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山来才圆满·赵倡文·应邀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480电厂参加一个培训班。480电厂建于备战备荒的那个特殊年代,为了防止敌人的轰炸与破坏,厂区建得非常隐蔽。在大山中,电厂人为了打发闲暇时光,特意在生活区北边耸立的山头下,建了一段不长的登山步道,拾阶而上,站在不大的平台处,回首望去,
下得山来才圆满
·赵倡文·
应邀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480电厂参加一个培训班。480电厂建于备战备荒的那个特殊年代,为了防止敌人的轰炸与破坏,厂区建得非常隐蔽。在大山中,电厂人为了打发闲暇时光,特意在生活区北边耸立的山头下,建了一段不长的登山步道,拾阶而上,站在不大的平台处,回首望去,心胸顿觉为之宽广,至今仍是电厂人的消闲之处。
三五天下来,天天课余时间我们都要登上步道走一走、看一看。这天下午上完课,我们又登到平台处,不知谁说了声:“要是能登上山顶,再回首,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致。”他的倡议,勾起了我们几个年轻人的兴趣,相约一起爬上去。
我们的决定吓坏了几位年龄稍长的同志,他们纷纷劝阻道:“山这么陡,太危险了!”不过,他们的劝阻声很快就被我们这些登山者兴奋的呐喊声所淹没。
山真的有点陡,特别是当攀爬那几块一人高的巨石时,需要相互推拉才能爬得上去。不过看着离山顶越来越近,我们没有一个人胆怯,短短二百多米,很快就被踩在了脚下。
当我们站在山巅,听着阵阵山风,体验着山高人为峰的豪迈,再南眺生活区的幢幢高楼,西望即将落山的红日,不由个个仰天长啸。
“太阳落山了,快下来吧!”山下传来了呼喊。
我们答应着,走到了来时攀爬的地方,低头一看,不由一阵目眩,这不是悬崖吗?我们是从这儿上来的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此时,我们没有一个人敢在这儿迈出下山的第一步。
“我们下不去了,太陡了!”有人朝山下喊了一嗓子。这一嗓子顿时让大家心头一紧。
“南边下不去,我们往北走吧,北边肯定会有路的。”当过兵的小谢担当起了我们的领路人。太阳已经落了山,山风吹得人直发抖,大家跟着小谢拨开荆棘,一路向北,来到一个山坳。小谢说:“再往北又是一个山头了,这儿比较缓,咱们从这儿往下走吧。”
小谢在前边探路,大家紧跟在后面,两手胡乱抓住身边的东西,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往下挪动,就这还不时有人惊叫着,向下滑动两三米。
“有路了!有路了!”小谢在前边喊了起来。
小谢说的路是半山腰一条贯穿南北的羊肠小道。我们顺着向南走有二十多分钟,听到了呼喊声。原来是电厂派了一位老工人来找我们。
见到老工人,我们彻底放松了下来。顿觉手上、胳膊上钻心地痛,一个个“哎哟、哎哟”诉说着刚才与荆棘的亲密接触。
“可把厂里人吓坏了!”老工人领着我们边走边说,“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知道为什么吗?爬山的时候,面前一直有路可走,感觉很容易。可当要下山时,回过头来,眼前没了遮挡,空空荡荡的,仿佛一脚踏空,就会粉身碎骨,原来的缓坡,都会变得陡峭无比,让人心惊胆战。爬山呀,关键在下山,能下得山来才算是真正的圆满。”
“是呀,是呀,当时我们就是一时兴奋光想着能爬上山来,根本就没去想怎么下山的事,才受了这么多曲折。”听着老工人充满哲理的话,我们这些过来人不住地点头称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