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记》是一本由于坚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昆明记》精选点评:●看故乡人写故乡,生动得就像那些素面朝天的日子一天天流过眼前,出门就可以去菜市场里的鲜花摊子十五块买一大
《昆明记》是一本由于坚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明记》精选点评:
●看故乡人写故乡,生动得就像那些素面朝天的日子一天天流过眼前,出门就可以去菜市场里的鲜花摊子十五块买一大捆毛毛糙糙的新鲜花束。
●相比之后的《建水记》,作者呈现的是更为浓重的乡愁、挥之不去的怅惘,以及人与城市从过去到现在关系的变迁。啊,时光不再,时光不再。。。
●在昆明断断续续的生活了十年,如今身在外地拿起这本书,只觉得慢慢的熟悉。
●城里人向往的真正的生活。于坚是城里人,城里人“老”了,喜欢活泼泼的自然,有年头的东西,散漫的生活。我过了一半的年纪就“老”了,在城里快呆不下去了。嘿。
●有爱有恨,有一生也抹不去的深刻的烙印。
●很生活,好多共鸣
●去了签售会,好书,好文笔,于坚老师是一种情怀
●突然就爱上这个城市,虽然偶尔也惦念我的故乡。筇竹寺,西山,滇池,金马碧鸡坊,正义路,翠湖,云大,满满都是景啊
●于坚是真的深爱过去的这座城市。也不是说追求先进、要求进步就有什么错,只是在这几年的发展、管理过程中,这座城市的“人味儿”越来越淡,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越来越弱化。翠湖那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傍晚其乐融融的人气,也随着“创文”大业一去不复返了……
●看得太累没读完,不好意思
《昆明记》读后感(一):对曾经昆明有了憧憬和乡愁
“怨声载道的高发地,人山人海的重灾区”,朋友看了去年春节期间有人对云南丽江、大理的评价,又向往高原蓝,折中一下,去了昆明。
说昆明的这个长假,街道空空,景点不太拥堵,可以走走的地方不少,虽然有的商业街区,也跟大研古城、束河古镇同款的标配特产商铺花花绿绿,义乌气质浓郁,绕开便是。
就是太晒,而且干燥。朋友评价。心里想:呵呵世间安得双全法,这埋怨就省省吧!
我对昆明的认识,是于坚书里写的。
《昆明记》图文穿插,一方面,图片提供直观,另一方面,这样的版式提高了售价,2019年版书,78元,不可谓不贵。图片是作者自己拍摄的,滇池边钓鱼的老汉,逛翠湖公园的老太太,动物园斑马的臀部、笑容模糊的姑娘和她身后漫天海鸥、随意在路边午睡的拾荒者、某个午后一条安然睡到在角落里的狗……于坚的拍照技巧,好像拿过一个国家地理方面的奖的,这些相片,技巧不必要讨论,只看作者用镜头记录昆明,那些人,那些事。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看完《昆明记》,觉得它是一本哀悼或者挽歌,南蛮之地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至于今天的昆明,朋友说,看见大悦城觉得特别亲。
高原之上、蓝天之下的云卷云舒,终年如春的没有四季。现代化一定让这座城市丢失了许多。谁人的故乡又不是如此呢?
于坚毕竟诗人出身,写散文的他,总有些句子,凸出,抓住人的眼睛和心,对他文字里的老昆明有了憧憬和乡愁。
《昆明记》读后感(二):我是昆明人,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文/亦欢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在心里暗想:“昆明记。这个题目会不会太大了?”可是当我翻开书之后,我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我一直标榜自己是如何深爱这座高原上的城市,可是相比作者而言,我的这份爱,显得那么单薄。
全书图文穿插,图片全都是作者眼中的昆明,滇池边钓鱼的老爹,翠湖逛公园的大妈,甚至是一只午后在角落安然成眠的土狗……我们不谈论作者的拍照技巧。但是镜头下记录的是真实的昆明,昆明人身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
这个城市给人一种莫大的归属感,记得有一次外出坐了夜班飞机回来,当飞机盘旋在昆明上空的时候,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一片星光璀璨,伴随着机翼的轰鸣声,一点点向着这个城市靠近,就有了那种归家的感觉。夜晚的灯光,迎面吹过来的风,还有高原凉爽的空气,带来的熟悉的气息,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爱一个城市,就如同爱一个人。你要静下心来了解她的过去,理解她的现在,陪伴她的未来。对于一个热爱这座城市,想要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来说,拿起这本书来认真的读上一读,看看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变化,你会发现,你对她的了解是那么少,对于世人口中的南蛮之地,这个“蛮夷”由何而来?如今的昆明又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一直都是蛮夷之地?
