也在逐渐下降,跟随美国屁股后面的英国更是显示了自己的老化和摇摆不定,政治上的丑闻更是让人对这个老牌民主制国家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深深地不信任,而作为英国政治花边新闻的王室花费开销和桃色绯闻,也让人不禁思考着王室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作者最后以“英国喜欢为世界制定规则”一章作为全书的结束,虽然他所说的第一个碳排放评级所在伦敦开张和新经济基金组织发布的星球幸福指数和高尔夫球的起源地、为保护苏格兰威士忌制定相关的法律、斯特恩报告所欲对全球气候制定保护标准都与标题不怎么切合,但是却透露着一个贯穿全书的信息,就是这是一本旧闻合集,只是一本旧闻合集罢了。

  正因为是一本旧闻合集,所以全书对英国所作评价的逻辑和思路都让人可以宽容,毕竟看的不是深度的分析,只是像南方都市报一样的新闻报纸茶余饭后所读的休闲读物罢了,于是也就不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或者说也不觉得这是一本不堪入目的书了。

  认真你就输了,合上书本后我突然意识到,这都是五年前的故事了我还看得这么津津有味干啥呢?我百思不明,只得用一句名言来安慰自己,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唐太宗说,读史可以明智,于是我想,读史可以明智。既然如此,这本书读了也是有价值的了。

本文标题: 《看不透的英国》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4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尚小花败金记读后感锦集《她们说》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