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文南川大叔16月17日,新华社宣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了!》原来,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在“青蒿素抗药性”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同时他们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在人类和疟疾的漫长战争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文/南川大叔
16月17日,新华社宣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了!》
原来,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在“青蒿素抗药性”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同时他们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在人类和疟疾的漫长战争中,屠呦呦又一次取得了胜利,还顺便发现了战胜红斑狼疮的办法。
剩下只待进一步临床试验,如果实验成功,就可以向全世界推广。
这两种蹂躏人类许久的病症,有了比过去更安全更好的治疗办法。
消息一出,立刻霸占了微博热搜榜的前列,无数网友跟帖留言:
祝福老科学家,这才是真脊梁!
屠老师真的是中国的骄傲!
就是因为有屠呦呦这样的人,我才能一直安心追求梦想!
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屠呦呦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BBC纪录片中,把屠呦呦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科学家之一,剩下三位分别是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艾伦·图灵。
C评论道,他们四位为20世纪的人类做出最伟大的贡献。
屠呦呦一生都在和青蒿素相伴。
39岁那年,她临危受命开始研究治疗疟疾的办法,翻阅了无数古代医学典籍,做了无数次临床试验,最终发现了青蒿素。
面对质疑,她亲自注射实验药品,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对象,只为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面对困境,她的丈夫被下放,可她离不开试验台,只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寄养,导致孩子们再见她时都产生了隔阂……
她牺牲了亲情、家庭,甚至不惜用生命做代价。
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全世界因为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逐年减少,很多国家甚至彻底消灭了这种疾病。
成千上万的贫苦地区的孩子们因为她而活了下来,无数身患重病的人因为她有了生的希望。
直到2019年,她被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专家发现,将她的故事写在了杂志上,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她终于被全世界注意到。
84岁高龄的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毫无疑问,屠呦呦当之无愧。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总有那么一些“异类”,像屠呦呦一样,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初心和使命。
2同样是在6月17日,四川宜宾发生了6.0级地震。
这次地震和往日不同的是,有很多人收到了地震预警。
许多网友拍下了预警的视频画面,在社区的大喇叭中读秒、电视机自动弹出倒计时……
有人以为是骗局,有人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
这个地震预警系统不但可以提前几秒向市民们报告,而且准确度极高。
它的研发者,是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
2008年汶川地震时,王暾是美国的一名博士后。
他原本可以留在美国,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当他目睹了汶川地震的惨烈情景,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因为“作为四川人,要为家乡做点事。”
那之后,他就开始为这个想法努力。
自己凑了300万,在成都高新区的帮助下,他开始组建团队,研究地震预警技术。
很多人质疑他:提前几秒有什么用?
他不厌其烦地跟所有人科普:
如果在地震波到达3秒前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以降低14%;
提前10秒,可以降低39%;
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
在6月17日的宜宾地震中,宜宾提前10秒收到了预警,成都提前一分钟收到了预警。
许多人为王暾点赞,他也在为如何能让更多人收到预警继续努力。
有些人的坚持是为了成功,有些人的坚持是因为别无选择,还有些人的坚持是为了心中无悔。
有些路注定孤单一人,承受误解,但你必须走到底,才对得起经历的孤独和挫折。
3央视综艺《朗读者》,曾经来过一位名叫张鲁新的科学家。
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知道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青藏铁路。
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索鲁曾经在《游历中国》这本书中断言:只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除了昆仑山的阻挡,高原缺氧、生态脆弱、长期冻土这三大世界性的难题都让青藏铁路的修建听起来像个笑话。
但中国人修建成功了。
张鲁新就是负责解决冻土难题的一位科学家,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青藏铁路。
节目中主持人准备了两个信封,一封叫做生死,一封叫做依恋。
叫做“生死”的信封中,装着一盒火柴。
就是这盒小小的火柴,曾经救了包括张鲁新在内的三位科学家的性命。
1976年夏天,三位科学家外出考察,不慎迷路。
在一望无际的无人区,他们个个都精疲力尽,连喊救命的力气都没有。
眼看着远处来寻找他们的同伴,他们拿出了身上的火柴盒,火柴盒里仅有三根火柴。
他们点燃了火柴,最后一根发出的火光被同伴注意到,才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名为“依恋”的信封中,是一盒叫做《西藏的诱惑》的纪录片磁带。
当时张鲁新因为各种原因,已经离开西藏、回到了山东,他们的研究项目也因为经费问题被撤。
可当他看到这部纪录片,号称“无泪”的他,顿时泪流满面。
他决定要回到西藏,继续在青藏铁路上坚持下去。
他的领导劝他:“不要坚持了,毫无意义。”
他回答:“谁如果不坚持,就是历史的罪人。”
经费没有,自己想办法找,环境艰苦,自己努力克服。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因为他的坚持,难于上青天的青藏铁路终于顺利完工。
董卿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张鲁新,就没有青藏铁路。
4我想起了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句台词: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这句台词正是电影中王力宏饰演的青年飞行员沈光耀所追求的。
沈光耀并非虚构中的人物,而是真真切切的英雄。
他的原型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
沈光耀原型沈崇诲
他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父亲是中国著名的大法官,家境殷实。
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体格强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7岁就考入清华大学。
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他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报考了航校,毕业后又留在航校任教官。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和队友奉命轰炸敌舰。
他的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逐渐脱离了战斗的队伍。
这时候,他和队友一起做出了惊人的举动:驾驶着战机冲向敌军的战舰,和敌人同归于尽……
沈崇诲殉国时年仅27岁
他们原本都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他们原本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但他们选择了时代,时代也选择了他们。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生而为人的意义,就如鸿毛般轻飘飘苟活于世,直到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使命,他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
他们不是明灯,却可以在夜里照亮黑暗;
他们不是火焰,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他们不是为了获得,却值得世间最奢侈的奖赏;
他们不是为了留下,却会被历史永远铭记。
这世界一直都有不公平、有混乱、有不纯粹。
但总有些人,是时代的英雄,是带给人们希望的存在。
就像鲁迅说的那样,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END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