这个高原上的城市,从来不在乎自己在众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还是野蛮落后的?她只是在这座高原之上,静静地仰望这片蓝天上的云卷云舒,守候着四季的变迁。尽管如今已是繁华的大都市,但是,高速的发展没有让这座城市丢失她原本的淳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都是这座城市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这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昆明人。
就以作者文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是昆明人,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昆明记》读后感(三):吾爱吾乡:重拾城市记忆碎片
请你们见证,如果有一天,我为沪语、为上海写作,那我的本意是为自己写作,因为我害怕被我的家乡流放……
《双城记》(一)
冲着昆明有啥好玩而读,计划快速浏览。读着读着速度不由得慢了下来,因为作者写的是故乡昆明,说的却是人和城的关系,论的是存在与时间。他的文字深情并富有深意,更让我无法仅仅把这本书当成千篇一律的“攻略”。
作者称:“在多数关于城市的写作中,我总是发现那只是一些旅游手册活着历史掌故、逸闻趣事的再加工,那城市中似乎从没有过生活和生命,也没有私人的记忆,私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写的城市。我的写作不同的是,我写下的是我的生命和记忆之城,我的故乡、我的城市。”
于是,书中有了他傍晚如何与朋友在昆明街角食铺吃饭、儿时去公共澡堂泡澡、在翠湖公园的图书馆通过小篮子借书、听不同长辈添油加醋讲外祖父被杀的场景;也有了他老路更名后的怀旧,遗忘老房模样的悔恨,昆明极速发展的困惑……
于我,他略带普鲁斯特式的絮叨很昆明,很真实,反倒显得攻略中昆明的刻板与局限。
即将前往他笔下的城市,不过我更想背上思想的行囊,重新认识我所生长的地方——上海。我还有些害怕,如果我再不去了解、亲近、记忆这位母亲,她的很多“旧”将被同样擦除。而了解她,只是一份“私心”。因为记忆构成了我,一旦记忆成为了碎片或有了缺失,那我是否也很可能拼不成一个完整的我?
兴许,这也是我老了的表现之一。
爱作者的那句话:我已经被这个城市做成了一个旧的。
(二)
另外,该书让我再次思考在“私写作”中“自我”“忘我”表达中的区别和联系。
11月21日,我在曾记下了《用故事改变世界》中文字表达的三种状态:
1.“有我”:整个世界都是绕着自己转,根本不在乎读者的想法与感触。
2.“无我”:刻意掩盖自我的痕迹,有意识并尊重读者的存在,试图装作客观中立,然而那个我还是存在于叙事之中。
3.“忘我”:超越自我、也超越主观客观二元对立,到这个阶段时读者就是作者、作者也是读者,创作者懂得读者的心灵、叙说的是普世的声音,而不是个人在特定时空脉络下的感想与成见。
当时,我的想法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我的表达,要尽量克制表达“自我”——少谈自己,而聊大家以及普遍性内容。
本书作者时刻在“我我我”,却并未引发我的厌烦。我反而从他的遭遇中,看到了“我”,明白了“我可以怎么做”。
所以,当下的理解是,“忘我”层面的表达是先向读者真诚地展现自我,再和读者一起分享超越自我的过程,而非少表达“自我”。因为,“自我”最易写得鲜活、写得深入,而每个“自我”都存在共性,更易引发他人共鸣。
《昆明记》读后感(四):原来云南作家真的是家乡宝
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于坚确实有点家乡宝的感觉。虽然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人之常情,但固执地认为俺家乡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就有点没见过面世的小家子气了。毕竟是诗人出身,难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除了拉萨之外,昆明可不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类似常识性的错误书中还有两三处。而且就算单纯论自然条件,昆明也不会是中国唯一的温柔乡,安逸地,宜居之城;而说起历史人文,北京、西安相对昆明有多么雄壮诡谲,昆明相对周边的小城、村寨就有多么雄壮诡谲,淳朴无邪都是相对的,城里人的优越感才是绝对的,不管大城小城。
于坚怒赞的家乡,是他青年时代记忆中回不去的故乡。《昆明记》就像为昆明写的一首挽歌,也是为整个古典中国写的挽歌。但到底有多古典,其实也未必,现代的昆明城是明朝老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明最早的历史能够追溯到西汉。而于坚熟悉怀念的昆明,相对明清世代,又要现代化太多了。他对新生事物、新生活方式的反感有时候简直到了反智的地步。那些看似天经地义的传统、做派、习俗,当它们在这片土地扎根之初也曾经是新生事物。
于坚说:“搞建筑的也不研究那老房子为什么存在了一代又一代,都说水泥房子好,好在什么地方?其实没有人知道。土木结构的房子不好在哪里,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啊。科技肯定是越来越发达,家居环境也会越来越舒适,自己盖房子,除了空间大小,采光、隔音、保暖、防潮、防震、电路、给排水设置这些都要充分考虑。审美是另外一个主观范围,但无论如果新房子也可以盖得漂亮美观。瓷砖太滑,可以买防滑瓷砖啊,铺地板、地毯、马赛克可不可以?清水泥比起夯土做地面也好很多嘛。不是老的就是好的,那一代又一代老房子也不都是一模一样的。建国后还留存的老宅子比起明清的住宅,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一味崇古,那就要住商人的夯土墙茅草房了。还嫌不够古,去住原始人的洞穴!
我能够理解他对高大、进步、现代化的反感,但世界不可能停滞不前,不可能只让你舒舒服服当个慵懒的城里人,还有更多的农村人、外地人想进来参与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并把这里变成他们的家,把他们自己变成新的昆明人。于坚记记中美好的昆明老城是容纳不下他们的。
我最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关于生活在街道上的呓语,没错巴黎有很多餐馆、咖啡馆都把桌椅摆放到人行道上,可是那些桌椅不会把行人逼到马路中央,更不会挤占整条街。而于坚讴歌的昆明街道却是“步行的天堂,自由散漫,没有红灯绿灯,没有交通警察,抱孩子的保姆、丫头站在街心聊天,卖山桃子的山里人站在街心吆喝……躺在街道中央晒太阳也没有人管你。街道上的国王是人而不是车,赶马车或抬轿子的人路过,要大声地喝着‘车来!车来!’声音中还有几分抱歉。”恕我直言,保姆、丫头和轿子都不是他年轻时能够见到的,只能出自诗意的想象。他羡慕的这种生活方式在人口不那么稠密的小县城或者还可以保留,但不守规矩不知对错没有公德心的毛病实在不值得赞扬。
不过这本书里有些篇章还是很打动人的。我最喜欢梳理历史脉络和描绘风土人情的段落,比如金马、碧鸡的来历,端午观蝶的风俗,主题各异的一年十二集市,再比如“清朝,昆明已先后开设三家照相馆,最早的一家名观化阁,次为留青馆,光绪二十年前后开设,其次为水月轩”。啧啧,光听听这些照相馆的名字,就像看了场戏。
原来大理和昆明历史上曾经是云南的双城,可惜大理慢慢掉队了。为大理默哀一分钟~
作为一本城市传记,除了文字,书中还有不少影像记录,都是摄影爱好者于坚自己拍的照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看。
最后必须要吐槽此书莫名其妙、糟糕透顶的排版。工作人员实在太没有责任心了!
------
终于把麦芽送的《昆明记》读完了。读到一半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决定买本全新的送给谢公子,不知道他将来会不会在昆明扎根长久生活下去?再往后读,又觉得有点不以为然。我其实还是更喜欢看记叙性的文字,抒情也OK,最好不要夹叙夹议,有时候作者一议论讲道理就变得可笑。书的封面和开篇那首诗《故乡》都是极好的,书中的文章良莠参半,推荐给昆明人或者准昆明人读。
《昆明记》读后感(五):新时代与旧精神
第一次读完于坚的文字,在书中,找到了对故乡的那份情怀,对一座城市难割难舍的乡愁,对城中市民人情的留恋。读毕,有种欲潸然落泪之感。
一、 旧日遗风
旧日的澡堂子,旧日的茶馆,旧日的家都没了,没了的不仅是实物,那种精神似乎也会随着场所的消失而分崩离析。很多时候,生活在一座城市总想跳脱之后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忽略了周边其实他处没有的东西,而这些构成了城市的独特。一些失去的精神在现代又会回归,以现代的场所装容着城市不变的精神,该打麻将的时候还是要打,棋牌室的生意一直火爆。
昆明拥有于坚这样的诗人是件幸事,用文字与照片记录着一座城市变迁的人是这座城市的宝,有些逝去的精神气质只能在文字的复现中才能感受得到。过去于坚的祖母做的是生意,不是商业,其中蕴含着的是浓浓的人情味,不仅仅是为赚钱而活的生活,不像韦伯说过的西方的那种不论在在政治、经济还是商业上出现过的城市,市民或许没有像古希腊时期就沿袭下来的议政的传统,这种城市里,特别是在昆明这样边疆的城市,市民过的是一种不慌不忙,悠悠坦坦的生活,不会出现像新教徒那样持续赚钱的生活,生活就是生活,该工作就工作,该休闲就保持休闲该有的节奏,但高效起来或许还是不会有发达的一二线城市那样的紧迫感,不急不躁应该是它的本来节奏,那些在道路上急急忙忙,只需要稍侍等待却不停按喇叭催促的人一定没有领会这座城市的精神所在。
想去昆明周边的小镇看一看,玩一玩,那些尚未踏足之处其实都有其值得一去的价值,或许在那里又会有些新发现。长途旅行带来的新鲜感或许很大,但周遭的不同也会带来些小确幸的吧。
二、 我的回忆——方言、与老城区的距离
听奶奶说,陈家祖辈明朝从扬州前来戍边,数百年近千年的光景,无数外省人都涌向了这个边疆城市,从江苏来昆的人应该不少,还有文章探寻昆明居民主要是从南京前来,当听到江苏话、上海话的一些词语和发音时,竟会发现两者还有些相似,“喏”指代物品,“ai”发成“e”的发音,不都是一样的吗?在《昆明方言考》一书中,可以看到昆明话中的许多词汇已经相当古老,来自元代的,来自明朝的,“XX+动词+将+过来、下来”,这样带有“将”字的语法结构在《水浒传》中还能找到些踪影~留有江浙方言的一些影子,又融合了西南地区的口音,昆明话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奶奶的哥哥家去了南京定居,但已经没了方言,有人从南京来到昆明定居,这种属于官话的方言或许因为自己的亲和性,又为更多人所接受了,这或许也是昆明更能包容的原因吧,因为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移民。
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还经历过在老城的童年,那么他们的青年时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时期便与老城区开始产生距离。只听说父亲小时候住在高第巷,在现在的市中心一带,一颗印的建筑里住着奶奶、老祖和父亲等亲戚,也有另外一家,到了要拆迁的时候,竟又闹的家庭分裂,这样的拆迁拆了历史,也拆散了人心,祖辈的家就这么散了。父亲的朋友大多都是来自一条街或附近的伙伴,青年时代就与报国街和附近街的朋友们一同度过,在年近五旬六旬时,大家才又重聚,每次聚会联络感情,没有了往昔的方便与彼此地理空间接近而带来的心理距离的接近,好在感情还没被淡忘。或许依旧能住在老城区里的人不多了,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都搬离了,能在这样充满了历史痕迹,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居住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奢侈,一栋房子将人们隔离开来,难以敲开彼此的门,那种认识一条街的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住在单元楼度过童年时代的我获得伙伴的方式是住在同一个“院坝”,那时院坝里还没有停满汽车,都是玩乐的天地。当要出来玩时,只需在天井中大喊“XXX姐姐,XXX姐姐……(一个不落地喊完),”在家的便会把头伸出窗外“你个得闲?出来玩!”,但这样只在院坝里玩的朋友的友谊因为只存在于院坝,而且搬家频率的加快,这样的友谊失去的也很快,没有个接近十年的时间建立的友谊,觉得并不会长久,大家共同的记忆或许也只限于夜晚时分玩的“躲猫猫”和“一步一回头”这样的游戏中。
与老城区的物理距离因为搬家变远了,而心理距离在当我上云南大学本部时才得以拉近。翠湖周边名胜林立,是知识的殿堂,是军人成长的摇篮,承载过多少历史人物的脚步,几乎走进每一条小巷都有一番说头。从记忆中能想起的第一次去翠湖是九几年的大雪,几盆覆了雪的花前,我捧着雪照了相;小时候妈妈骑车带我去玩,可是下了雨,回来太快遇上了坏心眼的司机,真是不愉快的记忆;长久没见父母,父亲在海鸥来时带我去玩,至今记忆犹新;小学曾跟着其他学校的人们一起环湖跑了一大圈,这样的锻炼之后再也没有过;中学时除了去过几次英语角便没有其他原因吸引我前往;大三来这里拍摄可爱的红嘴鸥,大四时与同学的漫步才是真正愉快的回忆。这塘位于市中心的水一直在,相信也会永远在,一代代人离去,一代代人来到,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回忆。
脚步不会停,时间不会停,发展不会停,一日一焕新,遗失的精神能否找回?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